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政治真題解析
2016年研究生考試已經落下帷幕,從考察的知識點可以明確看到2016年考研政治試題依然重視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考查,理論和現實結合的非常緊密。因為2016大綱變化的內容也就是社會最新的現實問題的反應,所以可以很直觀的看到真題中出現很多大綱新增知識點,這些熱點問題包括:
“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十八屆五中全會的(依法治國)、九三大閱兵(抗日戰爭)、簡政放權(簡化行政審批制度)、精準扶貧(十三五規劃)、高鐵外交(一帶一路)、聯合國成立70周年(近平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習馬會(臺海關系或國共關系)、歐洲難民危機(中東亂局)、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金融壟斷資本(美元加息)、巴黎氣候大會(生態文明建設問題)等相關考點都體現在了考題當中。這就要求大家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把握社會熱點問題,并把書本上的知識點與這些熱點問題聯系起來進行分析比較,以此來培養自己運用知識的能力。
可以好不夸張的說,整張試卷中與社會熱點問題相關的題目能占到60%以上,這就要求2017屆考生在備考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理解和把握!只有了解這些熱點問題,才能輕松應對2017年的考研政治試題,為了讓2017屆考生對國際國內熱點問題有個大概的了解,下面我簡述一下現階段我國發展所面臨的國際國內的機遇與挑戰,作為紛繁蕪雜的.社會熱點問題的綱領性知識或入門知識,便于以后的深入學習和理解。
首先需要大家明確的是“現階段”指的是“十三五”時期,這個時期是實現中國夢的一個關鍵時期。實現中國夢,一步是到2021年,即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另一步是到2049年,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據此理解,“十三五”時期我們要完成三項任務: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全面完成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部署;第三,全面形成依法治國的體制框架。要完成這些任務,實現我們的既定戰略目標,“十三五”期間還面臨著國際國內兩個方面的機遇和挑戰。
從國際機遇看。首先“十三五”時期世界經濟將從低速調整進入到溫和增長期。一是發達國家有望實現緩慢復蘇;二是先進新興市場國家,可能會有一批經濟體先后進入到中上等或者高收入國家;三是后起新興市場國家有可能進入到中等收入國家。這三類國家都會成長出新的供給和需求,給中國帶來機遇。
其次,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進行,“十三五”將進一步深化,這將會帶來很多機遇。比如以生物、信息、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為核心的產業技術革命將會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這次科技革命的最大特點是,四大技術之間正在融合,這種融合可能會改變世界;同時這次技術革命帶來了滲透性影響,使得產業邊界模糊,形成了新業態、新產品、新商業模式、新產業,這給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帶來新機遇,比如互聯網+、智能化、低碳化、機器人、3D打印機、球墨稀等等。
從國際挑戰看。“十三五”時期世界政治格局可能會發生深刻變化,在以下方面挑戰會大于機遇。第一,一些發達國家實施工業4.0和再工業化戰略,吸引高端制造不斷回流,將會繼續對中國形成高壓效應,給我國延長產業鏈、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挑戰;第二,一批中低收入國家利用勞動、土地、環境資源和匯率,繼續大力發展中低端制造業,同時用比較優勢吸引中低端制造業向這些國家轉移,由此進一步強化對中國的供給替代效應;第三,人民幣匯率將繼續升值,升值以后會導致出口導向型產業競爭優勢繼續下降;第四,全球貿易規則可能會發生變化。“十三五”時期是大國之間政治經濟博弈的一個比較激烈時期,特別是美國、俄羅斯、中國等。美國推出“兩洋戰略”,實施TPP和TTIP,試圖以美為主導形成新的世界貿易與投資規則;俄羅斯主導歐亞經濟聯盟,強化在中亞的勢力范圍;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實施歐亞一體化和亞太一體化。在“十三五”期間,大國間互相博弈的熱度會增加,形勢跌宕起伏,由此可能會產生一些風險不確定性。
從國內看也有利有弊。
從有利方面分析,第一,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加強,可釋放一些改革紅利,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二,培育新的增長帶。本屆政府執政的最大特點是促進區域聯動發展,如打造長江經濟帶、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實施新型城市化等,都是把城鄉、區域聯動起來發展,實行一加一大于二的戰略規劃。第三,推行“一帶一路”戰略。這是在新常態下實施新的走出去戰略,旨在將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聯動起來。“一帶一路”會在“十三五”時期開始全面部署實施,2015年要開好局,也會帶來諸多增長機會。另外,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國內四大片區愿景戰略規劃的落地,必將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合作、投資貿易、電子商務、能源資源開發、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帶來發展機會。最后,“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實力雄厚,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結構轉型的能力較強。因此可以說,“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條件要明顯好于“十二五”時期。
從不利方面分析,“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也有挑戰和風險因素。第一,勞動成本繼續上升,年輕和廉價的勞動力在不斷減少。第二,全要素生產率將會出現下降,依靠技術進步獲取增長的難度在不斷增加。第三,金融風險在積累。有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社會總債務占GDP比重大約為210%,未來還可能累積,需要高度重視。第四,產能過剩矛盾將進一步加劇。第五,社會矛盾將上升,發展風險在增加。
綜上所述,從宏觀角度來說,社會熱點問題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國內的熱點問題,比如前文所述的“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十八屆五中全會的(依法治國)等問題;另一類是國際熱點問題,比如前文所述的聯合國成立70周年(近平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等問題。
這兩類問題看似有所區別,但考試一定要注意二者之間的緊密聯系,要統籌國際國內發展,運用好國際和國內兩種資源,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國家發展的大政方針的制定規則,才能深刻理解黨和國家領導人諸多觀點的合理之處,最終才能由現象把握本質,從社會熱點問題背后把握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2016年考研政治真題解析】相關文章:
考研英語真題新題型深度解析03-07
考研英語作文真題范文與解析03-02
考研英語長難句真題譯文及解析03-03
2017年考研英語(二)真題及答案解析11-29
考研備考怎么找真題10-30
考研復習如何利用真題10-28
歷年考研英語真題分析03-03
關于考研英語相關真題03-01
考研英語真題與答案02-28
考研英語真題附答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