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優美古詩詞名句
七夕簡介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始于漢朝,是流行于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于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后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節日產生了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習俗,并遠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因受外來文化影響,洋節逐漸流行中國,媒體炒作,七夕節在當代又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1.流陰稍已多,馀光亦難取。 —— 柳惲《七夕穿針》
2.婺星為情慵懶,佇立明河側。 —— 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3.玉鉤斜傍西南掛。 ——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4.上窗風動竹,月微明。 —— 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5.新月西樓,相約同針線。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6.塵緣一點,回首西風又陳跡。 —— 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7.那知天上計拙,乞巧樓南北。 —— 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8.扁舟夜宿吳江,正水佩霓裳無數。 ——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9.陳跡曉風吹霧散。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10.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11.恨無端、添葉與青梧,倒減卻、黃楊一寸。 —— 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12.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 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
13.涼月橫舟,銀河浸練,萬里秋容如拭。 —— 張埜《奪錦標·七夕》
14.空接靈臺下,方恧辨支機。 —— 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15.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 —— 顧太清《鵲橋仙·云林矚題閏七夕聯吟圖》
16.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 ——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17.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 ——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18.輕帳偷歡,銀燭羅屏怨。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19.問歡情幾許?早收拾、新愁重織。 —— 張埜《奪錦標·七夕》
20.笑倩誰扶,又被春纖,攪住吟須。 —— 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21.彩云斷、翠羽散,此情難問。 ——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22.復畏秋風生曉路。 —— 王建《七夕曲》
23.盈盈一水經年見。 —— 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24.夢魂偏記水西亭。 —— 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5.卻扇藏嬌,牽衣索笑,今夜差涼。 —— 劉鎮《柳梢青·七夕》
26.天公定亦憐嬌俊,念兒女,經年愁損。 —— 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27.花庭開粉席,云岫敞針樓。 —— 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28.遙愁今夜河水隔,龍駕車轅鵲填石。 —— 王建《七夕曲》
29.匆匆便倒離尊,悵遇合、云銷萍聚。 ——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30.拋梭振鑷動明珰,為有秋期眠不足。 —— 王建《七夕曲》
31.忍記穿針亭榭,金鴨香寒,玉徽塵積。 —— 張埜《奪錦標·七夕》
32.瓜果幾度凄涼,寂寞羅池客。 —— 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33.西風吹鶴到人間。 —— 吳文英《訴衷情·七夕》
34.度金針、漫牽方寸。 ——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35.乞巧雙蛾加意畫。 ——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七夕優美古詩詞名句】相關文章:
優美古詩詞經典名句集錦02-06
優美的古詩詞名句12-16
七夕古詩詞名句02-06
優美的思念古詩詞名句02-05
有關七夕的古詩詞名句07-12
有關七夕的經典古詩詞名句07-12
七夕情人節經典古詩詞名句07-19
中秋佳節的優美古詩詞名句「匯總」02-27
古詩詞名句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