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廣東高考滿分作文及點評

時間:2022-10-14 01:36:43 高考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6年廣東高考滿分作文6篇及點評

  范文一:勿以點點沉浮論英雄

2016年廣東高考滿分作文6篇及點評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今人之于古人,更為注重孩子的教育。然而,不少父母把重視化為對于點點成績的糾結,平日里的“天子驕子”因點點失誤而被“由愛轉恨”者有之,一直的“差生”因點點進步而頓被“捧在手心”者亦有之。父母的態度因一點點分數改變而“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這是對待成績過于主觀、生硬的行為。

  分數的沉浮本就有多重原因,孩子的掌握、思維方式、老師出題的難度,甚至于個人的運氣皆可改變成績的高低。僅以“這次比上次高了幾分”來界定孩子是否認真學習是不客觀的、表面的。高分學生的父母看不到孩子一直以來的勤奮與不綴,低分學生的父母不能認識到孩子的能力與水平。單次成績的沉浮即界定英雄、評定父母心中的“寶”,難以認識到孩子的水平,終會致使孩子深陷那紅色的分數中,不清醒且不理智。

  《禮記》有言“父之愛子,乃生而行之乎。”父母的愛本是無條件,而現今因分數一點點退步或增加均可改變父母的愛,則此愛易流于表面而不觸其心。孩子退步了兩分即挨了巴掌,或許便是錯罰了試題變難仍是班級第一的他。孩子學習如同苦行僧在路上踱步前進,這一路上,父母的關愛與理解是如“春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讓前路陽光明媚。而若父母的愛變得“有償”,須用分數進步來贏得,只會讓孩子戰戰棘棘,時刻背負“優生的包袱”或者“差生的重擔”。

  古人云,“愛其子,則為計之深遠。”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不應局限于那小小的分數。考試是對孩子學習的評估、卻并非是對孩子的評估。父母看待孩子分數的眼光也不應局限于一隅,而應看到整體的、比較的,這樣才能知道成績背后那點點浮沉的真正意義。

  父母的“巴掌與吻”是可影響孩子一生的。曾幾何時武漢神童驚人跳級、學業有成,而父母慣于其優異,容不得半點失誤或退步,他終頂不住壓力而厭學,“泯然眾人矣。”

  成績那點點浮沉并不能直接界定了孩子的“好壞”、“優差”,也不能作為孩子贏得父母的愛的籌碼。只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實力,給予及時支持,方能在無涯學海上為他撐起一片小舟,助他學成至彼岸。

  點評:

  (清遠市陽山縣南陽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毛少艷)

  本文是考場中一篇精彩的議論文。

  首先,作者能準確地解讀漫畫的寓意。題目“點點浮沉”四字用詞非常精妙,體現了該考生對漫畫的全面評價。全文緊緊圍繞著“點點浮沉中的成績”所存在的問題展開議論。文章思路清晰,從分析“只看分數浮沉”的錯誤觀點給孩子造成的危害,進而能高屋建瓴地提出教育的本質應在于看“浮沉分數”背后的真正意義,體現了考生極強邏輯思維和思辨能力。再者,文章最為精妙之處,還在其語言文字的亦雅亦俗,暢達準確,嚴謹冷靜的分析遠遠超出了一般的考生,極富有說服力。成語的運用順手拈來,比喻的句子生動形象,“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等經典語句的引用,更能表現出該考生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比較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駕馭素材的綜合能力。

  范文二:進步與退步

  在第一幅漫畫中,前一位小孩因考得100分而獲得了家長的親吻,后一位則因為拿了不及格的55分而被家長打了一巴掌。然而在第二幅圖中,曾獲100分的小孩因只得了98分而被懲罰,后一位不及格的小孩因為進步得了61分而受獎勵。兩圖對照,不難看出這其中蘊含的進步與退步的關系。但在我看來,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既要給孩子進步的鼓勵,也應給孩子留有一定的退步空間。

  進步與退步,兩個看似截然相反的趨勢,實則在某種程度上有著相同的方向。進步是一個人能力發掘的過程,而退步則是一個人缺陷暴露的過程。在教育的過程中,對待進步與退步,教育者應秉持科學的態度,鼓勵進步者是鼓勵其不斷砥礪自我的奮進狀態,而鼓勵退步者則是為其留足反思的空間。利用好暴露的缺陷,實現自我完善。正確地處理進步與退步,最終都將促使受教育者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狀態。

  家長應鼓勵孩子前進的每一小步。漫畫中的第二位小孩兩次獲得的分數均未超過第一位小孩,但其家長仍在他獲得進步后予以鼓勵,這是我所贊同的。即便55分到61分只有6分的進步,且61分離滿分還有很遠距離,但這個鼓勵是應有的。家長以鼓勵的方式告訴孩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自我的升華過程中,需要一個量的積累,一小步的前進相對于從差到優的路途來說是微小的,但沒有這一步步的積累便不可能到達優秀。因此,家長給予小孩進步的鼓勵,應從細微處出發,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指引,腳踏實地,滴水穿石。

  家長應給孩子的退步保留一定的空間。孩子的成長發展就如同發掘一處金礦,不可能出現每一次挖掘都能見到金礦的情狀。單純地把孩子的退步視作一種失敗,而不仔細推究其中的原因所在,那么這一個退步或許會變成孩子走向衰頹的一個開端。因此,給孩子的退步留一點空間,就如陳忠實在尋找中不斷剝離過去的束縛重建自我一樣,就如王陽明在被貶作驛使仍靜心思悟一樣,就如楊絳在下放到干校改造仍潛心學習西班牙語一樣。從一個小退步入手,引導孩子給自己一個反省的空間,在退中求進,才能如那些古今中外的大師一樣在面對人生的退步時以正確的態度重建自我,上下求索。

  進步和退步是相離相生的一對,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以單純地獎懲來對待孩子的進與退,才能讓孩子在獨當一面時正確處理自己人生的進退,成為一個能夠推動社會在變動中求穩求發展的棟梁。

  點評: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張玉金教授)

  這是一篇議論文。

  很多考生都是從漫畫的內容角度立意的,而這篇作文卻能從寓意的角度立意。該文正確地指出,這幅漫畫蘊含著進步與退步的關系,進步與退步兩個看似截然相反的趨勢,實則在某種程度上有相同的方向,進步是一個人能力發掘的過程,而退步是一個人缺陷暴露的過程;進步與退步是相離相生的一對。一篇高考作文,能有這樣由表及里的思考深度,實為難得。

  作者不空談進步與退步的關系,而是聯系漫畫所提供的材料。作者指出,家長教育孩子時,既要給進步的孩子以鼓勵,也應給退步的孩子以空間,這種做法也是值得提倡的。

  該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第一段引材料擺出自己的中心論點,是“起”的部分,第二段是對中心論點進一步闡述,是“承”之一;第三段講應對進步的孩子以鼓勵,是“承”之二;第四段是講應給退步的孩子留有空間,是“承”之三;最后一段回扣中心,是“合”的部分。

  這篇作文思想深刻,內容充實,文體特征鮮明,論證方法多樣,語言流暢,書寫漂亮,是一篇優秀的高考作文。

  文章第四段所舉的陳忠實、王陽明、楊絳的例子不太恰當,人生遇到挫折,遭遇厄運,不等于退步。

  范文三: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

  這一則漫畫是一組巧妙的、富有深意的對比。先拿滿分后拿98分的孩子先后收獲了香吻和一個耳光,而先拿55分后拿61分的孩子則先后得了一個耳光和一個香吻。從這兩個孩子的境遇上,我們看到了許多人有意無意抱有的一種心態:追求卓越、積極進取,否認失誤和退步,哪怕這個“失誤”僅僅兩分。

  努力進步當然是一件好事。正如漫畫中的第二個孩子,他從不及格到達到及格,是一個值得肯定的質變和成就。攀登雖艱辛,而山頂上“一覽眾山小”的壯闊是徘徊在山腳下的人無法享受的。然而,從100分到98分就是應當受到指責的墮落嗎?并不是。98分依然是一個令人艷羨的好成績,98分和100分同屬于優秀水準。從100分到55分才是應當警醒的墮落。

  依然優秀的第一個孩子被對待的態度落差如此之大,連我亦不禁感到委屈。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許多人奉行苛求完美的極端精英教育,向往著“高處不勝寒”。從“虎媽狼爸”,再到“提高一分,橫掃千人”的高考標語,人人的神經成了一張繃緊的弓,生怕遭受橫飛而來的一記耳光。

  可是,有一句亙古樸實的真理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心心念念“直掛云帆濟滄海”,卻忘了挫折與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態。“長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這起伏之間。寬大的大海永不會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靜,清淺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穩,但也失去了承載大舟的能量。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沒有后退,沒有低谷,就沒有前進的動力和空間,也就沒有厚積薄發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極冰海的企鵝,想要躍到岸上,并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掙扎,而是猛地扎進深水,憑著一股沖勁兒再躍出水面,華麗地落在岸上。第二個孩子就像這只企鵝,在不及格的深潛后獲得騰躍的力量。

  而我們,當然應該給第一個孩子以鼓勵和支持,不是必須得到滿分才是優秀的孩子。他是潮起潮落的大海,是洶涌起伏能淹沒一切的波浪。我也相信,他可以在這兩分的差距中彌補自己的缺漏,下一次重得滿分。

  起伏的波浪更具力量,我相信在不完美中,才能更好地突破自己,在退步中,重獲前行的勇氣和動力。

  點評: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佘作章)

  這是一篇優秀的考場作文。該生的“規定動作”做得十分到位:緊扣漫畫的關鍵內容與寓意展開寫作,符合題意;題好文一半,其所擬題目與其他考生相形,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即題目有辨異性;起段三言兩語,導入簡潔,入題快;第二三段分別評述漫畫中的分數及其產生此一現象的社會背景,如果說第二段是圍繞“點”來展開,那么第三段就是圍繞“面”來展開,第四段則是圍繞“理”來展開,角度斑斕,內容充實,邏輯(臺階術)嚴密;第五六七段類比論證、比喻論證,形象生動,文勢壯又能以理服人。

  該生的“自選動作”也同樣做得十分到位。比如“立意高遠”——作文以哲理立意,難度系數高,區分度自然也高;辯證思維亦頗具特色,論證扎實、理性、穩健;論述相當集中,從題目至結尾絕無蔓筆,析題切題扣題點題,一以貫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用的“古人說”妥帖,所用的“波浪說”無可辯駁,所用的“企鵝說”新穎、生動、精當、有情趣。此外,該生的“情文并茂”能力、“孟辯素養”(孟子式的辯論素養)也值得點贊。

  范文四:巴掌之吻 教育之痛

  一張考卷,幾分浮動,換得巴掌與吻。是耶?非耶?報以無奈苦笑。

  僅從表面上看,母親對從滿分降為98分的退步的孩子求全責備,而對雖然一開始不及格、但后來進步的孩子不吝愛吻,是不是僅說明這位母親鼓勵進步之可取與苛責退步之不妥呢?并非如此,撥開表面的巴掌與吻之別,在這幅漫畫中,我們應看到僅僅是分數上的一點變化,都足以使家長做出截然不同的反應,其背后折射出的無數個家庭相似的情景,不免令人深思。

  緊緊盯著分數,視分數進與退為獎罰標準,與其產生的求全責備之態,并非是個別家長所為。滿分得吻、98分得巴掌這一荒謬現象,正是被詬病許久的唯分數論的體現,當家長并不在乎分數背后反映的知識掌握情況,指導學習作用時,也就不再在意“98分已經很接近滿分”這一事實,而是只看見比上次退步了2分的情況,辨不清“無論55分還是61分都說明孩子學習狀況不佳,”而只關注比上次進步了6分。在啼笑皆非之余,我們不免要發出這樣的疑問:這樣粗暴的分數對待,對分數的執著,到底因何而來?

  固然,激烈的競爭環境與中國向來重視考試的傳統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對考試分數的普遍關注,但有沒有更深層、更本質的原因呢?將分數進退當作唯一依據的背后,不正是我們缺乏對孩子成長客觀全面的評判標準、對除學習外其他方面忽視遺忘嗎?古代便有“為己之學”,以修養完滿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認可的官位為目標,而今,社會也更需要綜合素質優秀、人格健全的人才,而非巴掌與吻滋養出的分數型人才。君不見今年校園投毒案中,犯罪的青年雖分數耀眼,但人格上有著致命缺陷,如若僅憑巴掌與吻一味注目分數浮動,還能說是“育人”嗎?培育的到底是棟梁還是外表光鮮,內里朽爛的速生木?

  所謂求全責備與寬容鼓勵之異,在向教育敲響警鐘,內里顯現的教育觀念之弊,正中痛點。我們不能僅停留在“知道”,“改變”的背后正需“痛定思痛”作引擎,重新審視日常中我們早已熟悉的情景,以此為契機,給孩子的成長路上正確的引導與培育,幫助他們獲得除了分數的其他優良品質與綜合能力,以真正的吻報以最大的鼓勵,以真正的吻對待他們的教育報以決心與堅守。

  巴掌與吻,是耶非耶?唯有痛定思痛,對未來的教育報之以歌。

  點評:

  (揭陽市第一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林衛釗)

  本文最大亮點是語言出彩。一是語言凝練。開篇“一張考卷,幾分浮動,換得巴掌與吻”,14字即概括了漫畫的內容,可謂惜墨如金。“滿分得吻,98分得巴掌這一荒謬現象,正是被詬病許久的唯分數論得體現”,語句簡潔,觀點鮮明;結尾簡短有力,回應首段。

  二是句式靈活多變而又自然流暢。開篇以兩問自然引入。第二段以“是不是……呢”設問引出對漫畫內容的分析。第三段結尾的設問承上啟下,引出下文產生的“對分數的執著”的社會根源,使論證更深一層,也發人深思。第四段,“但有沒有更深一層更本質的原因呢?”是由前一句“固然”而來,避免了絕對化,具有思辨性。本段結尾兩個反問句,鮮明的觀點自在問中,又自然引出第五段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推進論證向更深一層發展。結尾設問回應開頭,句式又略作變化。全文文氣涌動,文脈清晰,皆賴這十問之功。

  三是整散結合,修辭手法嫻熟運用,表達得體,用詞準確老練,僅用950字便把道理說得透徹,思維嚴密,頗見老辣的寫作功底,這正是當前中學生最為欠缺的語文素養。

  范文五:“唯分數論”之殤

  一個印記鮮明的巴掌,一個愛意滿滿的吻,分數成了家長喜怒的晴雨表,牽動著無數中國考生的心。于此,筆者深有感觸的同時不禁嘆惋,何苦系一家之憂樂于區區之分數?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數論”,且讓孩子健康成長。

  素質教育的口號雖喊得震天響,但長久以來家長以及學校仍難逃“分數至上”觀念的桎梏。且說100分與98分有何顯著差別?區區兩分便能評定孩子素質高下嗎?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卻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實在不合情理。再看那從55分進步到61分,鼓勵與表揚理所應當,然而孩子若拼盡全力考得55分家長也不應苛責,分數與素質間從來沒有天然的等號,切莫受“分數決定論”的蠱惑。

  應試教育下,考試成為孩童快樂成長的負擔,壓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長的陽光。“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流傳多年的戲言折射出中國兒童的現狀,來自考試的壓力讓孩子逐步犧牲掉娛樂時間,緊盯著試卷上鮮紅的分數,千方百計的爭論分數,而來自家長的壓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補習班、奧賽班、堆積成山的輔導書……在“分數至上”的大環境下,兒童不得不壓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繼地坐在書桌前刷題。反觀國外,歐美從不以分數作為評定高下的唯一標準,主張順應兒童天性,鼓勵孩子發展個人興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讓他自由發展,健康成長。不以分數論成敗,還孩童以快樂童年,此當今之急也。

  當分數成了風向標,學習目的偏離了求知的本質,也削弱了孩子的創造能力。錢學森曾問到:“為什么中國出不了創新型人才?”且看今日中國考生,汲汲于分數,則必將標準答案奉為圭臬。以分數為學習的終極目標,必會削弱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學生只在乎自己的答案能得多少分,卻鮮少跳出標準答案的桎梏、審視、質疑答案,也難怪中國缺乏創新型人才了。不如將灼灼目光從分數上移開,關注點放在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精神上,那創新型社會、中華之復興可計日而得矣。

  誠然,從中國現狀來看,考試仍是選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徑,但“唯分數論”之弊甚多矣,我們是不是可以逐漸消去一昧追求分數的功利之心,而漸漸以更多元的角度評價兒童?

  蔡元培曾說:“若想有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欲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不若從現在、從身邊做起,拒以分數論成敗,還孩子健康成長之藍天。

  點評:

  (佛山市第一中學教師 李存仁)

  本文亮點有五:

  一是觀點鮮明。作者一開始就抓住漫畫中的巴掌和吻,引出其共同特征,家庭教育中的唯分數論。然后指出這種“唯分數論”要不得,它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是思想深刻。作者認為產生唯分數論的原因是應試教育,壓抑了孩子的天性,偏離了求知的本質,影響了孩子獨立思考和創造力的發展。

  三是辯證思考。作者不是一味否定分數的作用。指出在當今中國,選拔人才的途徑仍然需要考試分數,只是不能只看分數,要多角度評價。

  四是善于比較。作者抓住漫畫中的分數變化進行比較,分析問題。認為進退是極為正常的現象,即使低分,也是努力的結果,素質與分數不能完全等同。并用我國的現狀與歐美教育進行比較,認為要順其自然,尊重天性。

  五是語言簡潔準確。全文沒有多余的話,簡潔流暢,恰到好處。用詞準確,如“分數成了家長喜怒的晴雨表”“不應苛責”等,都能體現作者的語言功底深厚。

  范文六:致母親的一封信

  親愛的母親:

  您好!

  先請允許我引用一句名言:“人能夠登上榮譽的高峰,卻不能長久地居住在那里。”我明白您對我的殷切期望,希望我永遠都是最優秀的孩子,您的望子成龍我能理解,世界上有哪個母親不想自己的孩子好?但今天我想跟您說,請原諒我不能一直優秀,請原諒我不能一直都做得最好。我記得小時候,您一直拿我跟別人比,我記得我的表弟,有時候他來我家吃飯,您就會說:“看誰吃的最快。”每次看我快速的吃完,您都會滿意地點點。我記得我去學鋼琴,你會坐著聽我彈,聽我練,直到每一個音符都彈得流暢,您才會微笑地放我離開,我去考級,雖說也并不真的痛恨鋼琴,但我對考級的厭惡有一半都來自您過高的期望。有時候我也會羨慕其他孩子,當班上一個成績一般的同學拿到成績單后就能開心地回家,因為他有了一點進步。而我心理卻是忐忑的,我因為您要求每次考試都要95分以上,所以我才懼怕,即使我的成績在班上很好。

  母親,我希望您也能理解體諒我,壓力有時是動力,但更多時候,壓力就像一個雞蛋,從里面打破的是生命,從外面打破的就只有滅亡。我希望您能尊重我內心的最真實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強加壓力給我,我的成長并不是您個人的意志就能決定的,就好像思想家盧梭曾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應像兒童的樣子。”

  有時候我也會想到新聞里報道的“虎媽”、“狼爸”,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贏在起跑線上,在這個到處是競爭的年代希望能“與眾不同”,但我覺得他們的孩子并不真的快樂。同為少年成名的作家蔣方舟,小小年紀便已出書,但她并不是父母逼的,而是她真的熱愛寫作,到如今已是受廣大讀者喜愛的青年作家之一。母親,我知道您一直很愛我,您外表嚴厲只是想讓我成為更優秀的自己,也許您可以選擇用另外一種方式引導我,鼓勵我,我更愿意看到一個溫柔的母親。

  今天,坐在高考考場上,人生往后漫漫長路也許就在我的筆尖下書寫與改變,只是想借此機會,想跟您說一句:這一次,讓我做一回真正的自己,無論結果如何,我都無怨無悔。

  謝謝您,我的母親。

  您的兒子

  ***

  2016年6月7日

  點評:

  (廣州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唐吉民老師)

  這是一篇優秀的書信。全文緊扣漫畫內容,“一直優秀”“不能一直優秀”緊扣100分和98分;“成績一般同學”“有了一點進步”扣住了55分和61分;母親的“滿意”“微笑”“嚴厲”等相當于“唇印”和“掌印”。在書信中巧妙、多次扣題及點題是本文的特色之一。全文的感情自然、真摯。母親愛兒子,希望兒子優秀;兒子愛母親、理解母親,希望能“看到一個溫柔的母親”,這里沒有點染、沒有修飾、沒有造作,是自然的流露。讀之,讓人心動,引人深思。

  立意深刻,中心突出,是本文的另一特色。開篇提出“人不能長久地站在榮譽的高峰”“我不能一直優秀”,觀點鮮明。接著用自己成長的例子,說明母親過高期望給自己帶來的壓力及反感,并提出“壓力就像一個雞蛋,從里面打破的是生命,從外面打破的就只有滅亡”,分析深刻、透徹。

  全文用例恰當,中外并舉,詳略得當,內容豐富。語言簡潔、流暢,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說理能更嚴密、辯證一點,引用及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會更精彩。

【廣東高考滿分作文及點評】相關文章:

廣東高考滿分作文大全12-31

廣東高考滿分作文2013匯總12-30

6篇廣東高考滿分作文12-30

2013廣東高考滿分作文匯總12-31

高考各科點評03-20

2015廣東高考語文試題03-27

2015廣東高考理綜試題09-26

點評2016年高考作文:尋求平衡07-15

2015年廣東高考語文模擬試題02-18

2015年廣東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0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高平市| 梅河口市| 木兰县| 安新县| 南乐县| 西吉县| 航空| 东城区| 隆化县| 余姚市| 红安县| 六盘水市| 芷江| 旅游| 尼木县| 长武县| 彭山县| 永福县| 荣成市| 兴安盟| 太原市| 轮台县| 扶绥县| 蓬莱市| 东宁县| 藁城市| 勐海县| 新干县| 赣榆县| 新宾| 荥经县| 顺昌县| 启东市| 汽车| 徐闻县| 牙克石市| 彝良县| 枣庄市| 武威市| 舒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