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開題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城市規劃開題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城市規劃開題報告1
一、課題的來源、目的、意義(包括應用前景)、國內外現狀及水平
課題來源:生產實踐
課題目的:
1、通過小區規劃設計讓自己對小區具體實施由淺顯到深入的過程。
2、正確的運用小區周邊環境對小區做好整體協調。
3、充分的將“休閑”“環境”“空間”理念融入到小區規劃當中。
研究意義:居住區是一個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設有一定數量及相應規模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公用設施的地區,是一個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為居民提供居住、休憩和日常生活服務的社區。它包括居住區、居住小區、居住組團、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它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相對獨立的生活居住地段,同時還是一個社會學意義上的社區,它包含了居民相互間的鄰里關系、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等維系個人發展和社會穩定與繁榮的內容。
居住區規劃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來其目標是期望形成一個良好的社區,是構建一種廣義交流層次上的良好的人際關系,從物質形態構筑而言可以說是提供一些場所。從居住區在中國發展的歷程來看,隨著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建居住區已不適應現代人的居住要求,居住區規劃設計需要考慮更多的問題。
國內外現狀及水平: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明顯提高和對改善居住環境的迫切需求,全國各地相應建成了一批具有當地特色、環境良好、功能完備、經濟適用的居住小區,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居住環境,推動了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但與此同時,也暴露出我們在小區規劃設計方面容易忽視的一些問題,例如社區功能不完善、居住組團布局不合理、服務性設施缺乏、居住環境安全差、小區模式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等等。而國際上居住小區的設計也趨向智能化,綠色環保,這也是我國當今研究的話題。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方法或工程技術方案和準備采取的措施
主要內容:
A:文本部分:(裝訂要求請參考“邵陽學院畢業設計編寫要求及裝訂規范”)
(一)畢業設計任務書
(二)基地分析及可行性研究報告(字數為20xx~3000字);
(三)設計說明:
1.總則:設計依據、設計范圍、設計指導思想
2.總平面設計:場地概述、總平面布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3.單體建筑方案設計:住宅(多層、高層等)單體設計、公共服務設施(會所、中小學校、幼兒園、商店等)單體設計等
4.景觀設計:景觀小品、園林綠地
B:圖紙部分:
1.小區鳥瞰圖
2.小區總平面圖
3.道路交通分析圖
4.綠地景觀規劃圖
5.主要建筑平面設計圖
6.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
7. 重點地段城市設計鳥瞰以及表達城市設計意向的有關分析圖
8.功能分析圖
9.局部景觀設計
技術方案及措施:做足準備工作,實際居住區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居住區的人口容量以及人群層次,給設計方案進行定位,隨時記錄下各種有用信息。
根據小區實際情況繪出平面圖,查閱圖書館和資料室等文獻資料,并利用網絡資源來完善設計,對于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及時向導師請教,多與導師進行交流,糾正錯誤。
三、現有基礎和具備的條件
[1] 段漢明.城市詳細規劃設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xx.
[2] 李德華.城市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3] 譚縱波.城市規劃[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4] 李錚生.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與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5] 徐循初.城市道路與交通規劃(上、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6] 埃德蒙?N?培根.城市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7] 劉濱誼.現代景觀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xx.
[8] GB/T 50001-20xx,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9] GB/T 50104-20xx,建筑制圖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10] 當代國內外住宅區規劃實例選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1] 高密度底層住宅區規劃與建筑設計 機械工業出版社.
[12] 建筑設計資料(第二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4.
[13] 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佳作選遍--城市住宅.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
[14] 21世紀城市住區.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5] 當代商業住宅區的規劃與設計—新都市主義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城市規劃開題報告2
提高城市規劃決策的科學性,領導應當尊重科學、尊重專家、尊重規律、尊重群眾。在制定規劃中,要多方案比較,要建立和實行嚴格的專家評審制度。現在有的城市把專家評審當成過場和形式,這是不正確的,必須改變。城市領導應當真心誠意地聽取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那些和自己有不同看法的意見。要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真正讓群眾參與到城市規劃的制定過程之中來,在規劃確定之后,置規劃的實施于群眾的監督之下。城市規劃應當保持連續性。不能一任領導一個規劃,換領導就換規劃,城市領導在城市發展的長期任務中,要“跑好接力賽”。
樹立科學發展觀,提高城市規劃的科學決策水平,與正確的政績觀緊密相關。國家應建立新的科學的干部考核體系和制度,這是克服當前由于政績考核方面的片面性與表面性所造成失誤的迫切需要。
加強學習和職業道德的建設
對我們城市規劃界自身來說,急迫的任務是加強學習和加強職業道德的建設。
我們城市規劃界的同志們千萬不要認為科學發展觀是我們已經明白的事,是城市規劃已經倡導的,從而失去努力學習和提高的重要機遇。的'確,全面發展和協調發展從來就是城市規劃的根本原則,可持續發展則是城市規劃的目的所在。但是,第一,現在全國上下都樹立和貫徹科學發展觀,對我們的壓力就大了;第二、城市領導在城市科學發展觀方面對城市規劃的要求更高了;第三、相關方面工作的綜合協調觀念也在加強;第四、廣大群眾對城市規劃的綜合協調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我們過去的水平和能力能夠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嗎?!其實,我們這個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龍頭”到底當得怎樣?大家也心中有數。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必須努力學習,才能夠跟上形勢的發展。
學什么?核心是學習和提高政策水平,提高協調的能力和水平?茖W發展觀要求全面發展、要求可持續發展,目的和條件正是協調。綜合協調,正是我們城市規劃的基本功。學習的內容很多,首先要學習政治、學習形勢、學政策。其次,要學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許多學建筑和工程的同志,如果再不學習經濟,是很難做好規劃的,更不要講去協調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再次是學法律,學法制。還要學社會學等?傊,我們在做綜合工作,我們的知識應當是多方面的。
要大力加強城市規劃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建設。在規劃編制和實施中堅持科學發展觀,并不容易。比如,在甲方提出并不科學、甚至很不科學的要求時,我們怎么辦?是完全聽從其要求,奉命作文與畫圖,還是從大局出發,堅持科學,堅持原則,努力工作,并且用多種方案比較和經濟技術分析城市發展的利弊得失,去說服,去爭取領導的理解和支持。這恐怕是我們規劃界面臨的嚴峻考驗。在這個問題上,規劃專家們和上級政府也肩負著重要責任。至于那些只是為了貨幣而胡亂“規劃”的現象,則是我們必須堅決防止和嚴格禁止的。對城市規劃市場,政府必須加強調控和管理。城市規劃是政府行為,是代表人民利益的行為。我們的責任是對國家和人民負責。我們要無愧于城市規劃這個神圣而崇高的職業!
城市規劃開題報告3
1.題目來源
本課題來源于松滋市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是一項實際工程項目
2.研究目的和要求
修建性詳細規劃作為規劃最微觀的層面,在城市規劃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前城市飛速發展的時期,有許多城鎮居住區的興起。因此,城鎮居住區的規劃成為了城市中一個具有特色的區域。松滋市紙廠河鎮紙金社區居住小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就是一個這樣的項目。通過此項目設計,鞏固大學幾年來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并將其運用到實際項目的設計中,鍛煉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通過對項目的研究,可以初步掌握此類修建性詳細規劃設計的內容和方法,加強對規范的深入了解,學會應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以及當地的有關規定。通過針對具體問題的研究,可以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將來進入工作崗位之前的一次系統學習提高的機會。
3.閱讀的主要參考文獻及資料名稱
[1]周文霞,王翠萍.宜人·怡人·冶人——議如何創造高品質的居住小區外部環境華中建筑,HuazhongArchitecture,編輯部郵箱20xx年05期
[2]曾湘;對居住小區規劃設計中常見問題的分析四川建材,SichuanBuildingMaterials,編輯部郵箱20xx年06期
[3]彭燕;開放式結構居住小區的發展研究【網絡出版投稿人】重慶大學碩士
[4]呂雪夢;基于住宅選擇視角的城市居住空間分異研究【網絡出版投稿人】浙江大學碩士
[5]崔淑勇;郊區化居住小區建設與發展模式探討商業時代,CommercialTimes,編輯部郵箱20xx年20期
[6]周檢;城市住宅區規劃原理同濟大學出版社
[7]王芳;居住區規劃與設計—住區規劃理論居住區規劃—案例分析
[8]田寶江;生態和諧—居住區規劃設計理念創新CNKI,20xx年11月
[9]長江大學設計研究院;松滋市紙廠河鎮總體規劃(20xx-2030)
4.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與研究的主攻方向
(1)在市場經濟相當發達的現在,修規表現出相當的不適應,這不僅有市場的原因,也有修規本身局限性的原因。根據《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對修規編制內容的規定,修規具有明顯的工程性特點。無法滿足市場多元化的需求。居住區環境作為城市空間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的生活休戚相關,居住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居民的生活質量。隨著物質和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從起初對住房建設數量的追求逐漸地過渡到對居住質量的追求。因此,創造一種合適的居住區環境已成為時代的要求并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
(2)西方城市規劃從建筑工程向社會經濟、公共政策方向發展,從建筑學科向多學科發展。在經歷了科學視角、政治視角下城市規劃系統性、理性理念的不斷更新,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西方理論界中逐步衍生出一種全新的城市規劃思想,即交往規劃思想。該類思想把城市規劃視為一種本質性的交流行為,而將規劃的全過程物化為溝通、交流與協作的過程,賦予了規劃行為更多的從屬于各利益團體間的交流、對話屬性。這些利益團體包含市民、政府、開發商乃至當地規劃社區等,真實反映了他們之間多元化的利益關系。因而規劃工作者不僅扮演技術專家的職業角色,更充當各利益團體間的協調者、解釋者與排憂解難者。在交流視角下,多元化發展的城市規劃思想,通過廣泛的宣傳、積極主動的對話、實時的溝通交流吸引多方參與到規劃協作中,令城市規劃由為公眾規劃轉變為與公眾共同規劃的科學模式。
(3)自從1980年引進西方現代城市設計理論開始,我國城市設計經歷了30年的時間和探索,取得了豐厚的經驗和成果,當前,將本屬于修建性詳細規劃的項目當作城市設計的現象較為普遍。對照城市設計的人性化目標,修建性詳細規劃在滿足人的全方位需求方面還存在著不足之處。居住區規劃設計一個綜合性的課題,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也是城市功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著城市不同時期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特征。應從人的需求出發,根據整體環境和具體要求來綜合設計,充分利用當今的科學技術,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居住區規劃設計理念。居住區規劃設計一個綜合性的課題,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也是城市功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著城市不同時期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特征。應從人的需求出發,根據整體環境和具體要求來綜合設計,充分利用當今的科學技術,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居住區規劃設計理念。
5.主要研究內容、需要重點研究的關鍵問題及解決思路
紙廠河鎮位于松滋市東南邊陲紙金社區位于紙廠河鎮南部,規劃區域位于,欣欣街西側,新政街南側,地塊面積2.52公頃。新政街北側與規劃地塊相對的為紙廠河中學,設計時需要設置小區出入口。周邊以農田為主,有部分教育科研設計用地。規劃范圍內目前以農田,樹木為主,有少量的民居,其余的為空地。
由于新政街在鎮區總規中定為城鎮發展主軸,欣欣街為城鎮發展次軸,均為城鎮主干道,這兩條道路周邊即城鎮商業中心,而規劃區域即在城鎮中心區。在方案中要充分考慮到當前新政街和欣欣街的交通狀況及將來周邊居住環境需求。并且依照上位規劃將地塊定性為以居住、商業及綠化為一體的綜合性居住地塊,堅持以人為本,居住區的功能結構和規劃布局有利于提高居民生存空間質量,有利于創造富有活力的社區生活,節約土地資源,最大限度降低開發與保護資源之間的沖突,旨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發揮各專業間的相互兼容和相互制約的作用,以更好的在構筑居住環境過程中把握人和環境之間的平衡關系,從而創造出一個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居住環境,紙廠河鎮區域性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中心。
6.完成畢業設計所必須具備的工作條件及解決辦法
規劃范圍地形圖,基礎資料的收集,現場調研了解地塊周邊環境,相關業主單位對于本地塊的要求和規劃思路等,相關的設計軟件AUTOCAD,SKETCHUP,PHOTOSHOP軟件。
解決方法:
1文獻比較收集查閱相關技術資料,消化吸收,形成初步設計思路。
2實際調研現場調研,了解項目地塊周邊環境,結合基地現狀,充分了解周邊的有利條件。
3歸納總結在文獻比較、實際調研的基礎上通過歸納總結,形成初步方案并繪制各項規劃分析圖,完成設計構思。
4圖形文字結合通過圖片和文字相結合的方法更好的展現方案。用同一的標準書寫、繪制規劃文本及圖紙。
城市規劃開題報告4
點軍區生態新城城市設計
——打造特色濱水生態新城
學 生:夏成果
指導老師: 武師標
三峽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
1課題來源
本次畢業設計課題為點軍區生態新城城市設計,此項目為宜昌市實際項目。
1.1設計內容
根據宜昌市點軍區的社會經濟、歷史文化、城市建設發展的現狀以及自然環境等現狀具體條件,并結合宜昌市的相關規劃,對點軍區規劃區域的建筑形體,空間形態,環境美化等城市風貌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規劃設計,同時結合其濱水的特點,打造特色濱水生態新城。
1.2研究背景
生態城市:武漢輕工大學何曉鳴老師所講授的《城市發展戰略》中生態城市的概念 ——俄國生態學家雅尼茨基提出建設一種理想的環境,即以生態學的原理建立一種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聚集地;也就是建立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的環境。本次規劃作為宜昌市中心城區緊鄰城區且水資源優勢明顯,應緊緊圍繞打造濱水生態新城的目標搶抓機遇、狠抓落實,全面推進生態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當前,點軍區經過多年保護性開發,境內自然環境優美,生態環境優越。在宜昌市的分區規劃中,將良好的資源環境作為根本,城市建設與生態建設同步開展,以綠色GDP作為衡量發展的重要指標。從而定位點軍區:
——集體育休閑、文化產業、教育科研、生態居住、度假療養等職能于一體,發展部分無污染工業物流職能。
——經濟產業生態化,交通出行低碳化,生態環境景觀化的示范城區和休閑旅游景區。
——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在中部生態敏感地區和三峽庫區區域的一個特色示范基地和重要展示窗口。
在其定位中,生態性是始終不斷強調的主題之一。堅持“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努力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實現從“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到“國家可持續發展示范區”的轉變。
2本工程設計的目的和意義
2.1 研究的目的
城市設計的主要目標是創造使人類活動更有意義的人為環境和自然環境,以改善人的空間環境質量,從而改變人的生活質量,空間環境質量正是以人的需求為基礎的。質量意味著空間環境優越的程度,應用到城市就取決于使人愉說的自然聯系,尺度、趣味的匹配和消除不協調的對比。縱觀今昔,質量意味著文化遺產,持續存在的事物和價值。對于城市居民,它意味著好的生活和理所當然地采取一定措施確保安全、健康、舒適、娛樂和方便?臻g環境質量還必須包括提供生活的私密性、興趣活動和取得成就的機會。
點軍區作為宜昌市中心的緊鄰城區,在承接宜昌市中心城區發展動力的基礎上,應當加強自身的綜合實力,做到支持發展,帶動發展。點軍區有著“上控巴夔,下制荊襄”之要塞,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美稱,地理位置的特點決定了城市發展的方向,點軍應充分發揮其濱水環境的優越性,打造成為新時代的濱水生態新城。
2.2 研究的意義
在很多規劃中,濱水空間常常作為城市規劃中的亮點被展現出來。然而,中國很多城市在對濱水區的景觀規劃中,只注重濱水環境傳統的美學價值,而忽略其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維持系統物質與能量循環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忽略維護濱水生態系統、河流自然屬性、自然植被功能等情況下,實施人工草皮覆堤,行道樹沿河排列,園林植被代替自然植被的現象。從而,城市濱水的環境優越性只表現在外在,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其生態功能降低,對于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網絡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本研究旨在發揮濱水環境優越性的情況下,從城市整體著眼,整體規劃形成完整的濱水特色的生態新城。
3國內外相關工程設計與研究的現狀
3.1國外相關工程設計與研究的現狀
2014年10月在斯德哥爾摩市舉辦的皇家海港新城濱水區規劃設計競賽中,ADEPT和Mandaworks的設計方案“Royal Neighbour”獲得了一等獎。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海港新城城市設計充分展現了城市的濱水特性。,在整個濱水景觀設計方案中,城市中三個不同的區域相互結合,創造了多變的城市空間,以及多樣化的建筑單元和形式。整個規劃區域通過一個完整的自行車交通系統緊密結合起來,提供了清晰且通暢的自行車道規劃,充足的自行車停車空間,使自行車出行成為最簡單和有效的交通方式。同時,規劃為該區域創造了靈活多變的開發區域,使各個區域根據城市密度的具體需求而變化,同時保留了貫通整個海港區的豐富的城市街道生活空間。
3.2國內相關工程設計與研究的現狀
2003年,武漢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草案)提出武漢應借“水”興旅游,打造“江漢水鄉”。 “江漢水鄉”包括環湖水系游憩帶、水鄉主題旅游城、湖泊旅游產業群等多個內容。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公共節假日的增加,都市人將得以回歸自然、認識自然、親近自然、享受自然,暫時擺脫都市喧鬧和塵俗的環境,達到徹底放松、休閑、健身、益智的目的,必將大受歡迎,成為都市人生活的時尚和必須。武漢東西湖片區在其規劃建設中,著力打造生態特色和地域特色風貌,不斷完善城市綜合功能,構建“碧水、藍天、綠色、潔凈”的現代化園林城區框架,打造高品質的產業發展中心和人口居住中心,建設武漢主城發展次中心;打造全區“濕地生態”名片。
4設計的主要內容及成果形式
4.1主要內容
在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宜昌市點軍區的地域特點和人文風情,營造生態、宜居的城市環境和現代化的、特色鮮明的城市形象。突出城市的個性特征,以完整的整體設計,使優美的自然環境同現代氣息溶為一體,形成具有特色的濱水城市景觀?臻g設計包括對城市總體空間設計;城市中心和廣場空間設計;城市干道和商業街空間設計;城市居
住區空間設計;城市園林綠化空間設計;城市地下空間設計;舊城保護與更新空間設計;建筑小品和城市細部空間設計。工程設計包括為人們創造一個舒適、方便、高效、衛生、優美的物質空間環境和精神文明環境。城市設計要為城市社區建設一種有機的秩序,包括物質秩序和社會秩序。
城市設計是一項綜合規劃設計工作,要求綜合各專業的需要,做到合理安排。城市設計要立足于現實,并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城市設計的目標是空間形式上的統一、完美;綜合效益上的最佳、優化效果;社會生活上的有機協調。
通過對點軍區地域空間內的各種物質要素,在實現預定統一目標的前提下進行綜合設計,使城市達到各種設施功能相互配合和協調,空間形式的統一、完美,綜合效益的最優化,并形成具有濱水特色景觀的綠色生態網絡。
4.2成果形式
1、開題報告: 4-6 頁 2500字 (含文獻綜述)
2、說 明 書:頁 字
3、圖 紙: A3 號8張
4、譯 文: 6-7 頁3000字
5、論 文:5000字
6、其 它:電子文件與匯報展板(不少于2張)
5設計的方法及手段
5.1研究方法
、傥墨I分析法
文獻分析法主要是同過對城市規劃、城市設計等相關歷史、理論書籍和文獻,各地規范和工程實例資料的搜集、閱讀,總結對研究城市設計模式有關的理論。同時通過互聯網了解國外的研究動態,以把握國際上有關城市設計最先進的思想。通過圖書館網絡數據庫利用與城市設計有關的關鍵詞搜索國內外的期刊、文獻資料,獲得中文及外文文獻資料。
、诜治、比較歸納法
收集各種實際的城市設計工程項目,對他們的設計理念、方法及后期實施過程進行分析、比較,借鑒經驗,并找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③實地調研法
通過實地調研,對項目基地現狀進行細致了解,發現現狀存在問題;研究和分析綜合,總結出科學的結論。
5.2技術路線
6設計進度與步驟
整個設計時間 :學期第一周一一第十四周
整個設計過程:
【城市規劃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開題報告-開題報告12-15
經典開題報告01-04
課題開題報告的格式及開題報告的寫法12-22
課題開題報告格式與開題報告的寫法12-25
有關開題報告課題來源的開題報告文章12-30
課題開題報告格式及寫開題報告的技巧12-25
開題報告格式與開題報告寫作技巧01-15
哲學開題報告11-02
會計開題報告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