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反義詞及造句是什么
文明,是歷史以來沉淀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明的反義詞及造句是什么,感謝閱讀。
【詞目】:文明
【拼音】:wén míng
【注音】:ㄨㄣˊ ㄇㄧㄥˊ
【英譯】:
Civilization; Culture;Civilized;Modern; Bright
【釋義】:
1、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二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
3、指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表現出來的狀態。
4、舊指具有當時西方色彩的。(例:文明戲)
5、光明,有文采(例:天下文明)
【反義詞】:
粗野 蒙昧 野蠻 陋習
【造句】
1、小剛是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2、這學期,學校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3、我們要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文明的國家。
4、在公共場合,要特別注意文明禮貌。
5、我們的祖先,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
6、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免不了受到別人的譏笑。
7、人類的'現代文明是從野蠻進化而來的。
8、這幾年社會風氣有很大好轉,不文明的現象越來越少見了。
9、我校被評上市級“文明單位”,全校師生盡開顏。
10、我們學校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
11、我們學校被市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
12、我們要把祖國建設成具有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
13、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明,足以使子孫后代自豪。
有關文明成語:
少條失教:謂沒規矩,無教養。
卑辭重幣:卑:謙恭;重:厚;幣:禮物。說謙虛的話,送厚重的禮。形容對人有所求。
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彬彬有禮:彬彬:原意為文質兼備的樣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隨鄉入鄉:到一個地方就按照這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適應。
先來后到:按照來到的先后確定次序。
虛左以待:虛:空著;左:古時以左為尊;待:等待?罩鹞还Ш騽e人。
幣重言甘:禮物豐厚,言辭好聽。指為了能達到某種目的而用財物誘惑。
秀才人情:舊時秀才多數貧窮,遇有人情往來,無力購買禮物,只得裁紙寫信。俗話說:“秀才人情紙半張!币话惚硎舅偷亩Y過于微薄。
草廬三顧:顧:拜訪。劉備為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或過訪。
斗酒只雞:一斗酒一只雞,指簡便酒食。以雞和酒祭奠亡友
親疏貴賤:指親密、疏遠、富貴、貧賤的種種關系。形容地位和關系不同的眾人。
掃榻以待:榻:床。把床打掃干凈等待客人到來。對客人表示歡迎的意思。
賓至如歸:賓:客人;至:到;歸:回到家中?腿说竭@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樣。形容招待客人熱情周到。
投桃報李: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
知書達禮:知、達: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
來而不往非禮也:表示對別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動將作出反應。
截發留賓:晉陶侃少家貧。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訪,陶母湛氏剪發賣以治饌款客,并剉碎草薦以供其馬。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后以“截發留賓”為賢母好客的典故。
來者不拒:對于有所求而來的人或送上門來的東西概不拒絕。
禮尚往來:指禮節上應該有來有往。現也指以同樣的態度或做法回答對方。
不亢不卑: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對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不辭而別:辭:告辭;別:離別。沒有告辭就離開了;蚯那牧镒吡恕
打恭作揖:舊時禮節,彎身抱拳,上下擺動,表示恭敬。
卑辭厚禮:卑:謙抑。指言辭謙遜,禮物豐厚
長幼尊卑:指輩分大小,地位高低。
禮義廉恥:古人認為禮定貴賤尊卑,義為行動準繩,廉為廉潔方正,恥為有知恥之心。指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
不卑不亢: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對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下逐客令:秦始皇曾下過逐客令,要驅逐從各國來的客卿。泛指主人趕走不受歡迎的客人。
虛位以待:留著位置等待。
隨鄉入俗:見“隨鄉入鄉”。
繁文縟節:文:規定、儀式;縟:繁多;節:禮節。過分繁瑣的儀式或禮節。也比喻其他繁瑣多余的事項。
地主之誼:地主:當地的主人;誼:義務。住在本地的人對外地客人的招待義務。
千里鵝毛:比喻情深義重的微小禮品。
入境問禁:境:國境;禁:禁止,指法令或習俗所不歡物事項。進入一個國家或地區,先要問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
打躬作揖:拱、揖:兩手合抱致敬。彎身報拳行禮。表示恭敬順從或懇求的樣子。
門不停賓:賓:賓客。門外不停留客人。形容勤于待客。
入鄉隨俗:到一個地方,就順從當地的習俗。
投木報瓊:《詩·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痹^男女相愛互贈禮品。后用以指報答他人對待自己的深情厚誼。
千里送鵝毛: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含有深厚的情誼。
盛情難卻:濃厚的情意難以推辭
卻之不恭:卻:推卻。指對別人的邀請、贈與等,如果拒絕接受,就顯得不恭敬。
【文明的反義詞及造句是什么】相關文章:
《文明無價》的閱讀理解及答案11-11
起訴離婚的條件及流程是什么08-12
《文明與野蠻的較量》閱讀題及答案03-02
3.17是什么節日及中國國醫節的由來03-17
領取失業金期限及條件是什么05-15
公積金提取條件及要求是什么12-08
輕而易舉的成語造句09-12
《城市發展中的草原文明》閱讀題及答案07-30
廣州失業保險待遇標準及申領條件是什么08-03
文明的口號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