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全國高考語文模擬測試題

時間:2022-11-07 13:37:20 高考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6全國高考語文模擬測試題

  小編今天給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們準備了一份語文的模擬測試題,希望同學們好好利用。掌握期中的知識點。

2016全國高考語文模擬測試題

  一、單選題(單選(1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不正確的一組是()

  A.青荇(xìng)佝僂(gōu)羅綺(qĭ)義憤填(yīng)

  B.會稽(kuàijī)攜手(xié)遏制(è)豁然開朗(huò)

  C.發酵(jiào)闕秦(jué)傾圮(pĭ)朝服衣冠(zhāo)

  D.踟(chí)繁蕪(wú)詛咒(zǔ)約車百乘(chéng)

  標準答案:d

  解  析:(chéng-shèng)

  2、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誹謗膚淺駭人聽聞永葆生機

  B.祈禱簽署無濟于事卓有成效

  C.漫溯簇新砥礪品格委屈求全

  D.昳麗疾疹沒死以聞膏腴之地

  標準答案:c

  解  析:(委屈求全-委曲求全)

  3、下列句中橫線處應填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我國氣象專家在說到暖冬定義時提到,目前我國尚未________暖冬的明確標準。定義中“比多年平均值明顯偏高”只是一個________的標準,而究竟高出多少,還沒有作出具體的規定。

  ②盡管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況各異,但其共性都是有關責任人的腐敗使然,________人們又叫“豆腐渣”工程為“腐敗”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________要嚴格質量管理,要在反腐敗上下功夫。

  A.①制定定量②因此既/又B.①制訂定性②所以不僅/還

  C.①制定定性②因此不僅/還D.①制訂定量②所以既/又

  標準答案:c

  (①“制訂”是創制擬定的意思,而“制定”則是定出法規、計劃等,依據文意應選“制定”。“定性”是指對犯有錯誤或罪行的人確定其問題的性質或測定物質包含哪些成分及性質;“定量”則是測定物質所含成分的數量,據文意應選“定量”。②“因此”是因為這個,表解說原因,“所以”是直接表結果,且最好與“因為”呼應。故選“因此”。“不僅……還”表遞進,“既……又”表并列,本句表意重心在后半句,故用“不僅/還”。)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A.基于以往對才子類人物的認識,我想,他應該是一個放誕不羈的人吧?可是在看來

  他的文章之后,我改變了對他的認識。

  B.企業的“老總”常常會面臨這樣一種尷尬:兩種策劃的捉刀人針鋒相對,用了其中

  的一個策劃,就可能傷及另一個策劃提出者的自尊或積極性。

  C.物流業的前景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無論目前多成功的企業,其實都還是在摸著

  石頭過河,大家心里都沒底。

  D.這位年輕的鋼琴家演奏出的曲子優美動聽,如高山流水,聽眾都贊嘆不已。

  ABCDE

  標準答案:b

  解  析:(“捉刀人”意為代別人作文章,這里用來指代“策劃者”不當)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倫敦作為第30屆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其規劃中的奧運村就在船塢區,因該地土地價格低廉,所以吸引了福特汽車等國際財團前來開發船塢區的改造。

  B.從三月十四日到三月十九日,不法分子蠱惑煽動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甘南州進行打砸搶燒破壞活動,致使當地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2.3億元人民幣。

  C.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將達爾富爾問題與奧運會掛鉤,無助于達爾富爾問題,也有違體育非政治化的奧林匹克精神。

  D.全國人大代表、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建議,高校招生應引入多元標準,不但要看高中生的高考成績,還要看其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報告。

  標準答案:d

  解  析:(A“開發”與“改造”搭配不當;B成分贅余,應刪掉“造成”;C成分殘缺,可在“達爾富爾問題”后加“的解決”)

  二、文言文閱讀(文言文閱讀(24分))

  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歲旱,帥守命振荒邑境,多所全活。(4分)

  譯文

  (2)置之有司,咸以為冤。(2分)

  譯文

  3)三為粥以與餓者,自冬徂夏,日食凡萬余人。(4分)

  譯文

  2.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8分)

  蘇臺覽古

  李白

  舊苑荒臺楊柳新,

  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吳王宮里人。

  (1)詩歌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請簡要說明。(4分)

  2)簡析詩中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___。

  (2)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___,___。

  (3)心事浩茫連廣宇,___。

  (4)度盡劫波兄弟在,___。

  (5)無情未必真豪杰,___,___。

  (6)豈有豪情似舊時,___。

  標準答案:1.①遇到干旱年景.他遵循太守之命在邊境賑災救荒.大多數災民都被救活了。(4分,譯出大意的2分.關鍵點:“遵”、“活”各1分)

  ②把她們遣送到官府后.(她們)都認為自己是冤枉的。(2分,關鍵點:“置之”、“咸”各1分)

  ③幾次三番地煮粥給饑餓的人充饑.從冬天到夏日.每天要供應一萬多人。(4分.譯出大意得2分.“三”“日食”各1分)

  附參考譯文:

  劉宰.字平國.金壇人。紹熙元年考取進士.調任江寧縣尉。江寧地方巫術之風盛行.劉宰下令同一保伍的鄉親鄰里互相檢舉監督.那些巫祝大都改行務農。如有人再用妖術惑眾.他一律堅決地取締禁止。遇到干旱年景.他遵循太守之命在邊境賑災救荒.大多數災民都被救活了。他寫下這樣的座右銘:“不輕易地發布文告,不輕易地動用刑罰。”因事出城.他與差吏士卒吃同樣的蔬菜喝一樣的水。離職時.箱子里只有與主簿趙師秀的酬唱詩而已。他擔任泰興縣令.鄰縣有人在本縣邊境租牛.租用者對牛主人來說.是姻親.趁著辦喪事.竊取租牛契據逃跑了。過了一段時間.牛主人的兒子去討要租金.租牛者就說.那條牛已經被賣很久了。牛主人的兒子連續多年向官府告狀.卻沒有契據能作證.官府又因為是鄰縣的事而擱置不查辦。他向劉宰提出訴訟.劉宰于是就找來兩個乞丐.給他們吃飽了,告訴他們事情緣由.假托其他事把他們關進牢房。審訊他們.乞丐謊稱自己偷牛出賣.(劉宰派人)帶著他們去那戶人家指認查看。那租牛者說:“這牛是我通過某人租的。”乞丐竭力堅持自己的說法.于是那人出示契據.一起拿著到官府.偷契據的租牛人十分沮喪.只得歸還牛和租金。一戶有錢人家丟了金釵.(當時)只有兩個女仆在家。把她們遣送到官府后.(她們)都認為自己是冤枉的。劉宰讓她們各手持一根蘆草.說:“沒偷金釵的.明天早晨蘆草自然還像原來一樣;真的偷了金釵的.那么蘆草會比今天長出兩寸。”第二天早晨再看.一根蘆草像原來一樣.另一根則短了兩寸。隨即審問.罪犯果真服罪。有個婆婆狀告兩個媳婦都不贍養她.劉宰找來那兩個媳婦.讓她們與婆婆共處一室.有人送食物給媳婦卻不給婆婆.再悄悄地觀察.(發現)一個媳婦每次都把自己的食物給婆婆.婆婆還喝斥她.另一個則相反。像這樣連續觀察多日,就了解了實情。劉宰方正剛直,明智敏銳.仁慈寬忍.對父老鄉親施以恩惠.做了許多實事。設置了義倉,創建了義役,幾次三番地煮粥給饑餓的人充饑.從冬天到夏日.每天要供應一萬多人。有人無田可耕.有人無屋可居.有人子女成年而沒能婚嫁.他都心情急切.積極主動地去辦理.就像做自己的事一樣盡責。(遇到)橋梁損壞.道路不暢.即使工程量很大.他也必定率先捐出資財.倡導修繕.并督察工程進展。凡是有利于父老鄉親的事.他沒有不做的。

  2.(8分)⑴運用了今昔盛衰對比(或對照、映襯)手法。

  “簡要說明”要點。此詩一上來就寫吳苑的殘破.蘇臺的荒涼.而人事的變化.興廢的無常.自在其中。后面緊接著寫楊柳在春天又發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舊.歲歲常新.以“新”與“舊”“荒”對比.不變的景物與變化的人事對照.增強了詩作的表現力.寫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詞.精煉而又自然。

  ⑵分析要點:①感慨人事滄桑巨變.盛衰興廢無常。②寄予“逸豫而亡身”的主題.諷喻統治者不可驕縱、逸樂。分析要結合詩句具體展開。(意思對即可)

  3.(6分)

  (1)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2)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3)于無聲處聽驚雷。

  (4)相逢一笑泯恩仇。

  (5)憐子如何不丈夫。

  (6)花開花落兩由之。

  現代文閱讀(現代文閱讀(51分))

  7、從科舉制度的廢除看近代以來的文化斷裂

  科舉制度的取消對中國現代化造成的困難在于,原有的形成社會精英的方式由此而發生突然的斷裂。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經由科舉制度給社會提供的內聚力量,在其后幾十年中一直都沒有恢復過來。科舉制度的取消既然產生如此多的消極后果,這是否可以得出一個保守倒退的結論,即中國根本不應該進行以科舉制為核心的教育體制改革?顯然不應得出這樣的結論。變革不適應于時代要求的舊制度,畢竟是歷史的大趨勢。但采取什么方法,使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則應是改革者考慮的最為關鍵的問題。

  眾所周知,在傳統中國農村社會,存在著一個以士紳為主體的精英階級。科舉制所造成的社會流動性,使中國的農村社會存在著獨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統,這一文化系統是由士紳地主、宗族組織與相應的宗族學校私塾構成的。

  在傳統科舉制度下,農村士紳通過科舉所擁有的士紳身份,是保持其在農村中的精英地位的基礎。他們正是借助這一身份與地位,獲得社會的尊重,并成為農村社會與文化生活的主導者與組織者。正如張仲禮先生所指出的,“士紳作為一個居于領袖地位和享有各種特權的社會集團,也承擔了若干社會職責。他們視自己的家鄉福利增進與利益保護為己任。在政府官員面前,他們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們承擔了諸如公益活動、排解糾紛、組織修路筑橋、開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還組織地方治安,征稅,弘揚儒學,興建學校等農村社會生活的各項工作。”在這一文化系統中,由于宗族所擁有的相當數量的學田、義田、義學的存在,相當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貧富均可以通過就讀于本族的宗族學校,獲得一定的文化知識,并成為農村的準文化人。據一些國外學者統計,近代以前,中國南方農村不少地區的識字率比20世紀20、30年代更高,這一點很大程度上可以從這種農村精英文化系統所維持的文化生態平衡得到解釋。

  由于這一農村文化系統的存在,中國農村社會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自主性。這是因為,傳統農村士紳起到了國家與農村社會的中介作用。他們一方面代表官府向農民征稅,另一方面又利用他們的特殊身份地位,而對官府保持自己的影響力。這就使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農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然而,由于科舉的廢止,對于農村士紳來說,無異于釜底抽薪。此后中國農村中不再存在一個穩定的士紳階級來充任農村文化生活與社會生態環境的組織者與調節者。另一方面,學堂則成為躋身政界的唯一出路,而學堂均在省城和京城,又由于城市集中著財富、名位、權力這些社會稀缺資源的巨大優勢,這樣,自民國以來,就出現了大批農村知識青年源源不斷地被城市吸納并脫離農村的“無根化”過程。農村知識分子大量地單向地向城市流動,并在城市中去尋求自己的生存與發展的機會與空間,是清末民國以來社會變動的一個基本趨勢。與此同時,由于農村文化人缺乏再生機制,農村文化生態從而持續退化與空洞化。在這種背景下,農村基層的權力結構發生什么變化?正如美國學者杜贊奇所指出的,“到了本世紀二三十年代,村政權落入另一類型的人物之手。他們大多希望從政治和村公職中撈到物質利益,村公職不再是贏得公眾尊敬的場所而為人所追求。”“傳統村莊領袖不斷被贏利型經紀人所取代,村民們稱其為‘土豪’、‘無賴’或‘惡霸’。這些人無所不在,影響極壞。……進入民國之后,隨著國家政權的內卷化,土豪劣紳乘機竊取各種公職,成為鄉村政權的主流。”可以說,民國初年以后,主宰農村命運的,正是這樣一些沒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會階層。

  科舉制度的取消,實際上只是中國農村文化生態失衡的開始,農村智力資源向城市的單向流動,此后數十年從來沒有中止過。除了那些心存田園浪漫情懷而下鄉過幾天“悠然見南山”悠閑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外,農村不再是吸引人們的去處。

  1.屬于“由于這一農村文化系統的存在,中國農村社會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中的“自主性”的一項是(  )

  A.穩定的士紳階級來充任農村文化生活與社會生態環境的組織者與調節者。

  B.農村青年可以源源不斷向城市流動。

  C.同族子弟不分貧富均可以通過就讀于本族的宗族學校。

  D.科舉制度給社會提供的內聚力量。

  2.科舉制度的突然廢除為什么會造成中國農村文化的斷裂,以下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科舉制度使農村士紳通過科舉所擁有的士紳身份,保持著在農村的精英地位,并成為農村社會與文化生活的主導者與組織者。廢除科舉后,他們無法再充任該角色。

  B.科舉制度廢除后,在城市的學堂及財富、名利、權力吸引農村知識分子源源不斷涌入,使農村文化生態持續退化和空洞化。

  C.科舉制度廢除后,一些沒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會階層掌控了農村基層政權。

  D.心存田園浪漫情懷而下鄉過幾天“悠然見南山”悠閑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不能給農村帶來經濟利益和文化提升。

  3.下列有關文章的分析與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紳士作為一個居于領袖地位和享有各種特權的社會集團,也承擔若干職責。這些職責主要是文化方面的。

  B.然而,由于科舉的廢止,對于農村士紳來說,無異于釜底抽薪,意思是農村士紳完全失去了做官從政的機會。

  C.近代以前,中國南方農村不少地區的識字率比20世紀20、30年代更高,原因就在農村精英文化系統維持了文化生態平衡。

  D.科舉制度的取消,實際上只是中國農村文化生態失衡的開始,從此,農村不再是吸引人們的去處,任何人任何情況下都不再愿意去農村。

  標準答案:1.A(參照本段前半段即可得出答案)

  2.D(城市文人雅士不會給中國農村文化造成文化斷裂)

  3.C(A錯在“這些職責主要是文化方面的”.根據在于“在政府官員面前.他們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們承擔了諸如公益活動、排解糾紛、組織修路筑橋、開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還組織地方治安.征稅.弘揚儒學.興建學校等農村社會生活的各項工作”;B“釜底抽薪”指的是文化斷裂;D絕對化)

  8、劉宰,字平國,金壇人。既冠,入鄉校,卓然不茍于去就取舍。紹熙元年舉進士,調江寧尉。江寧巫風為盛,宰下令保伍互相糾察,往往改業為農。歲旱,帥守命振荒邑境,多所全活。有持妖術號“真武法”、“空云子”、“寶華主”者,皆禁絕之。書其坐右曰:“毋輕出文引,毋輕事棰楚。”緣事出郊,與吏卒同蔬食水飲。去官,惟篋藏主簿趙師秀酬倡詩而已。

  授泰興令,鄰邑有租牛縣境者,租戶于主有連姻,因喪會,竊券而逃。它日主之子征其租,則曰牛鬻久矣。子累年訟于官,無券可質,官又以異縣置不問。訴于宰,宰曰:“牛失十載,安得一旦復之。”宰乃召二丐者勞而語之故,托以它事系獄。之,丐者自詭盜牛以賣,遣詣其所驗視。租戶曰:“吾牛因某氏所租。”丐者辭益力,因出券示之,相持以來,盜券者憮然,為歸牛與租。富室亡金釵,惟二仆婦在,置之有司,咸以為冤。命各持一蘆,曰:“非盜釵者,詰朝蘆當自若;果盜,則長于今二寸。”明旦視之,一自若,一去其蘆二寸矣,即訊之,果伏其罪。有姑訴婦不養者二,召二婦并姑置一室,或餉其婦而不及姑,徐伺之,一婦每以己饌饋姑,姑猶呵之,其一反之。如是累日,遂得其情。

  宰剛大正直,明敏仁恕,施惠鄉邦,其烈實多。置義倉,創義役,三為粥以與餓者,自冬徂夏,日食凡萬余人。某無田可耕,某無廬可居,某之子女長矣而未昏嫁,皆汲汲經理,如己實任其責。橋有病涉,路有險阻,雖巨役必捐貲先倡而程其事。凡利于鄉人者,無不為也。

  (《宋史•列傳第一百六十》)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喪會,竊券而逃券:契據

  B.徐伺之,一婦每以己饌饋姑伺:侍候

  C.宰下令保伍互相糾察糾察:檢舉監督

  D.皆汲汲經理經理:處理操辦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果盜,則長于今二寸②凡利于鄉人者

  B.①一婦每以己饌饋姑②因出券示之,相持以來

  C.①或餉其婦而不及姑②某之子女長矣而未昏嫁

  D.①因出券示之②吾牛因某氏所租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劉宰辦案機智巧妙的一組是(  )

  ①有持妖術…者,皆禁絕之   ②毋輕出文引,毋輕事棰楚

  ③乃召二丐者勞而語之故,托以它事系獄④命各持一蘆……即訊之,果伏其罪

  ⑤召二婦并姑置一室,或餉其婦而不及姑⑥置義倉,創義役

  A.①③⑥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④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劉宰任江寧縣尉時,為治理地方上盛行的巫術之風,采取有力手段,嚴厲禁止,使民風漸變,原來做巫祝的人也大都改行務農了。

  B.劉宰清明廉潔,外出辦事,與差吏士卒吃同樣的蔬菜和同樣的水。離職時,他的箱子里沒有金銀財寶,只有與主簿趙師秀酬唱的詩集。

  C.劉宰辦案機智巧妙,經常運用計謀使犯罪嫌疑人招供。借此捕獲了偷契據的租牛人,讓偷金釵的自投羅網,制裁了欺侮媳婦的惡婆婆。

  D.劉宰仁慈寬忍,對父老鄉親關懷備至。筑路修橋,他捐錢并督辦;百姓無田耕、無房住、子女沒能成婚,他都會像對待自己的事一樣盡心竭力去辦理。

  標準答案:1.B(伺:偵候,探察)

  2.C(A、比/對于;B、介詞,用/連詞,表承接;C、卻,表轉折;D、于是/經由)

  3.C(③④⑤:表明留劉宰機智辦案①:表明他果斷禁絕妖術②表明他對自己要求甚嚴⑥表明他盡心為民眾服務)

  4.C(捕獲租牛人、制裁惡婆婆,文中沒有這些信息)

  9、1.找出下面文段在語言表達方面的兩處錯誤,并加以改正。(4分)

  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活動于2008年3月底正式啟動。據專家介紹,確定了火炬手和線路后,如何將二者融合搭配非常重要。例如,2004年雅典奧運會圣火在北京傳遞時,天安門國旗班的護旗手田野手持火炬每天從他站崗的天安門前跑過……他臉上自然流露出的真摯情感,傳染了許多觀眾。這絕妙的效果正是出自組織者此前精心的安排。

  (以上文字選自2008年相關報紙,有改動)

  錯誤改正

  第一處

  第二處

  2.給下面這則新聞擬寫一個標題(不超過20字)。(4分)

  作為創建文明城市舉措之一的斑馬線文明禮讓手勢,今年起全面推廣,首先將進入福州中、小學校。

  2月28日上午,福州市教育局德育處召開全市學期初例會,福州市100多名德育教師、福州警方以及《東南快報》記者參加會議。會上,福州市教育局宣布,把《東南快報》倡議的“斑馬線文明禮讓手勢”列入今年福州中、小學生文明教育的內容。

  據了解,2007年,福州市一些政協委員就提案呼吁,加強福州市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意識的教育,受到市民廣泛關注。而福州市教育局此舉,得到了學校和家長的普遍歡迎。

  標題:

  3.如今,廣告已經逐漸演變成一種文藝形式,有著獨特的魅力。如聯想電腦的“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宛西制藥的“藥材好,藥才好”;山東省旅游的“走近孔子,揚帆青島”等等。

  請從上述三則廣告詞中,任選一則來分析其創意的妙處。(4分)

  答:

  標準答案:1.第一處“每天”調到“從他”之后。第二處“傳染”改成“感染”

  2.“斑馬線文明禮讓手勢”將進福州中小學生課堂

  3.聯想電腦的廣告運用雙關。說明失去聯想品牌電腦與人類失去想象力一樣。后果同樣不堪設想。宛西制藥用諧音既強調了制藥原料的精良,也道出了藥效高;同時又簡單易記。山東省旅游運用借代的手法,提醒游客來山東觀光,可以親近山東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又可親身感受2008年奧運會精神。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18分)(2008年全國Ⅰ卷)

  陽關古道蒼涼美

  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陽關。陽關在哪里?它還是那么荒涼、那么令人感傷嗎?于是,一縷思緒把我帶到了古陽關遺址。

  古陽關位于敦煌城西75 公里的古董灘上,三面沙丘,沙梁環抱。它與玉門關遙相呼應,像兩顆明珠鑲嵌在一段漢長城的兩端,因在玉門關以南,故名陽關。陽關這樣的邊塞之地之所以聞名遐邇,并不起始于王維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為它自漢魏以來就是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防上的重要關隘,是古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關口。后來,“陽關道”成為光明大道的代名詞。

  在去陽關古城的路上,只見沿途平沙千里、荒無人煙,戈壁灘與藍天相互對峙,偶爾有岌岌草、駱駝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點綴在遠處,把廣裘的戈壁灘映襯得更為荒涼。車輪飛轉,發出沙沙的聲響,遠方地平線,隱隱約約出現了一線鋸齒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條林帶。我們的汽車駛進林帶,就好像突然闖進了綠色的海洋。這水渠交錯、萬木爭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愛的江南水鄉。

  汽車穿過禾田,鉆出林帶,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臺駛去。我們登上烽火臺,但見南邊有一塊鐵牌,上面寫著四個工整的字“陽關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卻只見紅沙渺渺,不見古城的一磚一瓦。陽關古城,以雪山為屏,原也有過美麗的環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豐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種種天災人禍,才成了連天的荒漠。如今,古陽關已被流沙掩埋,當年筑城用過的石頭也已經風化為紅塵,只有在沙丘之間暴露出的板結地面。山下南面從東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間,為礫石平地。漢唐陶片,鐵磚瓦塊,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顏色烏黑、質地細膩、堅硬如石的陽關磚,千萬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陽關硯”就是用這種磚磨制的。用陽關硯磨的墨冬不結冰,夏不縮水,用來寫毛筆字十分方便。聽著旅伴的介紹,我不由感慨起來,好像這凄冷的陽關古城也有幾分暖意了。

  陽關,昔日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關隘,原本不過是一道關,卻被賦予了許多哲思和詩情。哲學家站在這兒宣稱,即使人生從同一起點出發,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抽象的對立概念如此生動地寫在陽關之下。詩人站在這兒,與朋友依依不舍,“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道盡多少離愁別緒和萬般無奈。然而,最初在陽關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學家與詩人,而是戍守邊關的將軍和士兵。這陽關古道對他們來說,無異于是一道生死關,歸鄉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夢,像陽關上的那彎月,清冷而高遠。他們在這條原本傳播文明的古道,沖沖殺殺…… 于是,這些走進生死之劫的將軍和士兵,便成了哲學家與詩人,他們留下的點滴感慨,震撼著無數人的心靈。

  自古以來,陽關在人們心中,總是烽火連天,黃沙穿甲,滿是凄涼悲惋。然而,今天陽關附近,則已出現柳綠花紅、林茂糧豐的景象。游人漫步這里,既可憑吊古陽關遺址,還可以遠眺綠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風光。“何必‘勸君更盡一杯酒’,這樣的苦酒何須進,且把它還給古詩人!什么‘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樣的詩句不必吟,且請把它埋進荒沙百尺深!”這是郭小川的詩句吧!

  19.根據文意,說說古陽關為什么聞名遐邇.( 4 分)

  20.根據上下文,解釋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6 分)

  (1)就好像突然闖進了綠色的海洋。

  (2)好像這凄冷的陽關古城也有幾分暖意了。

  (3)這些走過生死之劫的將軍和士兵,便成了哲學家與詩人。

  21.結合文中對陽關古道的描述,談談你對“蒼涼美”的理解。(4分)

  22.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詩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46 分)

  標準答案:

  答案:19(1)是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防上的重要關隘,(2)是古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關口,(3)王維《渭城曲》中對古陽關的感嘆,(4)有關“陽關道”的民諺廣為流傳。

  解析:本題為歸納內容要點。陽關聞名起始于自漢魏以來就是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防上的重要關隘,絲綢之路的必經關口,又聞名于《邊塞曲》, “陽關道”更成了光明大道的代名詞。答本題時注意文中說“不起始于”并不意味著不是聞名遐邇的原因。

  20.答案:(1)寬廣的綠色林帶與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產生了驚喜之感。(2)城磚磨制的陽關硯,蘊含著歷史文化氣息,使我對陽關古城的感覺也變得溫暖了一些。(3)出生入死的人生經歷,使戍守邊關的將軍和士兵對生活有著深刻而豐富的人生感觸,給后人留下了哲理和詩情。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先抓住句子的修飾語理解;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總起句,則在句子所涉及的范圍提取關鍵詞釋義。是總結句則在上文尋找,是過渡句則在上下文中提取相關信息,第三,看語境,找鄰近句,結合文章中心理解。第四,分析句子所反映的情感。(1)要理解“綠色的海洋”的借喻意;(2)要理解“凄冷”“暖意”的具體內涵以及對比的作用。(3)要明確“哲學家與詩人”這一詞語在文中的臨時語境意。

  21.答案:(1)古代的軍事重鎮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廣袤雄渾;(2)昔日林草豐美的陽關古城,如今已是紅沙渺渺,蒼涼悲壯;(3)古人對生離死別的感慨,道盡人間滄桑,凄涼悲惋。

  解析:考查對文章主題的理解。首先要明確題目要求“蒼涼美”,在文中分層尋找。答案要包含這樣幾層:路途所見,陽關古城所見,哲學家與詩人的感慨。尋找關鍵詞“荒涼”“凄冷”“清冷”“凄涼悲惋”即可。

  22.答案:(1)表現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和對今日美麗富饒的陽關的贊美。(2)回應了文章開頭的提問,使文章前后照應,并強化了作者的觀點。

  解析:考查引用這一修辭的作用,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何必”“什么”這樣的語氣詞明顯表現了作者的自豪,這一自豪來源于陽關今天的柳綠花紅、林茂糧豐的景象。考察作用的題目,要從材料本身的作用,與上文(包括開頭)、下文(包括結尾)的作用,對表達主題和思想感情的作用幾個角度考慮。

 

【全國高考語文模擬測試題】相關文章:

成人高考語文模擬試題07-24

2015高考語文閱讀模擬試題03-26

成人高考語文預測試題08-06

成人高考語文重點模擬試題08-06

成人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07-20

2015年廣東高考語文模擬試題02-18

2016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02-21

自學考試《大學語文》模擬預測試題07-27

2008全國高考全國卷II語文試題02-07

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預測試題07-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霸州市| 吕梁市| 金乡县| 桐乡市| 新龙县| 吉隆县| 宁武县| 开封市| 垣曲县| 桃源县| 安西县| 海伦市| 樟树市| 周口市| 云阳县| 玉溪市| 南华县| 视频| 额尔古纳市| 芜湖县| 修武县| 安阳市| 卫辉市| 阿巴嘎旗| 苗栗市| 沙田区| 新和县| 星座| 拜城县| 淮滨县| 金寨县| 贵阳市| 浏阳市| 鄂州市| 元氏县| 碌曲县| 六枝特区| 万源市| 嘉禾县| 全椒县|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