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物流開題報告怎么寫
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應該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下面小編整理的有關物流開題報告,歡迎來參考!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1.1研究背景
我國就是世界上植物油消費最大的國家,食用植物油就是最基本的生活資料,也就是食品工業、烹飪行業的重要基礎原料。其生產供應狀況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人民生活及經濟發展水平,因此各國都非常重視食用油產業的發展。
我國糧油加工業下一階段的發展戰略就是:壯大規模,優化品質,逐步與國際接軌;根據國家優勢農產品區域化產業帶的規劃,在主產糧油的區域重組和建設一批年產農產品120-200萬噸的大型龍頭企業;嚴格實施HACCP規程,應對WTO的挑戰,來滿足國內各大城市和國際貿易的需求。在國家有關政策的指導下,中一國的糧油企業必然進入高速兼并、重組階段,將有一批大型糧油龍頭企業涌現和成長,一大批技術與設備落后、產品質量低下的小廠將會倒閉破產,使中國糧油企業走上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并與國際接軌的發展之路,加工及制成品開始向多樣化、營養化、方便化、安全化、優質化方向發展,綜合利用水平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油脂工業加工能力大大提高,但我國依然就是一個缺油的國家,糧食生產和消費關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就是黨和政府關心的第一件大事。特別就是近幾年來,油料作物的減產和出口貿易的波動引起了整個國民經濟的一系列問題。因此大力發展油脂工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提出了我國在本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國的人民生活水平將有較大提高,作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食用油消費量也將會有較大增長。同時人們對食用植物油的質量要求也將有很大提高,高級精制油將取代傳統品質產品,成為主流產品。這些產品需要有現代化的加工生產線來生產,建設這樣的工廠就是市場需求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該項目符合國家糧油安全的需要。
根據國務院《全國食品工業發展綱要》、《全國飼料工業發展綱要》等國家規劃要求以及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總部經濟發展的意見,青島渤海公司擬在山東青島地區興建一座輻射華東地區的糧油加工、蛋白飼料開發及生產的綜合加工企業,實施植物油料倉儲物流綜合設施項目。該項目擬建地點位于青島港內,海路運輸條件得天獨厚,計劃年加工菜籽120萬噸,生產菜籽油48萬噸,粕69. 6萬噸,磷脂8900噸。該項目對提高我國糧油加工業和植物蛋白飼料加工技術水平,促進地方飼料工業及養殖業的發展,豐富市場供應就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對繁榮地方經濟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渤海公司通過植物油料倉儲物流綜合項目的實施,會極大推進油脂加工行業的技術進步,其中涉及科研、加工及銷售,使產業鏈不斷延伸,將帶動食品、機電、包裝運輸、廣告、外貿、科技行業的發展。
論文將現代成熟的項目財務評價理論體系和方法應用到該項目中,論證了項目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以及不確定性,并最終得出財務可行性結論。
1.2研究目的及意義
該項目投資額大、建設周期長,決定了該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諸多不可遇見因素。論文以渤海公司植物油料倉儲物流綜合設施項目為例,通過對該項目進行的財務評價,分析了該項目財務能力,這對渤海公司進行投資決策有重大參考價值。首先,通過論文對該油脂項目的財務評價研究工作,能獲得該項目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指標數值,從而分析出投資的回收期及項目收益率等;其次,通過項目的不確定性分析和風險分析,找出對項目影響的關鍵因素,能降低該項目投資風險帶來的損失,將對項目的決策、實施和運行產生重大的影響;最后,論文的研究結果能作為政府審批項目以及商業銀行放貸的參考依據。
總之,通過論文的研究工作,極大豐富了財務評價理論體系和方法在我國油脂工業項目的應用,會為我國今后油脂工業投資項目的財務評價工作提供參考。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動態
2.1國外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
項目財務評價體系的產生與發展最早源于西方國家,最初投資者為了獲得投資利潤及了解投資風險,進行了一些簡單的指標計算,并依此進行了簡單評價,這就就是項目財務評價的萌芽。但當時項目財務評價的沒有完整的理論支撐,也沒有實踐經驗的借鑒,更沒有經驗去估算財務評價的相關數據,因此項目財務評價實際效果并不就是很理想,但就是這奠定了財務評價體系的基礎〔t〕。一般認為,西方國家項目財務評價的理論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1) 20世紀30年代一60年代
20世紀30年代初,西方國家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為重振經濟,一些西方國家大量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以期拉動內需。這階段中,標志性文獻就是《洪水控制法案》,它就是美國在1936年頒布的,該法案規定了必須遵從效益大于所耗費用的原則〔z},首次運用了簡單的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以此法案為代表的此階段,項目財務評價方法單一,未形成理論體系。但就是,該法案被認為就是項目經濟評價的開端。
(2) 20世紀60年代一70年代
通常認為,此階段為古典效益分析時期。此時期還有一個特點就就是項目財務評價應用開始推廣到發展中國家。60年代初,荷蘭經濟學家丁伯根教授推出了影子價格理論,主張使用影子價格對項目進行經濟評價,推動了古典效益分析的發展,應用范圍也得到極大拓展,使項目財務評價不僅僅應用到工程領域,而且還推廣到其他經濟部門;從發達國家推廣到發展中國家。英國Ritter學者和Mirrlees學者(1968)共同發表了《發展中國家工業項目評價手冊》,該文獻極大推動了項目財務評價理論體系在發展中國家的推廣〔3]。
(3) 20世紀70年代一80年代
通常認為,此階段為現代效益分析時期。此時期涌現了諸多研究成果。此時期標志性文獻就是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1972 )出版的《項目評價準則》,該文獻被認為就是現代效益分析的開端。世界銀行經濟學家恩夸爾等(1975)發表了《項目經濟分析》,推出了有關項目財務分析的一些計算方法和計算公式等閉,這些著作對財務評價的應用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4) 20世紀80至今
這一階段,人們對項目財務評價普遍高度重視,獲得了極大的推廣和應用。伴隨著信息技術變革與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利潤與現金流量等財務指標為主的項目財務評價體系己顯得不適應,于就是許多新的財務評價理論、模型與方法便應運而生。在這期間,美國Stem Stewart公司(1991)提出了EVA評價方法,這種評價方法就是基于稅后營業收入、所需的資產投資和資產投資成本的財務評價方法〔5];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S卡普蘭教授和美國復興方案公司的總裁諾頓 (1992)提出了平衡計分卡的新財務評價方法,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四個角度進行評價,有效克服了傳統的財務評估方法的滯后性、偏重短期利益和內部利益以及忽視無形資產收益等諸多缺陷。
進入新世紀后,世界經濟的發展推動著項目財務評價體系的繼續完善,推出了諸多更加關注項目風險的項目財務評價新理論、新模型,大大地推進與完善了項目財務評價的發展。John M. Nicholas (2001)提出,一個項目存在諸多風險,但只有一小部分的重要風險需要多加重視,把各種風險予以量化,并計算各種風險結果,根據結果將它們排序,需要對中高風險給予特別重視〔7];黃興錫(2004)發表了多屬性評價模型〔8〕:肯赫(2007)提出實物期權法,該方法引出了機會價值概念。
在西方國家,項目財務評價理論體系從產生到發展大約經歷了將近百年的時間,從以靜態指標為主發展到以動態指標為主,各種理論、模型和方法不斷涌現,極大完善了該領域的發展。目前,西方國家依然引領著項目財務評價領域的前進步伐。
2. 2國內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
新中國建國初期,在前蘇聯的援助下,我國對部分重大項目實行了財務評價,這對當時的項目投資決策起到了一定有益的作用,但就是所使用的評價方法簡單,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無法適應項目決策的要求,通常認為這就是財務評價體系在我國的初次應用。
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駛入了快車道,各地項目如雨后春筍的上馬,國家部委和科研機構也開始著手研究、制定我國項目財務評價理論與應用。1981年,國務院有關部委制定了可行性研究以及經濟評價的課題,這標志著我國開始了由政府主導的包括項目財務評價體系在內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研究工作。1983年,國務院有關部委頒布了《工業建設項目企業經濟效益的評價方法》〔〕,就是我國第一部較為完整的項目財務評價領域的文獻;1985年,國務院技術經濟研究中心與國家科委頒布了《建設項目企業經濟評價方法》[ 1987年,國務院有關部委頒布了有里程碑意義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一版),標志著我國進入了項目投資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新階段。至此,我國已初步建立起適合中國國情的項目財務評價理論與方法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投資體制改革,為了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我國在1993年和2006年分別推出了《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二版)[l9]和《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第三版《方法與參數》的問世,標志著我國項目財務評價領域邁入一個新臺階,就是當前我國項目財務評價領域的重要手冊。
除了政府主導層面的研究工作之外,部分學者的研究成果也極大推動了項目財務評價理論體系的完善,涌現出許多優秀研究成果。如:李剛(1997)提出在使用凈現值指標評選投資方案優劣時,應視基準折現率為隨機變量,國內學者開始對凈現值的風險調整問題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l5]郭信松(1998)推出了動態盈虧平衡模型,充分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l7];陳東升、陳明璨(2005)撰寫了《投資項目經濟效益評價模型研究》,提出了模糊評價方法〔l8];王宗房(2006)發表了《糧食倉儲項目的經濟評價》,首次將財務評價理論體系應用到糧油倉儲項目中[l9];徐淑雨、賈元華(2008)完善了灰色系統理論,并應用于項目財務評價實踐中側;楊曉((2010)將Vapnik等人提出的智能優化算法應用到項目財務評價理論[z}]。項目財務評價有關指標數據計算量就是非常大的,為此,部分學者提出了許多新工具和新的理論,如:朱慶須、李艷艷(2011)提出了基于excel項目評估模型〔22];李嵐(2012)提出了項目財務評價幾個經濟指標并非獨立,而就是互相關聯,具有同一性,節省了大量計算時間。
改革開放后,在政府主導下我國項目財務評價理論體系有了較大發展,相關領域的學者也極大完善與豐富了財務評價體系,但就是目前國內項目財務評價的理論和方法與國外還存在一定差距。我國的項目財務評價研究起步晚,底子差,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三、論文主要內容與研究方法
3. 1論文主要內容
論文主要分為七個章節:
第一章節為引言,介紹了論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國內外研究現狀等;
第二章節為基本原理闡述,重點介紹了當前成熟的項目財務評價理論體系的內容、方法和步驟;
第三章節為項目簡介及市場需求分析,結合行業特點并根據目前市場特點分析的未來市場需求,分析了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節為項目財務評價有關數據估算與相關報表編制,主要就是根據項目所處行業本身特點估算了該項目財務評價所需的相關數據,并編制了現金流量表、損益表等相關財務報表;
第五章節為項目財務評價指標計算與分析,根據第四部分相關財務報表的相關數據計算了項目財務評價指標數值。
第六章節為不確定性及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主要通過項目盈虧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來研究項目的不確定性,并分析項目的風險及其規避風險措施;
第七章節為結論與展望,主要就是做出結論,并就項目財務評價理論體系的發展做出展望。
3. 2論文研究方法
(1)理論分析與實踐分析相結合研究方法
論文首先概述了當前項目財務評價成熟的理論與方法,并將理論應用到渤海植物油料倉儲物流綜合設施的實踐項目上,理論分析與實踐相結合。
(2)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研究方法
論文對渤海植物油料倉儲物流綜合設施項目的設計產能、產品價格等信息給出了較為完整的定性分析;另一方面,對該項目的財務數值估算及不確定性給出了較為嚴謹的定量分析。
(3)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相結合方法
論文的研究工作既考慮了國家保障食用植物油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需要,也考慮了渤海公司擴大經濟效益的需要,因此,論文采用了宏觀與微觀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四、論文創新之處與研究不足
本論文將財務評價通用的理論體系應用到渤海公司植物油料倉儲物流綜合設施項目的實踐上,使用眾多指標對該項目進行財務評價,考察研究了該項目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分析和確定了項目的不確定性因素,為該項目的成本管理提供信息和數據支持,為投資決策提供財務評價支持。同時,論文結合油脂項目的特點,在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的基礎上,進行了油脂項目的財務評價,具有一定的創新。在研究過程中,進行了一定量的實測和實際分析工作,因此研究結果有一定的實際指導意義和可借鑒之處,能為今后類似的項目和研究提供參考價值。
由于筆者就是在職學習,對當前項目財務評價理論體系中的最新研究模型和最新方法的掌握不夠全面,這些前沿的研究成果沒有應用到本論文中,本人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學習生活中,結合工作需要,不斷加強項該領域的學習。
【有關物流開題報告怎么寫】相關文章:
怎么寫開題報告04-29
有關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10-08
文科開題報告怎么寫04-02
專科開題報告怎么寫03-31
博士開題報告怎么寫03-30
怎么寫論文開題報告09-24
物流開題報告04-07
開題報告的評價怎么寫04-03
標準的開題報告怎么寫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