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演講》觀后感600字
《國王的演講》講述了1936年英王喬治五世逝世,王位留給了患嚴重口吃的艾伯特王子,后在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的治療下,克服障礙,在二戰前發表鼓舞人心的演講。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國王的演講》觀后感600字,歡迎參考~
篇一:《國王的演講》觀后感600字
看完《國王的演講》,我的腦袋一下子冒出三個詞語:勇敢、自我、關愛。
的確國王喬治六世很勇敢。面對父親的去世,哥哥只愛美人、不愛江山,戰爭的一觸即發,他勇敢的挑起重擔。他知道總要有一個人要挑起重擔,哥哥不愿挑,那就只好自己來。他明知道國王只是權威的象征,他不能裁決國家大事,說的難聽點,國王只是一個擺設。更重要的是當上了國王,意味著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得按照別人的指示以及受到別人的監督,也就是說自己的自由失去了。盡管如此他還是挑起了重擔,很勇敢地挑起了重擔。這勇敢的背后是責任,一顆責任之心。他說,民眾信任他。因此為了這個信任,他勇敢地承擔責任。
勇敢的背后一定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撐。民眾的信任,自己的責任,才是國王喬治六世勇敢地挑起重擔。
國王喬治六世從小就活在哥哥的陰影下,失去了自我,因此從5歲時就患了口吃。自己喜歡的小保姆卻喜歡哥哥,小保姆為了討好哥哥結果讓他的胃落下了病根。從小自己喜歡用左手,因為形象不好,被逼著用右手。由于小時候膝蓋內翻,被殘忍地夾上金屬板,強行矯正,只為換來一雙直腿。自己喜愛做飛機模型,因為“不務正業”被剝奪了這一喜好。總之自己的童年就被剝奪了,失去了自我的人,面對生活的恐懼,他的表現就成了口吃。幸運的是,在妻子和羅格的幫助之下,他敢于面對自我,成功地完成了國王的演講。敢于面對自己,不逃避,不膽怯,才能戰勝自我。自己解開自己的心結,才能釋放自己,從陰影中走出來。戰勝自我的第一步就是面對自己,逃避永遠只是弱者的表現。國王演講成功的背后,我看到了王妃的關愛。她幫他找語言治療師,她一直陪在他的身邊不離不棄。無論他在哪兒,無論他在干什么,她一直緊緊地拉著她的手,對他說:“我知道你可以的."也正是王妃的關愛,不放棄,才使得國王在最艱難的時候,才能堅持下去。沒有這樣的關愛,堅持如何實現。只因有愛,我們才能堅持下去,才能成功。
國王演講的成功,總的來說就一句話——牢記自己的責任,堅定自己的信仰,帶著他人的關愛,走出自我,走向成功。
篇二:《國王的演講》觀后感600字
看《國王演講》這部電影,實在是讓我受益匪淺。這是我看了眾多部電影以來自認為最精彩的電影。
這部J精彩的電影主要講的是:一位患有口吃的王子放棄了希望,經過一場失敗的演講過后,王子拒絕了治療。王子的妻子特意給他找了一個偏門的口吃治療師——萊昂納爾·羅格醫生。用自己特殊的方法把王子給治療好了,王子有了自信,從此成了口齒凌厲的國王,而萊昂納爾·羅格醫生也與國王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看完影片后,我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整理著自己的思緒,感覺自己已經完全沉浸在《國王的演講》當中,不能自拔。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就如影片中的國王一樣,總是放棄了對明天的希望,糊涂地浪費了今天。不敢在什么時候,我們都要揚起對新生活的激情。只有擁有了信心,才能走出生活的低谷。萊昂納爾·羅格醫生就是國王心中的那一束光芒,永久點燃那熊熊熱火。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新聞,是一個小孩本來學習成績很好,可由于在考試時太過于緊張,沒有信心,所以結果跌了十幾名。多可惜啊!從中可以看出,自信心會給一個人帶來多大的改變!所以啊,不管在學習還是在生活當中,我們都應該保持著一顆平和的心態,平和的心態又來源于自己的信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快樂。
擁有自信比什么都重要。——這是《國王的演講》帶給我的道理。
篇三:《國王的演講》觀后感600字
和影片的片名一樣,《國王的演講》一開始給人的感覺是波瀾不驚,和好萊塢大片的氣質相去甚遠,與去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拆彈部隊》對現代戰爭背景下的人性思考也十分不同。但波瀾不驚決不是清湯寡水,《國王的演講》仿佛一出內斂而精致的戲劇,在低調中醞釀出深厚,在深厚中鋪展出令人動容的力量。
影片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取材于真實的歷史事件。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從小患有嚴重的口吃,最后,在萊昂納爾的治療下,終于克服口齒,發表了振奮人心的演講。這個簡單樸實的故事之所以會產生那么大的戲劇張力,首先就是因為細小的事情發生在了重大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身上。時值二戰,作為一國之象征的.國王,需要發表演講來凝聚人心。在這樣的背景下,口吃治療就變得尤為重要,細小的事情變得茲事體大。
國王能否被治好口吃,成為整部影片最大的戲劇張力,一直到最后,在萊昂納爾的"指揮"下,喬治六世終于完整進行了戰前演講,觀眾才會舒一口氣。影片的張力還來自于國王和治療師本身,這是兩個身份差距很大的人,一個是國王,一個只是普通的治療師,國王的性格不僅內向,還容易憤怒,總有居高臨下的氣勢。
這種因為身份差異帶來的個性碰撞也成為影片的亮點。治療師萊昂納爾的角色在這個碰撞過程中顯得尤為出彩,他并沒有因為治療對象是國王而卑躬屈膝,他要求國王打破常規,到自己簡陋的治療室來接受治療,一副"我的地盤聽我的"的架勢,他用自己不卑不亢的耐心和誠懇,最終打開了國王堅固的心扉,找到了國王幼年的心理陰影。他甚至故意激怒國王,讓國王流利地說出罵人的話。而正是這種不卑不亢的真誠交流,讓萊昂納爾獲得了尊重,國王也把他當成了一生的好友。
與此同時,影片對國王的描述,也是用的一種平視的鏡頭,國王雖然有著崇高的地位,但同時有著普通人的缺點,影片把喬治六世飽受口吃之苦的情狀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別人以為當眾說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喬治六世那里,卻是一件艱難無比的事情。在這個意義上,《國王的演講》也是一部勵志片,而且因為是國王克服內心困境的努力,勵志的力量就顯得更大。當國王在麥克風前憋得滿臉通紅,痛苦萬分,但終于完整做完演講,影片的勵志力量也讓人生出了綿長的感動。
網上有人建議陳凱歌導演看看這部影片,這個建議真是恰當得很。一拍國王,我們總是忍不住宏大敘事,但《國王的演講》卻在一個普通和細微的故事中,拍出了深厚、浩渺的意味,奧斯卡的評委們肯定明白,感動人心的力量不一定個來自于宏大的命題,國王的口吃,同樣能讓人思索良多。
【《國王的演講》觀后感600字】相關文章:
《國王的演講》觀后感(通用15篇)04-14
摩洛哥國王登基日11-24
天國王朝的經典臺詞04-24
被廢黜的國王閱讀題及答案12-19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會計金融專業碩士申請條件11-12
鷸的觀后感04-26
父親的觀后感04-20
長城的觀后感04-04
燈展的觀后感03-30
《流淚的花季》觀后感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