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裔傳文言文閱讀及習題答案
張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也。治公羊春秋,博涉史、漢。汝南許文休入蜀,謂裔干理敏捷,是中夏鐘元常之倫也。劉璋時,舉孝廉,為魚復長,還州署從事,領帳下司馬。張飛自荊州由墊江入,璋授裔兵,拒張飛于德陽陌下,軍敗,還成都。為璋奉使詣先主,先主許以禮其君而安其人也,裔還,城門乃開。先主以裔為巴郡太守,還為司金中郎將,典作農戰之器。先是,益州郡殺太守正昂,耆帥①雍閣恩信著于南土,使命周旋,遠通孫權。乃以裔為益州太守,徑往至郡。鬮遂趑趄!不賓,假鬼教曰:“張府君如瓠壺,外雖澤而內實粗,不足殺,令縛與吳。”于是遂送裔于權。
會先主薨,諸葛亮遣鄧芝使吳,亮令芝言次可從權請裔。裔自至吳數年,流徙伏匿,權未之知也,故許芝遣裔。裔臨發,權乃引見,問裔日:“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馬相如,貴上風俗何以乃爾乎?”裔對日:“愚以卓氏之寡女,猶賢于買臣之妻。”權又謂裔日:“君還,必用事西朝,終不作田父于閣里也,將何以報我?”裔對日:“裔負罪而歸,將委命有司。若蒙僥幸得全首領,五十八已前父母之年也,自此已后大王之賜也。”權言笑歡悅,有器裔之色。裔出閣,深悔不能陽愚,即便就黯,倍道兼行。權果追之,裔已入永安界教十里,追者不能及。
既至蜀,丞相亮以為參軍,署府事,又領益州治中從事。亮出駐漢中,裔以射聲校尉領留府長吏,常稱日:“公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其明年,北詣亮諮事,送者數百,車乘盈路,裔還書與所親日:“近者涉道,晝夜接賓,不得寧息,人自敬丞相長史,男子張君嗣附之,疲倦欲死。”其談啁流科,皆此類也。少與犍為楊恭友善,恭早死,遺孤未數歲,裔迎留,與分屋而居,事恭母如母。恭之子息長大,為之娶婦,買田宅產業,使立門戶。撫恤故舊,振贍衰宗,行義甚至。加輔漢將軍,領長史如故。建興八年卒。子筆嗣,歷三郡守監軍。筆弟都,太子中庶子。
(選自《三國志·卷四十-》)
【注】①趑趄( zlju):躊躇不定,懷有二心。②談啁(tiao)流速:談吐詼諧機靈敏捷。
4.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典作農戰之器 典:掌管
B.故許芝遣裔 遣:派遣
C.深悔不能陽愚 陽:假裝
D.裔還書與所親日 親:父母
【知識點】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理解)。
【答案解析】B 解析:“遣”,釋放、放還。
【思路點撥】本題需要考生對句中加點詞解釋的正誤進行判斷,判斷的關鍵是,所解釋的含義是否與句子語境一致,或是否為句子中的本來含義。
5.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
A.外雖澤而內實粗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B.猶賢于買臣之妻 若七鄭而有益于君
C.男子張君嗣附之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D.近者涉道,晝夜接賓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邰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理解)。
【答案解析】D 解析:D項,都是助詞,用于時間詞后,不譯。A項,連詞,表轉折,可是/連詞,表修飾;B項,介詞,表比較,比/介詞,對;C項,代詞,他/動詞,到。
【思路點撥】近幾年來,文言虛詞題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把文言選段中包含某文言虛詞的句子,與課文中含有同樣文言虛詞的句子進行比較,辨析異同。這其實是典型的考查知識遷移能力的題目。考生解題時,應準確回憶所學課文中的文言虛詞詞義,并聯想這個文言虛詞在其他課文中的詞義,然后把文段中的文言虛詞與之進行比較,分析異同,從而作出準確判斷。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張裔廣泛涉獵史-#,曾任魚復K、巴郡太守等職。在益州太守人選的問題上,朝廷不 用雍閩,而用張裔。雍閣擔心自己交結東吳的事情9l文露,就借口把張裔打發到吳國。
B.張裔應答敏捷,以朱買臣妻子的不賢惠,回應孫權借卓文君私奔之事對蜀地風俗的譏 諷;以五十八歲以前是父母給的生命為由,巧妙回答了孫權提出的報恩問題。
C張裔談吐幽默詼諧,有一次他要向諸葛亮咨詢事務,臨行時,有數百人送行,馬車滿 街都是。張裔后來寫信給家人說,人們敬重的是丞相長史這個職銜,他為這個職銜累 得要死。
D張裔十分講義氣,好友楊恭死后,張裔照顧他的家人,并幫助他的后代成家立業。他 還撫恤故舊,救濟衰落的家族。后來雖然官至輔漢將軍,仍然講義氣。
【知識點】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分析綜合)。
【答案解析】A 解析:“雍闿擔心自己交結東吳的事情敗露”“借口把張裔打發到吳國”不合文意。
【思路點撥】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比對選項,排除錯誤。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常常與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放在同一個題目中考查。做這類題目要理解文章內容,抓住人、物、時、地、事、理六要素回歸原文。還要細讀選項將總體認識和細節分析結合起來對比閱讀。
7.把原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先是,益州郡殺太守正昂,耆率雍閩恩信著于南土,使命周旋,遠通孫權。(5分)
(2)公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5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 級(理解)。
【答案解析】(1)在這之前,益州郡人殺死郡太守正昂,老將雍闿在南方一帶威信名望很高,便派人四處活動,與遠方的孫權結交。(2)丞相賞賜不遺漏關系疏遠的人,懲罰不偏袒關系親近的人,官爵不能因為無功而獲取,刑罰不能因為富貴權勢而免除,這就是賢能的人和愚笨的`人都能忘身為國的原因。 解析:(1)“耆”,老將,1分;“著”,很高,1分;“通”,結交,1分;介詞結構后置,1分。語句通順1分。(2)“遺”,遺漏,1分;“阿”,偏袒,1分;“可以”,因為,1分;“所以”,……的原因,1分。語句通順,1分。
【思路點撥】翻譯文言語句,要注意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要注意文意的理解,更要注意關鍵詞語及特殊句式的翻譯。
參考譯文
張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他研究《公羊春秋》,廣泛涉獵《史記》、《漢書》。汝南人許文休入蜀后,認為張裔干練敏捷,是中原一帶鐘繇一類的人物。劉璋時期,張裔被薦舉為孝廉,任魚復縣縣長,回到州里任州署從事,兼任帳下司馬。張飛從荊州由墊江進入蜀地,劉璋授予張裔軍隊,讓他在德陽陌下抵御張飛,結果張裔兵敗,退回成都。作為劉璋的信使前往會見劉備,劉備答應他一定對劉璋以禮相待并安撫劉璋的部下,張裔回到成都,于是開城歡迎劉備,劉備任命張裔為巴郡太守,回成都后任司金中郎將,負責農具、兵器的制造。在這之前,益州郡人殺死該郡太守正昂,有位年長的首領雍闿,他在南方一帶威望名聲很高,便派人四處活動,還遠往孫權那里求情。不料朝廷讓張裔當上了益州太守,徑直赴郡所上任。雍闿于是鬧別扭不服氣,他借鬼教鼓動人說:“張府君像只葫蘆,外面雖說光亮但內面實際很粗糙,不值得殺他,命令你們把他縛綁送往吳國。”于是他們把張裔押送給孫權。
值劉備去世,諸葛亮派遣鄧芝出使東吳,諸葛亮教鄧芝言談之間可向孫權提出請求放還張裔。張裔自從到東吳,幾年來一直流放隱居,孫權并不知道他這個人,故此準許了鄧芝的請求放還張裔。張裔臨走前,孫權召見他,問他說:“蜀地卓氏的寡婦,和司馬相如私奔,貴地風俗怎么會是這個樣子?”張裔回答說:“我認為卓家守寡的女子,比朱買臣妻子賢慧得多。”孫權又對張裔說:“你回國后,一定要為西蜀效力,終不會像個農夫呆在鄉間小巷里,那么你將用什么報答我呢?”張裔回答說:“張裔負罪回國,將把自家性命交給朝廷安排;如果能僥幸保得住腦袋,則我五十八歲以前是父母給的生命,自此以后則是大王您恩賜的歲月。”孫權歡悅地談論著,有欣賞張裔才能的意思。
回到蜀國后,丞相諸葛亮用張裔為丞相府參軍,代行相府政務,又兼職益州治中從事。諸葛亮出軍駐守漢中,張裔以射聲校尉身份兼留府長史,經常稱贊說:“丞相賞賜不遺漏關系疏遠的人,懲罰不寬容關系親近的人,官爵無功不可得,刑罰富貴權勢不得免,這就是聰明能干者和愚昧平凡者都能忘身為國的原因。”第二年,張裔北上去見諸葛亮咨詢有關事務,送行的人數百,車馬都堵滿了道路,張裔回信對親人說:“前幾天動身上路前,晝夜接待來訪的人客,得不到休息,人們敬重的是丞相長史這個職銜,兒子君嗣附在這一職位上,故此疲倦得要死。”他談吐詼諧機靈快捷,都像這樣。張裔年少時與犍為人楊恭十分友好,楊恭早年去世,留下的孩子沒有幾歲,張裔將楊家人接到自己家中,分房屋給他們住,侍奉楊恭母親就像自己的母親。楊恭的兒子們長大后,又為他們娶妻,購買田宅產業,讓他們自立門戶。撫恤舊友的家屬,幫助救濟衰落的家族,十分講義氣。后加封輔漢將軍,兼任長史照舊。建興八年(230),張裔去世。他的兒子張縠繼承他的爵位,歷任三個郡的郡守和監軍。張縠弟弟張郁,任太子中庶子。
【張裔傳文言文閱讀及習題答案】相關文章:
《康保裔,河南洛陽人》閱讀答案03-17
《包恢傳》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3-30
吏道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04-13
李翱《楊烈婦傳》閱讀練習及答案03-15
《隋書·韓擒虎傳》閱讀訓練及答案02-05
《是儀傳》閱讀答案03-03
《徐邈傳》閱讀答案02-05
文言文《書謝御史》閱讀題及答案06-07
文言文原文閱讀答案01-13
畢淑敏《那個搭車的青年》閱讀習題及答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