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難以忽視的真相有感
看過好萊塢大型災難片《后天》《2012》,它們帶給我更多的是對環境的擔憂、全球變暖大趨勢的不可阻擋,而《難以忽視的真相》阿爾 戈爾運用圖解、數據、新聞影像、大量相關文獻資料以及強烈的古今對比,從 全球變暖的原因(尤其是人類活動)、表現、人類對其態度、解決措施等幾個方面為我們做了詳細科學的講解。
戈爾——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由法官宣布競選失敗的總統候選人將自己的個人生命歷程和全球的環境保護事業交織在一起,既向讀者展示了自己為何會投身于環境保護,又以一個客觀理性的角度說明了環境保護、尤其是遏止全球變暖在當下的重要意義。他不僅從地理角度也從社會角度政治角度進行闡述全球變暖日益加劇、保護環境迫在眉睫,不僅是一個政治家他更是優秀的環保主義者!
電影圍繞全球變暖討論,那么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為: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的工業化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種溫室氣體。由于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說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影片中,戈爾的科學論點:
戈爾表示全球變暖是確實發生的現象,并且大部分是因為人類而造成,而這個結論是根據目前許多研究所做出。
戈爾提出了許多數據來支持電影中的論述,其中包括:
(1) 用照片的前后差異說明許多冰原的邊緣正在后退。
(2) 根據伯爾尼大學(University of Bern)物理機構和歐洲南極冰核鉆探計劃(EPICA)的研究,來自南極洲冰核(ice cores)中的數據顯示,當地的二氧化碳濃度是過去65萬年以來最高的。
(3) 1993年至2003年間出版了多份關于全球氣候變遷的科學性文章,是由 Naomi Oreskes 博士進行觀察,并經過了928次的同行評審。觀察報告以社論的方式刊載在《科學》雜志上,其中表示沒有一篇文章認為人類行為不是地球暖化的主因(全部都是贊成這個論點,或是沒有任何意見)。
英國Telegraph報導英國高等法院法官為此片做出判決,提出片中的九個錯誤:
1.冰層溶化會令海平面在不久的將來升高7米。 (法官:這情況至少要“上千年”才會發生。)
2.太平洋低洼環礁正被淹沒。(法官:無證據顯示發生這樣的事。)
3.墨西哥灣流消失。(法官:可能會減慢,但消失的幾率很低。)
4.65萬年間二氧化碳和氣溫上升的圖表“完全吻合”。(法官:兩個圖表有關系,但不足以支持戈爾的假設。)
5.乞力馬扎羅山的雪因全球變暖而消失。(法官:無證據支持人類導致的全球變暖是主要原因。)
6.乍得湖干涸是全球變暖的明證。(法官:無足夠證據支持。)
7.颶風卡特里娜是全球變暖所致。(法官:無足夠證據支持。)
8.北極熊首次被發現因長距離游泳尋找冰層而溺斃。(法官:科學家最近只發現有4只北極熊溺斃,但它們溺水是由一場風暴造成的。)
9.珊瑚礁因全球變暖和其他原因褪色。(法官:很難將氣候變化的影響跟其他諸如過度捕魚和污染等的影響分開來說。)
戈爾運用強有力的證據論證了全球變暖趨勢迅猛加強,如果人類不及時懸崖勒馬,自我拯救,后果將不堪設想,具極大的震懾力和信服度;法官也客觀的指出戈爾演說中夸張不準確偏離實際的錯誤。綜上,戈爾的觀點整體是正確的,在證明過程中稍有瑕疵。我們要辯證的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電影中提到 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
(1)冰體融化 冰體制冷作用削弱,溫度逐漸升高,北極熊無處生存 很多瀕臨餓死。
(2)冰川退縮 海平面上升 土地淹沒 導致“氣候難民”。
冰川融化 導致 源自冰山的河流下游供水、泥石流災害頻發.另外,海平面的升高直接導致沿海地區受到洪水、海水入侵、海水腐蝕海岸線等威脅。
(3)海洋水溫升高,與珊瑚共生的海藻離開,珊瑚白化,意味著海洋雨林消失 ,生物多樣性減少。
(4)海洋表面溫度上升會使熱地風暴的潛在強度提升。
戈爾主要從以上幾方面變現了氣候變暖的嚴重后果。另外,還有其他方面,如暖冬后蝗災泛濫:冬季溫度上升,有利于冬季越冬卵的增加,干旱加劇草場退化為蝗蟲產卵提供合適產地;氣候變化導致疾病傳播帶向高緯地區擴散,對于那些生活在貧困中的人群來說,疾病的擴散都將是致命的;全球變化可助長禽流感等。
我個人基本贊成影片中戈爾的人類活動影響全球變暖的觀點,主要為溫室氣體、土地利用、氣溶膠、溫室氣體。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的工業化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種溫室氣體。由于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說的“溫室效應”。在最近70年 ,特別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信息時代到來,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等等接踵而至,植被亂墾濫伐,礦產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地球變得面目全非;但同時存在自然原因:海洋陸地變遷、火山活動、太陽活動等。
對于自然原因,氣候變化可以分為地質時期時期的氣候變化、人類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和儀器觀測時期的氣候變化。在漫長的地質時期內(從距今22億年前――1萬年),氣候總體狀況表現為冰川廣布的冰期和相對溫暖的間冰期的交替。整個地質時期,地球上曾經發生過3次延續時間長達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大冰期,還發生過許多次延續時間約為十萬年的冰期與間冰期的更替。最近幾十萬年以來,冰期、間冰期大致以十萬年為周期更替,冰期中氣溫呈下降趨勢,間冰期中氣溫呈上升趨勢。
歷史時期(一般指1萬年左右),氣候仍然是波動的,有時為溫暖時期,有時為寒冷時期。我國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大約可分為4個溫暖時期和4個寒冷時期。
19世紀末以來,大量的氣溫觀測資料證明,世界氣溫出現明顯的波動上升現象。有人認為,地球氣候已經進入最近1000年以來最為溫暖的時期。
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全球氣候始終處在變化之中,不僅從大的時間尺度看地質時期變化幅度很大。即使從較小的時間尺度看,人類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也是十分顯著的。再即使把時間尺度縮小到近幾百年乃至近百年,地球冷暖波動仍很頻繁。
可以說地球的氣候目前正處在加速變暖的過程中,處在溫暖的間冰期中,這種變化屬于自然的氣候波動。當然,如果忽視了人為因素,不考慮“正常中帶著的不正常”,就必然會犯嚴重的學術錯誤。
《難以忽視的真相》并不只是展示氣候變化的實證科學報告,在很大程度上,這本書說明的毋寧是“自然”概念在現代社會中經歷的修正。自然再也不是獨立于人類,有待于人類去開發、利用與征服的對象;它已經成為了人類社會生活之中的要素,與人類整體的安危存亡密不可分。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作為副總統的戈爾象征性的在《京都議定書》簽字,直到今天,議定書仍然未得到小布什政府的批準。片中,戈爾流露出了對政府現行政策的強烈不滿,但是,如果戈爾在競選中贏過了小布什,美國國會是否就可以通過《京都議定書》?恐怕很難。說到底,這就是長遠利益和既得利益的沖突。溫室氣體的排放大戶,都是大型的重工業企業,控制著經濟增長和大量就業,在政治上同樣擁有極強的話語權,而與之對抗的,只是一些科學家和環保團體,力量根本微不足道。而我們的大多數人,沉默的大多數,只是溫水里的青蛙,在水燒開之前,只是麻木的呆著。
《京都議定書》(英文:Kyoto Protocol,又譯《京都協議書》、《京都條約》;全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補充條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三次會議制定的'。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2011年12月,加拿大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繼美國之后第二個簽署但后又退出的國家。
在京都議定書的談判之前,1997年6月25日美國參議院就以95票對零票通過了“伯德·哈格爾決議”(S. Res. 98),要求美國政府不得簽字同意任何“不同等對待發展中國家和工業化國家的,有具體目標和時間限制的條約”,因為這會“對美國經濟產生嚴重的危害”。但1998年11月12日參加談判的副總統戈爾仍然象征性的簽了字。考慮到參議院當時的態度不可能通過該條約,克林頓政府沒有將議定書提交國會審議。
1998年7月克林頓政府公布了一份經濟顧問委員會的報告,這份報告認為通過和附件I/B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之間按照清潔發展機制進行排放交易,可以使美國減少原先估計花費的60%就達到京都議定書規定的2012年排放要求。除此之外其他部門的經濟評估,包括國會預算辦公室、美國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等,卻都認為履行京都議定書有可能會大幅降低美國GDP增長。
現總統布什已經說他不會把條約提交國會批準,他表示原則上他并不反對京都議定書的思想,但是他認為議定書規定的要求太高會損害美國的經濟,他強調目前科學界對于氣候變化的研究還沒有定論。此外,他對條約的一些細節也不滿意,例如,他對把某些國家和其他國家區別對待表示不滿,他說:“世界第二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是中國,但是中國卻被排除在京都議定書的限制之外。這是一個需要全世界付出100%努力的問題,我們以及世界其他所有國家。美國還要在對付氣候變化的問題中擔任領導地位,但不愿意被需要承擔義務的這一有缺陷條約所束縛。相反,美國政府一貫樂于在有關氣候變化的事務中擔任領導角色。我們現在的做法必須和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這一長遠目標相一致。”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公布的資料,2003年中國人均排放二氧化碳0.74噸,比1990年增長了40%,但與此同時美國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5.44噸,將近中國的八倍[9]。
美科學家稱全球變暖與人類無關 純屬自然現象--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與目前受到廣泛認同的“人類活動導致全球變暖”的理論相反,美國一個科學家小組聲稱,人類無需對全球氣候變暖負責。
據法國媒體報道,在新一期英國皇家氣候學會出版的國際氣候學期刊上,一組美國科學家發表文章稱,根據他們掌握的數據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而已。
此項目的領導者,美國紐約州納薩勒斯大學氣候專家大衛?道格拉斯說:“對地球表層以及氣候氣溫趨勢等的研究表明,全球變暖與人類沒有關系。”
對于全球變暖問題,僅僅靠國際法律政策是遠遠不夠的,國家、社會、個人必須共同行動起來!
【觀難以忽視的真相有感】相關文章:
形容難以忘記的成語02-25
測你難以戒掉的惡習02-05
不能忽視的成交細節09-13
淺談防電腦輻射妙招的真相03-17
關于郵件營銷真相的銷售技巧03-06
《真相禁區》經典臺詞04-03
職場中難以成功的幾類人09-24
《不容忽視的光污染》閱讀答案03-20
職場上愛炫耀的人背后的真相是什么04-04
我是伊布:我來講述真相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