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商鞅變法》比較閱讀答案
【甲】曹劌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商鞅變法(有刪節)
孝公①既用衛鞅②,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個數。于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言令便者。
注釋:①孝公:秦孝公。②衛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種肉刑。
27.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一樣的`一項是()
A、公將鼓之有一人徙之
B、問:“何以戰?”以明不欺
C、孝公既用衛鞅既克,公問其故
D、戰于長勺怯于私斗
28.與文中“將法太子”的“將”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詠雪》)
B.爺娘聞女,出郭相扶將(《木蘭詩》)
C.曉霧將歇,猿鳥亂鳴(《答謝中書書》)
D.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29.用“/”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斷兩處。(1分)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師公孫賈
30.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②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言令便者。
31.比較[甲][乙]兩文內容可以知道長勺之戰取得勝利的原因和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有其共同點:_____________不同點:甲文乙文
參考答案:
27、D
28、D
29、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
30、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有所衰退,第三次擊鼓士氣就衰竭了。當初說新法不方便的秦國百姓又有說法令方便的
31、取信于民抓住最佳的進攻時機和追擊時機。
【《曹劌論戰》《商鞅變法》比較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曹劌論戰》《紙上談兵》的比較閱讀答案03-06
《曹劌論戰》教學設計(15篇)03-01
子魚論戰閱讀答案03-16
《曹公南征表》閱讀答案03-06
《公輸》《墨子》比較閱讀答案06-13
《呂蒙傳》比較閱讀答案03-05
宋史曹修古傳閱讀題及答案03-04
《愛蓮說》《梅花草堂集》比較閱讀答案03-14
《竹之始生》《江館清秋》比較閱讀答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