自學考試基礎會計學名詞解釋
自學考試基礎會計學名詞解釋1
理解:
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并利用專門的方法和程序,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的、連續的、系統的反映和監督,旨在提供經濟信息和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管理活動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費用:
指通過配比方式確認的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各種耗費。這個定義是指狹義的.費用,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勞務有關的資產耗費,即營業費用。廣義的費用,還包括投資損失、營業外支出和所得稅費用。
日記總賬:
是日記賬和分類賬結合在一起的聯合賬簿,是將全部科目都集中設置在一張帳頁上,以記賬憑證為依據,對所發生的全部經濟業務進行序時登記,月末將每個科目借、貸方登記的數字分別合計,并計算出每個科目的月末余額。
實地盤存制:
采用這種方法,平時只根據會計憑證在賬簿中登記財產物資的增加數,不登記減少數,到月末,對各項財產物資進行盤點,根據實地盤點所確定的實存數,倒擠出本月各項財產物資的減少數。
簡單會計分錄:
指一個賬戶借方只同另一個賬戶貸方發生對應關系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
會計的反映職能:
是指會計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報告,從數量上反映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已經發生或完成的經濟活動,為經營管理提供經濟信息的功能。
自學考試基礎會計學名詞解釋2
會計工作的組織:
是根據會計工作的特點,制定會計法規制度,設置會計機構,配備會計工作人員,以保證合理、有效地進行會計工作。
記賬憑證:
是會計人員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或匯總原始憑證,用來確定經濟業務應借、應貸的會計科目和金額而填制的,作為登記賬簿直接依據的會計憑證。
賬戶:
是對會計要素進行分類核算的工具,它應以會計科目作為它的名稱,并具有一定的格式。
有用性原則:
又稱相關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所提供的經濟信息應當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會計提供的信息要同決策相關聯。
平行登記:
是指經濟業務發生后,根據會計憑證,一方面要登記有關的總分類賬,另一方面要登記該總分類賬所屬的各有關明細分類賬戶。
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是企業在籌措資本過程中,因接收資本而發生,與投入資本有直接聯系,但又不能直接記人所有者投資的積存基金。一般包括資(股)本溢價、接受捐贈的價值和財產重估的增值。
企業會計:
是對企業資金籌集,使用、耗費、回收和分配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綜合的核算與監督、為管理當局、投資者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其它單位及個人提供可靠、有用和公允的財務信息。企業會計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直接成本計算法:
成本是對象在過程中的耗費,或稱對象化了的費用。費用是指企業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期間費用。期間費用屬于對象化的支出,不進入對象(產品、商品)成本。其內容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或經營費用。
銷售收入:
是銷售商品產品、自制半成本品或提供勞務等而收到的貨款,勞務價款或取得索取價款憑證確認的收入。銷售收入按比重和業務的主次及經常性情況,一般可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自學考試基礎會計學名詞解釋】相關文章:
自學考試《企業會計學》模擬試題12-14
基礎會計學自考試題09-14
自學考試運籌學基礎試題12-21
2017英語自學考試寫作基礎試題11-02
2018自學考試《企業會計學》復習試題09-27
會計學基礎09-18
基礎會計學強化自考試題09-22
自學考試《企業會計學》模擬練習題12-20
2017年自學考試《企業會計學》模擬試題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