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縣木塔為什么不怕地震閱讀答案
①應縣木塔位于山西省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建于遼清寧二年(1056年)。它處于大同盆地地震帶,建成近千年來,經歷過多次大地震的考驗。據史書記載,在木塔建成200多年之時,當地曾發生過6.5級大地震,余震連續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只有木塔巋然不動。20世紀初軍閥混戰的時候,木塔曾被200多發炮彈擊中,除打斷了兩根柱子外,別無損傷。
、趹h木塔之所以有如此強的抗震能力,其奧妙在于其獨特的木結構設計。木塔除了石頭基礎外,全部用松木和榆木建造。木材是一種質量輕、力學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它具有一定的柔性,在外力的作用下比較容易變形,但在一定程度內又有恢復變形的能力。木構架中的所有節點又普遍使用榫卯結合,也具有一定的變形能力,再加上傳統木構架都是采用均衡對稱的柱網平面和梁架布置,使其形成一個具有一定柔性的整體框架結構體系,當地震襲來時,建筑便通過自身的變形消減地震力對結構的破壞能量,從而在一定限度內保障了建筑的安全性。
③中國古代建筑一般由臺基、梁架、屋頂構成,高級的建筑在梁架和屋頂之間還有一個斗拱層。中國古代建筑臺基堅固,好比是一艘大船載著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驚濤駭浪”中,能夠有效地避免建筑基礎被剪切破壞,減小地震波對上部建筑的沖擊。優雅的大屋頂對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過相當大的貢獻。形成大屋頂需要復雜的結構和大量構件,大大增加了屋頂乃至整個構架的整體性,龐大的屋頂以其自重壓在柱網上,也提高了構架的穩定性。
、芏饭笆怯扇舾啥沸蔚牡哪緣K和方形的短枋木相互交接組合而成的構件,用在柱頭或額枋之上,起著承擔梁架和出挑屋檐的作用。當地震發生時,屋頂和柱之間的若干組內外檐斗拱像彈簧一樣起著變形消能的作用,從而大大減少了建筑的破壞程度。
⑤除了這些較顯著的手法外,中國古代傳統建筑中還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術設施,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極為精巧的發明,我們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開始使用,這種不用釘子連接的構建的連接方式,使得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成為了超越了當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剛架的特殊柔韌結構體,不但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而且允許產生一定的變形,在地震荷載下通過變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減小結構的地震響應。
1.這篇文章的說明順序是 。(2分)選文為我們介紹了:中國古代建筑多是 構架,(2分)能夠通過 消減地震對自身造成破壞。(2分)
2.選文第①自然段劃線句子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選文第②自然段加點字能不能去掉?為什么?(3分)
4.仔細閱讀③~⑤自然段,用簡潔的語言歸納,我國古代建筑有哪幾種抗震手法。(4分)
5.許多中國古代建筑都做到功能與美感的完美結合,請你舉一例,并加以簡要說明。(4分)
參考答案
1.(邏輯)邏輯順序 木(木頭,木質) 自身變形
2. 舉例子、引用、作比較、列數字。具體準確地說明應縣木塔具有較強的抗震能力。
3. 不能。“一定限度內”起限制作用,準確地說明古建筑自身變形只能在一定限度內保證其安全性,而非絕對安全,去掉了與現實不符。這表明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4. ①臺基的使用有效地避免建筑基礎被剪切破壞。
、诖笪蓓數氖褂锰岣吡私ㄖ䴓嫾艿恼w性和穩定性。
、鄱饭巴ㄟ^變形起到消能抗震的作用。
④以榫卯為代表的技術設施能吸收地震能量,減小建筑的地震響應。
5.示例:蘇州寶帶橋。這種連拱石橋能減小河水對橋造成的沖擊力,結構堅固,同時像一條臥龍橫臥在水面,形象優美。
【應縣木塔為什么不怕地震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科學不怕挑戰》閱讀答案02-01
《不為什么》閱讀答案02-09
《感冒為什么易發難防》閱讀答案03-10
《為什么有貧窮和富有》閱讀答案02-20
《給地震波一個空間》閱讀答案04-05
為什么研究中國建筑閱讀答案12-27
《扇子》閱讀答案12-27
《女人》閱讀答案12-25
冰花閱讀答案12-23
《信念》閱讀答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