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計算機四級:《信息安全工程師》考試知識點
一、什么是三層交換,和路由的區別在那里?
答案:
三層交換機和路由器都可工作在網絡的第三層,根據ip地址進行數據包的轉發(或交換),原理上沒有太大的區別,這兩個名詞趨向于統一,我們可以認為三層交換機就是一個多端口的路由器。
但是傳統的路由器有3個特點:基于CPU的單步時鐘處理機制;能夠處理復雜的路由算法和協議;主要用于廣域網的低速數據鏈路
在第三層交換機中,與路由器有關的第三層路由硬件模塊也插接在高速背板/總線上,這種方式使得路由模塊可以與需要路由的其他模塊間高速的交換數據,從而突破了傳統的外接路由器接口速率的限制(10Mbit/s---100Mbit/s)。
對路由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方提出了一個開放式的問題:簡單說明一下你所了解的路由協議。
路由可分為靜態&動態路由。靜態路由由管理員手動維護;動態路由由路由協議自動維護。
路由選擇算法的必要步驟:1、向其它路由器傳遞路由信息;2、接收其它路由器的路由信息;3、根據收到的路由信息計算出到每個目的網絡的最優路徑,并由此生成路由選擇表;4、根據網絡拓撲的變化及時的做出反應,調整路由生成新的路由選擇表,同時把拓撲變化以路由信息的形式向其它路由器宣告。
兩種主要算法:距離向量法(Distance Vector Routing)和鏈路狀態算法(Link-State Routing)。由此可分為距離矢量(如:RIP、IGRP、EIGRP)&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如:OSPF、IS-IS)。
路由協議是路由器之間實現路由信息共享的一種機制,它允許路由器之間相互交換和維護各自的路由表。當一臺路由器的路由表由于某種原因發生變化時,它需要及時地將這一變化通知與之相連接的其他路由器,以保證數據的正確傳遞。路由協議不承擔網絡上終端用戶之間的數據傳輸任務。
二、簡單說下OSPF的操作過程。
答案:
①路由器發送HELLO報文;②建立鄰接關系;③形成鏈路狀態④SPF算法算出最優路徑⑤形成路由表
OSPF路由協議的基本工作原理,DR、BDR的選舉過程,區域的作用及LSA的傳輸情況(注:對方對OSPF的相關知識提問較細,應著重掌握)。
特點:1、收斂速度快;2、支持無類別的路由表查詢、VLSM和超網技術;3、支持等代價的多路負載均衡;4、路由更新傳遞效率高(區域、組播更新、DR/BDR);5、根據鏈路的帶寬(cost)進行最優選路。
通過發關HELLO報文發現鄰居建立鄰接關系,通過泛洪LSA形成相同鏈路狀態數據庫,運用SPF算法生成路由表。
DR/BDR選舉:1、DR/BDR存在->不選舉;達到2-way狀態Priority不為0->選舉資格;3、先選BDR后DR;4、利用“優先級”“RouterID”進行判斷。
1、通過劃分區域可以減少路由器LSA DB,降低CPU、內存、與LSA泛洪帶來的開銷。2、可以將TOP變化限定在單個區域,加快收斂。
LSA1、LSA2只在始發區域傳輸;LSA3、LSA4由ABR始發,在OSPF域內傳輸;LSA5由ASBR始發在OSPF的AS內傳輸;LSA7只在NSSA內傳輸。
三、什么是靜態路由?什么是動態路由?各自的特點是什么?
答案:
靜態路由是由管理員在路由器中手動配置的固定路由,路由明確地指定了包到達目的地必須經過的路徑,除非網絡管理員干預,否則靜態路由不會發生變化。靜態路由不能對網絡的改變作出反應,所以一般說靜態路由用于網絡規模不大、拓撲結構相對固定的網絡。
靜態路由特點:
1、它允許對路由的行為進行精確的控制;
2、減少了網絡流量;
3、是單向的;
4、配置簡單。
動態路由是網絡中的路由器之間相互通信,傳遞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過程。是基于某種路由協議來實現的。常見的路由協議類型有:距離向量路由協議(如RIP)和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如OSPF)。路由協議定義了路由器在與其它路由器通信時的一些規則。動態路由協議一般都有路由算法。其路由選擇算法的必要步驟:
1、向其它路由器傳遞路由信息;
2、接收其它路由器的路由信息;
3、根據收到的路由信息計算出到每個目的網絡的最優路徑,并由此生成路由選擇表;
4、根據網絡拓撲的變化及時的做出反應,調整路由生成新的路由選擇表,同時把拓撲變化以路由信息的形式向其它路由器宣告。
動態路由適用于網絡規模大、拓撲復雜的網絡。
動態路由特點:
1、無需管理員手工維護,減輕了管理員的工作負擔。
2、占用了網絡帶寬。
3、在路由器上運行路由協議,使路由器可以自動根據網絡拓樸結構的變化調整路由條目;
四、VLAN和VPN有什么區別?分別實現在OSI的第幾層?
VPN是一種三層封裝加密技術,VLAN則是一種第二層的標志技術(盡管ISL采用封裝),盡管用戶視圖有些相象,但他們不應該是同一層次概念。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虛擬局域網,是一種通過將局域網內的設備邏輯地而不是物理地劃分成一個個網段從而實現虛擬工作組的新興技術。
VLAN在交換機上的實現方法,可以大致劃分為2大類:基基于端口劃分的靜態VLAN;2、基于MAC地址|IP等劃分的動態VLAN。當前主要是靜態VLAN的實現。
跨交換機VLAN通訊通過在TRUNK鏈路上采用Dot1Q或ISL封裝(標識)技術。
VPN(虛擬專用網)被定義為通過一個公用網絡(通常是因特網)建立一個臨時的、安全的連接,是一條穿過混亂的公用網絡的安全、穩定的隧道。
VPN使用三個方面的技術保證了通信的安全性:隧道協議、數據加密和身份驗證。
VPN使用兩種隧道協議:點到點隧道協議(PPTP)和第二層隧道協議(L2TP)。
VPN采用何種加密技術依賴于VPN服務器的類型,因此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對于PPTP服務器,將采用MPPE加密技術 MPPE可以支持40位密鑰的標準加密方案和128位密鑰的增強加密方案。只有在 MS-CHAP、MS-CHAP v2 或 EAP/TLS 身份驗證被協商之后,數據才由 MPPE 進行加密,MPPE需要這些類型的身份驗證生成的公用客戶和服務器密鑰。
對于L2TP服務器,將使用IPSec機制對數據進行加密 IPSec是基于密碼學的保護服務和安全協議的套件。IPSec 對使用 L2TP 協議的 VPN 連接提供機器級身份驗證和數據加密。在保護密碼和數據的 L2TP 連接建立之前,IPSec 在計算機及其遠程VPN服務器之間進行協商。IPSec可用的加密包括 56 位密鑰的數據加密標準DES和 56 位密鑰的三倍 DES (3DES)。
VPN的身份驗證方法:
前面已經提到VPN的身份驗證采用PPP的身份驗證方法,下面介紹一下VPN進行身份驗證的幾種方法。
CHAP CHAP通過使用MD5(一種工業標準的散列方案)來協商一種加密身份驗證的安全形式。CHAP 在響應時使用質詢-響應機制和單向 MD5 散列。用這種方法,可以向服務器證明客戶機知道密碼,但不必實際地將密碼發送到網絡上。
MS-CHAP 同CHAP相似,微軟開發MS-CHAP 是為了對遠程 Windows 工作站進行身份驗證,它在響應時使用質詢-響應機制和單向加密。而且 MS-CHAP 不要求使用原文或可逆加密密碼。
MS-CHAP v2 MS-CHAP v2是微軟開發的第二版的質詢握手身份驗證協議,它提供了相互身份驗證和更強大的初始數據密鑰,而且發送和接收分別使用不同的密鑰。如果將VPN連接配置為用 MS-CHAP v2 作為唯一的身份驗證方法,那么客戶端和服務器端都要證明其身份,如果所連接的服務器不提供對自己身份的驗證,則連接將被斷開。
EAP EAP 的開發是為了適應對使用其他安全設備的遠程訪問用戶進行身份驗證的日益增長的需求。通過使用 EAP,可以增加對許多身份驗證方案的支持,其中包括令牌卡、一次性密碼、使用智能卡的公鑰身份驗證、證書及其他身份驗證。對于VPN來說,使用EAP可以防止暴力或詞典攻擊及密碼猜測,提供比其他身份驗證方法(例如 CHAP)更高的安全性。
在Windows系統中,對于采用智能卡進行身份驗證,將采用EAP驗證方法;對于通過密碼進行身份驗證,將采用CHAP、MS-CHAP或MS-CHAP v2驗證方法。
【計算機四級:《信息安全工程師》考試知識點】相關文章:
計算機信息安全論文07-23
安全工程師考試心得02-22
有關計算機等級四級考試中英文術語對照11-08
四級考試檢討書05-16
英語四級考試時長及考試流程08-11
河南英語四級考試流程06-08
英語四級口語考試技巧11-19
英語四級口語考試的流程12-13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護論文02-13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流程介紹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