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鉆孔”術的閱讀答案
細胞“鉆孔”術
①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科學家已經能夠在細胞膜上打洞鉆孔而不損傷細胞。這個技術可稱為細胞“鉆孔”術。在通常情況下,肉眼是看不出物體內的細胞的,而作為細胞外層的細胞膜,更是薄得出奇。要在這么薄的膜上打孔,那鉆頭應該多大呢?這確實不可思議!然而,再難的事也難不倒科學家。
②20世紀70年代,一批美國生物化學家經過千百次實驗,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找到了“鉆子”,并且在鉆孔后還能把細胞完好地封閉起來。
③細胞“鉆孔”術很有趣,做法大體是這樣:首先將需要鉆孔的細胞放在特制的溶液里,冷卻至0℃以下,然后對溶液實施瞬間放電,這樣,細胞就被“電子鉆”鉆出微孔。孔眼的大小通過調節電壓來控制。一般說來,電壓越大,所鉆孔的直徑就越大,反之則小。鉆了孔后,又怎樣把孔封起來?科學家們從實踐中摸索到一個巧妙的方法:讓鉆好孔的細胞的溫度回升到30℃以上,細胞膜就會膨脹,自動地把孔封閉起來。
④20xx年德國生物化學家吉莫爾應用細胞“鉆孔”術,首次制成第一批“藥物導彈”。他先從人體抽出紅細胞放于溶液中,【冷卻至0℃以下,在1/1000秒時間內用一千伏電壓鉆孔后,把它放入到藥液中,讓藥液由“孔”進入細胞內部。最后將溫度上升到32℃使細胞膜封口】。這樣,以細胞為載體的“導彈”就制成了。
⑤“藥物導彈”可以注入人體內受感染的組織和癌細胞,而不傷害其他未受感染的組織和正常細胞。例如,有一種毒性很大但能治療肝癌的'藥物,它很不穩定,理入人體后會傷害其他正常組織,并分散而失效。把它做成以紅細胞為載體的“藥物導彈”,注入人體內受感染的組織和癌細胞,它就隨血液流動,直到紅細胞老死后,被送到肝內分解,此時“藥物導彈”便發揮作用,【一舉撲滅肝癌細胞,達到治愈肝癌的目的】。
⑥細胞“鉆孔”術的發明,迄今不過20多年,但其在應用方面已呈現出可喜前景,“藥物導彈”已廣泛應用到臨床上,被人們稱為醫學上的一項重大革命。至于如何利用這項技術治療遺傳病、血液病等頑疾,現在剛剛開始研究,據科學家預計,21世紀初,其研究成果就可以逐步進入臨床應用。
13、(2分)閱讀第①②自然段,請說說在細胞膜上“鉆孔”困難的原因。
答案:(1)很難在薄得出奇的細胞膜鉆孔,又不損傷細胞。(1分)
(2)很難找到合適的“鉆頭”。(1分)
14、(3分)第四自然段中畫線句子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冷卻至0℃以下,在1/1000秒時間內用一千伏電壓鉆孔后,把它放入到藥液中,讓藥液由“孔”進入細胞內部。最后將溫度上升到32℃使細胞膜封口。
說明方法:列數字(1分)
作用:通過數字的列舉具體而準確地說明了制成“藥物導彈”的過程。(2分)
15、(2分)有人將第⑤自然段畫線句作了改動,請你結合文意,比較兩個句子,說說這樣改的好處。
(1)原句:一舉撲滅肝癌細胞,達到治愈肝癌的目的。
(2)改句:向肝癌細胞進攻,抑制肝病發展,取得較好的療效。
答案:
原句中的“一舉”、“治愈”等詞語的說法過于絕對,容易給人造成“藥物導彈”能根治肝癌的錯覺;(1分)
修改的句子中“抑制”、“較好”等詞語則有分寸,準確客觀地揭示了“藥物導彈”的臨床功能。(1分)
16、(2分)綜觀全文,下列對文意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B)
A、一般來說,運用細胞“鉆孔”術鉆孔,電壓高,所鉆細胞孔眼的直徑則大,電壓低,所鉆細胞孔眼的直徑則小。
B、發明細胞“鉆孔”術并制成“藥物導彈”的科學家是德國生物化學家吉莫爾。
C、以紅細胞為載體的藥物導彈“可以注入人體內受感染的組織和癌細胞,而不傷害未受感染的組織和正常細胞。
D、細胞“鉆孔”術的發明,有利于解決人類的很多醫學難題。
【細胞“鉆孔”術的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植物預測術的閱讀答案03-06
《竹林》的閱讀答案12-24
傷害的閱讀答案12-18
態度的閱讀答案12-17
夾竹桃的閱讀答案04-05
中國的閱讀答案03-29
學費的閱讀答案03-29
放學的閱讀答案03-28
《送花》的閱讀答案03-27
《成熟》的閱讀答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