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燕策》閱讀答案及譯文
郭隗先生對曰:“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國與役處。詘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學,則百己者至。先趨而后息,先問而后嘿,則什己者至。人趨己趨,則若己者至。馮幾據杖,眄視指使,則廝役之人至。若恣睢奮擊,呴藉叱咄,則徒隸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誠博選國中之賢者,而朝其門下,天下聞王朝其賢臣,天下之士必趨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將誰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王必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豈遠千里哉?”
于是昭王為隗筑宮而師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湊燕。燕王吊死問生,與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國殷富,士卒樂佚輕戰。于是遂以樂毅為上凈軍,與秦、楚、三晉合謀以伐齊,齊兵敗,緡王出走于外。燕兵獨追北,入至臨淄,盡取齊寶,燒其宮室宗廟。齊城之不下者,唯獨莒、即墨。
(選自《戰國策·燕策》)
9.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趨而后息
趨:疾走
B.詘指而事之
指:意愿
C.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
捐:捐助
D.士爭湊燕
湊:奔赴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齊因孤之國亂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B.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
余船以次俱進
C.涓人言于君曰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死馬且買之五百金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11.下列句子都是燕昭王誠招天下賢士做法的一項是()
①卑身厚幣,以招賢者
②先趨而后息,先問而后嘿
③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
④為隗筑宮而師之⑤燕王吊死問生,與百姓同甘共苦
⑥于是遂以樂毅為上將軍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②⑧④
D.③⑤⑥
12.下列各旬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寥寥數語,即擺出懸而未決的主要矛盾:初踐君位,副、力少,急于招賢強國以報血仇。
B.郭隗先生悠悠然指出“帝者”、“王者”、“霸者”、“亡者”與臣僚相處的不同心態,其高下自見。
C.郭隗先生為了確保自己順利地走到燕國歷史舞臺上,欲擒故縱,從容講出“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的道理。
D.郭隗先生的一番話為天下賢士的接踵而至鋪好了道路,文章結尾用賢人云集于燕的史事,呼應了郭隗先生講述涓人故事的用意。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
①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欲將以報仇。(5分)
②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豈遠千里哉?(5分)
參考答案
9.C (捐,花費的意思。)
10.D (D項,且,尚且的意思。A項,前一個為“趁著”的意思,后一個為“依據或隨著”的意思。B項,前一個為“用”的意思,后一個為“按照”的意思。C項,前一個為“對”的意思,后一個為“到”的意思。)
11.A
(②③不是燕昭王所做。)
12.C
(“郭隗先生為了確保自己順利地走到燕國歷史舞臺上”錯。)
13.①他降低身份用豐厚的禮物來招致有才能的人,想要依靠(憑借)他們來報齊國破燕殺父之仇。(“卑身"譯為“禮賢下士”也可得分)解析:①卑身、以、句式各1分,語序2分。
②我尚且被重用,何況是超過我的人呢?他們怎么會以離燕國很遠(而不來投奔您呢)②且、見事、于,句式各1分,語序2分。注意:①關鍵詞與“大意”不重復扣分;關鍵詞譯成近義詞也可;③“關鍵詞”翻譯從嚴,“大意”翻譯從寬。
【附】譯文:
燕眧王收拾了殘破的燕國以后登上王位,他禮賢下士,用豐厚的聘禮來招納賢才,想要依靠他們來報齊國破燕殺父之仇。為此他去見郭隗先生,說:“齊國乘人之危,攻破我們燕國,我深知燕國勢單力薄,無力報復。然而如果能得到賢士與我共同治理國家,以雪先王之恥,這是我的愿望。請問先生要報國家的大仇應該怎么辦?”
郭隗先生回答說:“成就帝業的國君以賢者為師,成就王業的國君以賢者為友,成就霸業的國君以賢者為臣,行將滅亡的國君以賢者為仆役。如果能夠卑躬曲節地侍奉賢者,屈居下位接受教海,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會光臨;早些學習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別人過后再默思,那么才能勝過自己十倍的人就會到來;別人怎么做,自己也跟著做,那么才能與自己相當的人就會未到;如果憑靠幾案,拄著手杖,盛氣凌人地指揮別人,那么供人驅使跑腿當差的人就會來到;如果放縱驕橫,行為粗暴,吼叫罵人,大聲喝斥,那么就只有奴隸和犯人來了。這就是古往今來實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廣泛選用國內的賢者,就應該親自登門拜訪,天下的賢人聽說大王的這一舉動,就一定會趕著到燕國來。”
昭王說:“我應當先樣訪誰才好呢?”郭隗先生說道:“我聽說古時有一位國君想用千金 求購千里馬,可是三年也沒有買到。宮中有個近侍對他說道:‘請您讓我去買吧。國君就派他去了。三個月后他終于找到了千里馬,可惜馬已經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買了那匹馬的尸骨,回來向國君復命。國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馬,哪里用得著死馬,而且花費了五百金?’這個近侍胸有成竹地對君主說:‘買死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況活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為大王您擅長買馬,千里馬很快就會有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數匹千里馬就到手了。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納有才能的人,那就從(敬重)我開始,我尚且被重用,何況是超過我的人呢?他們怎么會以離燕國很遠(而不來投奔您呢) ?”于是昭王為郭隗專門建造房屋,并拜他為師。消息傳開,樂毅從魏國趕來,鄒衍從齊國而來,劇辛也從趙國來了,人才爭先恐后集聚燕國。昭王又在國中祭奠死者,慰問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時候,燕國殷實富足,國力強盛,士兵們心情舒暢愿意效命。于是昭王用樂毅為上將軍,和秦楚及三晉趙魏韓聯合策劃攻打齊國,齊國大敗,齊閔王逃到國外。燕軍又單獨痛擊敗軍,一直打到齊都臨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寶物,燒毀齊國宮殿和宗廟。沒有被攻下的齊國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
【《戰國策燕策》閱讀答案及譯文】相關文章:
《戰國策秦策二》閱讀答案02-14
《馬嘉》閱讀答案及譯文03-14
《肥水之戰》原文及譯文閱讀答案01-12
《海鷗與巷燕》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03-10
《心聲》閱讀及答案03-16
《秦嶺》閱讀及答案03-12
《傷害》閱讀及答案03-03
香蕉閱讀及答案01-09
天窗閱讀及答案12-30
秦并趙,北向迎燕閱讀答案附翻譯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