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教師考教育綜合知識的筆記

時間:2021-06-21 17:06:05 考試輔導 我要投稿

教師考教育綜合知識的筆記匯總

  一、教育學

教師考教育綜合知識的筆記匯總

  1、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

  2、我國春秋木年的《學記》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比古羅馬昆體良的《論演況家的教育》早約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長”、“不陵節而施”(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反映了啟發性教學原則);“教學相長”(體現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教學規律)。

  3、捷克夸美紐斯1632年的《大教學論》是近代第一部系統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他提出了班級授課制。

  4、美國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強調“兒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學”的方法,開創了“現代教育派”。

  5、蘇聯贊可夫的《教學與發展》把學生的“一般發展”作為教學的出發點與歸屬。

  6、美國布魯納的《教育過程》的主要思想是結構主義和發現法的教學方法。

  7、蘇聯蘇霍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其著作被稱為“活的教育學”和“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

  8、教育的概念:廣義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個方面;狹義指學校教育;偏義指思想品德教育。

  9、我國封建社會學校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四書”(《大學》、《中庸》、《論語》、《盂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其貫穿了儒家思想。

  10、遺傳素質對人的身心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社會環境對人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但環境決定論又是錯誤的,因為人接受環境影響不是消極的、被動的,而是積極的能動的實踐過程。

  11、我國普通中學的雙重任務是:培養各行各業的勞動后備力量;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

  12、我國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

  13、“雙基”是指系統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

  14、智育的任務之一是發展學生的智力,包括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記憶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維能力是決定性的因素。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必背考點二

  1、體育的根本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

  2、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張“以美育代宗教”。

  3、美育的任務:(1)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和感受美、鑒賞美的知識與能力;(2)培養學生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3)培養學生的心靈美和行為美。

  4、勞動技術教育的任務:(1)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養成正確的勞動態度和習慣;(2)教育學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產知識和勞動技能。

  5、義務教育是依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收,國家、社會、家庭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義務教育是一種強制性教育。

  6、教師是教育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7、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任務。

  8、教師勞動的特點:(1)復雜性、創造性;(2)時間上的連續性、空間上的廣延性;(3)長期性、間接性;(4)主體性、示范性。

  9、教師的素養:職業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

  10、學生是教育的客體、是自我教育和發展的主體、是發展中的人。

  11、我國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是:(1)尊師愛生;(2)民主平等;(3)教學相長。從根本上說,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取決于教師的教育水平。

  12、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傳遞和掌握社會經驗的雙邊活動。

  13、教學是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工作心須堅持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的原則。

  14、教學過程是教學信息反饋和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起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是包辦代替。

  15、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是學校培養未來人才的藍圖。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必背考點三

  1、兩種對立的教學方法思想是啟發式和注入式。我們應當提倡啟發式,反對注入式。

  2、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課堂教學。

  3、常用的教學方法: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①講授法:②談話法;③討論法;④讀書指導法。

  (2)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①演示法;②參觀法。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①練習法;②實驗法:③實習作業法;④實踐活動法。

  (4)以探究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發現法。

  (5)以情感陶冶(體驗)為主的教學方法:①欣賞教學法;②情境教學法。

  4、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1)備課;(2)上課(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3)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4)課外輔導;(5)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5、一節好課的基本要求:(1)教學目的明確。(2)內容正確。突出重點,難點,抓住關鍵。(3)結構合理。上課有高度計劃性、組織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當。(5)語言藝術。(6)板書有序。(7)態度從容自如。

  6、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紀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四個基本方面。

  7、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培養提高的過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與否的關鍵,也是衡量一個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

  德行過程是沿著知、情、意、行的/頃序發展的,但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都可以作為品德培養的開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教師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

  8、活動與交往是形成學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礎。

  9、德育原則:社會主義方向性原則;從學生實際出發的原則;知行統一的原則;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尊重信任和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10、馬卡連柯的平行教育理論: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11、德育的途徑:思想政治課是特別的重要途徑,其它各科教學是最經常、最基本途徑。

  12、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藝術陶冶三種。

  13、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帶好班級、教好學生。

  14、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是有效地進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其中觀察法是一種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15、組織和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和優良的班風,這是衡量班集體是否形成的重要標志之一。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必背考點四

  二、心理學

  1、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心理現象又稱心理活動,它包括:心理過程、個性心理。

  2、心理過程:(1)認知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和想象;(2)情緒、情感過程;(3)意志過程。

  3、個性心理:(1)個性心理動力(傾向),包括需要、動機、興趣、信念、世界觀等;(2)個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

  4、心理是人腦的機能,腦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實質:客觀現實在人腦中的映象。

  5、神經系統的基本活動方式——反射。

  6、意識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識的基本特性:自覺的目的性、主觀能動性、社會制約性、以第二信號系統為主的兩種信號系統的協同性。

  7、心理學科的性質:心理學是一門介于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之間的交叉學科。

  8、需要的種類:(1)根據起源分:生理需要、社會需要;(2)根據對象分:物質需要、精神需要。

  9、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可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稱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10、動機產生的條件:內在條件是需要,外在條件是刺激誘因。

  1l、興趣是指個體積極認識、探究事物、從事活動的心理傾向。

  12、興趣的品質特性:傾向性(又稱指向性)、廣博性、穩定性(又稱持久性)、效能性。

  13、學習動機的激發:(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有效進行獎懲。(4)合理設置課堂結構,妥善組織學習競賽。(5)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動機水平適中,最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15、成就結構理論認為:有三種現實的課堂結構:合作型、競爭型、個別化型。合作型目標結構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必背考點五

  1、成敗歸因理論認為,學生常將成功或失敗歸因于四個方面:能力、努力、運氣、任務難度。

  2、創設問題情境的理論基礎是成就動機理論。

  3、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綜合整體的反映。感覺是知覺的基礎,知覺是感覺的整合。

  4、生物鐘現象:人體內的一切物理變化和化學都是有節律的,這些節律性的變化就是所謂的“生物鐘”的機制。

  5、知覺的特性: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恒常性。

  6、注意的的特點: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動的組織特性。

  7、注意的種類:不隨意注意(無意注意)、隨意注意(有意注意)、隨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8、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規律的間接、概括的反映。間接性與概括性是思維的兩大基本特征。

  9、思維的種類:(1)根據憑借物與思維形態劃分:動作思維、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

  (2)根據是否遵循邏輯規則分:非形式邏輯思維、形式邏輯思維。(3)根據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維、發散思維(求異思維)。

  10、思維的過程:分析與綜合、比較、抽象與概括、系統化與具體化。

【教師考教育綜合知識的筆記】相關文章:

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筆記06-21

小學教育綜合知識試題及答案06-22

2016年教師招聘教育綜合知識試題(附答案)06-22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題(選擇題)06-22

2016教育綜合知識必背考點06-22

成人高考醫學綜合常考知識點01-23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常考知識點03-30

甘肅省教育綜合知識真題及答案06-22

教育教學教師讀書筆記04-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万全县| 剑阁县| 垣曲县| 盈江县| 新竹县| SHOW| 化德县| 龙江县| 漠河县| 双辽市| 满洲里市| 白河县| 宣汉县| 兴文县| 岳阳县| 化德县| 鹤庆县| 鲁山县| 黑龙江省| 霍林郭勒市| 家居| 遵化市| 洞头县| 桑植县| 自贡市| 荔波县| 汤原县| 永德县| 门源| 丽水市| 韶关市| 庆阳市| 黄梅县| 通州市| 尼勒克县| 威信县| 泰宁县| 探索| 宜君县| 桓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