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士好夸言》的閱讀答案
吳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謂舉世莫及。尤善言兵,談必推孫吳。遇元季亂,張士誠稱王姑蘇,與國爭雄,兵未決。士謁士誠曰:"吾觀今天下,形勢莫便于姑蘇,粟帛莫富于姑蘇,甲兵莫利于姑蘇。然而不霸者,將劣也。今大王之將,皆任賤丈夫,戰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將吾,中原可得,于勝小敵何有!"士誠以為然。俾為將,聽自募兵,戒粟吏勿與較贏縮。士嘗游錢塘,與無賴懦人交,遂募兵于錢塘。無賴皆從之,得官者數十人,月靡粟萬計。日相與講擊刺坐作之法,暇則斬牲具酒,燕飲其所募士,未嘗能將兵也。李曹公破錢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至轅門誅之。垂死猶曰:"吾善孫吳法。"
方孝孺《遜志齋集》卷六
1、對下面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自高其能,謂舉世莫及 高:夸耀
B、遇元季亂,張士誠稱王姑蘇 季:最末
C、與國爭雄,兵未決 決:決戰
D、聽自募兵,戒粟吏勿與較贏縮 較:計較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尤善言兵,談必推孫吳 / 吾善孫吳法
B、戰而不知兵,此鼠斗耳 / 甲兵莫利于姑蘇
C、王果能將吾 / 未嘗能將兵也
D、自高其能,謂舉世莫及 / 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
3、比較下列各句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中意義是否相同,以下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傩蝿菽阌诠锰K ②然而不霸者,將劣也 ③今大王之將,皆任賤丈夫
、苤性傻,于勝小敵何有 ⑤士誠以為然
A、①②⑤的意義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 B、②③④的意義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
C、②④⑤的意義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 D、①③④的意義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
4、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吳士請求張士誠任命自己為將領,并斷言自己定能奪取中原。其實,吳士是個只會阿諛奉承,縱酒享樂的吹牛大王。
B、吳士雖然善談兵法,但他不善用人。他在錢塘招募的全都是些無賴懦弱之人,一上戰場,不戰自潰。所以說,吳士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用人不察。
C、吳士自夸擅長談論用兵之法。他對當時各方面情況的分析,深得張士誠的.贊同。實際上,他只會紙上談兵,根本不懂得行軍打仗,更不敢與李曹交戰,只落得個被俘被殺的結果。
D、吳士自以為熟知三國時期吳國行軍作戰的兵法,因而自恃才能無人能及,騙得張士誠的信任與重用,最后死到臨頭,還不知悔改。
、 攻 人 之 惡 毋 太 嚴 要 思 其 堪 受 教 人 以 善 毋 過 高 當 使 其 可 從
、 為 惡 而 畏 人 知 惡 中 猶 有 善 路 為 善 而 急 人 知 善 處 即 是 惡 根
明·洪應明《菜根譚》
5、請用斜線為上兩段文字斷句。
6、請從上兩段文字中任選一段譯成現代漢語。
參考答案:
1、C(C項中,"決"應解釋為"有結果,分勝負"。)
2、A(A項中兩個"善"都解釋為"善于"。B項中前一個"兵"解釋為"兵法",后一個"兵"解釋為"兵器";C項中前一個"將"解釋為"拜......為將",后一個"將"解釋為"率領";D項中前一個"及"解釋為"趕得上",后一個"及"解釋為"和、與"。)
3、C(①項中,"形勢"在文中的意義是"地形地勢",在現代漢語中意義是"時局發展的趨勢";③項中,"丈夫"在文中的意義是"成年男子",在現代漢語中意義是"女子的配偶"。)
4、C(A項錯在,"阿諛奉承"在文中沒有體現;B項錯在,吳士不是真的"善談兵法",而是他自以為善談兵法,他失敗的根本原因也不是"用人不察",而是"紙上談兵";D項錯在,對文中"孫吳"的理解應為"春秋時期的孫武、吳起",而不是"三國時期的吳國"。)
5、①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跒閻憾啡酥,惡中猶有善路;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6、①批評別人的過錯不要太嚴厲,要考慮到讓他能夠承受;用善行來教導別人不要要求太高,應當讓他能夠做到。②做了壞事卻怕別人知道,作惡之中還有改過向善的良知;做了好事卻急于讓別人知道,為善之時就會產生作惡的根源。
【《吳士好夸言》的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吳士好夸言》閱讀答案附譯文03-03
君子言為士則行為世范閱讀答案03-17
《新唐書吳保安傳》閱讀答案03-01
吳金耀 讀書之樂的閱讀答案04-08
《賣柑者言》閱讀答案03-17
言默戒閱讀與答案06-07
好的影視劇閱讀答案04-12
王士禎《西城別墅記》閱讀答案解析03-23
三子能言的閱讀答案附翻譯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