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計算機的二級公共基礎學習教程
(一)結構化分析方法
1.需求分析與需求分析方法
1)需求分析
軟件需求分析是指用戶對目標軟件系統在功能、行為、性能、設計約束等方面的期望。需求分析的任務是發現需求、求精、建模和定義需求的過程。
(1)定義
軟件需求分析是指用戶對目標軟件系統在功能、行為、性能、設計約束等方面的期望。
(2)需求分析階段的工作
① 需求獲取。需求獲取的目的是確定對目標系統的各方面需求;
② 需求分析。對獲取的需求進行分析和綜合,最終給出系統的解決方案和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
③ 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為用戶、分析人員和設計人員之間進行交流提供方便。
④ 需求評審。對需求分析階段的工作進行復審,驗證需求文檔的一致性、可靠性、完事性和有效性。
2)需求分析方法
(1)結構化分析方法
包括:
面向數據流的結構化分析方法
面向數據結構的Jackson方法
面向數據結構的結構化數據系統開發方法
(2)面向對象的分析方法
從需求分析建立模型的特性分,需求分析方法又分為靜態分析方法和動態分析方法。
2.結構化分析方法
1)關于結構化分析方法
結構化分析方法的實質是:著眼于數據流,自頂向下,逐層分解,建立系統的處理流程,以數據流圖和數據字典為主要工具,建立系統的邏輯模型。
結構化分析的步驟:
通過對用戶的調查,以軟件需求為線索,獲得系統的具體模型;
去掉模型的非本質因素,抽象出系統的邏輯模型;
根據計算機的特點分析當前系統與目標系統的差別,建立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
完善目標系統交補充細節,寫出目標系統的軟件需求規格說明;
評審直到確認完全符合用戶對軟件的需求。
2)結構化分析的常用工具
(1)數據流圖
數據流圖從數據傳遞和加工的角度,來刻畫數據流從輸入到輸出的移動變換過程。
數據流圖下的圖形元素:
(圓),加工(轉換)。輸入數據經過加工變換產生輸出
(箭頭),數據流。沿箭頭方向傳送數據的通道,一般在旁邊標注數據流名
(平行的二條直線),存儲文件(數據源)。表示處理過程中存放各種數據的文件。
(長方形),源,潭。表示系統和環境的接口,屬于系統之外的實體。
(2)數據字典
數據字典是結構化分析方法的核心。對數據流圖中出現的被命名的圖形元素的確切解釋。通常包括:名稱、別名、何處使用/如何使用、內容描述、補充信息等。
(3)判定樹
利用判定樹,對數據結構中的數據之間的關系進行描述,弄清楚判定條件之間的從屬關系、并列關系、選擇關系。
(4)判定表
在數據流圖中的加工要依賴于多個條件的取值,即完成該加工的一組動作是由于某一組條件取值的組合而引發的情況。它與判定樹是相似的,但更適宜于較復雜的條件組合。
3.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
是需求分析階段的最后成果,是軟件開發的重要文檔之一。
1)作用
便于用戶、開發人員進行理解和交流
反映用戶問題的結構,可以作為軟件開發工作的基礎和依據
作為確認測試和驗收的依據
2)內容
在軟件計劃中確定的軟件范圍加以展開,制定出完整的信息描述、詳細的功能說明、恰當的檢驗標準以及其他與要求有關的數據。
3)特點
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是確保軟件質量的措施,它的內涵是:
正確性
無歧義性
完整性
可驗證性
一致性
可理解性
可修改性
可追蹤性
【計算機的二級公共基礎學習教程】相關文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教程09-14
計算機基礎學習心得01-10
大學計算機基礎學習心得11-26
計算機基礎學習心得體會03-31
計算機應用基礎自考10-19
計算機基礎工作總結01-23
計算機應用基礎考什么09-26
大學計算機基礎試題及答案08-12
2015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5)09-25
2015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6)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