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什么是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什么,在現在可以說各有各的答案;企業文化包括什么,我想也不單是一些口號、標語。公司的管理制度也是企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制度也是一個公司企業文化的載體之一。下面小編為您帶來什么是企業文化?
什么是企業文化?
首先,我們從企業文化的起源說起。企業文化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人研究日本企業的管理經驗后提出的一個管理范疇的概念。美國人在研究日本企業成功的奧秘時發現:日本企業的成功是一種無形的東西在起作用,而非技術、資源、設備等等這些因素!他們最后將這種無形的東西歸結為企業文化。
其實,了解海爾集團的人可能會知道,張瑞敏很推崇我國的道家學說。他在談及海爾管理經驗時曾引用《老子》第四十章中的一句,叫做: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意思是:天下萬物生于能看得見的“有”,而“有”卻生于看不見的“無”。而且老子認為,可以說出來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叫出來的就不是永恒的名。就是說,主宰萬物的是“無”。
大概是因為美國人把這種“無”給說出來了的原因吧,企業文化傳入我國企業界也有幾十年了,許許多多企業仍不能了解它的真諦,甚至照貓畫虎地擺出了許多花架子,有做秀之嫌,自覺不自覺得讓人感到,某某公司在搞企業文化,好象這樣一來企業就真有了文化內涵。這從多數國有企業把企業文化工作劃到黨委、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企業文化總結中都是一些員工文體活動,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學雷鋒之類的字眼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些企業并沒有找到企業文化的真諦,只是將過去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甚至黨的建設的一些內容都裝到了企業文化這個“大筐”里,由于沒有抓住企業文化的真正內涵,在這些企業里,企業文化只是一句口號。
什么是企業文化的真諦呢?其實一點也不神秘。我個人以為,企業文化是管理的范疇,是企業管理層次全面、綜合或核心的體現,而且它是企業管理的高級形式。所謂高級形式,一是指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一種高境界,另外也表明好的企業文化只有在企業發展到較高的層次階段時才會有所體現。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文化是企業整體效能和素質的綜合體現,而不是企業管理的一種手段。談企業文化不能脫離企業的經營管理,經營管理與企業文化是因果關系,而非并列關系。即企業經營管理得好,會產生好的企業文化,企業經營管理得不好,就會產生不好的企業文化。經營管理的特色,決定了企業文化的特色。甚至可以說企業文化的風格就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風格。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實踐中有些企業,一方面疏于基礎管理,內部管理水平很差,沒有戰略規劃,沒有良性機制,溝通、協調存在一大堆問題,另一方面卻強調要建設高水平的企業文化。這些舍本逐末的做法不僅是誤解企業文化的表現,而且對我國這樣一個企業管理水平普遍低層次的國家而言,更造成誤導。使企業管理者盲目地以為管理水平不高,可以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來彌補。使企業文化在人們的意識中成了包治百病的仙丹妙藥,一時間全國企業鋪天蓋地都在從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入手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一哄而上的鬧劇一次次上演,過去曾流一時的CIS設計就說明了這個問題,其實CI歸要結底無非是企業市場營銷的一個子策略而已。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我認為真正的企業文化不是做表面文章,盡管有些企業似乎“建設企業文化”的力度很大,場面也很轟轟烈烈,但我卻認為那不過是在認認真真地在做表面文章而已。
怎么才叫不做表面文章?我想搞好企業文化建設也可以套用當今流行一句話叫做:同樣也是一把手工程。要想培育好的企業文化,企業老總(們)首先要有較高的管理層次,包括扎實的管理理論、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到位的個人素質。一方面老總要意識到企業文化應從企業經營管理的每一環節抓起,要扎扎實實地發動員工搞好基礎管理,進而布署好更高層次的投資、產品、營銷等發展戰略,使企業抓市場機遇,獲得長足發展。當企業的經過多年磨礪發展形成自己的獨特的風格時,企業文化就應運而生了;另一方面,老總的素質高低、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對企業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當然,企業文化的概念指的是企業的群體價值觀、理想信念、宗旨目標、行為方式等等的綜合體現。這里當然包含了公司一般員工的成份,但企業領導層,關鍵是一把手在企業文化形成中的作用絕對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想說,做企業,管理是頭等大事——這體現了企業發展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最近,MBA課程的火爆和MBA人才的緊缺正是這種意識回歸的體現,企業持久發展靠什么?要靠管理,要靠人才。
前幾年談企業管理必談CI,ISO,而這幾年“企業文化”成為管理界談得最多的話題。不同的是,CI 形象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且具有可操作性,ISO則更是有千篇一律的推行法則。而“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意識形態,是企業個性的表現,既沒有固定的“生產”和“推廣”模式,也不能被簡單的模仿和復制。
然而,不管“企業文化”這東西是如何的不可捉摸,人們仍然認識到它的客觀存在和極端重要性。人們也知道發掘和傳播企業文化遠遠不是開展幾個文藝晚會、搞幾次卡拉OK比賽、為員工辦一辦生日活動等等。但對于企業文化究竟在哪里,可能多數人都感到很模糊。那么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呢?從什么地方去發現企業的文化呢?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價值觀、經營理念、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的總和,而其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企業的價值觀。因為一個企業總是基于一定的價值觀來決定其經營理念、確定其行為規范、并進而形成獨特的群體意識的。
我們確立了企業文化的最核心的東西是其價值觀,那么,我們又從哪里去尋找它呢?我覺得應該從企業管理最核心的管理內容之中去找,而企業經營管理即人、財、物、信息等管理內容中最核心的管理內容應該是人的管理,尤其是在新經濟時代,企業更要以人力資源為本。
因此,我們就完全可以從企業的核心管理內容即人力資源管理中找出企業文化的精髓即企業價值觀。就是說,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即價值觀存在于企業對“人”的管理思想之中。也可以說,有什么樣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就有什么樣的企業文化。所以,要探詢一個企業的文化,只要了解它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就可以把握其精髓了。
以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工薪制度為例,如果一個企業的各級組織中,其工薪檔次拉的很大,甚至達數十倍。那么,該企業一定是奉行典型的“精英主義”;反之,如果其組織之內工薪檔次相差不是很大,那么,該企業應該是重視“團隊精神”的。再以福利制度為例,如果企業重視職工福利,對員工有高度負責的精神,那么,該企業就不是惟利是圖的短視企業,一定是重視其存在于社會之中的價值;反之,如果企業為追求利潤而使員工個個苦哈哈,甚至置員工的生死于不顧,那么,你就不要指望該企業會對社會負什么責任,其產品和品牌的可信度也必然要大打折扣。
了解了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與企業文化的密切關系,我們不但可以從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之中去發現企業文化的精髓,也可以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去建設、發展良好的企業文化。也就是說,建設好的企業文化從建立好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開始。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確立人才在企業管理中的主體地位,以“尊重、平等、理解、信任”為原則(也應該是企業文化價值觀的基礎內容),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培育員工的團隊精神,以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形成良性的企業文化,才能發掘、培育和擁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立起企業的人力資本優勢,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
總之,我對于企業文化核心的理解就是:
企業文化—核心是價值觀—來源于核心的管理內容—人的管理—人事制度。
什么是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什么,在現在可以說各有各的答案;企業文化包括什么,我想也不單是一些口號、標語。公司的管理制度也是企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制度也是一個公司企業文化的載體之一。
但有些企業卻將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對立起來,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有些員工也是認為企業文化是虛假的、是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的東西,完全是老板為了籠絡民心而搞的一個假東西;而管理制度就更可惡了,是為了管人的,是為了懲罰人的。
悲哀呀!我們不能抱怨員工沒有理解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的真正意義,也許我們只能怪企業的高層沒有將二者的意義解釋明白,我們只能怪我們的中層沒有將二者的意義傳達清楚!但實際上可能這些高層和中層他本身就沒有搞清楚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二者之間的關系,這就是一個企業管理上的問題了!
那究竟二者的存在有著什么樣的關聯,它們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
我們就從一個企業的成立及發展來看一下吧!企業成立之初,公司人數少,大家一門心思的工作、一門心思的想把企業搞好,這時候的公司也相對的好管理,公司可能不需要什么文化與制度。又過了一段時間,公司有了發展,員工人數也有所增加,員工的心理也發生的變化,特別一些“新生”,他們沒有“老革命”的創業激情,也不知道事情該怎么辦。這時的企業管理者開始思考了,他明白需要告訴員工們企業的發展方向、公司的人文環境、辦事程序以及一些約定俗成的東西。于是最基本的文化與制度就正式誕生了(其實在一個公司的成立之時,它們就已經產生了,只不過一切都處在潛意識下,并沒有被提到桌面上來),一些口號和一些文字也就被打印出來掛在了墻上。企業在繼續發展,人數也越來越多,原來的口號和文字也就越發顯得太過單純,越發的不適應企業的需要,這時企業的管理者或一些管理人員就不自覺得將他們擴充和提煉(這時候企業的管理者已經管不了這么多、這么細的東西了,企業的管理人員也是迫于工作的壓力著手對制度的修訂和完善,結果卻在無意中促成了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的發展和進步),結果就是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被完善和發展了。
從這個發展過程我們可以看出,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都是為了企業更好的經營、發展而產生的,它們的產生和發展也是一致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企業文化可能自它產生之日起就存在著“定性”,也就是說它是不會輕易改變的,而管理制度則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而不斷的變化、增加或廢除。
但為什么會出現員工及一些管理者對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的誤解呢,我認為是企業在高速的發展中,特別是爆炸式的發展中,企業的管理出現了這方面的真空。這個時候的企業是最危險的,表面上風風光光,業務蒸蒸日上,形勢一片大好;其實由于對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的真空,這個時候很容易出現問題,而且出了問題就有可能一敗涂地、一蹶不振。
人們所熟知的三株、秦池等企業的失敗,從表面上看是那些顯在的原因,是那些導火索,但我認為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企業文化上的真空。
企業文化到底是什么,我理解的企業文化就是一個企業的精神。企業的廠房、設備等可以說是企業的軀體,而企業文化就是精神。
人不能沒有精神,否則就是行尸走肉;企業又何嘗不是呢?
管理制度從表面上看它只是企業管理的工具,但實際上它也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這就是企業文化的多元性所決定的,企業文化決不只是一兩名口號、一兩條標語這么簡單的東西。
管理制度它所代表的也是企業的管理者對管理企業的一些目的、一些想法,每個企業的管理制度是不可能相同或相似的,就是因為他們內在的精神不同,這個精神就是企業文化。
所以企業的管理,決不能將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割裂開來,
更不能將二者視而不見。企業如人不能沒有一點精神!
【什么是企業文化?】相關文章:
華為的企業文化是什么04-13
學習企業文化心得02-06
企業文化的定義概述06-19
企業文化戰略案例06-01
企業文化管理經典案例03-11
企業文化調研報告08-24
企業文化培訓心得01-02
企業文化調研報告(精選)06-24
企業文化簡介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