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5新七年級語文暑假作業答案
語文試卷一
甲(必考)
一、
1、(3分)C A扛——gāng;B脂——zhī, 悄——qiǎo;D凜——lǐn 08年江蘇省《考試說明》中明確:“(字音)重點考查聲母和韻母,注意讀音與意義的相關性”故而,本題在多音字方面有所側重,同時也注意了讀音考查角度的全面性,有多音字的考查,如“強”“殷”“扛”“悄”“騎”“發”;有語音的考查,如“纖”“廓”“凜”“庇”“券”;有語調的考查,如“祛”“脂”“績”“懲”“煲”。選詞都是生活中常見詞語,且注意兼顧普通詞語與成語。
2、(3分)B 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的能力,輕諾寡信——輕易答應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A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C墨守成規——指思相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D焚琴煮鶴——比喻糟蹋美好事物。
3、(3分)D A項屬于搭配不當,應為“不只是……而且是……”;B項屬于結構混亂,偷換了主語,“剛剛過去的2007年”后沒有接著表述下去,而是另起了一個句子,應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后加上“里”,使之成為一個時間狀語;C項屬于成分殘缺,“與徐州發展關系密切的黨政軍領導共謀建設大計”句中,缺少一個介詞,應在“與”后面加上一個“和”字。
4、(4分)
【示例一】生活總是美好的/無論你的希望/是高遠偉大/還是平凡微小/只要你的希望還在編織著
【示例二】生活總是美好的/無論你的畫卷/是溫暖熱烈/還是凄清空濛/只要你的畫卷還在展開著
【示例三】生活總是美好的/無論你的河流/是澎湃奔涌/還是無聲無息/只要你的河流還在流淌著
5、(5分)
【寫作示例一】一個后羿扮相的中國武士在觀眾的屏息注目下,緩緩的將攜有奧運火種的箭搭在那只強弓上,高高舉起,奮力開弓,瞄準——箭像一顆流星在夜空中拖著長長的尾巴飛向火炬臺——圣火點燃了!
【寫作示例二】那只銜有奧運火種的巨龍在體育場上空緩緩升起,騰挪轉移,虬勁多姿火種猶如一顆龍珠,在聚光燈的照射下,熠熠生輝,近了,近了……巨龍噴出火球,箭一般飛向火炬臺——圣火點燃了!
本題重點考查“語言表達準確 鮮明 生動,簡明連貫得體”的能力,寫作要發揮合理想象,凸顯中國民族特色,創設熱烈 歡樂 祥和的情境 過程設計合理流暢,尾句要能夠和“圣火點燃了”相銜接。
二、
6.D (3分) 7.B(3分) 8.D(3分)
9.【文言翻譯】(9分)
(1)無須讓獄吏侮辱你們,只管按實情回答。
(2)這是自己傷害自己的肢體,想要身體不得病,可能嗎?
(3)假使蔡京能夠使自己的心術端正一些,即使古代的賢相也比不上他!
10、(4分)離別之前,女子郁悶難過,整天無心描眉梳妝,見到丈夫打點行裝,她更是無精打采(愁上心頭。表現了女子對愛人強烈的不舍之情。然而,女子在餞行時唯恐丈夫傷心,卻是竭力控制情緒,強忍淚水,表現了女子細心和對丈夫的關心。(答出不舍之情2分,答出細心的2分)
11、(4分)最后兩句構思奇特,作者運用了曲筆的手法,故作曠達。曲折含蓄地道出了女主人心情深摯哀婉的痛苦別情和不舍的依戀之情。分別是撕心烈肺的痛苦,而愛人又不能不起,在無奈的現實面前,不如自己先醉倒,不知分手的情形或許好受些。這兩句,把主人公的內心痛苦抒寫得感人肺腑。(答出表達特點的得2分,答出“曲折含蓄”即可,未必要答出“曲筆”;具體分析2分)
第10題側重考查詩歌的情感分析。第11題側重表達手法的分析鑒賞。
12、(8分)
(1)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2)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3)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4)五十而知天命 七十而從心所欲
三、現代文閱讀(20分)
13、作者寫了記憶中的蘆葦、文學作品中的蘆葦、歷史上的蘆葦、自己真正擁有的蘆葦。(答對3點得滿分。每一點1分)。這樣寫熔現實與歷史于一爐,寫盡了蘆葦的品性與氣節;有利于抒寫由蘆葦所引發的獨特情感;使文章更加豐厚,增加文章的文化內涵。(答對3點得滿分,每一點1分)
14、這一句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2分)寫出了蘆葦的纖細和堅韌,蘆花的潔白光澤,突出了蘆葦的詩意美。(1分)給人以豐富聯想,富有感染力。(1分)
15、“大寂寞”寫出了屈原在自己主張無法獲得當權者采納和時人理解后的孤獨。“濕濕”寫出了屈原在污濁黑暗社會中的悲涼(或沉重)的心情。
16、這是一道探究題,評分時注意扣住以下幾個要點:優美而富有詩意;富有傳統文化氣息;具有歷史意蘊;能引發人們豐富聯想;堅韌而有思想;文中的蘆葦是人格化了的;寄寓了作者的情感。(每點1分)如有新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也應正常給分。
17、作文(70分,按55分切入)“人怎么樣,世界就怎么樣”的深刻內涵在于“人”的關鍵性:這“世界”不僅是全世界,也可以指整個國家、民族、學校、家庭乃至人生活的環境等。人的素質決定一切。所以這個材料很有新意,與當前國際上的不安定聲音有直接聯系,也與我們國家的和諧穩定、四化建設有關,更與我們的校園建設、家庭建設有關。圍繞這些主題來寫屬于切題。如寫老師如何發現學生的創造力也屬可以。如寫小孩很靈活聰明則有些偏題。總之這個材料很有特色,這個命體富有創意,自己命題也有一定難度。是比較新穎的命題形式,不仿讓學生嘗試訓練并引起注意。
乙(選考)
(一)
18.B
19.D
20.從本原意義上來說,生命都是同質、平等的,凡是生命都值得珍視和維護。
21.(1)并不雷同。舉各等級層次教育的例子證明錯誤的生命教育形式比較普遍,不是個別現象(教師錯);各種年齡學生的配合證明廣大中國學生在生命倫理認識方面走入了很深的誤區(學生錯)。
(2)澳洲少女的表現和中國學生的反應形成對比,進一步證明中國教育在這方面的錯誤和欠缺(教育錯),從而引出首先要對本國的教育者進行生命啟蒙的觀點。
(二)
22、C
23.D
24 ①這句話觸及了落后地區、困難群體、弱勢群體的生活問題。就目前中國國家狀況來看,我們的發展速度不決定于東部發達地區,不決定于少數先富起來的人群,而決定于發展滯后地區和弱勢群體。(3分)
②這一恰切比喻,生動形象地闡明了解決困難群體生活問題的緊迫感與重要性。(3分)
25.①具有民生思想和公仆精神,關注民生,關注百姓生活,與人民心心相印。(3分)
②冷靜、坦誠、自信,充滿憂患意識。(3分)
語文試卷二
參考答案
1、A 2、B 3、B 4、②③⑤①④ 5、略
6、B 7、C 8、C
9、(1)于是放走那兇手,把罪責歸于他姐姐的兒子(加罪于他姐姐的兒子),就收尸埋葬了他。人們聽說了這事,都稱贊郭解的道義,更加依附于他。(“去”1分,“罪”1分,“多”1分)
(2)在家鄉居住(同住一個鄉里),竟至不被人尊敬,這是我的德行不美好,他有什么罪過呢!
(“見”1分,“是”及判斷句式 1分,“彼何罪”1分)
(3)(這個人)覺得奇怪(認為這件事很奇怪),問其中的原因,說是郭解讓他解脫的。
(“怪”1分,“故”1分,“乃”1分)
【參考譯文】
郭解是軹縣人,字翁后,是善于給人相面的許負的外孫。郭解的父親因為任俠,在孝文帝時被殺死。郭解這個短小精悍,不飲酒。他小時候陰險狠毒,心中憤慨不高興時,親手殺死很多人。他不惜自身來助朋友報仇,藏匿亡命的人去犯法搶劫,停下來就私自鑄錢、盜掘墳墓,這種事原來就不可勝數。但卻能遇到上天保佑,在危急中常常能擺脫出來,就像是犯法遇到了赦免。到郭解年紀大后,就改變操行,檢點自己,用恩惠報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施給別人,對別人怨恨很少。但他自己喜歡行俠的思想更加強烈。已經救了別人性命,不炫夸自己的功勞,但他的內心仍然陰險狠毒,突然因為小的怨恨而行兇之事還和以前一樣。當時的少年仰慕他的行為,也常常為他報仇,不讓他知道。郭解姐姐的兒子依仗郭解的威勢,和別人飲酒,讓人家干杯。人家不勝酒量,他就強迫灌人家。別人生氣,拔出刀來刺殺了郭解姐姐的兒子,就逃跑了。郭解姐姐生氣地說:“憑著翁伯的義氣,人家殺了我的兒子,卻捉不到兇手。”把尸體扔在路上,不加以埋葬,想借此來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打聽到兇手的去處。兇手窘迫,自己回來,把實情全部告訴郭解。郭解說:“你殺他本來應該,我的孩子沒有道理。”于是放走那兇手,把罪責歸于他的姐姐的兒子,就收尸埋葬了他。人們聽說了這事,都稱贊郭解的道義,更加依附于他。
郭解每次外出或歸來,人們都躲避他。有一個人獨自岔開雙腿傲慢地坐著看郭解,郭解派人去問他的姓名。郭解的門客想殺了那人。郭解說:“在家鄉居住,竟至不被人尊敬,這是我的德行不美好,他有什么罪過呢!”于是暗中囑咐尉史說:“這個人,是我很關心的,輪到他服役時,請求免除他。”以后每到服役時,多次輪到這個人,縣吏都沒有要求他去。這個人覺得奇怪,問其中的原因,說是郭解讓他解脫的。這個傲慢的人就袒衣露體向郭解謝罪。少年們聽到這事,越發仰慕郭解的行為。
洛陽有相互結仇的人,城中幾十個賢人豪杰從中調解,他們始終不聽。門客們就來拜見郭解,說明情況。郭解連夜去會見結仇的人家,仇家委曲心意聽從了郭解的勸告。郭解于是對仇家說:“我聽說洛陽很多尊者在這里從事調解,你們大都不肯聽從。如今你幸而聽從了我的話,我怎么能從別的縣跑來奪取人家地方賢豪大夫的權利呢!”郭解于是連夜離去,不讓別人知道,說:“暫且不要用我的話,等我離去后,讓洛陽的豪士從中調解,你們就聽他們的。”
郭解謹守恭敬,不敢從車進入他們縣衙門的辦公地方。他到附近的郡和王國,替別人辦事,事情可以解決的,就解決;不能解決的,使各方滿意,然后才敢吃人家酒飯。大家因此十分尊敬他,爭著供他使用。城中少年和附近縣的賢人豪杰,半夜來拜訪郭解的常常有十多輛車,請求把郭解的門客帶到自己的房舍去供養。
10、(1)①故鄉早已在遠方消失(或者寫“故鄉邈遠”也可以),暮色蒼茫之中自己還在孤獨地行進著。(2分)②詩人從“故鄉”落筆,以“日暮”相承,為全詩定下了抒寫“日暮鄉關何處是”(崔顥《黃鶴樓》)的傷感情調。(或寫游子在外漂泊的傷感基調也可。)(2分)
(2)①運用設問的手法。詩人自問自答,將蕩開的筆墨收攏,瀉情入景。(或引出下文的借景抒情也可)②借景抒情。借猿啼的清亮而凄婉,使詩意更為深長悠遠,抒發了無盡的鄉思之愁。
11、略
12、(1)幸福是什么。(2)幸福有些什么特點。 (3)當幸福到來的時刻,要激情地享受幸福,珍惜幸福,幸福就在你身邊。
13、標本是我們見過的東西,毫無生命活力,而未制成標本之前,卻是生動、靈活、色香俱全的。作家用“回憶幸福標本”的說法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的忽略:當“鮮活”的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時,不知道感受,不知道珍惜;而當幸福離我們而去了,幸福已不再像原先那樣充滿生命活力了,卻去回味、追尋,念念不忘。
14、作者認為,“幸福是一種心靈的振顫”,“簡而言之,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 “機遇、友情、成功、團圓……”這些東西很多時候確實會帶來幸福.但許多時候也會帶來不幸;再說,難道沒有那些東西,我們就不能幸福嗎?顯然不是,“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親一次粗糙的撫摸,女友一個溫馨的字條——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幸福啊。”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能發現幸福,所以并不一定要有那些東西才是幸福的。
15、①人生充滿坎坷和未知,但是對于未知的明天我們僅僅是“憂”,能化解災難嗎?其實我們不必總是惶恐不安的,畢淑敏睿智地提出了這么一個觀點:要提醒幸福。②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告訴我們,實際生活中的幸福常常是朦朧的,多半只是悄悄地撲面而來;幸福絕大多數是樸素的,它披著本色外衣,親切溫暖地包裹起我們;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常常在暗淡中降臨。因此,幸福是需要我們時時提醒的。③作者寫這篇文章,實際上也是提醒我們什么是幸福,提醒我們當幸福到來的時刻,要珍惜幸福,激情地享受幸福。
16、C 17、A
18、要變革不適應時代發展的科舉制度(3分),但要采取適當的方法取得真正的效果(3分)。
19、一方面因為科舉制度使農村士紳通過科舉所擁有的士紳身份,保持著在農村的精英地位,并成為農村社會與文化生活的主導者與組織者。廢除科舉后,他們無法再充任該角色。(2分)另一方面,科舉制度廢除后,在城市的學堂及財富、名利、權力吸引農村知識分子源源不斷涌入,使農村文化生態持續退化和空洞化。(2分)最終一些沒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會階層掌控了農村基層政權。(2分)種種因素加在一起,最終造成了中國農村文化的斷裂。
20、A(沒有正面的寫法) 21、B 沒有表達無比沉重的內心
22、(1)中國的歷史為何循環往復地充滿了血腥和欺詐,到底該由誰來負責?
(2)以雜文體寫歷史,借古諷今。(借助歷史來喻現實,在歷史與現實中找到了一個結合點。)
(3)看《茶館》時, 思考中國百年歷史遺留當今的問題。
23、(1)思想深刻,筆力犀利,批判現實。(2)強烈的愛國憂國。(3)正直,率真,為平民代言。(每點2分)
【新七年級語文暑假作業答案】相關文章:
2015高二語文暑假作業答案02-08
2014七年級生物暑假作業試題及答案07-17
五年級下冊語文暑假作業答案02-22
七年級英語暑假作業答案完整版01-31
2015五年級下冊語文暑假作業答案02-09
四年級下冊語文暑假作業答案02-15
2014年小學五年級語文暑假作業及答案07-20
四年級下冊暑假作業答案2015語文02-09
五年級語文暑假作業答案(完整版)12-16
初一數學暑假作業及答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