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標準內涵的試論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已經成為現代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是否擁有大量計算機人才已經成為決定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現代企業人才培養基地的高職院校是否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為現代企業培養大批高質量計算機應用人才就成為衡量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必須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認真探討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標準內涵,努力構建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標準,加強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管理,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素質和質量,在為現代企業提供大量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基礎上,提高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能力。
一、國內關于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標準內涵的爭議
作為新生事物,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標準從提出那一天開始就得到了眾多學者的密切關注。但是,由于不同學者理論的出發點以及針對研究對象的入手點不同,因此其得出的結論也各不相同。
從本質上來講,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質量,是高職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質量能否滿足現代企業以及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本人需求的程度,而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標準就是通過一系列的參數或者指標體系對上述需求的程度進行表征。從概念上來講,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標準主要包含其本質與評價兩方面的內容。
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標準是準確判斷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的準則,由于現代企業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的要求在不斷發展變化,因此在衡量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過程中,其標準也必須隨之而變化。在標準制定的過程中,無論是國際或者國內的標準,都是階段性的標準或者基本標準,高職院校必須認真分析市場發展的需要,適時調整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與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標準,為現代企業培養大批量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
二、以“工具”為前提的`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標準內涵
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標準是衡量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規范性準則,是對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進行質量評價和監控的標準性工具。針對教和學的過程來講,“準則”是一整套規范性程序,是高職計算機教師完成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以及學生完成計算機基礎知識學習的規范性程序。“工具”是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評價科學指標體系,是監控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的科學指標體系。
從內容上來講,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標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高職計算機教師進行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的質量標準,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過程的質量標準。為準確把握這兩個方面的內容,有必要從工具屬性出發對高職計算機教師的教學過程以及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過程質量標準進行重新認識。
從工具屬性上來講,高職計算機教師進行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的質量標準,第一,是高職計算機教師指導計算機基礎教學并且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工具。在教學過程中,高職計算機教師用這個標準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指導,并且對照標準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第二,高職計算機教師進行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的質量標準是高職院校針對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進行管理和監控的重要工具。在這個過程中,高職院校通過高職計算機教師進行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的質量標準對計算機教師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成果展開評價,這樣,在有標準可以依據的情況下可以使管理和監控更加有效。
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過程的質量標準,首先,就是學生規范自己學習行為的工具。在學習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學生通過對照標準制定并實施自己計算機基礎的學習計劃,然后通過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完成計劃,并最終高質量、高效率的達到標準的要求,真正實現自己提高計算機知識水平的目標。其次,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過程的質量標準是計算機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并且恰當評價他們最終能夠達到計算機基礎教學標準的工具。最后,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過程的質量標準是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師有效監控學生進行計算機基礎學習的有效工具。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計算機教師要想真正完成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有效監控,只有認真對照標準,制定并采取相關策略,才能實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全程監控,達到促進學生學習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目的。
三、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標準構建的相關問題
(一)明確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標準構建原則
1、規范性原則。它是指在構建標準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法規,并且制定出來的標準能夠當作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對計算機基礎教學進行質量評定與監控的依據。
2、合理性原則。它是指對質量標準的合理期望,是和高職院校的辦學體制、辦學特色以及辦學環境互相適應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目標。它既可以滿足社會以及現代企業發展的要求,也可以滿足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目標期望與價值追求。
(二)理清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目標、要求和質量標準的關系
從本質上來講,教學目標就是在教學開始時對于不同層次、類型的教學內容預計出現結果的描述,是對教學價值的追求與期望。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目標對于計算機基礎教學具有相當強的導向性,且最終不可能全部實現。而質量標準通常情況下是能夠實現的,如果標準不能實現,那么標準的存在也就不具有任何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能完成教學目標并不能說沒有達到標準,反之,達到了標準也不能說完成了教學目標。
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要求主要是組織、安排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內容,細化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手段和方法,不斷規范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確保計算機教學工作有序進行。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標準表達的是過程或者結果,以及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與能力的期望程度等內容。教學要求主要針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管理與實施,教學質量標準則從考核與評價的方向來確定。
【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標準內涵的試論】相關文章: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改革09-19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探討的論文12-29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的教學改革探究論文12-28
高職高專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的優化12-17
對行業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思考12-16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改革探究論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