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請拿出你的“職業范兒”
數月前,管理大師拉姆·查蘭先生提出了備受爭議的“分拆人力資源部”觀點,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HR們的諸多辯論與思考。憶及不少初入世的同仁問我做HR前景怎么樣?是不是如同皇城后宮的內官,很難有所作為?瀟灑如海鷗,男人心寬似蒼穹,女漢子志在四方,一名有理想的HR,誰不想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毋庸置疑,選擇做HR,當然可以hr369.com擁有精彩的職業生涯,查蘭先生的觀點嚴格來講本身沒有對與錯,反而提醒了HR們一個現實問題,怎樣做一名受業務部門認可,出色的HR?多少HR迷茫于日常事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漸漸消磨了斗志,驀然回首,昔日的戰友已然成為了HRD,自己還是一名默默無聞的主管。這怨不得別人,只怪自己太“執著”,老黃牛一般埋頭苦干,不懂得停下來規劃自己的職業路徑,多么痛的領悟!
許多同仁羨慕《杜拉拉升職記》里女主角的職業范兒,也想在職場上酣暢淋漓的秀出自己的風采。要想人前顯貴,必先人后受罪,成為一名有職業范兒的HR,要學會在思想上藐視一切工作任務,在行動上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苦練基本功。道理往往比想象的簡單,即使那些不明覺厲、無以復加的理論模型,離開實踐都是空談,只要你肯學,勤于實踐,HR之路將是一片坦途。
HR的職業素養,也是我們經常提及的話題,每每與之探討,總有收獲,加之本人多年實踐,整理出 “三個理念”及“四個要點”,以饗讀者。
理念乃做事之原則,是所有工作方法的根本出發點,正確的理念,可以幫助你快速找到正確的方法。
理念一:樹立戰略格局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HR是顯然不對的,HR需要有戰略格局觀,這決定了你視野的高度,看問題的層次。所謂格局觀有兩層含義,首先是行業格局,行業內標桿企業有哪些,他們的業務優勢,近期動態都應了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許多招聘經理往往發愁招聘不到合適的人才,尤其是一些關鍵崗位需求,有位仁兄招聘做的確實如魚得水,原來,他經常留意行業內各公司的經營動態,結交了廣泛的人脈圈子,哪個公司什么管理風格,哪個公司即將裁員,哪個公司要搬家,哪個公司薪水給的高,哪個公司工作節奏快,哪個公司廣告投放做得好,哪個公司銷售人員素質高,哪個公司研發工程師技術強,樣樣都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招聘工作也能有針對性的開展,給出的招聘建議非常專業,貼合實際,深得業務部門的尊敬。
其次是公司內部格局,從價值鏈流向通盤考慮問題,公司的戰略方向是什么,各部門的定位,戰略落地對“組織能力”的匹配要求,這些內容對一名基層的HR來說很難全面了解,根據自己的工作需求,自行掌握了解的范圍和深度即可。曾經一位培訓經理向我感嘆,今年做了三次中高層管理培訓,每次培訓完大家依然我行我素,對工作似乎沒什么積極影響,于是他把原因歸結為這些管理者的思維已經固化,培訓對他們是沒有作用的。實際上,是真的這樣嗎?那么,為什么還要做培訓?后來我仔細詢問了他們公司的運作機制,在“組織能力”與戰略匹配上目前存在哪些問題?他沒有給出清晰的答案,表示也從未認真思考過,既然這樣,培訓工作沒什么效果也就不足為奇了。
理念二:圍繞營銷和創新。持續盈利是一家公司生存的根本,因此,能夠推動產生持續績效的`工作才有價值,也就是說,公司所有的工作都應該圍繞營銷和創新來開展,以營銷來創造利潤,以創新保持組織活力。你經常會發現,HR做的工作有很多,輕重緩急很難拿捏。現在問題有了答案,有些工作如同“將煤洗白”一樣,是毫無意義的,可以舍棄不做,優先做與營銷和創新最為緊密的工作,這是一名有職業范兒的HR永恒的工作方向。
從人力資源角度,到底怎么才能圍繞營銷和創新開展工作?這里需要兩個抓手,一是解決員工會不會干的問題,再好的競爭策略都需要人去實施,考慮到人工成本和管理難度,員工的能力也不是越強越好,怎樣為業務部門匹配合適的人選,可通過精準的招聘和持續的培訓來解決。
二是員工愿不愿意干的問題,這牽扯到薪酬激勵、績效管理和組織氛圍,尤其是對于知識工作者,思想較為獨立,工作效率和產出很難掌控,單靠薪酬、績效等規章制度很難激發其工作熱情,用不好往往還會產生負面作用。知識工作者對內驅力的需求較高,希望得到認可和尊重,獲得成就感的滿足,組織氛圍對他們行為的影響往往大于規章制度,組織氛圍的塑造就顯得尤為重要。有個部門領導曾經向我表達了對下屬管理的苦惱,從5月份開始,部門工作就開始變得渙散,效率遠不如以前,不清楚是什么原因。
我抽選了幾名員工進行訪談,原來是部門的一名主管對今年的調薪不滿,部門領導也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他認為這是不認可他的貢獻,開始在部門中消極怠工,負面情緒逐漸蔓延到他的下屬,另一個主管另一個團隊。我建議這名部門領導與這位主管溝通,打開心結,平時以身作則,對員工多表揚少批評,逐級向員工傳輸正能量,經過一個季度的調整,部門氛圍大有好轉。
理念三:相信世上無真理。不少HR都是科班出身,我們學習了各種理論、模型、案例,進入企業都想小試牛刀,結果不用說,失敗的自然在多數。應該明白一個事實,管理是一門藝術,沒有定律。有個同事熱衷于從網上下載PPT,都是介紹各種理論模型的,平日里埋頭研究,經常以此為真理與業務部門辯論,聽起來有點可笑。我們特別提倡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練好基本功,但是千萬不要被理論知識框住我們的思維,活學活用才能轉化為生產力。
為什么要相信世上無真理,就是想讓HR同仁們不要總是由內而外的視角看問題,跳出理論的圈子,也要學會由外而內的看問題,弄清工作任務的意圖本質,能夠達到目標效果就可以了,不必拘泥于理論模型,能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的人最值得稱贊。
要點乃關鍵成功因素,是一名優秀HR的必備條件,掌握要點,可使你的職業生涯方向感更強,進步更快。
要點一:職業化。提起職業化,很多人想到男士西裝革履,女士白襯衣黑短裙。實際上,職業化的內容有很多,職業資質、體能、意識、道德等等,可以簡單理解為一種工作狀態,職業范兒。多數HR都在中小企業工作,我們不苛求西裝革履,只要整潔大方,不穿奇裝異服就可以。一名有職業素養的HR,基本的商務禮儀自然必不可少,其精神風貌更多體現在言行舉止上,在與同事的交流中,多使用敬語,尊重他人習慣,語氣平和,就事論事,會使你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
敬業精神是職業化的核心,我們要承認一個現實,人才流動日趨頻繁,職業保鮮期越來越短,不要求每一名職業人有多高的忠誠度,但是在崗位上工作一天就要恪盡職守。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行業圈子其實很小,每一名HR都在塑造自己的個人品牌,贊譽的口碑將是你縱橫職場的絢麗光環。
要點二:專業化。HR各模塊的知識很豐富,想達到精通的程度并非一日之功,只要你清楚一點,HR領域沒有高深的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精通只是時間問題。這里強調的是,HR不但要學習各模塊知識,最好懂一些財務知識、營銷知識。學習財務知識以培養自己的數字敏感度和成本意識,在與業務部門交流時,能迅速理解各項數字的含義和邏輯。眾所周知,管理是有成本的,人、財、物、時間都是成本,每項工作的開展都要考慮成本的可接受范圍,多少HR為了追求科學性和系統性而深陷其中,得不償失,這都是教訓。前面講過我們的工作都是圍繞營銷和創新來開展,因此建議HR多少懂一些市場推廣和銷售知識,這樣更便于與業務部門建立共同語言。
學習方法也很重要,不少同仁沒少看書,可是理論功底還是不扎實。你會發現,學習是有方向和技巧的,我們身邊充斥著各種書籍、資訊,學會篩選有用的信息會節約大量的時間。行業相關的資訊可以適當的看,粗略了解即可,書籍盡量看與本專業相關的,也要有所區分,每拿到一本書我都會看一下作者、出版年份、目錄和序言。如果是公認的大師所著,我會仔細的看,看到精彩的段落會認真做筆記。對于一些方法論、工具書,出版年份過早的,比如五年前的,我基本不會看,這也是個人偏好所致,早些年的書所闡述的理論是基于當時的經濟環境,如今信息化發展太快,新的理論觀點更加符合當前企業生存環境。目錄主要用來辨別書籍內容是否是我想要的,序言可以了解別人對本書的評價。此外,不少名家的微信公眾號時常會發一些文章,可利用上下班時間閱讀。
要點三:懂業務。不少HR抱怨自己的工作得不到業務部門的支持,業務部門也抱怨經常被HR催收各種表格,本來是協作部門,為何互相都不滿意呢?根據多年觀察,主要原因是HR沒有真正了解業務,所做的工作對業務部門很難產生價值,反而成為一種負擔。所謂懂業務,不僅僅停留在了解部門業務內容、運作模式,更多的是清楚業務部門與HR是怎樣的依存關系,HR的角色定位如何推動業務部門持續創造高績效。
HR所做的各項工作,尤其是績效考核,文化建設一類的工作,并不是例行公事一般的在各部門推行,每個部門都有不同的人員結構、業務特點,學會因地制宜是取得信任的關鍵。許多HR為了管理的便利,往往喜歡在方案設計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以為可以節約時間成本,結果方案落到各部門實施上會出現各種不適用,出了問題再做調整一方面會削弱制度的權威性,兩一方面HR的嚴謹性和專業性在業務部門眼中也會大打折扣。
管理本身就是個溝通的活兒,HR應學會怎么去打入部門內部。有一個HRBP,派駐到事業部僅一年時間,每天與事業部的上上下下的人打成一片,很快就對事業部的人員動態,業務進展了如指掌,當事業部有人要離職,有新業務需要儲備人才,他都能提前了解,當事業部提出招聘需求時,他早已準備好了候選人。同時,在團隊搭建、人才選拔、人才激勵等領域給事業部領導提供了很多切合實際的建議。這樣的HR,接地氣!
要點四:主動服務。時常聽到HR抱怨工作沒成就感,在公司地位不高。其實,容易令HR有成就感的工作有很多,晉升通道、人才梯隊、勝任力模型、內訓師隊伍搭建等等,都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想做一名受人尊敬的HR也不是很難,只要你能轉變思想,全心全意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去。
HR到底是管理部門還是服務部門一直頗有爭議,我時常拿政府部門比作HR,你說他是管理部門還是服務部門?毫無疑問,毛主席早就告訴我們他是服務部門,服務到位了管理自然不難。HR不僅要為業務部門做好服務工作,而且要主動服務。那些滿懷抱怨的HR,如果天天坐在辦公室,辦辦手續上上網,催個文件發個通知,就只能認命了。不走出辦公室,怎能真正了解基層員工的實際情況?不了解實情,工作怎會卓有成效?沒成就感,沒地位也是必然的。央視都在天天走基層,領導也都在提倡“走動式管理”,HR,也可以走出辦公室,讓工作卓有成效。
人力資源在國內的真正興起也是近幾年的事情,日益受到企業主的重視,人力資源管理思想也在不斷的演變,從最初的人事管理,到后來的人力資源,到現在的人力資本,縱觀其發展趨勢,這是一個前景廣闊的領域。不少大型集團還將HR分為COE、BP、SSC三種角色,無論你處于哪種角色,水平高低,都要肩負起HR這份責任。我們相信,每一名HR都是從一點點感悟中成長起來的,疾風擋不住自我勇敢向上人,奮斗的路上成功者居多,選擇做HR,就要勇敢地秀出自己,拿出“職業范兒”。
http://www.shddsc.com/【HR請拿出你的“職業范兒”】相關文章:
看看你適合什么裝修范兒?02-20
hr是什么職業02-12
hr不會告訴你的面試技巧09-28
HR職業瓶頸的形成因素11-03
HR進行職業規劃的步驟10-27
你適合做HR嗎?12-11
創業者請放棄你的夢想故事04-10
HR如何突破職業瓶頸期10-01
HR的常見職業病有哪些11-13
HR職業生涯的發展方向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