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駢《風箏》閱讀答案
風箏
高駢
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是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1.下列對《風箏》的理解,不正確一項是(3分)()
A.古時候的“風箏”可以發出響亮的聲音。
B.“宮商”是指風箏的'聲音就像音樂一樣。
C.“信任”、“依稀”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
D.“風箏”的聲調在風中總是高低變化的。
2.綜合分析這首詩及下面的相關資料,簡要介紹風箏出現的時間及得名緣由(可以引用資料但不要照抄)。(4分)
【相關資料】
明代陳沂《詢芻錄風箏》:“五代李鄴于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后于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
【參考答案】
1.(3分)C(信任:這里是“全都任由”的意思。今義為“相信”)
2.(4分)答案示例:風箏,又名紙鳶,出現于唐代,后來在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所以叫風箏。【評分標準】答出“又名紙鳶”,1分。唐代出現,1分。為什么叫風箏(也可以結合詩句),2分。(注:高駢詩證明風箏在唐代出現;陳沂始于五代的觀點是錯誤的;名字有紙鳶、風箏;紙鳶不發聲、風箏發聲)可酌情給分。
作者:
高駢,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晚唐名將。高駢出生于禁軍世家,其一生輝煌之起點為866年率軍收復交趾,破蠻兵20余萬。后歷任天平、西川、荊南、鎮海、淮南等五鎮節度使。期間正值黃巢大起義,高駢多次重創起義軍。被唐僖宗任命為諸道行營兵馬都統。后中黃巢緩兵之計,大將張璘陣亡。高駢由此不敢再戰,致使黃巢順利渡江、攻陷長安。此后至長安收復的三年間,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師,高駢一生功名毀之一旦。高駢嗜好裝神弄鬼,幾乎達到癲狂的程度。后被部將畢師鐸所害
【高駢《風箏》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風箏的閱讀答案12-30
《風箏》閱讀題及答案02-19
關于風箏的閱讀答案02-19
《趙高當權》閱讀答案03-16
《系在風箏線上的童年》閱讀答案04-29
明史·高巍傳的閱讀答案附翻譯12-27
攔高鐵是對規則的漠視閱讀答案12-23
藏戲閱讀答案02-16
《小池》閱讀答案04-30
小滿閱讀答案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