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博帕爾農藥廠毒氣泄漏事故視頻觀后感
大家知道印度博帕爾農藥廠毒氣泄漏事故嗎?看了嗎?有何心得呢?
【1】印度博帕爾農藥廠毒氣泄漏事故視頻觀后感
1984年12月3日的凌晨,死神悄悄的降臨到了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爾。
一位博帕爾郊區的農夫突然感覺到自己的牛今晚不太正常,于是他打算出門看看情況,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自己的三頭牛有兩頭已經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另一頭也在自己的注視之下倒下了。與此同時,他感到了自己的眼睛有一種強烈的灼燒感,眼淚止不住的一直往下淌……
他在夜色中瘋狂的奔向了城中的醫院,這才勉強的保住了性命,但是其他博帕爾的居民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原來這天晚上,在博帕爾郊外的一家美國化工廠發生了劇毒化學品泄漏。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里,工廠周圍兩個小鎮上數百位居民在睡夢中死去。隨后,劇毒物質借著風力大面積的擴散到了博帕爾周圍數十公里的地區。3天之內,超過八千人在這場事故中死亡,到該年年底,死亡人數增加到了兩萬人!另據不完全統計,其他因此中毒致殘或留有后遺癥的人數超過了50萬!這場事故從而成為了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損失最慘重的化學品泄漏事故!
根據事后的調查:這家化工廠隸屬于美國化工巨頭聯合碳化物公司,是印度國內的重點化工廠之一。上世紀六十年代,印度因為農業生產的需要,大力發展國內的化肥農藥產業,美國大企業聯合碳化物公司趁虛而入,與印度組建合資公司。憑借印度的低勞動成本、松散的監管體系和龐大的市場,整個七十年代,這個工廠賺的盆滿缽滿。
然而,不斷的投入和持續擴大的生產終于帶來了嚴重的問題。到了八十年代,印度農藥化肥的銷量越來越不如意,于是廠方從節約成本的角度考慮,不斷的減少對化工原料安保成本的投入,最終釀成這起慘禍。后來的調查材料中寫道:
工廠大量削減雇工人數,70多只儀表盤、指示器和控制裝置只有1名操作員管理,異氰酸酯生產工人的安全培訓周期也從6個月降到了15天。在博帕爾慘案發生的時侯,農藥廠生產線上的6個安全系統無一正常運轉。廠里的手動報警鈴、異氰酸酯的冷卻及中和等設備不是發生了故障,就是被關閉了。而異氰酸酯的冷卻系統停止運轉一天,就可以節約30美元。
這次事故的罪魁禍首,也就是工廠最重要的原料——異氰酸酯(MIC)就這樣翻過了它的五指山,來到人間為所欲為。根據百度百科,異氰酸酯中毒的臨床表現為:
對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和損傷:低濃度引起流淚和咳嗽, 高濃度可引起眼紅腫和化學性灼傷。也能破壞鼻粘膜,使嗅覺喪失,上呼吸道粘膜也可致化學損傷。超過50mg/m^3的濃度,可引起皮膚水腫,組織壞死。對肺的損害:濃度超過50mg/m3時,還可導致化學性肺炎與肺水腫,甚至引起ARDS。未死者常伴繼發感染致呼吸窨迫,肺功能受損,日久尚可形成肺纖維化。濃度很高時,也可因支氣管痙攣致窒息。此外,尚可引起呼吸道過敏反應,加重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遠期影響尚難確知。
然而,這場人神共憤的災難還遠遠沒有結束。由于對異氰酸酯和由其帶來的中毒反應毫無所知,大多數印度當地的醫院不知道怎么正確的治療中毒的病人。而為了“不讓事情鬧大”,聯合碳化物公司竟然宣稱泄漏的氣體僅僅相當于“強效的催淚瓦斯”。更為讓人氣憤的是,公司居然以“商業秘密”為由,拒絕向公眾和醫院透露他們對異氰酸酯的研究內容。
間接的兇手還有印度政府。事件發生之后,印度軍隊隨即迅速占領了事發的工廠,禁止任何調查人員的'進入。其次由于財力和國家實力的不足(在與美國公司打官司后,受害者僅僅獲得了約4.5億美元的賠償,并且資金至今仍未完全到位),印度無力對所有的受害者進行治療。對博帕爾化工廠周圍也沒有展開清理工作,這對仍生活在博帕爾周邊的居民來說是極為危險的。
不進行人工干預的后果就是這個地區的化學品污染會持續數十年。也就是說,即使是在事故后出生的人,由于長期呼吸受污染的空氣,喝受污染的地下水,身體都是不健康、極其虛弱的。咳嗽、氣喘、視力低下、女性月經不調都是現在博帕爾地區人的多發癥狀。由于印度政府和美國公司的坐視不管,一場偶然的事故在二十幾年中逐漸變成了一場生態災難!
如果說發生在印度的這場災難能給我們一些啟示的話,那就是災難之后有序的救援和及時的信息通報是防止事件進一步惡化的最好方法。事后對災難的及時檢討和新的預防機制的建立是對逝者最好的悼念、對生者最好的安撫。像印度政府這樣先掩蓋事實繼而撒手不管的做法完全就是全世界政府和公共行政機構的“反面教材”。
【2】印度博帕爾農藥廠毒氣泄漏事故視頻觀后感
幼兒亂葬崗(1984) 出事頭三天死者已超過八千人,
死亡的氣息無可抵擋地沖擊著整個地區;
因墳地不足,尸首被胡亂葬在一起。由于這次大災難,世界各國化學集團改變了拒絕與社區通報的態度,亦加強了安全措施。但亦因這事件,很多環保人士以及民眾,都反對將化工廠設于鄰近民居的地點。新化工廠的設置,都會引發民眾的抗爭。
而美國聯合碳化物集團,經過在美國和印度多番訴訟,亦因這次慘劇要向印度政府賠償四億七千美元,亦要出售該集團持有的聯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百分之五十股權,用以興建治療受影響居民的醫院和研究中心。不久,美國聯合碳化物集團本身亦被人狙擊,雖然狙擊失敗,但董事局仍將美國聯合碳化物分拆成若干公司,包括永備電池集團(Energizer)。而美國聯合碳化物集團在2001年2月,成為美國陶氏化工(Dow)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該事件被認為史上最嚴重的工業災難之一。
這次災難泄漏的化學物質,稱為異氰酸甲酯(Methyl Isocyanate),是一種氰化物,一旦遇水會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根據事件的報告,這次有水滲入載有異氰酸甲酯的儲藏罐內,令罐內產生極大的壓力,最后導致罐壁無法抵受壓力,罐內的化學物質泄漏至博帕爾市的上空。
【印度博帕爾農藥廠毒氣泄漏事故視頻觀后感】相關文章:
印度博帕爾農藥廠毒氣泄漏事故觀后感01-24
安全事故視頻觀后感02-03
《印度舞蹈》觀后感01-18
印度電影觀后感01-29
視頻觀后感02-07
《印度合伙人》觀后感12-14
印度合伙人觀后感02-06
安全視頻觀后感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