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作文預測:守住良知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王陽明的弟子捉得一賊。王陽明對賊講了一番關于良知的道理。賊大笑,問他:“請告訴我,我的良知在哪里?”當時是熱天,他叫賊脫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說:“還太熱,為什么不把褲子也脫掉?”賊猶豫了,說:“好像不太好吧。”王陽明向賊大喝:“這就是你的良知!”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就此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文題解析】這個小故事,有三個立意角度:
一是“良知”:良知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很生活化的,我們要學會發現它時時處處的存在。
一是賊:賊自認為在道德的天地里一敗涂地,這或許就是他無所不為的心理原因,或許就是他恬不知恥的心理考量。若要拯救這樣的人或使這樣的人自救,幫助他發現自己尚未完全泯滅的良知,或許是有效的途徑。曾經有一個九歲兒童被綁架,他不慌張,而是不停與綁匪交談,問他愛不愛自己的孩子、給不給自己的孩子買玩具、他的孩子最喜歡玩什么玩具、看到孩子怎樣的表現時最高興等。通過這些交流,他不斷點亮綁匪的“良知”,最終安全獲救。
一是王陽明:他有人人都不可能完全喪失良知的信念,有拯救迷失靈魂者的高尚品質,這對于社會幫扶失足者、智慧應對罪惡勢力的入侵等,都有著積極的啟迪作用。
【優秀作文】守住良知
有一賊大笑說自己沒有良知,王陽明讓他脫掉自己的'褲子,他猶豫了,可見,這個賊也有良知。其實,每個人都有良知,即使是十惡不赦的壞人,他的內心也有良知。守住良知,世上的溫暖多一分,陰暗少一分。(簡括材料,提出觀點)
良知即為人的良心,人對自己所做之事的自省。一個人擁有良知并不代表不會犯錯,在犯錯后能承認錯誤,改正錯誤,這也是良知。法律是有形的而良知是無形的,良知于無形中給我們的道德規范畫上了一道底線。這份良知,這條道德底線,使我們明白應該做的是什么,不應該做的又是什么,使整個社會充滿人情味。(定義“良知”是什么)
人人都有良知。荀子尊崇“性惡論”,而我更相信孟子的“性善論”。每個人生來便有良知,有憐憫之心,只是每個人的經歷不同而致使它們的標準有所不同而已。有的人的良知被遮蓋,所以他們會傷害別人,會犯罪,但這并不證明他們無藥可救,當他們的良知被喚醒后,就會認識到自己極大的錯誤。被稱為惡魔的藥家鑫,撞倒張妙后還連帶捅了她幾刀,他的極端行為是失去良知的,在那一瞬間他只想到了自己。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惡魔”,在柴靜的《看見》中,有著不同的樣子。他關愛關愛小動物,不愿殺生,甚至在他被執行死刑前,有想捐獻眼角膜幫助盲人的想法。由此可見,人人都有良知,那些失掉良知,犯罪的人,并不是一直沒有良知,只是他們的良知暫時被遮蓋起來,相信到了他們的觸發點,他們的良知就會被重新拾回。小悅悅事件的十八個路人,漠視她的傷痛,無情地走過,但事后他們全部都站出來公開致歉。孟子曾說,舍生取義,“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這句話用在良知上又有何不可呢?(人人都有良知,但賢者勿喪耳)
守住良知,就是守住道德的最后一代防線,一旦防線被擊破,道德就會崩塌。有良知,才有惻隱之心。希特勒失去了良知,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妄圖成為世界霸主,殺人無數,麻木不仁。他是可怕的,亦是可悲的,后人記住的永遠是被標上“惡魔”的希特勒。在浮躁不安的社會中,很多人迷惘不安,但愿大家守住心中的良知,做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這樣,社會便會和睦些,美好些。(守住良知的意義)
在犯錯時及時改正,在憤怒時保持冷靜不要傷人,在法律面前公正守法,在道德面前無愧于心,這些都是一些關于良知的淺薄的見解,但誰能否定它們所具有的意義呢?守住良知,就是守住內心的凈土;守住良知,就是守住社會的安定!(如何做到守住良知)
【點評】這篇考場作文的優點在于“思路流暢”,缺點在于“思考平淺”。綜而言之,這是一篇缺乏思考深度的較優秀考場作文。如果要使此文深刻,則需在“批判現實”和“解決問題”上濃墨重彩。我們應該觀照現實:為什么社會上那么多人不能守住良知?我們應該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怎樣才能使人們守住良知?我們寫考場作文,應該既追求思路流暢,又追求思考深刻,還追求論據豐富。唯有這樣,才能穩定獲得高分。
【2016高考作文預測:守住良知】相關文章:
2017年高考作文預測:守住傳統文化02-15
2017年高考作文題預測:守住傳統文化02-15
2017高考作文預測:輸者風度12-04
創業難,守住更難!07-20
2017年高考作文預測:讓座06-08
2017高考作文預測:“人”這個字02-04
2017高考作文預測:花開有聲12-11
2017高考作文預測:行走人生12-13
2017湖南高考作文題目預測06-06
2017年高考作文預測:拒絕平庸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