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沖突與文學的價值閱讀理解及答案參考
文學既是“再現”,也是“表現”,但這種“再現”和“表現”的行動指向,并非理性主義的所謂“本質”,亦即傳統觀念上的“真理”。文學的指向在于人本身,在于人的存在。如果文學注定要與真理結緣,那么,它所揭示的也并非傳統哲學與科學的真理,而是“存在之澄明”。文學藝術的根本價值即在于把握存在之真理。
人無法拋棄固有的存在,也就無法逃避存在的沖突。文學藝術既然是人類迄今所找到的最能切入存在的方式,它以此而宣示人本身,表現人的本質選擇,則必然表現為存在的沖突。這種“表現”是存在所必需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文學藝術正是以這種不可替代的方式把握著存在之真理,調節著存在的沖突,從而消解唯理性主義文化傾向的弊端,同時也消解人在存在的行動中所不可避免的煩惱、焦慮、虛無感乃至于痛苦等等。
如果科學是人類借以生存的需要,那么,文學藝術則是人類的一種存在方式,因為從根本上講,自然所賦予生命的意義是詩意的,但日常生活卻被非詩意遮蔽著,而文學藝術從產生之日起,便以其無限多樣的藝術品格,執著地、甚至不無悲壯地在尋求“詩意的棲居”。因此,我們總是通過文學藝術的引領以“去蔽”,從而到達詩意,感受無限,領悟神圣,走向人類本真的生活狀態。
唯理性主義的文化不可能獨自構建一個完美的世界,如果沒有文學藝術與之并存,那么,對于人本身而言,這個世界將顯得毫無生趣而最終失去它的意義。文學藝術,尤其是居于中心地位的文學,它作為人類的一種存在方式,也正是以此顯示了另一種文化——人文主義文化的偉大存在價值。
“文學當然不會死亡”,不僅不會死亡,而且其前景將更加輝煌。我們毫無理由以悲觀的眼光去看待當今世界的文藝現實。事實上,當存在主義在上世紀中葉將“存在”凸現出來以后,隨著本質主義的日漸消解,文學也以其自然的律動而日益趨向大眾化和社會化,進而將真正成為人類的一種“存在方式”。不管我們對文學所持觀念如何,這都是事實,而且是人類文明又一大進步的事實。 (節選自梁中杰《存在的沖突與文學的價值》,有刪改)
25.材料中,作者提到了哪兩種文化?請結合材料簡要推斷說明這兩種文化的.不同特點。(6分)
26.請解釋“詩意的棲居”在文中的具體含義。(3分)
27.作者認為文學“不僅不會死亡,而且其前景將更加輝煌”。請根據材料,概括作者這樣判斷的理由。(6分)
參考答案
25.理性主義文化和人文主義文化。(2分)理性主義文化以追尋“本質”取代生存的意義,不真正過問人的內心世界,偏重物質;(2分)人文主義文化指向人的存在,強調以人為本,追尋人生存的根本意義,偏重精神。(2分)
26.文學藝術能使人透過日常生活找到自然所賦予生命的意義,(2分)引領人感受無限,領悟神圣,走向人類本真的生活狀態。(1分)
27.文學把握了人的“存在之真理”,它在調節人“存在的沖突”方面是不可替代的;(2分)文學消解了人不可避免的種種消極精神狀態,它在使人達到詩意,走向本真,獲得生存意義和構建完美世界方面是不可或缺的;(2分)隨著文學的日益趨向大眾化和社會化,文學將真正成為人類的一種“存在方式”,這顯示出人類文明的又一大進步。(2分)
【存在的沖突與文學的價值閱讀理解及答案參考】相關文章:
太空垃圾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02-02
《壓力與高度》閱讀理解及答案04-14
天窗的閱讀理解及答案03-30
駝背的閱讀理解及答案12-23
《文明無價》的閱讀理解及答案03-27
《門檻》閱讀理解及答案03-26
《海龜》閱讀理解及答案03-25
蓼莊圖記閱讀理解及答案與翻譯12-05
小巷歷程的閱讀理解題及答案12-16
釣魚的醫生閱讀理解及答案解析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