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題及答案2016
1.《圣經》里把兩河流域描繪成“人類幸福的伊甸園”。在這里曾經孕育的文明國度是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國

A.美元 B.英鎊 C.印度盧比 D.埃及鎊
3.古代文明的形成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以下四個古代文明中,自然環境明顯不同于其他三個的是
A.古巴比倫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臘文明 D.中華文明
4.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下列與古印度無關的是
|
|
|
|
A |
B |
C |
D |
5.“比較”是歷史學習和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與查理·馬特改革相比較,共同之處在于
A. 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
B. 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
C. 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
D. 是封建性質的改革,促進本國封建制度的形成
6.下列關聯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日耳曼人──西羅馬帝國滅亡 B.迦太基──羅馬共和國滅亡
C.奧斯曼土耳其──拜占廷帝國滅亡 D.亞歷山大──波斯帝國滅亡
7.“如今有個趨勢,人們懷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英國歷史學家約翰·索利語)這里的“她”是指
A.斯巴達 B.羅馬帝國 C.羅馬共和國 D.雅典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蘭教 D.猶太教
9.一天,阿基米德光著身子從浴室中狂奔而出,高聲大喊:“我明白了!我明白了!”。阿基米德這樣驚喜,是因為他從洗澡中發現了
A.杠桿定律 B.浮力定律 C.萬有引力定律 D.慣性定律
10.“文藝復興這個名字沒把這個時代充分表達出來。”對恩格斯這句話的含義理解最準確的是
A.它沒能融入時代潮流之中 B.它實際上并沒有使古典文化復興
C.它沒能準確地提示這場運動的實質 D.它打著弘揚古羅馬文化的旗幟
11.九年級一班的同學正在排練歷史劇《哥倫布》,請你判斷“哥倫布”的臺詞應是
A.我經過70多天航行,終于到達了印度 B.我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C.我已經完成了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 D.我的船隊穿過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12.有人說英國“革命前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后是議會的國王”。這表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確立了
A.君主專制 B.君主立憲制 C.總統制 D.民主共和制
13.在一次戰役中,美軍對被包圍的英軍散發傳單說:“自獨立戰爭開始兩年來,盡管我們遭受了巨大的困難和挫折,但今天,你們必須投降,因為上帝正全力支持我們的正義事業。”據此判斷這場戰役是:
A.波士頓傾茶事件 B.來克星頓的槍聲 C.薩拉托加戰役 D.約克鎮戰役
14.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這是下列哪一文獻的內容
A.《權利法案》 B.《人權宣言》 C.《獨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A.它用蒸汽機作發動機 B.它用內燃機作發動機
C.它是由英國人制造的 D.它是伴隨著洋務運動出現在中國的
16. 近幾年索馬里海盜活動猖獗。2008年11月,英國海軍在獲得索馬里政府授權后,進入索馬里海域打擊海盜,并與索馬里海盜交火。但在近代史上,英國曾經“靠著一群海盜起家”,而成為①“三角貿易”的主要經營者 ②18世紀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 ③黑人奴隸的最大使用國 ④甘蔗、棉花、煙草的最大出口國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7.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官方語言都與近代西方國家的殖民侵略有關,與印地語同為印度的官方語言的是
A.英語 B. 法語 C.西班牙語 D.葡萄牙語
18.下列領導人中,能夠按照“反對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組合在一起的是
①克倫威爾 ②華盛頓 ③章西女王 ④玻利瓦爾 ⑤林肯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
19.我們要了解鮑狄埃創作《國際歌》歌詞的背景,應該重溫的歷史是
A.巴黎公社 B.英國憲章運動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D.五四運動
20.從客觀上說,1861年改革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但俄國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仍然相當緩慢,其主要原因是這場改革沒有改變
A.封建生產關系 B.俄國社會性質 C.農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的專制統治
21.有人說亞歷山大、凱撒和拿破侖是三位頗具代表性的軍事征服者。他們所發動的征服戰爭的共同點是
A.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 B.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利益
C. 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 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22.一位美國歷史學家在談到一戰前的歐洲形勢時說:“歐洲變成了一只‘火藥桶’,只等一粒火星將它引爆。”那么,成為“一粒火星” 的事件是
A.薩拉熱窩事件 B.“9·11”事件 C.盧溝橋事變 D.凡爾登戰役
23.假如你是一戰期間的一位戰地記者,每天要向自己的通訊社發回戰場消息,你的經歷中不可能有
A.每天都要向通訊社拍發無線電報
B.拍攝到英軍新式武器“tank”的照片
C.使用移動電話報導德軍飛機轟炸的消息
D.不幸被炮彈的彈片炸傷

A.《達爾文──科學家的故事》
B.《牛頓──科學家的故事》
C.《愛因斯坦──科學家的故事》
D.《居里夫人──科學家的故事》
25.截至2006年,全世界運轉中的核反應堆435座,核能發電占世界總電力約15%。核能一般稱為原子能,這是二十世紀人類發現的一種新能源。你知道是哪位科學家為原子能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
A.牛頓 B.愛因斯坦 C.達爾文 D.伽利略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6題12分,第27題14分,第28題12分,第29題12分,共50分。
26.(12分)2008年北京奧運凸顯和諧世界理念,其開幕式的文藝展示中,三個不同時期的“和”字,體現了中國以和為貴、和諧世界的思想主題。“和諧”是人類發展的追求之一。根據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務。
步驟一:走進歷史,欣賞“和諧”畫卷(6分)
⑴觀察下列圖片,回答問題:
|
|
圖一 14世紀前后歐亞主要商路 |
圖二 馬可·波羅一行離開威尼斯 |
⑴圖一中的商路又叫什么?(2分)圖二中,馬可?波羅是哪國人?(1分)他離開威尼斯后在哪個國家生活了17年?(1分)
⑵以上圖片主要反映了人類文明交流的哪種方式?(2分)
步驟二:反思歷史,認識不“和諧”音符(3分)
根據下列圖片反映的歷史現象,簡要歸納歷史上影響“和諧”發展的主要因素。
|
|
|
圖三 深受壓迫的法國農民 |
圖四 關押在船艙里的黑奴 |
圖五 德國向英國提出挑戰 |
步驟三:學史明智, 描述“和諧”美景(3分)
通過上述探究,你可能會獲得一些啟示,請你談一談,你心目中的 “和諧世界”應該是怎樣的?
27.(14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們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隨著刀光劍影和血雨腥風,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國卻發生了一場完全不同的變革,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它影響和改變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 在這次革命的推動下,世界資本主義經濟處于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工業生產取得了巨大飛躍。1870-1900年間,世界工業總產值增長了2倍多,交通運輸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
請回答:
⑴材料一中所說“二百多年前,英國卻發生了一場完全不同的變革”是指什么?(2分)請舉例說明,這次“變革”是如何“徹底改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2分
⑵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什么?(2分) “交通運輸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是從哪兩種交通運輸工具的發明開始的?(2分)
⑶以上兩次革命分別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
⑷兩則材料說明什么道理?(2分)
28.(12分)閱讀下列材料:
日本人民善于學習、善于創造,勤勞智慧、奮發向上。遠在1400多年前,日本就先后20多次向中國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借鑒中國的制度、典章、律令,引入佛教、漢字、技術,結合自己的'實際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本文化。明治維新以后,日本人民努力學習吸收世界先進文明成果,逐步發展成為亞洲第一個現代化國家。日本人民以有限的國土資源創造出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日本在制造業、信息、金融、物流等領域位居世界前列,擁有世界一流的節能環保技術。這是日本人民的驕傲,也值得中國人民學習。
──2008年5月8日,胡錦濤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演講
請回答:
⑴“遠在1400多年前”,日本“借鑒中國的制度、典章、律令”進行的一次改革叫什么?(1分)這次改革在經濟方面的內容是什么?(2分)
⑵日本明治維新又是借鑒了哪里的“先進文明成果”?(1分)具體通過哪些措施使日本“逐步發展成為亞洲第一個現代化國家”?(3分)
⑶兩次改革分別使日本的社會制度產生了什么變化?(2分)
⑷在改革開放、借鑒外來文明方面,我們國家應怎樣做?(3分)
29.(12分)大型電視紀錄片《大國的崛起》第10集《新國新夢》介紹了17-19世紀的美國,片中重點講述了以華盛頓、林肯、愛迪生為代表的三個重要歷史事件,請問:這三個重要歷史事件分別是指什么?(3分)這些事件在美國崛起的過程中分別起了什么作用?(9分)
參考答案及評分說明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B |
D |
C |
D |
D |
B |
D |
B |
B |
C |
A |
B |
C |
題號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B |
B |
B |
A |
A |
A |
D |
B |
A |
C |
A |
B |
|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6題12分,第27題14分,第28題12分,第29題12分,共50分。
26. 步驟一:(6分)⑴絲綢之路(2分)意大利人(1分)中國(1分)⑵和平交往(2分)
步驟二:(3分)圖一:專制統治(等級制度、專制制度);圖二:殖民掠奪(血腥的資本積累、人權問題);圖三:帝國主義戰爭(戰爭問題)。(每點1分,共3分,基本意思相符即可)
步驟三:(3分)例:和諧世界應該是一個民主平等的世界,和睦互信的世界,公正互利的世界,包容開放的世界,自然環境優美的世界,科技文化昌盛的世界。(3分,只要能答出其中兩方面的基本意思即可,其他言之有理者,可酌情賦分。)
27.⑴工業革命(2分) 蒸汽機的發明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輪船、火車的發明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2分)
⑵第二次工業革命(2分)汽車和飛機問世。(2分)
⑶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確立對世界的統治,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形成了。(2分)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2分)
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重視科學技術)(2分)
28.⑴大化改新 (1分)
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2分)
⑵西方(歐洲)國家(1分)
在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在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3分)
⑶大化改新使日本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明治維新使日本從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2分)
⑷要堅持對外開放,走出國門,選擇西方文明為我所用;對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適合我國經濟發展等。(觀點明確、言之有理即可,3分)
29.美國獨立戰爭、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內戰)、第二次工業革命(3分)
1775~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使美國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3分)1861年—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爭以北方的勝利告終,美國的統一得到維護。美國廢除了黑人奴隸制,掃清了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后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3分)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在電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及交通運輸工具革新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