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螳螂捕蟬》閱讀答案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對有關閱讀題所做的解答。你所了解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螳螂捕蟬》閱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吳王準備攻打楚國,遭到大臣的反對。大臣們認為,攻打楚國雖然取勝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國家乘虛而入,后果不堪設想。可是吳王不聽勸告。
有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想去勸說吳王。他拿著一把彈弓在王宮花園里轉來轉去,一連轉了幾天。
少年終于被吳王發現了。昊王問他轉什么,他回答說在打鳥。吳王問:“你打著鳥了嗎?”少年說:“我沒有打著鳥,卻見到一件有趣的事。”吳王來了興致,問:“什么事呀?”少年說:“花園里有一棵樹,樹上有一只蟬,蟬高高在上,得意地叫著,卻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那螳螂弓著身子,舉起前爪要去捕蟬,卻不知道有只黃雀在它的身后。”吳王夸獎說:“你看得真仔細,那黃雀要捉螳螂了嗎?”少年接著說:“黃雀伸長脖子要啄螳螂,卻不知道我拿彈弓在瞄準它呢。蟬、螳螂、黃雀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有誰顧到身后隱伏的危險呢?”
聽了少年的這番話,吳王恍然大悟,他說:“你講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昊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1.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虛()危險()
2.圍繞短文想一想下面的問題,再歸納短文的主要內容。
(1)吳王準備攻打楚國,大臣們為什么要反對?
(2)侍奉吳王的少年是怎么勸說吳王的?
(3)吳王聽了少年的話,作出了什么決定?
(4)文章的主要內容是:
3.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呢?可以是對這位少年的,也可以是對吳王的,還可以是針對螳螂捕蟬這個現象的。
參考答案:
1.實
安全
2.(1)大臣們擔心攻打楚國后,其他國家會乘虛而人。
(意思對即可)
(2)少年用螳螂捕蟬的例子提醒吳王,不要只顧眼前的利益,要考慮身后隱伏的顧慮。(意思對即可)
(3)吳王聽了少年的話,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意思對即可)
(4)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蟬的例子提醒執意要攻打楚國的吳王,不要只顧眼前利益,
最后吳王大小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意思對即可)
3.這位少年非常聰明,他知道直接勸說吳王,吳王肯定不聽,所以他想到用螳螂捕蟬這個例子。(答案不唯一)
【原文】
吳王欲伐荊(楚國),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國王的侍從官有少孺子(年輕人)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藏著子彈拿著彈弓)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彎曲著身體,屈著前肢),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一心想要)得其前利(眼前的利益),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注釋】
⑴吳王:指吳王闔閭。欲:想要。伐:征討,討伐。荊,指楚國。
⑵諫:規勸。以下勸上為諫。
⑶舍人:國王的侍從官員。
⑷少孺子:年輕人。
⑸懷丸操彈:懷揣子彈,手拿彈弓。操:持、拿。
⑹三旦:三旦,三天。三,多次 。天,古漢語里“旦”就是“天”的意思。
⑺子:你。
⑻悲鳴飲露:一邊凄切地放聲高唱地叫著一邊吸飲著露水。
⑼委身曲附:縮著身子緊貼樹枝,彎起了前肢。附即“跗”,腳背。
⑽傍:同“旁”旁邊。
⑾延頸:伸長脖子。延,伸長。
⑿務欲得其前利:很想得到它們眼前的利益。
⒀顧:回頭看。(句意疏通后為“考慮”)
⒁患:禍患。 ⒂善哉:好啊 (16)罷:停止
【《螳螂捕蟬》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花燈》閱讀答案06-14
親情閱讀答案10-22
西湖的閱讀答案07-21
師說的閱讀答案07-02
雨前閱讀答案04-24
流年閱讀答案12-29
《杞人憂天》閱讀答案02-19
語文閱讀答案07-03
目送閱讀答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