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杜鵑啼閱讀練習及答案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午夜夢回,睡不著覺時,我通常起身看書或寫稿,醒的時間無定時。近來醒來常聽見悲切鳥啼,像賀鑄詞《憶秦城》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杜鵑鳥通常在二月份起就開始夜啼,唐詩中有“杜鵑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厲悲切的啼聲,時近時遠。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樹林,那一片樹林,晨昏可聽到各種鳥鳴,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鵑的“不如歸去”的鳴叫,夜半鵑啼大概也發自那里。
據說杜鵑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紅的“山踟躕”,有人叫“映山紅”,更多人則叫它為杜鵑花,傳說是因杜鵑啼叫吐血亡后,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鵑鳥開始啼叫,正是杜鵑花開得最燦爛的時候,像現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淺水灣頭,耳邊還有它悲悲啼啼的聲音,傳自山邊。看來花雖已謝而鳥未亡,可見啼血化花只是美麗的附會。
杜鵑這種鳥在動物學上,是不值得恭維的,據說它不自己營巢,產卵在地上,等到其它鳥類出去覓食,剩下空果,它就把卵統統放進別人巢中,等別的鳥代它孵育。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親所為。想來小鳥孵出來后,可能還要別人代它喂養到毛翼豐滿,能自行覓食為止。這鳥比起烏鴉燕子的母性,顯得不負責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卻引人同情,所以又說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是“蜀人悲子鵑鳥鳴”哩!
據說逆旅中的`游子,聽到這種啼聲,常常動起思家歸心,唐代無名氏《雜詩》云:
有家歸不得時,整天卻聽到“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心中的煩躁牽掛之情可以想象。
杜鵑啼聲凄厲悲切,古今公認,但它的聲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會。有人聽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聽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則聽出是“姑虎,姑虎”,且憑這蹄聲,編織成一個動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鳥》,潮州家喻戶曉,還在舞臺演出。
潮州舊歷四月盛產楊梅,到了端午便過時,楊梅開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鵑啟啼之時,傳說有姑嫂兩人善于繡花,工藝精湛,能見之花均被繡盡,唯獨未見楊梅花的樣貌,而楊梅開花在夜間,開完便謝,同時楊梅多種于山林,封建時代的婦女三步不出閨門,她們兩人深以未能親見楊梅花開為憾,于是相議于月明之夜,結伴離家到楊梅林中觀賞楊梅花開的形狀,準備把它繡出來。當她們到楊梅林時,遇見一只老虎,嫂子驚得昏了過去,及醒來,不見小姑。于是一路呼喚“姑姑,姑姑”,后來叫的精疲力竭,發現小姑的鞋子,知為虎所害,于是啼叫“姑姑”變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婆家被責罵,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鳥,在每年楊梅花開時即開始呼叫,一直叫到端午楊梅過后為止。
潮州人叫這種鳥為“姑嫂鳥”,而不說它是與杜宇有關。一種鳥有這樣那樣的傳說,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創造的故事。文學作品是人創造出來的,故事同環境、時間相結合,可以編成動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鵑這樣不值得恭維的鳥,一樣可以附會成凄婉哀傷的故事。當我們聽到這些故事,甚至讀到前人寫的詩詞時,我們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記了這種鳥的惡行止,可見文學手段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人們也喜歡把一些耳聞眼見的事物,與美好的傳說結合在一起。杜鵑這種鳥就這樣美化了幾千年,而且還會繼續下去。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文章開頭部分引用賀鑄的詞句,烘托了杜鵑鳥的凄美形象,引發了人們對杜鵑鳥的同情,也增強了文章的抒情意味和文學性。
B.關于杜鵑鳥啼血化花的傳說,作者對其事實依據不以為然,對其文化內涵和文學意蘊也并不認同。
C.作者介紹動物學上的杜鵑鳥,其目的不過是把真實的、行為惡劣的杜鵑鳥客觀地介紹給讀者,以便讀者對杜鵑鳥有更為全面的認識。
D.文章中間引用唐代無名氏的《雜詩》詩句,渲染了杜鵑鳥啼叫聲的凄厲悲切,進一步加深了游子“有家歸未得”的思想愁緒。
E.文章融敘事、抒情、議論為一體,讓個人情思和哲理意蘊相互映襯,形象鮮明,內涵豐富,可讀性強。
。2).文章用了較大篇幅敘述“姑嫂鳥”的故事,請談談作者這樣寫的用意。(6分)
(3).聯系全文,簡要分析“杜鵑啼”在文章謀篇布局中的作用。 (6分)
(4).選取一個角度,結合文章對“杜鵑這種鳥就這樣被美化了幾千年”的原因加深探究。(8分)
參考答案
.(1)BC
(2).①相對詩詞,傳說的片段引用,“姑嫂鳥”這一民間故事則為完整敘述,豐富了文章內容,增添了杜鵑鳥傳說的美好意義。②“姑嫂鳥”故事,為下文的議論作鋪墊。
(30.①文章以“杜鵑啼”為線索,將杜鵑啼叫的時間、杜鵑啼叫的悲切狀況以及杜鵑鳥啼叫聲的附會情況結合起來。②文章以“杜鵑啼”統率文章引用的詩詞和傳說故事,將其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4).
【示例一】文學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杜鵑這種鳥在動物學上,是不值得恭維的凡鳥,但在文學中卻發生了變化。文章引用賀鑄詞《憶秦娥》句“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和唐人詩句“杜鵑枝上月三更”,烘托了杜鵑鳥啼的凄美。啼血化花的傳說,用杜鵑花的美麗襯托了杜鵑鳥的美好。杜宇望帝和“姑嫂鳥”的傳說,則賦予了杜鵑鳥道德和情感意義。上述詩詞和傳說,賦予杜鵑鳥美好外形和高尚品格,美化了杜鵑鳥。把不無惡名的凡鳥提升為具有美好色彩的文學形象,顯示了文學的力量。
【示例二】杜鵑鳥已成為中國文學中表達思歸之情的符號。杜鵑鳥的文學形象總是或隱或顯的啼叫聲“不如歸去”聯系在一起,古往今來,大量的文學作品經常用杜鵑鳥來表達思歸之情。比如本文引用的唐人詩句“早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就鮮明地表現了這一特點。即使在作者看來,杜鵑鳥的叫聲也表達了思歸?梢姸霹N鳥作為文學形象,已經成為中國人表達思歸之情的文學符號。
【示例三】契合了中國人獨特的民族文化心理。杜鵑鳥這一文學形象蘊含豐富:杜宇望帝的傳說表達了愛國思想;“姑嫂鳥”故事表達了求真求美的理想;唐人詩句“早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表達了思想之情;這些豐富意蘊,寄托了中國人對高尚道德情操的追求和對美好情感的向往,契合了中國人獨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耳邊杜鵑啼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布谷啼閱讀答案01-02
《菊》閱讀練習及答案03-28
《整容》閱讀練習及答案03-26
《往事》閱讀練習及答案02-20
《春生》閱讀練習及答案03-29
《道德動物》閱讀練習及答案03-26
《張藝謀列傳》閱讀練習及答案03-18
《滑稽列傳》閱讀練習及答案03-09
《老山界》閱讀練習及答案03-07
《回望錢學森》閱讀練習及答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