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詩詞
節氣的輪回,也像歲月的流逝一樣,這不,剛走過立夏的第十五天,小滿就到了。小滿節氣,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間,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第八個節氣,意味著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逐漸飽滿,但尚未成熟,田野間苦菜歡長,麥秋可以上場了。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
宋詩里歌詠小滿節氣的詩句不少。如趙蕃的“一春多雨慧當慳,今歲還防似去年。玉歷檢來知小滿,又愁陰久礙蠶眠”,王之道的“步屧隨兒輩,臨池得憑欄。久陰東虹斷,小滿北風寒。點水荷三疊,依墻竹數竿。乍晴何所喜,云際遠山攢”。
在描寫小滿時節農家生活情狀的古詩中,當數歐陽修的《歸田園四時樂春夏》最為著名。其中第二首寫道:
南風原頭吹百草,草木叢深茅舍小。
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
老翁但喜歲年熟,餉婦安知時節好。
野棠梨密啼晚鶯,海石榴紅囀山鳥。
田家此樂知者誰?我獨知之歸不早。
乞身當及強健時,顧我蹉跎已衰老。
意思是說:夏季的南風頻頻吹動野草,在隨風搖曳的叢深草木間可見到那小小的茅舍。麥田里那嫩綠的麥穗已經抽齊,在微風中,像小孩子那樣搖頭晃腦嬌憨可愛。而桑樹上的葉子已長得肥肥壯壯的',可供蠶兒吃得飽飽的了。對于農家來說,他們最盼望的就是個豐收年,至于田園美景和時節的美好他們是無暇顧及的。詩的最后四句,詩人以議論的方式發出了歷盡滄桑的感慨:我既知歸隱田園是這么令人神往,然而我卻歸隱得太晚了,本應趁著身體強健之時就隱退,可如今歲月蹉跎,自己也已老去。他的另一首五絕詩“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也是寫小滿的。
還有不少佳句贊頌小滿,如“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滿布庭前”“立夏桑果像櫻桃,小滿養蠶又種田”。
說到養蠶,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日。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則以蠶絲為主。蠶絲需要靠養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蠶極盛。故在小滿節氣中,吟詠蠶的詩句也不少。最早的《詩經·豳風·七月》中就有“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古代勞動婦女春天在田陌上采桑的情景。后來的詩人也有寫蠶婦生活的:“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寫盡了蠶農的辛苦和凄涼生活。
同樣的感受也反映在唐代蔣貽恭的《詠蠶》詩中:“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繅絲恨更長。著處不知來處苦,但貪衣上繡鴛鴦。”最為人熟知的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千古名句。后來這名句詩被用來比喻對愛情的堅貞。
《晨征》
【宋】 鞏豐
靜觀群動亦勞哉,豈獨吾為旅食催。
雞唱未圓天已曉,蛙鳴初散雨還來。
清和入序殊無暑,小滿先時政有雷。
酒賤茶饒新而熟,不妨乘興且徘徊。
《遣興》
【宋】 王之道
步屧隨兒輩,臨池得憑欄。
久陰東虹斷,小滿北風寒。
點水荷三疊,依墻竹數竿。
乍晴何所喜,云際遠山攢。
《無題》
【宋】 趙蕃
一春多雨慧當慳,今歲還防似去年。
玉歷檢來知小滿,又愁陰久礙蠶眠。
《歸田園四時樂春夏二首》
【宋】歐陽修
南風原頭吹百草,草木叢深茅舍小。
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
老翁但喜歲年熟,餉婦安知時節好。
野棠梨密啼晚鶯,海石榴紅囀山鳥。
田家此樂知者誰?我獨知之歸不早。
乞身當及強健時,顧我蹉跎已衰老。
《繅車》
【宋】 邵定
繅作繅車急急作,東家煮繭玉滿鑊,西家卷絲雪滿籰。
汝家蠶遲猶未箔,小滿已過棗花落。
夏葉食多銀甕薄,待得女繅渠已著。
懶歸兒,聽禽言,一步落人后,百步輸人先。
秋風寒,衣衫單。
【小滿節氣詩詞】相關文章:
二十四節氣-小滿01-12
大寒節氣古詩詞01-17
秋分節氣古詩詞04-29
關于谷雨節氣古詩詞04-17
小滿閱讀答案04-26
大寒節氣05-29
關于小滿的知識問答06-06
大暑節氣留言10-28
關于節氣的對聯02-20
谷雨節氣的句子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