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本
浙江理工大學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1. 選題意義與可行性分析
1.1 選題意義
各國政府采購一個PPP項目優先處理的問題就是該項目的風險應如何分擔。私人投資者會評估他們處理這些風險的能力,然后提出投標價格。合同談判大概集中在風險分擔方案上。一般原則是每個風險應分配給控制力最強,并且以最低成本管理好的那一方( Cooper et al,2005)。在換句話說,最優風險分配不是讓私有部門解決所有的風險,而是要尋求一個解決方案,最大程度地節省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的總管理成本。不幸的是,這一標準,雖然理論上非常好,可是在風險分擔方面往往會造成截然不同的結果。有時,由于風險發散,合作伙伴中最有能力控制它的一方,可能無法以最有效的方式,以最低的成本控制風險(Medda, 2007)。因此,在PPP項目的研究領域,風險分擔研究特別受到關注。
1.2 可行性分析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當前階段,過度依靠政府來獨立運作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國外政府早已碰到過的種種問題。因此,促進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民營化。在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引入PPP模式,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價值。我國政府也開始認識到這些重要價值,并為PPP模式在我國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和法律法規層面的支持;赑PP模式在我國的發展,風險分擔作為PPP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成為許多學者討論的話題。
2. 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問題
2.1 研究的基本內容
本文的研究范圍界定在中國PPP項目風險分擔偏好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識別在中國PPP項目風險分擔的偏好,為PPP在中國的實現提供理論依據。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 PPP項目風險分擔研究現狀
這部分研究內容是整個論文的前沿工作,主要通過對國內以及國外PPP項目風險分擔研究現狀進行整理,通過對各個研究現狀的分析和歸納,總結出現今PPP項目風險分擔的原則。
2. PPP項目風險分擔研究過程
這部分研究內容是整個研究理論主體,將定義好的37個風險,回饋回來的風險分擔的偏好問題,轉化成數據的形式,進行分析和整理。
3. PPP項目風險分擔結果討論
這部分研究內容是將以上得來的結果進行全面的總結,然后詳細分列出PPP項目風險分擔的偏好。
2.2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 通過梳理國內外PPP項目風險分擔研究,總結PPP項目風險分擔原則。 2. 定義風險因素,調查風險分擔偏好,進行數據整理和數據分析。 3. 總結、分析和討論風險分擔偏好調查結果,建立風險分擔偏好矩陣。
3. 總體研究思路及預期研究成果
3.1 總體研究思路
在任務書下發之后,詳細閱讀任務書,了解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論文的規范,從而更好的完成論文的要求。了解當今PPP模式發展現狀,查閱國內外對PPP模式風險分擔的'研究情況,閱讀相關的文獻,深入了解PPP項目風險分擔。分析PPP項目的風險因素,總結出PPP項目風險分擔的原則。最后對全文進行一個概括總結。
3.2 預期研究成果
通過所收集的書籍、文獻、相應的規范等資料并結合自己的看法,完成PPP項目風險分擔研究論文的編寫工作。預期成果包括:一是明確地知道PPP項目風險因素和國內外PPP項目風險分擔研究現狀;二是通過對PPP項目風險分擔原則的分析和歸納,總結出自己的觀點;三是提出自己對PPP項目風險分擔方式的看法;四是閱讀2篇以上(10000字符左右)的外文材料,了解國外PPP項目的現狀并完成2000漢字以上的英譯漢翻譯和2000漢字以上的文獻綜述。
4. 研究工作計劃(進度安排)
[1] 鄧小鵬 , 華建革 , 李啟明 , 李先光.PPP項目風險分擔方式研究[J].建筑經濟學,2008(14):62-66.
[2] 鄧小鵬 , 李啟明 , 汪文雄 , 李 枚. PPP模式風險分擔原則綜述及運用[J].建筑經濟學,2008(9):32-35.
[3] 羅春暉. 基礎設施民間投資項目中的風險分擔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1(2) : 28 - 29.
[4] 王雪青,喻剛,邴興國.PPP項目融資模式風險分擔研究[J].軟科學,2007(6):39-42.
[5] 劉新平,王守清.試論PPP項目的風險分配原則和框架[J].建筑經濟,2006(2):59-63.
[6] 尹貽林,杜亞靈.基于治理的公共項目管理績效改善[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215-217
[7] 安麗苑.PPP項目的多參與方風險分擔研究[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6):80-81.
[8] 張水波, 何伯森. 工程項目合同雙方風險分擔問題的探討[J]. 天津大學學
報: 社會科學版, 2003( 3) : 257- 261.
[9] 嚴玲, 趙華. 項目所有權配置下代建項目風險分擔機制研究[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9, 31( 1) : 121 - 125.
[10] 鄧小鵬, 李啟明, 汪文雄, 等. PPP 模式風險分擔原則綜述及運用[J]. 建筑經濟, 2008( 9) : 32 - 35.
[11] 程連于.PPP項目融資模式的風險分擔優化模型[J].價值工程,2009(4):142-145.
[12] 楊宇,穆尉鵬.PPP項目融資風險分擔模型研究[J].建筑經濟,2008(2):64-66
[13] Vega A O. Risk allocation in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J].Journal of Project Finance, 1997, 3( 2) : 38- 42.
[14] Frederick A. Entrepreneurial risk allocation in public-private infrastructure provision in South Africa [J].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2002, 33 (4):29-40.
[15] Lemos T, Eaton D, Betts M. Risk management in the Lusoponte concessio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bridges in Lisbon, Portuga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4,22(1):63-73.
[16] Shaoul J. A financial analysis of the London Underground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J]. Public Money Manage, 2002,22( 2) : 64- 75.
[17] Tiong R L K and Alum J. Final negotiation in competitive BOT tender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997, 123( 1) : 6- 10.
[18] Froud J and Shaoul J. Appraising and evaluating PFI for NHS hospitals[J].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and Management, 2001, 17( 3) :247- 270.
[19] Pollock A, Price D and Player S. Public risk for private gainThe public audit implications of risk transfer and private finance[R]. U.K: Public Health Policy Unit,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UCL, 2004.
[20] Martinus P, Abednego, Stephen O. Good project governance for proper risk allocation in public – private partnerships in Indonesi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6,(24):622-634.
[21] Li B, Akintoye A, Edwards P J. The allocation of risk in PPP/PFI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UK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5, 23(1): 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