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民族精神黑板報圖片大全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魂,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魂,離滅亡也就不遠了,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弘揚民族精神黑板報圖片大全,歡迎參考~
弘揚民族精神黑板報圖片【一】
弘揚民族精神黑板報圖片【二】
弘揚民族精神黑板報圖片【三】
弘揚民族精神黑板報圖片內容:何為中國的民族精神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推動本民族的發展和興旺。這樣的民族精神也正是一個民族的凝聚力的體現。很難想象,一個沒有民族精神的民族、沒有凝聚力的民族會怎樣。真正失去了這些東西,一個民族只會走上衰落和滅亡。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民族,她的民族精神又是什么呢?翻開中國的歷史我們可以看見,歷史上作為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民族曾經多次被少數民族征服,但是作為漢民族卻一直沒有消亡。相反反而是征服者在不知不覺中,不管其主觀上是否愿意,被漢民族同化。在民族精神上也就成為了各民族都高度一致的統一的民族意識。究其根源,這和中華漢文化在當時的先進性有著直接的關系。正如有的同志曾經說過的。在歷史上,漢民族一直居住于物產富饒的地區,并且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來征服漢民族的少數民族對此兩點有著無比的羨慕,所以他們才會動起刀兵。
但是征服以后呢?所有的統治者都不約而同地發現,漢民族有著一個經過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統治樣板——封建帝王中央集權制。這樣的政治制度不僅是現成的,而且還有一套系統的,早已在知識分子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文化——儒家文化,作為理論依據和教化的.樣本。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地位當然不會去動這樣的一套東西。因為如果這樣他們就會陷入到處樹敵的境地。社會必然會動蕩,這對他的統治和他們每個人的生死都是不利的。就正因這樣,一個不斷傳承的文化沒有被觸及反而成了統治階級的工具——主流文化。在這樣的環境下,任何外來的文化都只有一個選擇——溶入主流文化。所以在這樣的不斷地融合中本來只代表漢民族的文化成為了代表所有中華民族的文化。當然這個中華文化和漢文化有著很多不同,后者的內容更加豐富。而在這個基礎上才有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封建社會正是因為跟植于儒家文化,所以是以“忠君報國”為體現,也是以此為全民族的凝聚點。
任何違背這種思想的行為都是不被承認和許可的。由此也就可以解釋為什么為沒落的明朝效忠的史可法、袁崇煥,為腐敗的南宋效忠的岳飛、文天祥,為阻礙中國統一的蜀國服務的關羽、諸葛亮,甚至為無道的商紂王盡忠的箕子、薇子會被歷朝的統治者封為英雄和知識分子的表率的原因。統治階級只有大力地宣揚這樣的一些人物,樹起這樣的一些榜樣才更有利于他們的統治。他們這樣做無非是告訴大家,只有忠于我——帝王才是正確的。并且在封建社會,中國的任何利益都是以帝王為唯一代表。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是這個道理。這最初也只是漢民族文化或者說是儒家文化的思想,但是所有的少數民族征服者也不得不認同這樣的思想更有利于他的統治。這才造成了中華民族的各個民族都認可了這樣一種“忠君報國”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所在,而這樣的民族精神正是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
當然,我們進入現代特別是現在,作為封建社會的代表——帝王已經不存在了,社會不再是封建社會,我們又應該怎樣看待民族精神呢?或者說我們應該有什么樣的民族精神呢?
筆者認為,在現在我們的民族精神一樣應該以高度的凝聚力為前提。這就牽涉到一個我們對儒家文化的繼承問題。儒家文化中有糟粕,這當然是我們應該揚棄的。甚至“忠君”的思想也是不可取的。“忠君”用現在的話說,我認為就是不能挑戰權威,隨時都只能服從。但是在現在,這樣的思想只能限制民主、限制個人的能動性的發揮。而對于儒家文化中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主體的思想和理論,我認為是他的精華。我們也應該以此為我們的民族精神所在而發揚光大。
【弘揚民族精神黑板報圖片大全】相關文章:
弘揚民族精神主題黑板報圖片11-11
文明校園黑板報圖片大全06-02
關于五一的黑板報圖片大全11-29
關于清明節黑板報圖片大全02-20
新學期黑板報的圖片大全02-07
小學創建文明校園黑板報圖片大全01-19
食品安全黑板報內容及圖片大全10-29
幼兒園國慶節黑板報圖片大全11-20
尊師黑板報圖片11-03
關于安全黑板報圖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