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大國工匠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觀后感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后的感觸。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紀錄片大國工匠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紀錄片大國工匠觀后感1
中國青年,生于華夏大地之上,在祖國的庇佑之下汲取五千年文明精粹而成長,當以德立身,以禮待人,以青春奉獻人民,以韶華報效祖國。在看過《厲害了,我的國》和《大國工匠》系列紀錄片之后,我對匠人匠心和工匠精神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心有所感,故作此文。
匠者,手藝人也,更指在某方面很有造詣之人。在我看來,當今社會,匠之一字更適合去形容那些在各行各業各領域各方面潛心研究、刻苦鉆研、兢兢業業、有所建樹之人。工匠精神更是一種奉獻精神,一種將青春年華付諸事業,將歲月韶華獻與國家的無私精神。在《大國工匠》中,用大勇不懼、大術無極、大巧破難、大藝法古、大工傳世、大技貴精、大道無疆、大任擔當八詞形容工匠,真是精妙至極,無比恰當地將“工匠”二字形容得淋漓盡致。工匠,看似平凡卻又如此不凡,很多時候他們所做的只是一份工作,一份被叫做工匠的工作,但在工作中他們帶著工匠所特有的擔當,帶著奉獻自我無怨無悔的精神,帶著對社會進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企盼,不懼危險,不怕挑戰,不斷創新,不懈努力,如山崖佇立,如長松挺拔。
工匠的工作看似平常無奇,但在這些工作中,都積淀著經年累月淬煉而成的珍重技藝,承擔著身家性命和社會民生的重大責任,飽含著常人不易承受的堅忍辛勞,甚至還時而涉及耗體損身的危險?梢姽そ硞儗⒋蠛们啻荷踔烈簧瞰I給祖國是何等無私,以一身犯險而保大業安全,以一人之力而系萬民康樂。
聯系到生活,我國近五年來在橋、路、車、港、網等多個重大工程和科技研究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離不開一個個敬業工匠們的奉獻和付出,離不開工匠精神在他們身后的鼓舞和推動,正是工匠們將大好韶華奉獻給了祖國,在各自的領域不斷地鉆研探索,才推動了產業創新和技術進步。他們實現的`任何一項核心突破都將帶動整個行業體系的升級進步,各行各業的進步發展最終因他們的存在而驅動著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的進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添磚加瓦,這是讓我所欽佩和敬重的。工匠用他們的韶華讓人們得以在最鮮活的生活中觸摸到五年來一個個圓夢工程給中國社會帶來的改變,這些變化,堅強、有力、迅猛而又溫暖地鑄就著這個國家前行的每一個腳步。
聯系到自身,身為中國青年,我們須得有向工匠們致敬、學習的精神,將歲月光陰傾注在最適合的地方,去報效祖國,去實現理想,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借助從前輩身上傳承而來的工匠精神,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奮斗,去探索更高更遠的地方,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工匠精神當如火炬一般,從老一代人手中傳遞到我們手上,敬業、精益、專注、創新,讓工匠精神激勵著我們,在各自的領域中發光發熱,有所建樹,成就理想。我們當像前輩工匠們一般,情系人民,心系國家,拿得起責任,扛得住擔當,以青春奉獻人民,以韶華報效國家!
紀錄片大國工匠觀后感2
2021紀錄片大國工匠觀后感1大國工匠彰顯大國風范,大國工匠托起巨龍騰飛。央視播出的宣傳片《大國工匠》,用奮斗在生產一線的一群杰出勞動者的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了一部勞動者之歌。他們畢生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他們專注和堅守自己的崗位,他們傳承和鉆研職業的技能。他們是國寶級的頂尖技工,他們是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們用無可挑剔的技能書寫者人生的平凡與不平凡,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為時代為社會奉獻著人生。他們的技藝讓人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他們是事業的'脊梁。
在中國航天,53歲的高鳳林被稱為火箭的“心臟”。他的工作沒有幾個人能做得了。他曾說過“每每看到我們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后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鸺摹靶呐K”,他的作為,讓中國“神舟”系列順利升空,也讓中國科技發展達到了令人仰視的高度。微不足道的技能發展,同樣蘊藏著較高的智慧含量,我們把微小的工匠精神,做精、做美、做到極致,“品質從99%提高到99.99%”,同樣是一種巨大的事業成就、國家成就。
“航空手藝人”胡雙錢,工作30多年來,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胡雙錢憑著他對航空事業的熱愛和對民機夢想的執著,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始終奮戰在民機制造的第一線。胡雙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品質的極致追求,用他自己的話說:“加工出一流質量的飛機產品,是我一生的追求!希望自己能再干十年、二十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貢獻。”
深海鉗工管延安在工作時,要進入完全封閉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裝操作儀器。按照規定,接縫處間隙誤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卻能做到零縫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憑自學成為這項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裝的沉管設備,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對接。他曾說過“裝好了也要拆,拆了在裝,這是為了手感”。因為執著,堅持,求學。他成為了一名大國工匠。
北京APEC會議上,我國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國禮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國家高級工藝美術技師孟劍鋒在只有0.6毫米的銀片上,經過上百萬次的精雕細琢才打造出的“絲巾”。同時航天英雄、奧運優秀運動員、汶川地震紀念等獎章都是出自孟劍鋒之手。用他自己的話說:“追求極致,超越自己”。
手工撈曬宣紙,每張重量誤差不超過1克的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周東紅;創造了十三里焊縫全手工且質量達到百分之百的張冬偉等等一大批大國工匠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他們視技術為藝術,他們倡導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一以貫之的“工匠精神”,他們彰顯了愛國敬業的精神內涵!洞髧そ场方o人們展示了中國工匠的博大情懷和無以倫比的技藝。我們要以“工匠精神”為動力,立足自己的本職工作,干一行愛一行,要勇于擔當、敢于擔當、善于擔當。真正做到我的崗位我負責,我的工作請放心。
【紀錄片大國工匠觀后感】相關文章:
紀錄片《大國工匠》觀后感11-12
紀錄片《大國工匠》觀后感12-16
大國工匠紀錄片觀后感12-24
《大國工匠》心得感悟10-28
大國工匠紀錄片觀后感11篇02-14
紀錄片大國工匠觀后感精選4篇07-11
大國工匠紀錄片觀后感(通用15篇)08-09
大國工匠觀后心得03-03
看大國工匠心得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