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經濟專業開題報告
經濟學是關于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是現代的一個獨立學科。本文將介紹經濟專業開題報告。
經濟專業開題報告(1)
擬選題目
中國農村稅費改革歷史回顧與經驗探討
選題依據及研究意義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總數占到全國人口的56%,因此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國家穩定的重大問題,是減輕農民負擔和深化農村改革的重大舉措。然而,在新的制度為農民帶來切實利益的同時,也伴隨產生了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對中國農村稅費改革的歷史回顧,結合實際情況,總結經驗,汲取教詢,同時也對中國農村稅費改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選題的研究現狀
吳仲斌認為:從“減輕”農民負擔看,現行農村稅費改革成效顯著。但是,從村集體財務、農村中小學財務、地方政府財務特別是鄉鎮政府財務等看,農村稅費改革卻不盡如人意,許多鄉鎮捉襟見肘,成為典型的“吃飯財政”,有的連“吃飯”都難以保證,運轉困難,新矛盾凸現。農村稅費改革改革尚未解決的諸多深層次問題表明,政府公共收入總是和政府公共支出聯系在一起的,因而農村稅費改革就不僅僅是政府公共收入的改革,還是政府公共支出的改革和政府公共管理方式的改革。
孫勇認為:現行的農村稅費制度和征收辦法還不盡合理,農民負擔重、收取稅費不規范的問題仍然存在。為此,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通過農村稅費改革和相關配套改革,規范農村分配制度,遏制面向農民的亂收費、亂集資、亂罰款和各種攤派,從根本上減輕農民負擔;同時,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用規范的分配方式控制農民負擔,既體現農民應盡的義務,又可以把基層干部從收糧收款中解脫出來,改善黨群、干群關系,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促進農村基層政府轉變職能,精簡機構。
閻肅認為:農村、農民、農業問題,始終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問題。改革開放以來,在農村亂攤派、亂收費、亂集資之風愈演愈烈,致使農民負擔不斷加重,中央雖三令五申以制止這種不正之風,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但至今未得到徹底解決。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農村公共分配關系不順,鄉鎮財政制度不健全所致
龔永泉認為:農村稅費改革從制度層面上開始動搖了城鄉二元結構的基礎,其政治和經濟意義都是空前的。XX年“一號文件”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是國家宏觀政策的重要轉變。落實這一原則,需要進一步深化農村稅費改革。 稅費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通盤考慮、整體推進。
擬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思路
為了深入探討中國農村稅費改革的發展歷史,更全面的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經驗總結,
我將文章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簡要介紹我國農村稅費改革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第二部分,以時間為主線對我國農村稅費改革進行回顧,特別是各個關鍵時期的現狀分析。
第三部分,是根據第二部分的內容,對中國農村稅費改革的經驗總結。
這部分分為兩個大點:
首先,是對中國農村稅費改革的成果進行主要說明:
接著,結合實例著重對改革所帶來的不足與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第四部分是對第三部分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對策
研究的創新點及重、難點
本文的創新點就在于本文通過對近一段時間來中國農村稅費進行改革歷史回顧,終結經驗汲取教訓,在前人的基礎上對中國農村稅費改革這一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并結合實際提出解決方案。
重點在于對農村稅費改革的經驗總結,特別是其中存在的問題,與其解決方法。
難點在于對中國農村稅費改革的歷史經驗的總結。
研究進程安排
根據研究進程安排,本人擬于
XX.11.10 開題
XX.11.15 進行初審
XX.11.20 進行二審
XX.11.30 定稿
主要參考文獻
1、 白鳳文,2、 “關注農村稅費改革”,3、 《中國財經報》,4、 XX年2月2日。
5、 王陸進,6、 《發展稅收研究》,7、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8、 1998。
9、 孫送春,10、 “農村稅費改革與鄉村治理模式的轉化”,11、 XX年10月14日。
12、 吳仲斌,13、 “農村稅費改革遭遇難題”,14、 《中國經濟時報》,15、 XX年12月24日。
經濟專業開題報告(2)
1.1選題背景及意義
1.1.1選題背景
xx年,成都市正式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設立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后,將建設現代農業基地確定為主要目標之一。經過四五年時間的城鄉統籌試驗,成都市現代農業取得了長足發展,農民收入實現了持續穩定增長。xx年,成都市實現農業增加值285. 09億元,比xx年增長4. 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突破8000元,達到8205元,比xx年增長15. 1%;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470. 19億元,比xx年增長4. 4%'。具體到種植業和養殖業方面,近年來,在成都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不斷完善種植業發展規劃,傳統農業和優勢特色農業產業2同步發展,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特色產業帶。xx年末,成都市糧食作物產量達到274. 78萬噸,與上年產量相比稍有減少,為xx年產量的98. 5%;油菜產量達23. 86萬噸,增長1. 8%;蔬菜產量達494. 69萬噸,增長2.2%3。養殖業方面,通過調整畜禽結構和倡導規模養殖,成都市建成了一批生豬、肉(奶)牛、雞鴨兔和水產等規模養殖場。xx年成都市獲得市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生豬養殖場45個,蛋雞養殖場6個,肉雞養殖場8個;獲得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7個,奶牛養殖場2個,蛋雞養殖場3個,肉雞養殖場1個,肉(獺)兔養殖場3個4。
然而近幾年來,頻繁發生的干旱、洪費、暴雨、泥石流、冰雹、雪災、地震、禽流感、豬流感、植物病蟲害等各種災害給原本承受災害能力就很弱的農業造成了巨大損失,這不僅會延緩農業發展速度、阻礙農民增收、妨礙農村穩定和農村經濟增長,最終影響了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還會給國家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農業防災減災機制的建立顯得尤為重要。
xx年5月四川省被批準為六個恢復試點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省份之一,為成都市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間。政策性農業保險是一個相對于商業性農業保險的概念,是指政府為了保障農業生產、實現農村經濟穩定增長而實施的農業保險或農業保險制度,它能夠有效分散農業風險以及分攤損失,是世界各國對農業支持保護的重要手段。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開展在穩定農民收入,保障農業資本安全,改善農民信貸、經濟地位,進而穩定農村金融市場,促進農業、農村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穩定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不僅是完善中國農業支持保護體系,提高農業產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也是農業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安全閥”。xx大以來,中央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多次出臺文件對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作出明確要求。與此同時,四川省、成都市也十分重視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相繼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四川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意見》(川府函(xx) 96號)、《關于開展xx年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通知》(川財金(xx〕14號)、《關于印發〈成都市xx年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成農險組(xx) 2號)和《關于印發〈關于完善成都市農業保險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成農險組(xx) 2號)等文件促進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開展。由此可見,成都市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才剛起步,面臨著的是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相應的法律法規還沒出臺,制度設計極不完善、相關政策也很不成熟,政策性農業保險中各主體行為協調性亦有待加強,統籌城鄉背景下成都市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的道路顯得任重而道遠。
1.1.2選題意義
四川作為一個農業大省,農業基礎地位仍較薄弱,農業抗風險能力還有待加強。制約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長、農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很多,特別是中國發展滯后的農業保險,還遠遠不能滿足農村、農民抗御自然災害的需求。因此,發展中國的農業保險,特別是政策性農業保險迫在眉睫。成都市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其在政策性農業保險運行模式上的探索和創新,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特別是xx年在都江堰市和xx年在都江堰市、彭州市、蒲江縣試點的稱猴桃保險的做法,不僅是從理論和實踐上踐行著城鄉統籌發展,而且還可以為全國其他地區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提供借鑒,因此,本研究在選題上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1.3研究目標和內容
1.3.1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為在分析國內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情況和模式的基礎上,結合成都市統籌城鄉的背景對成都市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與運行模式的探索進行研宄,最后結合成都市探索的稱猴桃保險模式,為豐富和完善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運行模式和制度建設提出一些建議。
1.3.2研究內容
(1)提出問題,介紹本文的選題背景和研宄意義。
(2)簡單闡釋農業保險的基本原理、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必要性以及政策性農業保險具有的功能與特征。
(3)分析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歷程和發展模式,為本文的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礎。
(4)概括介紹成都市試點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試點情況,然后重點分析了成都市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制度建設、運作模式和財政補貼情況。
(5)以成都市探索創新的稱猴桃保險模式為例從相關制度建設、實施細則、實施狀況、取得的成效進行分析,并基于以上分析對稱猴桃保險發展模式進行簡單評價。
(6)在前文的研究基礎上得出相應的結論,并基于結論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
1.4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圖
1.4.1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本文的研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文獻研宄法。通過對文獻的檢索與閱讀,認識了農業保險的性質以及農業保險市場失靈的問題,政策性農業保險三方主體的行為以及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模式等,對與本文相關的研宄有較深入的了解。
(2)對比分析法。通過對國內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模式的簡介,對國內不同模式間進行對比分析。
(3)案例分析法。通過分析統籌城鄉背景下成都市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制度建設和運作模式,然后以成都市探索創新的稱猴桃保險模式為例進行具體分析,最后總結得出成都市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中存在的問題。
本研宄的數據主要來源于xx年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報告、成都市財政局網站、球都市農業信息網、成都市統計年鑒、成都市稱猴桃協會和成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等相關網站和組織。
1.4.2研究的技術路線
1. 5研究的重點
本研究的重點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對農業保險的基本原理、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必要性以及政策性農業保險具有的功能與特征進行簡單闡述,為下文的研宄奠定理論基礎;二是國內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歷程和運行模式分析;三是基于統籌城鄉背景下的成都市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情況分析,主要從成都市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制度建設、運行模式兩方面進行分析,然后以成都稱猴桃保險為例進行具體分析。
【經濟專業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論文開題報告12-21
經濟類開題報告12-23
護理專業的開題報告11-09
舞蹈專業的開題報告11-06
護理專業開題報告01-06
日語專業開題報告01-11
汽車專業開題報告02-16
土木專業開題報告08-09
機械專業開題報告11-05
設計專業開題報告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