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藝術概論考研專業試題分享
一、解釋:(每題5分,共50分)
1、藝術流派
2、藝術作品的內容
3、藝術批評
4、藝術傳播的主要方式
5、美育
6、藝術創作
8、藝術欣賞的審美效應
9、藝術創作的物化與表現
二、簡答:(每題10分,共50分)
1、簡述藝術與宗教的關系。
2、簡述藝術主體與客體的關系。
3、簡述藝術創造中的崇高。
4、簡述藝術活動中的形象思維。
5、簡述藝術家應具有的修養和能力
三、論述:(每題25分,共50分)
1、論述藝術創作的過程 。
2、論述藝術意境的審美特征。
《藝術概論》 評分標準
一、解詞:(每題5分,共50分)
1、藝術流派
藝術流派是指思想傾向、審美觀念、藝術趣味、創作風格相近相似的一些藝術家所組成的藝術派別。他們既有明確的藝術主張,還有具體的創作實踐、藝術成果和成就顯著的代表人物。
2、藝術作品的內容
藝術作品的內容,指的是被藝術家選擇、提煉、加工和改造過的人類生活的外部客觀世界和內部主觀世界。其構成因素包括題材、主題、人物、情感、環境等諸因素,其中最為主要的構成因素是題材和主題。
3、藝術批評
藝術批評是藝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藝術作品及一切藝術活動、藝術現象予以理性分析、評價和判斷的科學活動。
4、藝術傳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藝術傳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種,即現場傳播方式、展覽性傳播方式和大眾傳播方式。
5、什么是美育?
美育即審美教育,是指運用審美的方式實施教育,旨在提高人們的審美感受能力、審美創造力及審美情趣,以促進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體素質的提升。藝術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
6、藝術創作
7、書法的涵義及其藝術特征是什么?
書法是以線組合文字的藝術形式, 它主要通過用筆用墨、結構章法、線條組合等方式進行造型和表現主體的審美情操。書法藝術的基本特征是: (1) 線條與組合; (2 ) 具象與抽象; (3 ) 情感與象征。
8、什么是藝術欣賞的審美效應?
審美效應是藝術欣賞活動具體運作的結果,也是藝術欣賞的作用和目的。藝術欣賞活動最為顯著的審美效應,是能夠產生共鳴;其二是能夠陶冶欣賞者的情緒,凈化他們的靈魂;其三是能夠深化人們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
9、什么是藝術創作的物化與表現?
即藝術家將自己在藝術構思中已經基本形成的藝術意象轉化為藝術符號,并以物態化的形式得以顯現,使之成為具體的、穩定的、可感的藝術形象、藝術情態或形象體系的過程。
二、簡答:(每題10分,共50分)
1、簡述藝術與宗教的關系。(要點)
藝術與宗教在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發展進程中也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二者在認識與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著相似之處。宗教長期利用藝術來宣傳宗教,客觀上促進了藝術的發展,同時藝術也在不斷影響著宗教。但由于宗教反科學的性質,決定了它與藝術的本質不同。
2、簡述藝術主體與客體的關系。(要點)
在藝術創造活動中,藝術主體和藝術客體是一對重要的范疇,它們之間的運動形式,決定著藝術創造的總體趨勢;藝術主體是指在藝術活動中的社會歷史實踐中形成的與審美對象相對應的具有一定創造能力的認識和實踐者,藝術客體是與藝術主體相對立的諸客觀審美事物,是藝術主體認識和實踐的對象;藝術主體具有能動的創造性;藝術主體需要具有一定的審美和藝術創造能力;藝術創造主體與藝術客體的相互交流運動與相互作用,是藝術活動的核心,二者的相互交流運動是雙向的,同時主體應處于矛盾統一體的主要方面。
3、簡述藝術活動中的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是藝術家在創作活動中從發現和體驗生活、到進行藝術構思、形成藝術意象和意念,并將其物化為藝術形象的整個過程中所采取的一種主要的思維方式。形象思維具有很強的具象性、情感性、創造性和整體性,它以具體的形象作為思維的主要材料,以情感作為思維的中介和動力,并體現出濃烈的創造色彩和藝術家對事物的整體把握。
4、簡述藝術創造中的崇高。(要點)
崇高是在實踐主體提出了理解、征服和掌握現實客體的歷史要求,并且已經或必將趨于實現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崇高以現實客體壓倒實踐主體為其外表特征; 而其實質在于受到壓抑的實踐主體,充分激發起人的本質力量,轉而征服、掌握(或趨向于征服、掌握)客體。崇高不是主客體的和諧統一的靜態美,而是雙方在對立、沖突中趨向統一的動態美。在這里,人的本質力量的顯現,呈現為實踐主體迫使現實客體與之趨向統一的過程。
5、簡述藝術家應具有的修養和能力(要點)
藝術家應具有的修養 :(1) 進步的世界觀和審美傾向;(2) 廣博的知識;(3) 深邃的思想;(4) 豐富的情感和獨立的人格。
藝術家應具有的審美創造能力: (1) 敏銳的感知能力;(2) 豐富的想象能力;
(3) 精湛的藝術技能。
三、論述:(每題25分,共50分)
1、論述藝術生產的意義與特征(要點)
藝術生產,既不像一般物質生產那樣,完全基于實用目的,生產人類必需的生活品,也不像一般精神生產那樣,是一種純粹的理論演繹和概念論證,藝術生產是將創作主體的精神和審美意識滲透于生產過程,并物化為審美產品的活動。藝術生產是精神生產和物質生產的統一。
藝術生產,就是以審美思維和審美物化為手段,進行藝術創作和制作的活動。藝術生產,是藝術掌握方式的重要方面,是藝術創制的精神實踐和物質實踐的統一。藝術生產包括藝術創作和藝術制作,藝術生產涵蓋藝術思維的過程,但不能取代藝術思維的方式,藝術思維方式主要是對客體世界的認知和反映,藝術生產則主要是對客體世界的變革與創造。
由于藝術生產同時具有精神生產和物質生產的基本特性,因而在生產過程中就要既遵循精神生產的一般規律,也要遵循物質生產的一般規律;由于藝術生產具有與精神生產和物質生產的許多不同的特點,因而藝術生產就不能完全遵循一般精神生產或物質生產的規律,而要在此基礎上,遵循與精神生產和物質生產有密切聯系的、屬于藝術生產特有的規律。藝術生產的規律,是藝術整體規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藝術活動多種規律中的一種。藝術生產的規律,就是在藝術規律的規范和制導下,遵循精神生產和物質生產的基本原則,按照美的規律和藝術特性的要求,創制審美產品的一般性規律。藝術生產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精神性與物質性的統一。 第二,審美屬性與商品屬性的并重; 第三,創造性與工藝性的結合。第四,個體生產與集體生產的交叉。
2、論述藝術意境的審美特征(要點)
第一,情景交融。又可分作兩個類型,其一,景中有情,即景生情;其二,情中見景,即“情生景”。(6分)
第二,虛實相生。 虛實相生,是人們對于和諧美意境的創造和追求。意境,應是實境和虛境相互轉化和融合的結果。(6分)
第三,意與境諧。即指主體在藝術活動中得以升華的審美精神和生命意識與作品中建構而成的具有濃郁美感氛圍的交融與和諧。(6分)
第四,韻味無窮。是指意境中那種使人得到美的感染的韻致、情趣和滋味。又可具體從空靈、飛動、含蓄等方面來闡述。(7分)
http://www.shddsc.com/【藝術概論考研專業試題分享】相關文章:
2015醫學考研試題:西醫備考經驗分享09-25
自考社會學概論模擬試題09-26
精選自學考試社會學概論試題09-25
考研復試面試試題09-26
自學過關連練習試題:社會學概論09-26
自學考試社會學概論過關試題09-25
全國2012年7月自考司法鑒定概論試題09-25
專業概論心得體會05-02
考研英語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09-25
2021年考研心得分享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