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HR如何提高執行力
工作上自然都想追求高執行力,但是HR如何提高執行力呢?方法不可一言蔽之。但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下面這篇文章相信會有所借鑒作用。
執行力也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名詞,幾路觀點各執一詞,有說執行力差是執行者的能力問題,也有說執行力差是管理者目標不明確導致。
之所以開這個話題,是因為我正直面日漸減弱的執行力這個傷腦筋的問題。按說曾經是個強執行力的人,為什么反而在工作了五、六年后變的如此浮躁。為此翻來覆去一整夜,分析原因,尋求解決方法。
其實解決“執行力減弱”問題的過程,也是一個對自己執行力的考驗。
通過單一路徑完成單一目標時,執行力爆棚
回顧自己幾個執行力超強的時期,剛畢業時一家公司轉了幾個崗,初入時做編輯,工作任務很明確——寫稿子。一天三篇,寫完發給主管審,有些會被打回修改。
然后轉做市場,目標也很簡單——簽合同。頂著烈日掃街,一家家商戶陌拜,說明資源,拿到折扣,留下合同,搞定。那時候還沒有團購,沒有LBS,沒有O2O,商戶還挺好搞定。一個下午掃掉一條街拿下半數也不難,邊玩兒著邊把工作干了。
再然后執行落地活動,大規模的高爾夫球賽,明星和慈善,富豪和贊助商,忙忙碌碌一個月協調各方面關系事無巨細連晚會主持人吃什么都折騰到位。完全摸著石頭過河,目的也很明確,把活動不出紕漏的做完。
在運營商做全網線上活動的時候,上級安排好項目,預算,大概方式。出方案協調合作方做設計做網頁搞定技術開發再到活動的總結,這么反復循環做了一年,從一開始手忙腳亂常加班到半夜,到臨離職前游刃有余基本和加班說再見。目標是:活動按時上下線,爭取多些內外宣傳資源,數據做好看了最好,不好看也沒什么關系。
在經歷這些工作的時候,get一堆亂七八糟的技能。文能提筆寫文案,武能帶隊自駕游,逼到沒法子還能打開PS做個簡單設計,客串主持做個禮儀小姐神馬的跟萬精油似的哪缺了就上哪兒補位去。雖然偶有創造性的點子和與人周旋的技巧,但大多數時是在心無旁貸按照一套或別人規定或自己摸索的流程在走,寫方案,協調內外部,自行解決困難或找到對的人尋求幫助。
那三年大量瑣碎或重復的執行工作,算是一個強執行的人。歸結原因幾點:
1、目標單一:完成一場活動,上線一個頁面,簽署一個合同,寫好一篇稿子。
2、執行路徑明朗:各公司自有流程,遵循內部規則,解決外部突發情況,順著軌跡走,用心點基本沒問題。
3、用腦子工作:溝通技巧和尋求問題解決方法的技巧,是看一個人是否具備自我成長能力的關鍵。死磕不一定就有效果,有時候遇上南墻換一條路走更好。找到對的人點播兩句比自己想破腦袋的用處要大。
4、領導的指示明確:回答只有行或者不行,哪里不行,應該怎么改。對或者不對,哪里不對,為什么不對。沒有出現過:我也知道哪兒不好,但是就是覺得不夠好。這樣的說辭。
職責越多,執行力越弱
再后來有機會進入創業團隊,一人頂著數個職能輾轉穿梭。和媒體講故事做PR,和渠道做關系拿資源,和同行打交道談合作,還兼著社會化媒體的運營,投資人關系,客服運營等各種瑣事,按標準邏輯,每一件單拆出來都是一個部門。
按說肩負這么多職能應該會非常忙,可實際情況是,腦子很忙,手很清閑。事物繁雜到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去寫一篇文案,做一個規劃。屏幕右下角的QQ不間斷的各種閃爍迎接新的對話,三分鐘查看一次微博看看有沒有人在互動,被約著輾轉各種飯局沙龍交換名片寒暄交流。
如此一年,執行力被吃的連渣都不剩。是的,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很無能。看似做了很多,實際沒有在任何一個領域深入的扎下去。沒有過硬的媒體關系,對渠道的各項政策也不盡了解,同行間至多落個人脈廣的虛名,社會化媒體的運營也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根本沒有堅持下來。
這和性格關系很大,本身就是個喜歡追逐新鮮感的人,注意力難集中,也沒有意識到深入一個領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來說很重要。還有各種外部因素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借口,就不一一羅列了,當你想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沒有任何借口能阻擋的了。
當然,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意識到想要解決問題,是寫這一篇文章的動機所在。我喜歡寫作,敲字的過程幫助自己更深入的思考,更理性的分析,一篇文章寫完,至少理清思路。
根本原因之想太多,做太少
我沒有很相信天道酬勤,也不是非常迷信天分這種說法,但對懶是人類通病這事兒深信不疑。執行力弱也可以解釋為一種懶。
于工作,
我想通過PR造社會化寫作的勢,吸引自媒體人正反觀點評論,引入國外對標產品,再順勢推出自家產品;
我想通過社會化媒體堅持的發布同一屬性的內容,聚攏一批目標用戶;
我想通過和渠道的各種合作拿到資源提升客戶端安裝量;
我想把身邊有故事的人都拉攏進湯圓;
我想把植根于心的情懷注入到這個品牌中……
于自己,
我想寫一本書把自己過往的旅行經歷揉進一個完整的故事中傳遞價值觀和生活態度;
我想可以熟練的使用英語,侃侃而談;
我想再瘦一點兒,再漂亮一點兒,再有氣質一點兒;
我想看很多很多書;
我想向身邊的朋友傳遞正能量,然后一起變得更好……
腦袋瓜里在想好多好多事情,倒是于自己的那些目標相對單一,實現路徑也清晰,無非就是閱讀健身早睡保持好心態,堅持碼字。于工作的,一種莫名的處女座式完美主義弄的自己反復糾結缺乏堅持,說白了就是怕,怕失敗。
再去看,于工作的這些目標,每一個都好大,很虛,似乎沒有可量化的指標。而心里又很清晰,最終落到的那個量化指標無非是注冊用戶數、活躍度和留存率三個方面。
如果單純的想要達到注冊用戶數,瘋狂搞渠道見效最快,與之配套的就是瘋狂的做預算。既希望低成本運作,又想要進來的都是目標用戶,劍走偏鋒的賭,賭一百次或許贏一次,也有可能在贏面翻開之前籌碼盡失。
那么現在,來想辦法解決問題
面對執行的日益減弱,兩種人給我兩種說法:
1、補齊你的短板,沉下去做;
2、繼續發揮你思維活躍的長處,找到強執行的人來實現你的想法。
綜合兩種建議,評判當下現狀,解決問題的方式還是得從自己最認可的路徑出發。我開始重組曾經完成過的那些相對復雜的項目,他們被一層一層的拆解成小到一個文案的完成目標,排列出時間計劃先后順序,從deadline倒推到任務啟動的時間,評估需要各部門配合的子目標,留出機動時間。好像一切都變得簡單化了。
社會化媒體運營:
1、選擇平臺
2、確定內容方向和平臺目標(提供服務OR提供內容)
3、日復一日堅持發布優質內容OR提供優質服務
4、在3的基礎上,洞察可推廣的機會
社會化媒體,尤其微信公號的運營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對內容的堅持,對調性的控制,還有運氣是不是適時而至都會成為生死命脈。此刻我能做的是選好平臺和內容的定位,找到有耐性堅持又對內容稍有敏感的人去做。降低控制欲,把控方向即可,不要把自己丟進耗費大量時間的篩選內容的事務型工作中。
PR造勢
1、選定主話題
2、圍繞主話題設置幾個子話題
3、選定希望發布的官方媒體
4、選定希望邀請參與討論的自媒體
5、寫稿(備用,如果媒體愿意自己寫,那是極好的)
6、制定發布時間計劃
7、逐個媒體公關
8、按照計劃發布,如有突發狀況,隨機應變
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現在,PR的方向很難掌控,對結果的預判也沒有那么準確。對于小團隊來說,能造成失控的,就是一場好的PR營銷。被夸也好被罵也行,最怕的就是沒人知道。蓄勢。積累媒體關系,定期發布一些稿件做鋪墊。PR是一個別人覺得我很擅長,但自知并不熟悉的領域。迄今接到不下十個工作邀請是跟PR相關,問起原因,一朋友回答:你是我們理想的公關形象。我只能說,我真的不熟。
市場渠道:
1、基礎上架工作
2、根據現有數據甄選最適合自家產品的優質渠道
3、研究渠道運營合作的活動規則,制定計劃
4、商務跟進,爭取能以內容運營為切入點,開展更深入的合作(類似我們現在跟360合作的微閱讀專區)
5、根據數據進行文案、配圖及活動合作的優化
6、榜單、關鍵詞這種,基本每月可以固定下來做
7、把渠道數據和評論的監控作為日常工作開展
按說渠道現在其實沒太多捷徑可走,人情換資源的事情依然存在,只是你會發現如果從頭建立關系還不如利益的交換來的效率高。而性價比最高的關系建立法則,就是幫他完成指標,讓他知道跟你合作有錢賺。
渠道方面另有一篇文章詳細闡述,這篇就不多說了。今天跟一個同做渠道的姑娘聊天,她說:在花錢口上的人才能體會這種預算在手心里抖和不敢妄動的感覺。但你不花,你就永遠沒感覺,花幾十萬就知道了。女人應該會很享受這種花錢的快感的。
很多人都覺得做市場多好,撒錢就行了。我只能呵呵呵,有時候花錢比賺錢難你造嘛?花出去的錢得預測到能收回來的效果,有沒有看過那個天貓運營砸了20萬在直通車結果一單沒成被老板打進醫院的段子?
品牌運營:
1、明確定位。糾結了很久給我們這個產品做了“故事社區”這樣的定位,期許它可以承載起鏈接讀者和作者的重任。始終不希望它只是成為PC端網文的無線端延伸。
2、守住底線。不作惡,不利用暴力色情的內容攬用戶。
3、價值主張:有故事的人。你、我、他,三百六十五行,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有思想,必定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
4、不斷push,在每一個品牌觸點,每一次對外界的對話中不斷push這樣的品牌主張。
關于品牌,也很值得單獨開文來寫一寫。建立品牌的過程需要耐得住寂寞和非議,熬過去了就是沒邊際的溢價空間。關于網文這個市場,我其實一點兒都不懂。穿越玄幻耽美,這樣的文章內容除了暴富了一些人,打發了一些人的無聊時間,對社會的貢獻價值幾何?而大量的受眾是青少年,他們像上癮一樣的追著小說、游戲,然后潛移默化的被植根一些幻想,真的好么?
拓展:員工如何提高執行力
一、結果指標和過程指標都要抓
想要提高員工的執行力,就要改變單一的薪酬考核制度,不能只抓結果指標。我們現在大多數門店實行的都是底薪+提成的機制,這個機制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造成店員唯“業績論”,而不管顧客是否真正滿意。要想結果做的好,過程必然做得好,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單一的結果考核制度很容易造成店員的目光短淺,因此在設定考核機制的時候,結果和過程指標都要抓,比如上菜的速度、服務用語等等指標都可以納入到考核中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員工對客戶的服務水平。
二、將門店監督機制進行到底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市場經理的三張表格》,要想完美地完成一項工作,首先我們得設定目標,教會員工如何去做,要達成什么標準,當員工知道了該做什么,怎么做了以后,還不行,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得有人對他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讓他不得不做。在市場日益激烈的今天,估計不會有哪家門店不對自己的員工進行工作要求上的培訓和訓練了,但是訓練完了以后有沒有監督落實是另一件事?在設定員工執行力監督機制的時候,既可以由組長進行監督,也可以由店員之間互相監督,當然也可以由顧客來監督,神秘顧客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監督員工的執行力。
三、反復培訓員工的執行力內容
要想改變一個人,除了思想上對他進行洗 腦以外,一定要在行為上多加訓練與指導。這就和我們學開車是一樣的道理,想要學會開車光學理論沒用,必須得反復上車進行練習。想要讓員工的執行力得到提高,就要對執行力考核的內容進行反復的訓練,哪怕是一句迎賓用語,一個微笑甚至是一個眼神都要反復進行練習,我們都知道22天可以讓人養成一個習慣,當店員習慣了以后,那么有些規范的行為不用我們考核,他也能做得很好。對于一家門店店員來說,行為的訓練比思想的改變更加重要,這就要求門店形成固定的培訓機制,每天利用早會、晚會的時間對自己的員工進行這方面的訓練。日積月累,水滴石穿,想要提高員工的執行力,門店的管理者自己得有執行力,將這項工作堅持下去。
四、打造有執行力的團隊氛圍
一個團隊有沒有執行力,除了跟我們的考核機制有關,也跟團隊的氛圍有直接的關系,一個有執行力的團隊氛圍,會讓員工更加具有凝聚力,人人爭先恐后地去實現目標達成。打造有執行力的團隊氛圍,首先要從管理人員做起,管理者要養成承諾的事情及時兌現,不拖沓不懈怠的工作習慣,其次團隊要經常組織培訓與拓展活動,提高店員的執行力意識,軍訓就是最好的訓練項目之一,因為軍人的天職就是執行,讓員工重新感受執行的嚴肅性,最后,要對執行力較高的員工給與表彰,在團隊內形成獎優罰劣的機制。執行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到的,但是執行力文化一旦形成將深入到員工的骨髓,事半功倍。
當我們的經銷商老板在抱怨市場環境不好,當我們的店員在抱怨店里沒人的時候,我們應該反思自己是否把每項工作都做好做到位了,為什么我們的工作經常打折扣?要想贏得銷售業績的持續增長,首先應該改變的就是我們拖沓和找借口的習慣,提高員工的執行力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只有執行力比較強的團隊才能攻城奪寨,贏得最后的順利。
【HR如何提高執行力】相關文章:
如何有效提高你的執行力?03-19
如何提高執行力——制度執行力心得體會12-29
HR面試HR,如何與同門過招02-16
如何理解hr工作12-16
hr如何面談新員工08-07
簡歷如何才能被HR稱贊?02-11
如何應對HR的連環追問02-23
如何提高演講水平01-29
如何提高演講技巧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