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提綱

時間:2022-11-11 00:25:23 高考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4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提綱

  必修部分

2014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提綱

  古代部分

  一、古代中國政治制度

  1、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內容:西周時,武王將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鞏固周王朝的統治。諸侯有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周王是全國最高統治者,自稱天子,諸侯是周王的臣屬,必須服從于周王的命令。

  作用: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但是到西周后期,由于諸侯勢力壯大,王權衰落,分封受到破壞,導致出現春秋戰國分裂混戰的局面。

  (2)宗法制:用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制度。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即嫡長子(大宗)繼承父親的宗主地位,庶子 (小宗)進行分封。嫡長子與分封下去的眾子在親緣上是兄弟關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關系。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為表里。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于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2、秦——清****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

  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后日益強大,秦王嬴政從公元前230年—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從秦到清以來的封建****主義中央集權的特點是皇權至高無上,地方權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權力集中于皇帝。

  中央地方

  秦(1)皇帝制度(皇帝、虎符)

  (2)中央機構(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廢分封,設郡縣,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命。

  漢漢初,郡國二制并行,諸侯勢力坐大,對中央造成威脅。景帝到武帝時削弱王國勢力。

  唐三省六部制: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下設六部),相權一分為三,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君權的獨尊。此后歷朝沿用。

  元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轄外,地方設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為最高長官,一般由蒙古貴族擔任。邊遠地區設宣尉司進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明廢除丞相和中書省,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明太祖設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成祖時內閣制確立。宣宗時閣臣有票擬權。

  清清初,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高于內閣、六部,皇權受到和很大限制。康熙年間中樞機構為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三足鼎立。雍正時,設軍機處,軍機大臣筆錄和傳達皇帝旨意,君主****制度發展到了頂峰。

  3、中央集權制度有什么影響?

  對秦朝的影響:①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華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經濟的發展;③建立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統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處境的惡化。

  對后世的影響: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統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開創性,它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與完善。

  4、從漢到元(清)政治制度的特點:(1)呈現出兩大基本矛盾和斗爭:一是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二是皇權與相權的斗爭。在中央政權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政權,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2)****皇權不斷加強,到明清時期發展到頂峰。(3)其本質是加強皇權,維護****統治。

  5、明清君主****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的影響?

  積極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為康乾盛世的出現提供政治保證。

  消極作用:皇權極度膨脹,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際,英國等西方國家先后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英國的光榮革命、美國的獨立戰爭等),建立起資產階級的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明清君主****統治的空前強化,極大妨礙了社會的進步,從此,中國社會的發展開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古代中國的經濟

  1、農業

  (1)、耕作方式的變化:刀耕火種——石器鋤耕——鐵犁牛耕(春秋戰國時期)

  (2)、土地私有制的確立:春秋時期,隨著鐵犁牛耕的出現,在井田之外出現大量私田。由于戰爭頻繁,井田上的勞動力減少,井田制日益瓦解。以魯國為代表的各諸侯國為增加收入,進行稅制改革,無論公田、私田,一律按畝納稅,促使了土地由國有向私有的轉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戰國時期,以商鞅變法為代表的各諸侯國通過變法活動,以法律形式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3)中國古代農業經濟(小農經濟)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A、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農民占有少量的生產資料;B、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C、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D、精耕細作。

  2、手工業

  (1)官營手工業:由政府直接經營、主要生產武器等軍用品和供官府、貴族消費的生活用品。

  生產不計成本、產品比較精美。

  (2)主要成就:

  冶金技術冶銅商周:繁榮(如司母戊鼎)

  春秋至秦漢:廣泛采用鎏金、鑲嵌技術

  冶鐵西周晚期:已能制造鐵器,戰國:鐵農具推廣

  東漢:水排,用水力鼓風冶鐵

  煉鋼春秋晚期:有鋼劍,魏晉南北朝:灌鋼法

  制瓷業發展過程商代:出現原始瓷器;

  東漢:技術成熟,青瓷、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輸往國外;

  宋代:瓷窯遍布各地(五大名窯);

  元代:制瓷中心景德鎮,出現青花瓷;

  明清:瓷都—景德鎮,青花瓷、彩瓷、瑯彩

  絲織業距今五六千年前:出現蠶繭和絲織品

  戰國時期:棉、絹、羅、紗等品種多,產量大,質量高

  漢代:絲綢之路

  明清:進入鼎盛時期(1)絲織中心—蘇州、杭州

  (2)民營絲織業興盛(3)絲織品工藝精巧,妝花緞、金寶地

  (3)、古代手工業發展的特征:

  第一、手工業生產部門不斷增加與勞動分工越來越細。

  第二、手工業生產技術不斷進步。

  第三、手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與工場手工業出現。

  第四、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三種經營形態并存。

  第五、經濟重心南移與手工業生產布局成相應變化。

  第六、古代手工業生產長期領先于世界,產品不僅供國內消費,而且還遠銷亞、非、歐許多國家,廣受歡迎和贊譽。

  3、商業

  (1)市的形成與發展:

  西漢:城市設有專供貿易的“市”,市與住宅區(坊)嚴格分開,官府設有專門的官員進行管理,開市、閉市有嚴格的時間限制。

  唐代:規模擴大,但市坊仍然分開,仍有時間限制(唐后期在一些繁華的大城市逐漸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出現了專門的商業機構,如經營貨幣存放和借貸的柜坊、市中外商云集。

  宋代:商業空前繁榮,市坊界限打破,時間也不再有限制,早晚都可經營。

  (2)主要的商業城市和著名商幫

  漢代: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五都)

  唐代:北方:長安、洛陽,南方:揚州、益州(成都)、外貿港口:廣州

  宋代:北宋:開封,南宋:臨安(杭州)

  元:大都、杭州、泉州

  明清:北京、南京、蘇州、杭州

  著名商幫:徽商、晉商(票號)

  (3)中國古代商業有哪些特點?

  A、商業產生之后不斷發展,到宋元時期空前繁榮;

  B、國內貿易、邊境貿易和對外貿易全面繁榮;

  C、類似于銀行的柜坊、類似于匯票的飛錢和紙幣很早就出現;

  D、政府對商業的控制逐漸減少。

  4、重農抑商和海禁(閉關鎖國)政策

  (1)含義及原因:見必修二P23—24

  (2)影響:重農抑商:阻礙工商業發展,強化了自然經濟,不利于商品經濟發展。

  海禁政策:積極:一定程度抵制了外來侵略

  消極: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隔絕了中西文化交流,阻礙科技進步,導致中國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1、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1)百家爭鳴:春秋戰國時期在社會上形成一批以傳播文化,發展學術為宗旨的社會力量,它們被稱為“諸子百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主張“無為而治”,他們認為理想的社會是小國寡民的社會。墨家學派代表人物: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尚賢”。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韓非子,他主張以法治國,建立一個君主****的國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2)孔子、孟子和荀子與儒家思想的形成。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潛心辦學和著述,整理六經,成為新學派的創建人,是后世的“至圣先師”。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提出的“仁”,這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

  孟子將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進一步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荀子也主張施政用“仁義”和“王道”,并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觀點。

  從孔子創立儒家思想,到經過孟子、荀子的總結和改造,其體系更加完整。

  2、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1)董仲舒的儒學主張:

  A針對中央集權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

  B針對加強君權需要,提出“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應的儒家道德觀點

  C針對土地兼并現實,進一步發揮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張限田、薄斂、省役

  D針對為人處世標準,提出“三綱五常”,提倡孝道

  (2)漢朝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漢朝儒學成為正統思想漢武帝采取了三點具體措施:

  其一,全面肯定新儒學思想;其二,起用文學儒者數百人參與國家大政;

  其三,興辦太學,使天下文士都學儒家經典。

  儒家思想經董仲舒改造,適應了****主義中央集權加強的需要,漢武帝以后成為了封建社會正統思想。
 

 

 

http://www.shddsc.com/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提綱】相關文章:

成人高考:歷史12-31

高考歷史教學總結與反思12-31

中考地理復習提綱12-31

2014高考《文綜》一輪復習自測題及答案03-21

成人高考該如何復習好歷史07-30

成人高考高起點地理歷史強化模擬試題08-07

成人高考高起點地理歷史強化模擬試題及答案07-31

法辯一輪面試試題07-21

中考數學一輪復習試題08-06

中考語文一輪模擬試題及答案08-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亭县| 鄂温| 武汉市| 绍兴县| 韶山市| 江达县| 遵义市| 思南县| 宣武区| 长子县| 通渭县| 祁门县| 米泉市| 阿坝| 赤水市| 荣昌县| 太白县| 沿河| 班玛县| 镇坪县| 天祝| 天津市| 顺义区| 三原县| 恩施市| 和静县| 云林县| 阳春市| 灵宝市| 嵊州市| 博客| 观塘区| 广南县| 东方市| 永新县| 虎林市| 寻甸| 南华县| 自贡市| 栾川县|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