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及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描寫梅花的古詩詞及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及賞析1
一、宋代王淇《梅》
王淇,字菉猗。其他生平資料無,現存詩兩首,這是其中一首。詩人雖無其他相關資料,但是這首《梅》卻寫出了梅花圣潔的品性。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這首詩是說,梅花的高冷圣潔,是不會受到半點塵埃的侵蝕,而且是心甘情愿的生長在竹籬邊、茅舍旁。
這里“林和靖”是指宋朝詩人林逋,隱居與孤山梅嶺,是位超然物外的高士,有“梅妻鶴子”之稱,可見他對梅的喜愛程度。所以詩人說只因錯誤的認識了酷愛梅花的林逋,才使得自己談笑至今。
二、宋代王安石《梅花》
公元1074年春,大宋改革領袖王安石被罷黜宰相。轉年二月,再次拜相。公元1076年,再次被罷相后,心灰意冷的他最終放棄了改革,退隱鐘山。此時王安石的處境、心態極為艱難孤獨與傲雪凌霜的梅花有著相似之處,遂揮筆寫下這首千古名篇《梅花》。
詩曰: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首詩首聯,寫墻角梅花不畏嚴寒,傲然綻放;尾聯,寫梅花凌寒獨開,暗香襲人,暗喻梅的堅強與高貴品格,也象征著才華橫溢的'自己,雖處于艱難環境中,卻依然能堅守操守、主張正義。
全詩語言樸素,寫得平實內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
三、宋代陸游《梅花絕句·其二》
公元1202年,時年七十八歲的陸游,回到了故鄉山陰。此時北宋已亡,陸游力主北伐,但又處于政治勢力的邊緣,更得不到當權者的重用,可是他又心有不甘,當此時的陸游看到梅花時,有感而發,譜就經典。詩曰: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這首詩,首聯寫一樹梅花長在背陰的山谷,伸向北方的枝條,終年得不到陽光的照耀,因此每年花開的時間總是比較遲晚。也說明詞人心中總有一種期待,就是率軍北上,收復中原,雖然年復一年的等待,但是這種感覺并沒有使他絕望。
尾聯,以反問開篇,君可知道梅花的高尚的氣節、優美的風度?它們在吐苞綻放時,正值冰雪覆蓋、北風呼嘯的寒冬時節啊!詞人在當時飄搖的政治氛圍中,能有這種比較舒解,比較積極的心態實為難得!
結語
梅花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斗雪凌霜,幽香暗襲,鐵骨冰心,自強不息的形象,鼓舞著世人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地去迎接春天的到來。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及賞析2
詠紅梅花得“花”字
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
閑庭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夢冷隨紅袖笛,游仙香泛絳河槎。
前身定是瑤臺種,無復相疑色相差。
注釋
1.“春妝”句——為紅梅花設喻。春妝,亦即紅妝之意。
2.“閑庭”二句——通過寫景含蓄地說梅花不是白梅,而是紅梅。余雪,喻白梅。唐代戎昱《早梅》詩:“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消。”落霞,喻紅梅。宋代毛滂《木蘭花·紅梅》詞:“酒暈晚霞春態度,認是東君偏管顧。”閑庭,幽靜的庭院。
3.“幽夢”句——意謂隨著女子所吹的凄清的笛聲,梅花也做起幽夢來了。以“冷”、“笛”烘染梅花。參見前聯句“何處梅花笛”注。以“紅袖”的.“紅”點花的顏色。
4.“游仙”句——意謂梅花的香氣使人如游仙境。乘槎游仙的傳說,見《博物志》:銀河與海相空,居海島者,年年八月定期可見有木筏從水上來去。有人便帶了糧食,登上木筏而去,結果碰到了牛郎織女。泛,飄浮,乘舟。絳河,傳說中仙界之水。《拾遺記》:“絳河去日南十萬里,波如絳色。”乘槎本當用“天河”、“銀河”,而換用“絳河”,是為了點花紅。槎,木筏。
5.瑤臺——仙境。詠梅詩詞多有此類比喻,如杜牧《梅》詩:“掩斂下瑤臺”。瑤臺種,就是說它是“閬苑仙葩”。
6.“無復”句——不要因為紅梅花不夠艷麗而懷疑它曾是瑤臺所種。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及賞析】相關文章: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02-20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優選)01-27
描寫梅花古詩詞集錦07-24
描寫梨花的古詩詞及賞析10-12
描寫牡丹的古詩詞及賞析03-25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6篇02-21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精選73首)04-23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05-17
描寫大寒節氣的古詩詞40首賞析04-22
古詩詞賞析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