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常見的幾個毛病
HR即人力資源管理,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到中國企業的重視,但是相對于中國的經濟騰飛和企業的迅猛發展,人力資源管理者的素質并沒有得到質的提升,反而制約了企業的發展。那么HR存在哪些常見的問題呢?
理論大于實際
職場百科網認為學習理論沒錯的,但消化將是非常重要!如果在工作過程中,老板問,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有多少?這些理論產生的背景是什么?有多少人在研究這些理論?這些理論是如何演變的?國內有哪些人力資源研究專家在對這些理論進行延伸研究?有什么研究結果,在本企業可以借鑒?為什么?等,這些問題是很初級的,如果沒有學“透”再加上沒有“消化”,在企業從事HR工作的價值是什么呢?舉個例子來說明,為企業設計薪酬福利體系時,我們的慣性思路是:先進行市場調查,再看內部的員工工資情況,然后進行調整,畫個表報管理層批準,這叫“操作”,如果能對“亞當.斯密的公平理論、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進行深入研究,你的工作變成為了“結果”,否則,充其量是“工作任務”而已。
不能靈活應用
在中國有兩部相關法律很重要,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勞動法》,1994年7月5日公布,1995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勞動合同法》,在2007年6月29日公布,2008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勞動法共13章107條,勞動合同法共8章98條,事實上,兩部法律中的每一個字都有講究,表面上讀起來,感覺不出來字與字之間的邏輯,不能僅憑個人的感覺或理解去指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活動,比如說:某員工入職不滿試用期草率地以“試用期不合格”為理由被辭退,是否合法?憑感覺是可以的,但若上升到法律條款層面,顯然是行不通的,你可能會說,勞動法第三章第32條不是寫得清清楚,試用期內用人單位不是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嗎?但在勞動合同法第四章第39條明確規定:“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企業必須倒舉證,不管仲裁還是法院,都必須正規(FORMAL)文件,而且必須交由仲裁官或法官認定,如果設定的人力資源管理流程不嚴謹、不科學,99%以上會敗訴。
學而不精
作為人力資源總監,若一旦上位,你的工作內容決定你已無法再關注操作層面,比如工資如何計算?等,你相對應關注的是人工成本的管控和薪酬策略;你作為一般的HR,需要關注是操作層面的工作,如工資的計算準確性,如何讓工資結果清晰,如何讓員工對收到的工資條內容了然于胸,而不是大把的疑問。
基于以上,人力資源總監應關注于戰略、理論的系統學習,需要專注,用理論來突破大腦中的層面,是“質”的突破!而用作為一般HR來講,要多學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訓,如勞動法律規定的“員工關系”是怎樣的?21.75是什么意思?大月小月工資的計算如何界定?曠工法律規定是怎樣的、業界常規處理是如何的?如何簽訂勞動合同?如何面試?如何招聘?在計算工資時如何不進入誤區?總而言之,要明白在每一個職場階段要學習什么?因為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要讓自己的時間質量更高!
職場目標不明確
在職場上行走,不比實物森林。在人性森林里,很容易迷失方向,高手如林,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追求經濟的時代,追求個人功利的時代,共享成為了時代的主旋律,作為HR,與企業主、直線經理要共舞,要與外部環境共舞,如何共同踏在一個節拍上?不然,縱有經天地之才也是無用!
有一個清晰的職場目標,是必要的。職場目標要具有牽引作用,不能定的太遠,1-2年為宜,為了更好地行走,要訂出“個人商業模式”,包括財務目標、市場、運營、動態修復等。
紙上談兵
俗話說,主動與被動,雖有一字之差卻有天地之遙。同樣的道理,書生與大將的關系也是這樣,古有“紙上談兵”的故事,今也上演了或正在上演不少類似的案例。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績效管理就擺上了臺面,企業老板在經營過程中,面臨著優勢人才的匱乏、技術人才的高流動等現狀的困撓,這時候,就需要管理方案來解決一個個問題,但方案是否能足以指導實踐將是重要的,來自HR的人力資源管理解決方案到了老板手里似乎沒有什么反應,究其原因,“不能落地”的疑問是心病。
沒有好的工作觀點
盧梭曾如此寫道“經驗是優先于教育”。經驗分為直接與間接兩種,直接經驗來自自己的具體實踐活動,間接經驗來自他人的`直接經驗,在工作中要善于運用所學習的知識,不斷總結,若能用手中的筆記下來將是前進了一步,美國著名籃球教練約翰.伍登曾在其著作《冠軍》中這樣寫道:一切明了之后的感悟是最重要的。
在總結中讓自己進步,在謙遜中讓自己成熟。不管是去參加沙龍還是參加大型HR活動,都要認真記錄,結束后好好體會,尤其是對每一頁PPT之間的邏輯仔細咀嚼,細細品味,形成自己的東西。
但事實上,HR往往會忽視以上。如:招聘技巧方面的培訓,有的老師是直接講經驗,有的老師講理論,不管如何,每門課程,老師都是認真準備過的,不管經驗還是理論,先聽了再說,與自己曾經的實踐結合,形成自己的觀點,再在實踐中加以驗證,將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形成較大的促進。
還沒有形成屬于自己的生態圈
在上個月,同騰訊的一個高級營運經理做職場咨詢時,她在解釋困惑時,也提出了不少新穎的概念:如手游、端游、泛娛樂圈等,我也不由得想起:HR也有一個圈,這個圈主要看你自己有否有意識地去經營,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圈子,無疑,不孤獨。
在職場上,我們會遇到來自己外界的“騷擾”,如:電話、QQ、微信等,比如:管理咨詢公司打電話邀請你參加一個沙龍、問你有否獵頭需求、有否咨詢需求等,你的態度很重要!若是直接掛電話,無疑關閉了一個交往渠道;若是簡單溝通,記下對方電話,善言相對,自然埋下了一種友誼的種子,因為人人都會進步。是否獨自作戰?取決于自己。要想交朋友,必須先讓自己值得交往,只有善于經營朋友圈時,才不至于拿起電話筒時,手指摁不下去電話號碼。
太過急于求成
HR在工作過程中很喜歡為周邊的人設計職業生涯規劃,這是沒有對錯,但往往忽視了自己的存在,HR要耐住職場寂寞,不能遇不順心的事就用一味地跳槽來解決,當然,在職場上會面臨來自各方面的誘惑,如:有企業找到你的簡歷,拋出吸引你加盟的果子(薪資有幾百元或上千元)的上漲,要分析自己現階段需要什么?前面也已講,“經驗的積累”和“感悟了的東西”均是重要的,因此,要為自己田地規劃一下種什么莊稼,如何愛護等。
【HR常見的幾個毛病】相關文章:
簡歷制作常見的幾個錯誤08-05
HR轉型的常見陷阱講解01-14
常見HR面試試題02-19
最常見的HR面試問題09-25
PM面試中常見的幾個問題02-17
企業管理中常見的幾個“效應“08-23
盤點經銷生意幾個常見的“死亡陷阱”08-21
關于HR常見的面試問題大全01-11
HR的常見職業病有哪些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