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高考作文精彩點評
“得作文者得天下”,可見作文在語文 學科中的分量。作文是每年高考的一個熱點,關注度極高。作文是一個自主性的一道題目,自由度很大,可以綜合檢閱考生的語文 運用能力。高考是一個舞臺,是一個競技的運動場,一個人生的轉折點,一座奮勇爭相欲度過的獨木橋。在全國部分省市區實行自主命題后,不但是考生之間的比拼,同時也是出題老師的一個競賽。全國各個試卷的作文題目擺在下面,我想整體談談今年的作文題目。
今年的大部分作文題目更接近與語文
題目,在逐漸淡化政治題,開始把重心轉向關注學生的文字、詞采、情思、理趣。打破沿襲已久的“關注當下熱點,思考思想意義,貶抑小我,高揚大我”的命題思路。今年共有20個題目,基本上脫離了政治。但是還是未能脫離倫理,開始出現文化題。這是50多年高考以來首次大面積出現真正的語文
題目,但還是有些不足,還是有晦澀的命題。總之,在不斷改革是好的,習慣了高屋建瓴的出題模式,要改革還是有很多路要走,畢竟觀念已經轉變過來了。我真為今年參加高考的學生感到高興。
全國卷I
題目:《人生,詩意還是失意》
這個題目不太好把握,什么是詩意的人生?沒有準確的定義,詩本來就有多種意境,多種思潮。什么樣的人生算失意的人生?也是一個模糊
的概念。這個題目的發揮自由度很大,給考生很廣闊的想象空間,考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判定任由馳騁,但也不能信馬由韁。你可以給詩意和失
意定性,也可以最終不定性,是兩條路。切入的時候應該把口子開得很小,不要一上來就是一些大兒空的套話,導致不好開展。逐步剝筍較為
好把握些。要求考生要有豐富的例子作為支撐。寫成議論文的可能較多。
全國卷Ⅱ
關于“幫助” 給了兩個例子:一個是反面,叢飛幫助別人別人沒幫他;另一個是正面例子,白血病小學生幫助別人,別人也幫助了他。任選一個作文。
這個選題生活味很濃。幫助無處不在,是生活中舉手之勞。中央電視臺經常播放的幾則公益廣告上就有幾個例子,幫助別人推推滿載貨物的三輪車,順手撿下掛在樹枝上的羽毛球,幫別人撿起掉在地上的書本,幫老太太把房子上的貓抓下來……這些是實際行動。也有哪里發生自然災害,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地紛紛慷慨解囊,捐錢捐物,幫助落難的同胞度過難關。幫助的方式各種各樣,最終目的是幫助。樂于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從提供的材料來看,一正一反,就把考生限定到這兩個例子中來思考問題,在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這種幫助別人的美德依然在傳遞著,但是有些人就只有索取沒有付出,這個又不能用法律法規來制約他,只能受到良心和道德的譴責,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里有個片段,司機幫助了別人反而被誤解,被當成肇事司機,這是當下很多人的心理。小學生的幫助得到了回報,這是一種愛心的傳遞,知恩圖報。這兩個選題都要結合當今的一些新聞實例,人后加上自己選擇的角度進行闡述。不好的要把它扭轉到正道上來,在道上的要把麻木的人群喚醒,讓更多的人都有一顆樂于助人的心。
上海卷
以“必須跨過這道坎”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寫成詩歌。(3)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這個命題具有積極意義,容易發揮,容易寫好,但要寫出好文章不容易,這就要創新。自有度也很大。
首先看這個題目,“坎”是寫作重心,“坎”可以理解為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工作當中上升的一個重要階梯,科學創新中的一個關鍵階段。運動員刻苦訓練打破世界紀錄奪取奧運會金牌,學生十年寒窗不負眾望考上理想的大學,身患絕癥的病人堅持與病魔作斗爭,戰爭中拿下某
個陣地……角度非常多,這就要看考生平常的積累。
容易落于俗套的就是寫生活中的困難,而且是記述一件事情,容易出彩的是多事例,找出共性。這些事例告訴人們,堅定的信念,不畏困
難險阻,往往堅持,必須堅持,就能突破自己,打破常規,迎來柳暗花明的康莊大道,這是一種精神,一種韌勁。
湖南卷
結合自己生活實際,以“詩意的生活”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這個選題跟全國1卷有些近似,只要求寫一個方面。注意,今天考完以后我隨機詢問了一些考生,他們把詩意的生活理解為奢華的生活,這是一個誤解。什么是詩意的生活?有很多種理解,有人認為精神富有的生活就是詩意的生活,如輪椅上的科學家霍金。有人理解為浪漫的生活等等,就跟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一樣,很多生活在城市里有錢的人并不幸福,而生活在農村里的農民的幸福指數反而高些一樣。
這個題目的很容易發揮,自由空間很大,可以界定你心中的詩意生活是什么樣子,也可以想象自己未來怎樣營造詩意的生活。后者容易出彩。
廣東卷
《傳遞》
看到這個題目,很多人都會馬上想到即將在北京舉辦的第29屆奧運會將在明年傳遞奧運火炬。我猜想,很多考生都會用這個例子。這個題目看似好寫,容易出彩也要費一番工夫。如果對奧運會的火炬傳遞非常了解,可以把奧運精神、奧運理念融合進來,寫出人類舉辦奧運會,除了呼喚和平,全球人類的一次盛會以外,重要的是人類在奧運會上是為了尋求突破人類身體的極限,人到底可以跑多快,跳多高等等。
也可以結合紅軍長征中犧牲的戰士,許多人為了守護紅軍的墓地,一代一代傳遞著,我看《我的長征》中就講述了很多這樣的例子,這是
長征精神的傳遞和延續。
愛心傳遞,接過科學家手中的接力棒等等很多。想象的空間很大。這個題目的創新性一般。
北京卷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是唐朝詩人劉長卿在《別嚴士
元》中的詩句。
曾經有人這樣理解這句詩:1、這是歌頌春天的美好意境。2、閑花、細雨表達了不為人知的寂寞。3、看不見、聽不見不等于無所作為,是一種恬淡的處世之道。4、這種意境已經不適合當今的世界……根據你的看法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體裁不限。字數800以上。
這個題目難以把握,而且平常對課外閱讀不重視的學生很容易吃虧,不容易出彩。對這首詩歌和作者不了解的,就有些茫然,只好在提供的材料上下工夫。
全詩是這樣的: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細雨濕衣看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今日誤儒生。嚴士元是吳(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員外郎。寫這首詩的年代和寫詩的背景,現無可查。從詩的內容看,兩人是在蘇州偶然重遇,而一晤之后,嚴士元又要到湖南去,所以劉長卿寫詩贈別。
三四兩句是有名的寫景句子。有人說詩人觀察入微,下筆精細。話
是說得很對。可是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卻似乎看見兩人正在席地談
天。因為他們同時都接觸到這些客觀的景物:笑談之際,飄來了一陣毛
毛細雨,雨細得連看也看不見,衣服卻分明覺得微微濕潤。樹上,偶而
飄下幾朵殘花,輕輕漾漾,落到地上連一點聲音都沒有。這不只是單純
描寫風景,我們還仿佛看見景色之中復印著人物的動作,可以領略到人
物在欣賞景色時的愜意表情。運用一連串“景語”來敘述事件的進程和
人物的行動,即寫景是為了敘事抒情,其目的不在描山畫水。然而,畢
竟又是描寫了風景,所以畫面是生動的,辭藻是美麗的,詩意也顯得十
分濃厚。寄托了與友人相遇而又別離的復雜情思。怎么結合自己的理解
來寫,不好控制。這個題目可能是今年高考作文中考生認為較難的一個。
江蘇卷
懷想天空。
很好發揮的一個題目,天空可以理解為真正的天空,可以寫人類如何
探索太空,有很多事例。載人航天,神州六號,宇宙飛船等等。可以弄
出奇特的科幻作文。寫這類的應該很多。
也可以理解為某個領域,某個人的天空如何如何。也可以寫成愛護環
境的,與天空的變化結合,寫這些有難度,容易出奇制勝。
江西卷
以下兩個題目任選其一:語文 —心中的一泓清水、語文 —想說愛你不
容易。
語文
容易學,也不容易學。這個題目在這個時候出來,是有背景的,國家有關部門已經要求在大學里面開設語文
課,而且語文
課程作為重點科目重點考察。
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選擇一個題目,容易的學到了些什么,寫這個的可能多一些,要展開。不容易的,存在那些問題,為什么沒有學好。好寫難精。
山東卷
請以“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為題寫800字文章,自擬題目,自選主
題,自選文體,文體特征明顯。
這個題目是在要考生寫有些東西我們必須記住,而且是銘刻,不要
風化。這個選題的發揮空間也很大,已經滅絕的很多物種,因戰爭毀壞
的很多珍貴器物,南京大屠殺,還有很多自然的教訓等等。也可以寫自
己親身經歷的某些刻骨銘心的事情,以小見大。多以散文出現。
湖北卷
母語是一個人最初學會和一種語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語。母語是
民族文化的載體,是民族生存發展之根。在當今世界多元文化競爭與交
匯的時代,母語越來越受到普遍關注,我們交流思想感情,欣賞文學作
品,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等,都離不開母語。可以說,我們每天都在感受
母語,學習母語,運用母語。
針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體會,寫一篇作文。
選好角度是關鍵。曾經有人懷疑過漢語,曾有人建議中國人學習英
語,丟掉漢語將英語作為母語。可以談漢語存在的'重要意義,日本語中
還大量引用漢語文 字。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學好漢語仍然重要。
況且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孔子學院,推廣漢語。也可以結合自身學習經
歷來寫。這個題目算是一個文化題目。
遼寧卷
以“我能”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這個題目容易寫出精彩的文章,發揮和想象的空間比較自由。有點
像“我的地盤我作主”的意味。我能,一切皆有可能,就是我堅持、我
自信,我一定能成功。可以延伸,我能什么,可以具體化。這是全球通的廣告詞,如果有考生敢結合全球通來寫也是可以的,容易出現有個性的文章。考生應該比較喜歡寫這個題目的作文,也算較為貼近高中生的性情,有點懵懂不羈的個性。
福建卷
季節
這個題目也是今年的題目中出得較為容易一個之一,去年的題目也比較好些。但是容易的題目往往不容易寫出彩,怎么辦?不要春夏秋冬都逐一描寫,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季節,情景交融,也可以寫人生四季,寫篇散文,應該可以拿高分。
陜西、河南等省卷
場景:一個小孩跌倒了,周圍有三個大人,分別代表了社會、家庭,和學校,這三個人異口同聲的說“出事了”。文體自擬,自命標題,
800字以上。
這個題目具有思想性,時代感強,不太好把握。是一個關系到孩子們成長的話題,自由度很大。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社會、家庭和學校,這是三者的共同責任和義務。“出事了”,大家都在喊,究竟問題出在哪?例:如今孩子的營養健康問題,肥胖。難度不小,感覺家庭、學校、社會應該是一個整體,要是有考生偏重于寫一個方面,那肯定是跑題了。考題的意思應該是把家庭、學校、社會這個整體當成一種社會責任,讓考生結合自身經歷去寫,留給考生的空間相對較大,誰都有話說,但是想拿高分不容易。
浙江卷
話題作文--行走在消逝中。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還記得你的童年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麗的夢
想、單純的快樂似乎在一步步離我們遠去。
蒼茫的叢林間,瑪雅文化湮沒了;絲綢古道上,高昌古國消逝了。
人類在消逝中進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悵惘,也有“誰道人生
無再少”的曠達…… 讀了上面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請以“行走在消
逝中”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可講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
實感,也可以闡明你的思想觀點。
這個題目要選好角度,寫散文。材料就提供了兩個寫作方向,一個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一個是要靠自己平常積累的。估計寫自己童年的較多,要寫出高分,寫后者的可能性較大,但不好駕馭。不容易跑題,要緊緊扣住“消逝”。如果考生能由消逝的這些現象談及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說,他是以“行走在消逝中,我感到怎樣”來構思文章,那么立意就較為深刻,也能寫出真情意。如果考生是以“我(人類)行走在消逝中,這是不可逆轉的事實,我怎樣看待這些消逝”來構思文章,那么文章就較為思辨。強調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人文性較強。這個題目出的有創意,是今年的題目中較為好的。
天津卷
有句話常掛在嘴邊, 命題作文 除詩歌以外體材不限。
與“我難以忘懷的一句話”差不多,由這句話展開談自己如何不能忘記,為什么要經常掛在嘴邊。寫成散文很好。命題創新性一般,也容易出現精彩的作文。
安徽卷
提籃春光看媽媽
富有詩意的一個題目,如果是寫詩歌非常好寫,可是不能寫詩歌,就只好用美妙的語言寫散文。這個題目實際是如何報答母愛的,“春光”可以比喻成很多,如考上大學了,回報母親的愿望,還有很多具體的事例,以情感人,考驗學生的敘述能力。很好寫的一個題目。
四川卷
不是一步與一生,是一生與一步
好的選擇就是成功的一半,人生的每一步都要走好,否則就自毀程,浪費大好時光。這是告訴人們,三思而后行,選擇有時候比努力更重要,這是指關鍵時刻的決策。有時候我們可能選擇錯誤,但是我們要善于回頭修正檢視自己,發現走錯了,但是我們要進行總結,在教訓中重新上路。這個題目思辯性很強,寫成議論文的較多。
重慶卷
酸甜苦辣說高考,高考恢復30周年,學生們對高考有各種各樣的法,高考充滿了酸甜苦辣,請結合你的自身體會,寫一篇高考體會的文章。
這個命題沒有什么創意,切合我國的時政。談高考的酸甜苦辣,不要泛泛而談,在談自己的時候還需要進行一些另類的思考,恢復高考30年,大學生的命運變化,如今的大學生成了普通勞動者,而上世紀70年代那是天之驕子,令人羨慕。那時候是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如今這個命題不成立了。如今社會經濟發展了,社會呈現多元化,高考不再是成功的惟一途徑。也不好寫,不容易拉開分數的檔次。
海南卷
話題作文:論科學家的創新與創造
這個命題老土,咬文嚼字。不過要寫成議論文,要區分這兩個概念,創新與創造是一對關系密切的概念。創新(innovation),最早是由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 A. Sheumpeter)于1912年提出來的。創新是指主體(人)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對事物的整體或其中的某些部分進行變革,從而使其得以更新與發展的活動。創造比創新研究得更多,也顯得更為復雜。創造的本質內涵是:主體(人)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人的創造活動的規律,發揮創造的能力和人格特質,創造出新穎獨特、具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活動。這里的“產品”既包括新概念、新理論、新工藝、新技術,又包括新的產品、作品等。而“新穎、獨特”則是創造的本質性內涵,表明了創造的“首創性”和“獨創性”。創造與創新有相似之處,更有相異之處。相似之處在于:二者都是心智活動,同樣可創造附加價值,同樣都是動作程序,彼此互有對方的一些元素。二者的不同之處在于:創造是建立在獨創基礎之上的,創造程序的開端是一個空白點,而創新則大不相同,創新的開端是基于一些已經發明出來的產品或做法上的,即創新是建立在創造出來的既有概念、想法、做法和裝置上的。從這個意義上看,創新比較接近于推展、衍生。兩種程序都可以得出新奇的點子,但創造所需的獨創性這一必要條件,是創新所沒有的。創造當中包含創新,創新建立在創造上,不去創造就不可能創新。不太好寫,控制不住就容易寫空,不容易出彩,較難。這個命題是最沒有創意的。
寧夏卷
材料作文,機遇與堅持不懈的精神
這也是一個思辨性的題目,也沒有多大創新性,在之前的高考題目中已經出現過多次類似的。也不容易寫,容易出現空泛的局面,該題目是今年最沒有創意的命題之一。有人等待機遇,有人創造機遇,機遇是偶然性的還是必然性。
【高考作文精彩點評】相關文章:
2014江蘇高考作文點評07-03
2016年高考作文預測范文及點評05-23
點評2016年高考作文:尋求平衡06-29
點評2006年高考作文題12-30
2017年高考作文預測及點評:親情的守望01-05
2015年江蘇高考作文優秀記敘文及點評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