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跟老馬學做群眾工作觀后感「最新」
《跟老馬學做群眾工作》獲“一等獎”本片由重慶市委組織部,江北、渝北、巴南、合川、大足、銅梁區委組織部聯合出品,獲得全國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一等獎、“十佳策劃”獎。
跟老馬學做群眾工作觀后感【1】
馬善祥,一位平凡的老黨員。他26年工作在基層、奉獻在基層,以一顆純粹的心去做好群眾工作,做細基層工作,做實日常工作。通過學習“老馬工作法”,我看到了“老馬”的好。
“老馬”的好——真
“老馬”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置于首位,我覺得他的好就是真。他用一顆真心去對待群眾,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群眾的困難寫進日常安排中。我認為,每位基層工作者都應該做到真心、真誠,因為群眾工作就是心與心的交流。
在教育扶貧走訪時,我就發現了真誠、真心的可貴。在去王家鄉與貧困戶拉家常、制定“戶辦法”時,我看到的是群眾身上的真。他們一開始會有一些心理戒備,可是后來我們去的次數多了,他們就放下了戒備,與我們聊家里的困難,和我們說家里的收入。我也是農村長大的孩子,知道農村資源匱乏,了解農村群眾的收入單一。 “老馬”的真讓我們在王家結對幫扶的過程中很順利、很開心。
在一次走訪中,我還認識了一位基層老黨員——龍潭鄉萬寶村的護路老黨員馬錫茲。他1400多天風雨無阻護路的故事讓我震撼,他的護路初衷更是讓我認識到了一個黨員對群眾的真心和對黨的真誠。他也是我們身邊的“老馬”,用自己的掃帚和撮箕書寫“真”的可貴。
“老馬”的好——實
“老馬”的好除了真,那就是實。馬善祥的實表現在他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上。一位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老人,依舊在基層踏實地做群眾工作。我認為,教育工作者也應如“老馬” 一樣心系群眾,關心家長和學生的冷暖。教育是一份心靈工程,我們面對的是一顆顆干凈的心。我在龍潭小學任教的時候,就認識到教育工作要求實。或許一塊糖果、一個蘋果,會讓學生看到你的好;一條“節日快樂”短信,會讓家長了解你的心;一句“生日快樂”“別灰心,加油”,會讓孩子們看到生活中的希望。我就是一個“孩子王”,和他們在一起彌足珍貴,終生難忘。我覺得,只要把課堂做實,把教學做實,把日常工作做實,教育就會變得有趣、有溫暖、有意義。
在我們的行業中,有文有田、段翠君、譚淋尹、劉堯鳳、譚建軍等優秀教育工作者。他們就如“老馬” 一樣,用心去做教育工作,把教育和心連在一起。文友田老師37年的堅守,正是在詮釋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純粹之心;段翠君、劉堯鳳、譚淋尹等這些我熟悉的老師,他們就是用愛在做教育。他們利用家訪、談心、愛心力量等形式,在學校、班集體、留守兒童心中注入愛的暖流。如果我們都如“老馬”,用真實的心和踏實的工作態度去做教育,把教育當作一份人生事業,一份愛的工程。我相信,這樣的教育會變得更加溫暖、更加高尚、更加偉大。
“老馬”的“好”——廉
“老馬”的好除了真、實之外,更可貴的是廉 。基層工作者貼近群眾,一言一行關乎著群眾的生活點滴。作為基層工作者,應當如“老馬”一樣拒絕生活中的浮華與誘惑。基層工作直系群眾的利益,所以必須繃緊思想之弦。假若你與腐合流,必當腐朽;與貪同路,日久必入樊籠。只有以腐為戒,以貪為恥,才不會被唾棄、不被遺忘。廉政教育是永不停止的音符。教育工作是一份靈魂工作,基層教育工作者更應像“老馬”一樣,以廉潔之心從教。只要人人都永葆廉潔之心,教育就會是一份最溫暖的工程,教師必是一份最幸福、最高尚的職業。
我們要學習“老馬”的真,把群眾工作當作一份人生事業真心去干,真誠去做;我們要學習“老馬”的實,把群眾的困難解決好,把群眾的合理需求處理好,把惠民政策落實好;我們要學習“老馬”的廉,用干凈的心去做好基層工作,這樣才能真正依靠群眾,成為群眾的貼心人。
跟老馬學做群眾工作觀后感【2】
6月5日上午,全市人民調解萬人大培訓南川培訓班在區公安局后五樓會議室隆重舉行。在培訓會上,認真觀看了全國時代楷模、中華全國人民調解員協會理事、2013感動重慶十大人物、“老馬調解工作室”首席調解員馬善祥授課的影像視頻。有著26年基層工作實踐經驗的老馬,從基層調解工作的七大特征、調解工作的技巧、怎樣總結基層調解工作經驗等方面,運用大量的案例、豐富的語言,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同樣作為一名基層調解員,馬善祥同志的事跡及他創作的“老馬調解工作法”給了我很大心靈觸碰。我認為,馬善祥同志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層黨員干部,之所以能夠受到群眾的信賴和愛戴,不僅僅是因為他具有很強的群眾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始終把黨和群眾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他在感情上對群眾很“親”,在態度上對群眾很“誠”,在行動上對群眾很“勤”,所以群眾信任他、需要他。而他的“老馬調解工作法”,也不是憑空編造的,是馬善祥同志26年工作實踐的生動總結,對各級干部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參考意義。
“情理法事”貫穿于“老馬調解工作法”的全過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情理法事”十三法則。“情”在老馬提倡的五步接待法上表現的淋漓盡致,即起身接待、請坐倒水、傾聽記錄、交流引導、出門相送。老馬強調,在日常接待工作中,要十分重視接待細節,對每一位來訪者都要問候打招呼,端茶遞水,熱情讓座,噓寒問暖,從不當成客套,而是出于感情,出于真誠,讓人民群眾有一種親切感,親密感,從而使他們放松心情,消除顧慮,無拘無束。“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道理,但不僅僅是要會給群眾講理,更要學會傾聽群眾說理,以保障群眾有尊嚴地表達訴求。“法”則是做好基層群眾思想工作必須遵守的硬約束,面對每一件糾紛,都要依法衡量、依法調解、依法解決,但要堅持公平正義的法治準則,依法維護和保障各方合法權益,堅持權利和義務相一致原則,確保公正性、公平性。“事”是老馬同志孜孜不懈的追求,善于辦理發現的事,善于解決難辦的事只是“事”中的一部分,它更高標準的要求我們要在原有事的基礎上,學會看到潛在的事,建立起強烈的問題意識才是“事”的最大要則。
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我不僅努力學習了“老馬調解工作法”的理論精髓,也注重把他的方法應用到自己的調解糾紛工作中。比如,前不久在我所轄區內冷水關中心小學教學樓走廊上發生了一起因學生玩“碰撞游戲”引起的損害賠償糾紛。受害方家長要求加害方家長和學校共同賠償醫療費,但加害方家長認為事故發生在學校,已經脫離了父母監護的范圍,應當由學校全額賠償;學校方則表示,可以承擔一定的醫療費用,但主要賠償責任應在加害方的父母。三方僵持不下,來到司法所請求幫助。我首先熱情邀請他們坐下,倒了茶水,耐心傾聽了他們各自的想法及意見,并細致分析了糾紛中涉及的法律關系,確定了爭議的關鍵點,即“加害人的父母要不要承擔賠償責任?”找到焦點后,我對癥下藥,依據我國《民法通則》及《侵權責任法》的現行規定,向三方當事人析理說法,剖析本案的法律關系,進行了專業的、詳細的解釋。通過我的不懈努力,最終他們握手言和,達成了一致的協商結果。在這次調解過程中,我運用了“老馬調解工作法”中的真誠接待、專注傾聽、戴高帽子、化整為零等方法,成功化解了一起糾紛。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調解員,我自知自己的工作能力有限,工作經驗有限,但我會以“老馬調解工作法”為學習契機,兢兢業業,不斷探索,不斷摸索,在我的調解道路上不斷的前進。
【跟老馬學做群眾工作觀后感「最新」】相關文章:
跟同事做自我介紹07-17
跟同事做自我介紹4篇03-17
群眾工作心得(精選20篇)09-22
服務群眾工作總結(精選24篇)02-22
做售貨員的最新心得11-15
植物學實習心得最新06-16
幫扶困難群眾工作總結(精選11篇)12-25
經濟學求職信范文最新09-26
我愛學語文教學設計最新01-31
春節慰問困難群眾工作簡報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