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水銀燈下死》觀后感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水銀燈下死》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日本電影的心理恐怖是非常厲害的,音效暗示和環境設置讓觀眾揪著一顆心。一般觀眾對于導演中田秀夫的了解總是源于他的驚悚電影,《最后一幕》是以驚悚片樣式的開場卻在導演安排下轉化成了充滿人生傷懷的文藝電影。
電影開始于一個男人在雨夜回家的路途,刮水器在雨中發出孤單的聲音。接著,在一間屋子里電閃雷鳴中有個女人執著地尋找著什么,這時,電話鈴響了,她的臉上布滿了驚恐,特寫鏡頭一如驚悚片的特質抓住了觀眾想找到答案的期待心理。
中田秀夫驚悚片里重要的元素電話鈴起著渲染劇情的作用,男人回家后觀眾才明白,原來女人找的是死去孩子的小鞋子,失子之痛讓這個女人精神出現了問題,藤子數落著三原的不是,她墮胎的理由竟然是怕孩子搶走男朋友,當人陷于過度執著里就成為了病態,藤子表達的一切讓他恍惚,電話那端竟然傳來孩子呼喚爸爸的聲音,而藤子不見了,窗外一只沾滿血跡孩子的手令人毛骨悚然,電話鈴再次響起,正當觀眾被劇情吸引的時候,畫外音傳來“怎么搞的”的呵斥,燈亮了,原來這是片廠的棚內拍攝。
三原鍵曾經是60年代的紅星,他和女明星惠子合作拍了許多電影,但是隨著60年代電視平民化的到來,他被觀眾拋棄了,那部恐怖電影是惠子息影前最后一次和他的合作,這也是她被片廠解約前最后一場戲,隨著燈光大亮,她將告別銀幕,淚水從她眼睛里滲出。三原和藤子這對銀幕情侶,從此沒有了合作,藤子望著三原的眼神里有著幾許憂傷,在大時代里個體的命運不是自己主宰的,在銀幕光鮮的形象背后永遠有著旁人不知的辛酸。
這部電影沒有把水銀燈下的世界描繪成令人羨慕的夢幻天堂,而是通過三原從盛至衰的經歷將景板背后真實世界暴露在觀眾面前,作為一線明星的他在片廠飛揚跋扈,對于工作人員蠻橫無理,并仗著明星的地位欺負新來的女演員。直到有一天妻子的意外死亡讓他遭到了當頭一棒,事業的`失利、嬌妻的故亡使得他終日借酒消愁,自毀前程。
一晃30年過去了,但他再次回到片廠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景在人非,他已經無人認識只是作為甘草演員出現,導演以一個細節刻劃了他的人生坎坷,當化妝師發現他為了拍戲而涂了很濃的粉底,當擦去這些的時候,大家看到的是三原形同枯槁、丑陋不堪的臉,歲月完全侵蝕了曾經作為英俊小生的他,酒精和傷感讓生命迅速衰老。從這個段落里,喜歡恐怖片的導演依舊加進了恐怖片的特征,卻同時隱喻了電影事業的衰老。
影片的色彩很有特點,回憶里三原童星時代的黑白膠片,成名時期的單色膠片都烘托了電影的氣氛。電影里兩代人對于電影不同的心態卻也注解了電影衰落的必然性。一臉嬉皮笑臉竹中直人客串了攝影師的角色,35年對于人而言已是三代,從女演員的表演而言惠子的端莊已經被新一代的張狂所代替,那個小明星抱著針管的姿態就是AV女郎的姿態,這樣的對比正反映了電影業的轉變。
抑郁是當代人精神壓力的產物,病患所表達的偏執思維、狂躁和焦慮讓家人無法承受,導演的戲中戲失子的藤子似乎和后面無關,其實,這預言的是三原在真實世界里的命運,電影是他無法割舍的孩子,當電視時代的到來,失子(失去電影事業)的痛苦讓他不堪忍受,所以,他消沉于酒精,因果關系關系到一部電影敘事的成敗,在三原最后一幕的演出里,他的形象和劇情設計正是有著對于電影蕭條的隱喻,電影(老人)孤獨躺在床上,沒有家人(觀眾)關愛,等到家人(觀眾)來時一切已經晚了。
這會是電影,真正的藝術電影的將來嗎?雖然,片中導演通過小道具員之口說出了堅持的話語,但是,電影畢竟不再是人們唯一的文化娛樂,我為此擔心。
【電影《水銀燈下死》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的觀后感12-26
電影觀后感04-21
三部電影電影觀后感01-12
電影情書觀后感12-29
《雷鋒》電影觀后感01-26
電影觀后感參考02-12
電影奪冠觀后感04-18
電影姜子牙觀后感04-18
電影雷鋒觀后感02-19
吳仁寶電影觀后感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