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經濟術語)
2015年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經濟學術語篇
一、宏觀經濟總量指標
(一)國內生產總值 (GDP)
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般是一年), 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對于這個考點的把握在于:它是一個宏觀總量,所以說即使中國在2012年GDP總量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但我們并沒有覺得成為了世界第二富,因此,習提出要提高居民人均收入。
(二)國民生產總值(GNP)
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在國內和國外所生產的最終成果和提供的勞務價值。它等于GDP加上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這里要注意的是: “華人”和“華僑”誰的收入可以計入我國的GNP呢?很多考生分不清,何為“華人”簡單說,就是長著中國臉的外國人。何為“華僑”?就是僑居在外國的中國人 。因此是華僑的收入可以計入我國的GNP。
二、CPI
CPI也叫消費者物價指數, 它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衣服、食品、住房、水、電、交通、醫療、教育等商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當CPI>3%時稱通貨膨脹;而當CPI的>5%的增幅時,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要注意的是: 2013年我國CPI目標為:3.5%。
三、基尼系數
基尼系數是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 用來定量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其經濟含義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數最大為“1”,最小等于 “0”。經濟學家們通常用基尼指數來表現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財富分配狀況。數值越低,表明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越均勻;反之亦然。
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一般發達國家的基尼指數在0.24到0.36之間,美國偏高,為0.4。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基尼系數都超出0.4。
四、恩格爾系數
恩格爾系數所表明的經濟學規律是: 隨著家庭和個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將逐漸減小。
一個國家或家庭生活越貧困, 恩格爾系數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爾系數就越小。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標準,恩格爾系數在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49%為小康,30-39%為富裕,低于30%為最富裕。
以上就是中國人才網小編對經濟學常用術語的簡單梳理, 希望對考生這方面的復習有所幫助。
最后,祝各位考生考試成功!
http://www.shddsc.com/
【《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經濟術語】相關文章:
2015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5)09-25
2015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6)09-25
計算機公共基礎知識09-03
2015高考政治復習資料(經濟生活)09-26
事業單位改革與管理試題-公共基礎知識08-02
「農信社」經濟基礎知識試題匯總08-02
電氣工程師公共基礎知識強化試題07-20
計算機二級公共基礎知識模擬試題07-28
廣西農村信用社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試題08-03
2017計算機二級公共基礎知識模擬試題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