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樓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樓畢業設計開題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樓畢業設計開題報告1
大學生需要明白在畢業之后,很多東西都需要接受社會的洗禮,在學校中的一些基礎知識在邁向社會是行不通的。為了豐富自己的見識,及時參與社會實踐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即將畢業的時候也會進行畢業設計。下面為大家推薦大學生教學樓畢業設計開題報告,希望可以幫助到朋友們。
文 獻 綜 述
(一)主要內容
1、工程概況
該建筑擬建于長沙市香樟路沿街地段,地勢平坦,總建筑面積面積4000~20000m2,框架結構,層數主體5層,層高3.6~4.2m;
2、建筑設計
1) 普通教室:50人普通班50~100個,1.1~1.2m2/生;
2) 教師休息室每層1~2個,每層4間教師辦公室;
3) 其它:衛生間、樓梯間等按有關規定計算其數量與尺度,并設底層大廳;
4) 屋面為上人屋面;
3、結構設計
1) 氣象條件:全年為偏南風,夏季為西南風,基本風壓W0=0.35kN/m2;基本雪壓W0=0.4kN/m2;
2) 建筑場地類別:場地為II類;淺基:fak=240KPa,ηb=0.3,ηd=1.5。深基礎(樁基):粉質粘土qsa=25kPa;圓礫qpa=2500KPa,qpa=55KPa;強風化泥質板巖qpa=3000KPa qsa=60 KPa。中分化巖石qpa=2000 KPa,微分化巖石qpa=3500 KPa;
3) 相對濕度:最熱月平均73%;
4) 溫度:最熱月平均30.1℃,最冷月平均4.2℃,夏季極端最高39.8℃,冬季極端最低-8.5℃;
5) 地震設防烈度:抗震設防烈度為7(8)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5(0.30)g;
6) 地下水位淺基地表以下3.0m;樁基地表下4.0m。無侵蝕性;
7) 場地地質資料:根據對建筑基地的勘察結果,地質情況見任務書附表;
8) 建筑物耐久年限為50年,耐火等級為二級;
(二)目的和意義
畢業設計是教學計劃中最后一個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從事設計工作的初步嘗試,其基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基本技能應對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是學生對四年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系統化、綜合化運用、總結和深化的過程。通過選題、調研、收集分析資料、方案設計、結構計算等過程,檢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實踐能力。通過畢業設計、畢業答辯,來考核教學質量,對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畢業設計是整個本科階段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過程,在這次畢業設計中,鍛煉我們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和查閱資料的能力,運用各種設計規范和通用圖集以及國家、地方標準,完成建筑設計和結構計算,繪制施工圖,并通過計算機繪圖、計算等環節,提高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讓自身向著一個合格工程師的方向去發展和努力。
此次畢業設計我的做的課題為“長沙第一育人中學教學樓5號樓”設計,我要在設計過程中運用大學期間學到的各項知識,并利用CAD、天正、PKPM等相關軟件進行機算,并手算其中部分框架,并用計算機進行驗算。通過這個過程我不僅能學到設計相關的知識,發現自身的不足,還能了解框架結構的特點和設計方法等,使我對建筑結構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這對我以后的工作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21世紀是知識經濟占國際經濟主導地位的世紀,人力資本和科技創新作為知識經濟的兩大支柱都與教育密切相關。校園則是實施和發展教育事業培育人才的主要場所,校園的規劃與設計將直接影響著教育氛圍與其底蘊。
現代教育理念與城市設計原理相結合的校園規劃構思。現代教育正面臨重大挑戰與變革。今天的學校建筑不僅是一個能遮風避雨的學習場所,它更是一個發展知識、塑造人格、充分滿足人們理解、認識和發現欲望,承載時代內涵的載體。在中國當代校園建設中,一些中小學校達到了相當的建設規模和標準,它們是所在城市地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校園建筑建設中,教學樓占有相當重要的角色。所以一個設計新穎,功能齊全,使用方便,形象完好的教學樓不僅給人帶來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還可以給人以新的認識可以提高學校名氣,代表學校形象,甚至可以作為學校的標志性建筑。
(三)文獻綜述
土木工程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她反映出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科學和技術發展的面貌。土木工程在我國可分為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鐵路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給水和排水工程、環境工程等,其中建筑工程的結構形式可分為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板柱-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核心筒結構和巨型結構等,多層建筑常采用框架結構形式。
框架結構是由梁柱等桿件體系組成的結構,是多高層建筑的常用結構體系,具有良好的.變形性能,可方便的進行平面布局,能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一般設計成雙向梁柱抗側力體系,抗震設計時,一般不宜設計成單跨結構。
在豎向荷載作用下,框架結構以梁受彎、柱受彎壓為主要特征,梁端彎矩和跨中彎矩為梁結構的控制內力。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柱承擔水平剪力和柱端彎矩,并產生水平側移。
框架結構由鋼筋混凝土梁、柱、節點和基礎組成主框架,橫梁和柱通過節點約束共同工作,力的傳遞路線明確,計算分析理論較為成熟。框架結構中墻體一般為填充墻,起圍護和分割作用,可靈活布置,所以對于使用上要求變化的空間較多采用框架結構。
框架結構具有很好的受力性能,屬于柔性結構,自振周期較長,經過合理設計可具有較好的延性性能,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有利于抗震設計。
教學樓是學校學生、教師進行學習、教學活動的地方。
常見形式為內走廊式,中間為公共走廊,走廊兩側布置主要使用房間,也可以在局部打破此布局,營造活潑變化的建筑形式。
本次設計高度雖為3.9×5=19.5m,不屬于高層建筑的范疇,但是由于人員眾多,宜設置防煙樓梯間及安全疏散指示燈。
具體設計應滿足:
(1) 容積率要求
學校的建筑容積率可根據其性質、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積中學不宜大于0.9
(2) 建筑物間距要求
a) 教學用房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
b) 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層滿窗日照不應小于2h。
c) 兩排教室的長邊相對時,其間距不應小于25m。
d) 教學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單內廊的形式。
(3) 平面組合要求
教學用房的平面組合應使功能分區明確、聯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
(4) 普通教室
a) 課桌椅的排距:不宜小于900mm;縱向走道寬度均不應小550mm。課桌端部與墻面(或突出墻面的內壁柱及設備管道)的凈距離均不應小于120mm。
b) 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于30°。
c) 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課桌后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應設置不小于600mm的橫向走道。
d) 普通教室應設置黑板、講臺、清潔柜、窗簾桿、銀幕掛鉤、廣播喇叭箱,“學習園地”欄、掛衣鉤、雨具存放處。教室的前后墻應各設置一組電源插座。
e) 黑板尺寸:高度不應小于1000mm,寬度不宜小于4000mm。
f) 黑板下沿與講臺面的垂直距離:宜為1000--1100mm。
g) 黑板表面應采用耐磨和無光澤的材料。
h) 講臺兩端與黑板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00mm,寬度不應小于650mm,高度宜為200mm。
(5) 衛生間
a) 教學樓應每層設廁所。
b) 學校水沖廁所應采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并應設排氣管道。
c) 教學樓內廁所的位置,應便于使用和不影響環境衛生。在廁所入口處宜設前室或設遮擋措施。
e) 廁所內均應設污水池和地漏。
參考資料:
1、教材:《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土力學地基與基礎》、《多層與高層結構設計》、《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旅館建筑設計》、《建筑制圖》、《房屋建筑學》
2、制圖標準、規范:
《建筑構造》、《建筑制圖標準》、《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建筑設計資料集》、《中南地區通用建筑設計標準圖集》、《教學建筑設計規范》、《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建筑結構荷載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砌體結構設計規范》、《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結構抗震設計規范》、《旅館建筑設計規范》、其它有關的法規、條例等
3、建筑構件通用圖集及中南地區通用建筑標準設計圖集
2.本課題要研究或解決的問題和擬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徑):
(一)建筑設計
根據設計任務書要求,綜合考慮基地環境、使用功能、材料設備、建筑經濟及藝術等問題,對建筑完成建筑總體布置、空間組合進行可能與合理的安排,提出初步設計方案,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進一步充分完善,綜合成較為理想的方案,并繪制成設計文件(設計總說明、建筑總平面圖、各層平面圖、剖面圖、立面圖)。
(二)結構設計
根據建筑設計方案和原始資料,選擇確定結構體系,布置結構構件,結構計算(選一榀框架計算)
1、確定框架計算簡圖;
2、荷載計算:注意傳力正確,防止少算和漏算;
3、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分析與計算;
4、地震作用計算;
5、荷載組合與內力組合;
6、截面設計(配筋計算)、節點區設計及構造設計;
7、地基與基礎的設計和計算;
8、自選構件的設計和計算:包括樓梯、雨棚、井式樓蓋等。
9、基礎可選用:獨立基礎、條形基礎(十字交叉基礎)
(三)繪制施工圖
建筑設計與結構設計經指導教師審批通過之后,進行施工圖設計
1、建筑施工圖
設計說明書:包括施工圖設計依據、設計規模、面積、標高定位、用料說明等。
建筑總平面圖:表明建筑用地范圍,建筑物及室外工程(道路、圍墻、大門、擋土墻等)位置、尺寸、標高,并附必要的說明及詳圖。比例1:200。
建筑各層平面圖、剖面圖、立面圖:詳細標出門窗洞口、墻段尺寸及必要的細部尺寸、詳圖索引。比例可選1:50、1:100、1:200。
建筑構造詳圖:包括平面節點、檐口、墻身、門窗、樓電梯等詳圖,應詳細表示各部分構件關系、材料尺寸及做法、必要的文字說明。比例可選1:30、1:20、1:10等。
2、結構施工圖
結構設計總說明:包括工程概況、設計依據圖紙說明、建筑分類等級、主要荷載取值、主要結構材料等。
基礎平面圖:包括定位軸線、基礎構件(包括承臺、基礎梁等)的位置、尺寸、底標高、構件編號;基礎底標高不同時,應繪出放坡示意圖;采用樁基時,應繪出樁位平面位置、定位尺寸及樁編號;先做試樁時,應單獨繪制試樁定位平面圖。
結構平面圖:包括定位軸線及梁、柱、承重墻、抗震構造柱位置及必要的定位尺寸,并注明其編號和樓面結構標高。現澆板應注明板厚、板面標高、配筋(亦可另繪放大的配筋圖.必要時應將現澆樓面模板圖和配筋圖分別繪制),標高或板厚變化處繪局部剖面。屋面結構平面布置圖內容與樓層平面類同,當結構找坡時應標注屋面板的坡度、坡向、坡向起終點處的板面標高;當屋面上有預留洞或其他設施時應繪出其位置、尺寸與詳圖,女兒墻或女兒墻構造柱的位置、編號及詳圖。
樓電梯圖:應繪出每層樓梯結構平面布置及剖面圖,注明尺寸,構件代號、標高、梯梁、梯板詳圖(可用列表法繪制)。
雨棚、陽臺、檐口等構件施工圖:應繪制出其平面布置及剖面圖,注明尺寸,構造做法及詳圖。
(四)設計說明和計算書
1、內容:整理設計說明書(建筑、結構)和結構設計計算書。設計說明書要求有中英文摘要;結構方案選擇的依據、結構布置說明。結構設計計算書要求有結構設計的全過程:包括計算單元、計算簡圖、荷載計算、內力計算、內力組合、截面設計及基礎、樓梯等自選構件的設計計算等。
2、要求:內容完整,條理分明,計算準確,圖示清楚,字跡工整,裝訂整齊。一律用鋼筆書寫或計算機打印,計算書要有前言和目錄等。
教學樓畢業設計開題報告2
1、選題依據及意義
1.1選題背景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懷揣對這一美好藍圖的向往和憧憬,設計或者修建出自己心目中那跳動的音符,是每一個選擇建筑這個行業的學子所向往的,隨著全球資源的不斷縮減,低碳,節能,減排的建筑構思也不斷涌現,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精神的需要也更是不斷所體現,而教學樓這一培養廣大學子的學習樂園的場所,對我們的建筑設計也不斷提出了新的挑戰,濃郁的學習氛圍自然需要的是一種簡潔明快,清新大方的設計,同時也體現著廣大青少學子的精神面貌,因而根據多方面的因素和要求,并貫徹執行國家“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設計建筑要求是每一個從事建筑行業的我們的要求和追求。
1.2設計目的
1)結合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和實踐相結合;
2)了解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的具體內容;
3)熟悉與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相關的具體內容;
4)掌握建筑設計、結構設計的一般原則、步驟和方法;
5)掌握多層公共建筑類型房屋的結構造型(包括基礎造型)、結構布置,結構計算及主要施工圖繪制全過程,從而使對多層房屋結構具有一定的設計能力;
6)能綜合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培養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相應的設計技巧;
7)培養設計工作中實事求是,嚴格準確的科學態度和工作
1.3設計意義
通過本次畢業設計可以使我們鞏固在大學里所學過的專業知識。并可以系統的將大學四年所學的知識聯系在一起,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掌握建筑工程設計的程序和方法。另外,使我們能夠熟悉建筑工程建設的各項法規與規程,了解建筑工程項目設計的基本內容和環節;熟悉多層類型房屋的建筑和結構選型、結構布置、結構計算及主要結構施工圖繪制的全過程;通過繪制施工圖,編制計算書強化繪圖和使用專業軟件進行分析計算的基本技能;同時使我們在整個設計過程中了解建筑工程中多工種協調、配合的重要性,培養交流、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從而具備工程技術人員應有的基本技能和素質。
畢業設計是畢業前最后學習和綜合訓練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學習深化、拓寬綜合教學的重要過程。通過畢業設計我們系統地、綜合地、靈活地運用學到的各種理論知識,解決建筑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在分析、使用技術資料、計算、繪圖、編寫設計文件及獨立工作等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作為一名建筑設計人員我們應該從本次設計開始有意識的培養嚴謹,科學的設計態度,貫徹國家“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建筑方針。同時,也應該樹立“建筑為人服務,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2、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含文獻總述):
隨著建筑業的發展,目前多層和高層建筑逐漸增多,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是其主要形式,雖說它的鋼筋及水泥用量都比較大,造價也比混合結構高,但它具有梁柱承重,墻體只起分隔和圍護的作用,房間布置比較靈活,門窗開置的大小、形狀都較為自由的特點。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充分利用其使用空間,滿足了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同要求。因此,框架結構房屋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青睞。
承重系統與非承重系統有明確的分工,是框架結構體系最明顯的特點,級支撐建筑空間的骨架是承重系統,而分割室內外空間的圍護結構和輕質隔斷,是不承受荷載的。因此,柱與柱之間可根據需要做成填充墻或全部開窗,也可以部分填充,或做成空廊,使室內外空間靈活通透,因考慮教學樓的采光,可采用部分填充,部分開窗。在框架結構體系下,室內空間常依照功能要求進行分隔,可以是封閉的,也可以是半封閉或開敞的。隔墻的形狀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直線的,也可以說折線或曲線的,另外,從虛實效果上看,或虛或實,或虛中有實,或實中有虛,皆可表達一定的設計意圖。
框架結構是由水平放置的梁構件和豎向放置的柱構件組成的主要承重框架,與樓(屋)面板共同構成的空間受力體系,并通過布置非承重填充墻(隔墻)形成適應需要的獨立的建筑空間。框架結構的最大特點是承重構件與圍護構件有明確分工,建筑的內外墻處理十分靈活,應用范圍很廣。這種結構形式雖然出現較早,但直到鋼和鋼筋混凝土出現后才得以迅速發展。根據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體系可分為橫向布置、縱向布置及縱橫雙向布置三種。橫向布置是主梁沿建筑的橫向布置,樓板和連系梁沿縱向布置,具有結構橫向剛度好的優點,實際采用較多。縱向布置同橫向布置相反,橫向剛度較差,應用較少。縱橫雙向布置是建筑的縱橫向都布置承重框架,建筑的整體剛度好,是地震設防區采用的主要方案之一。
3、本課題研究內容
3.1建筑方案設計
3.1.1工程概況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邊緣,地處岷江出山口,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文化古城,其濃郁的文化氛圍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這里的人們,而學校建筑是傳承其文化,體現其莘莘學子風貌的重要場所,其因此,結合這里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歷史文化,設計一所符合這里的的條件的學校建筑至關重要。
3.1.1.1教學樓工程概況
教學樓為擴建的建筑,擴建的都江堰市中學教學樓,采用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該樓地上總建筑面積大約6900m2,占地面積大約1380m2.本教學樓的主體建筑5層,耐火等級二級,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
3.1.2建筑設計
建筑設計包括建筑空間環境的造型設計和構造設計。
3.1.3建筑空間環境的造型設計
1)建筑總平面設計,主要是根據建筑物的性質和規模,結合基地條件和環境特點,以及城市規劃的要求,來確定建筑物或建筑群的位置和布局,規劃用地內的綠化,道路和出入口,以及布置其他設施,使建筑總體滿足使用要求和藝術要求。
2)建筑平面設計,主要是根據建筑的空間組成及使用要求,結合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來確定各個房間的大小和形狀,確定房間與房間之間、室內與室外之間的分隔聯系方式,進行平面布局,使建筑的平面組合滿足適用、安全、經濟、美觀和結構合理的要求。
3)建筑剖面設計,主要根據功能和使用要求,結合建筑結構和構造特點,來確定房間各部分高度和空間比例,進行垂直方向空間的組合和利用,選擇適當的剖面形式,并進行垂直方向的交通和采光、通風等方面的設計。
4)建筑立面設計,主要根據建筑的性質和內容,結合材料、結構和周圍環境特點,綜合地解決建筑的體型組合、立面構造和裝飾處理,以創造良好的建筑形象,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
3.1.4建筑的構造設計
構造設計主要是研究房屋的構造組成,如墻體、樓地面、樓梯、屋頂、門窗等,并確定這些構造組成所采用的材料和組合方式,以解決建筑的功能、技術、經濟和美觀等問題。構造設計應繪制很多詳圖,有時也采用標準構配件設計圖或標準制品。
3.1.5建筑功能分析
1)在本設計中結合學校各主要使用空間的特點將其分為教學活動區、教師辦公區、宿舍、食堂以及風雨球場等,各功能塊之間的關系。
建筑工作者與其說是運用構思創意與設計技巧創造美好的建筑,不如說是給人們創造美好的環境,所謂環境應具科學,技術,藝術的內涵!優美的環境更能反映其不同的精神面貌,而對于學校建筑更是如此!--簡潔大方,清新優美,靜謐端莊!根據鬧與靜的功能分區,宿舍與風雨球場、教學區、辦公區的布置應該分隔一定的距離,比如風雨球場與教學區屬鬧區,兒辦公區與宿舍相對安靜,因此應該分隔布置。
2)根據教學樓各房間使用要求的不同對它們進行功能分區,使其既分隔而互不干擾,且又有適當的聯系。各房間的功能關系。
本教學樓為內廊式建筑,進出口由大廳兼做休息平臺的(大廳不至于一樓),樓梯澤根據耐火等級,防火規范,易于疏散布置于教學樓建筑物的中間及兩側。教學樓坐南朝北,根據其潔與污、鬧與靜的功能分區,廁所布置于教學樓建筑物的右側,辦公室布置于教學樓的左側,根據中小學校建筑規范,化學實驗室布置于一層,其他實驗室逐層依次往上布置。
教學活動區
教學活動區主要包括普通教室以教學年級為單位分別布置在1、2、3、4層。
教師辦公區
教師辦公區主要包括5間教師辦公室,與普通教室相對應布置于1、2、3、4層,在豎直向上方便教師與學生的聯系,而在水平方向上通過分區布置又對兩種使用空間起到很好的分隔作用。
3.2教學樓經濟問題分析
運用建筑技術組合空間形體時,除需滿足功能和審美的要求之外,還需喲符合經濟適用的的原則。建筑中的工程技術問題,是構成空間形體的骨架和基礎。同時,工程技術本身如結構,設備,裝修等,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和施工費用.因此新結構、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因引起相當大的重視。同時應把一定的建筑標準作為思考建筑經濟問題的基礎。
3.3建筑物的藝術造型
藝術造型是多方面的,從室內到室外,也包括民族習俗,地域文化,構圖技巧,以及形式美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對于中小學教學樓,是大量性的建筑,反映在造型藝術上,只要做到簡潔明快,樸素大方就可以了。
3.4繪制建筑施工圖
1)建筑設計總說明
2)總平面圖:道路,綠化,小品等的設計布置,標明建筑與道路,建筑與紅線之間的關系
【教學樓畢業設計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11-20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06-19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06-21
2016畢業設計開題報告01-08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格式01-19
2017畢業設計開題報告12-23
土建畢業設計開題報告03-03
高校畢業設計開題報告06-17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范例07-14
道路畢業設計開題報告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