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戰馬》的觀后感6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影《戰馬》的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戰馬》的觀后感1
暑假的第二天,我觀看了《戰馬》這部電影。
影片主要講述了英國男孩艾伯特親眼看到一只大馬生下了小馬,小馬駒的四條腿是白色的,像穿了四只白襪子,額頭上還有一塊白色的菱形胎記。艾伯特的父親泰德腦子一熱,以30金幣的天價買下了它。
第二天,地主來他家收租子,可泰德已經花光了所有的錢,只好讓小馬駒學犁地,種上蘿卜好還債?墒切⌒●R駒那么小,根本不會犁地,艾伯特自告奮勇,教小馬駒各種本領,使它十分通人性,并還給小馬取名喬伊。
為了給喬伊做示范,他拖著沉重的梨走了好遠,忍受著旁人重重質疑的目光和各種各樣的冷嘲熱諷,終于教會喬伊在田里犁起地來,泰德在地里種下了蘿卜種子。
看到這里,我的心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感覺喬伊犁起的地,給負債累累的這家人點亮了光明和希望之燈。我為這家人的堅韌不拔,不向困難低頭,而深深感動!不禁想起了“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和“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兩句箴言!
在那樣的困境下,喬伊和艾伯特都能創造奇跡,而在優越環境中養尊處優的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整天碌碌無為呢?可是,突如其來的暴雨毀滅了一家人的美好愿望,雨把蘿卜地打得坑坑洼洼,蘿卜全爛了。
戰爭也在此時拉開,為了還債,泰德把喬伊賣了,而喬伊則去運送火藥。
此后,喬伊經歷了一系列周折,在英德四年戰爭接近尾聲之際,喬伊冒著槍林彈雨從德軍營盤逃了回來,可是卻被鐵絲網纏住,動彈不得。
英國士兵舉著白旗,想去救援這匹名副其實、令人肅然起敬的戰馬,可到了它身邊,才發現來得匆匆,沒有帶鉗子。德國士兵也舉著白旗來了,他還帶了一把鉗子。()他見鉗子不夠,回頭對著營地喊:“鉗子不夠!”
眨眼間,七八把鉗子飛了出來,砸在地上。看到這一幕,我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救完了馬,兩人對馬應該歸誰產生糾纏,在純潔的生靈面前沒有爭斗,他們有著同樣仁慈的心!最終,他們以一枚硬幣的兩面做決定,使生命垂危的喬伊回到了英國營地,終于和主人相見。不久,和平的鐘聲響起,兩國停止了戰爭。
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英德士兵齊心協力救助喬伊的那一幕場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深深觸動我的心:我覺得這匹戰馬,簡直就是“和平的使者”!是的,和平才是人類永遠的主題。
電影《戰馬》的觀后感2
未曾長夜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看完電影《戰馬》之后,心情很復雜。電影給我的感覺很奇妙。它講述的是關于一匹名叫喬伊的馬的故事,故事里充滿著濃濃的人性色彩。電影里沒有反派,無論是德國士兵還是英國士兵,農場主還是小姑娘。唯一的丑惡,大概就是戰爭。因為戰爭的殘酷與無情,反而襯出許多更美好的東西。
阿爾伯特的父親買下了那匹馬,這大概就是傳說中注定的相遇。他們都抱怨著哀嘆著,只有阿爾伯特偷偷地笑得那么開心?吹絾桃恋难劬,那么黑那么亮,他天生就是一匹戰馬,他們那么說。可是,它不止一次帶上馬具,犁田或者拉大炮,用它本應該在戰場上奔跑的矯健四肢在泥濘里掙扎。它的命運似乎聽起來有些糟糕,可是它見證了哥哥寧肯背負逃兵的罪名也要保護好弟弟的承諾,見證了一個法國姑娘從脆弱到開朗的改變,見證了戰爭中那短暫卻彌足珍貴的和平。還有,它跨越千里,終于在一個雪夜里和它年少時的主人重逢。
戰爭固然糟糕,但殘酷之下,仍然有希望,仍有善良而又美好的東西存在。不需要譴責誰,就像喬伊一樣,憑著唯一的信念,單純卻執著地縱然經歷千辛萬苦,也要來到一個人的身邊。它不會抱怨不會逃跑,只是在它力所能及的時候,幫幫它的朋友,能夠在離開的時候,再給它的主人一個親昵的擁抱。
人也是啊。那個法國老人,縱然生活并不總像他做的果醬那樣甜蜜,他身邊唯一的親人并不理解他,他不在意,我想他一定曾在火爐旁一個人憂傷地懷念著戰爭之前的美好時光。但是他不會哭,他要想出一個個溫暖也許幼稚的謊言來哄他可愛的孫女,還要做那么一只飛躍戰場的信鴿。故事的結局,也許他的孫女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了,他偏執地想要買下那匹戰馬,只是因為這是他孫女的念想。可是他仍然一頭奔向阿爾伯特,將韁繩交到阿爾伯特手中,然后一個人消失在雨后的巷中。那樣一位老人,在此時完美地詮釋了堅持與放棄,讓人如何不動容。
當阿爾伯特又一次吹響了熟悉的口哨,喬伊拖著受傷的腿,在雪中輕盈得像從前一樣。不知道阿爾伯特是對喬伊有多么深的信任與愛,才能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在黑暗和冰雪中,找回他的喬伊。他們重逢的時候,一切過去的苦難都不算什么了,再殘酷的戰爭也阻止不了希望和愛的存在。還有那些士兵,用他們一點一滴的愛,來幫助阿爾伯特接回喬伊,盡管這樣的幫助并不大,卻讓我們真正看到了人性的美。
說實話,我最喜歡的是戰爭間隙,敵對雙方的兩個士兵來解救喬伊的那一幕。當說需要再來一把鉗子的時候,藏在掩護后面的德國士兵們紛紛站起來扔過來幾把鉗子,這時候的我想著,啊,原來那些人一直都在關注誤入的喬伊。休戰時分的善意,顯得戰爭是多么的荒謬與可笑。
還好,一切都是童話般的美好結局。阿爾伯特騎著喬伊,重新回到故鄉。那時紅霞遍天,夕陽下的剪影美得讓人醉。和平多好……
電影《戰馬》的觀后感3
在一部關于戰爭的電影中,如何表現戰爭的殘酷是吸引觀眾的關鍵,進而引發觀眾對戰爭與和平的思考。
英國鄉野少年、英軍皇家騎兵上尉、法國農場主祖孫,以及許許多多的交戰雙方士兵。因為一匹馬,一匹生命力頑強的戰馬把他們連接了起來。是它所經歷的一切,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
斯皮爾伯格是個會講故事的導演。
斯導通過男孩艾爾伯特和戰馬喬伊這兩條同時進行的線索表現殘酷戰爭,并在影片的結尾將兩條線索完美匯合。
當艾爾伯特的父親被迫把喬伊買給軍隊,還算平靜的生活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喬伊跟隨騎兵上尉踏上了滿是硝煙的歐洲戰場,那雙純真的大眼睛見證了騎兵營三百多將士全部命喪沙場。歷經波折,喬伊被善良的法國農場主祖孫所救,過上了幾天還算安逸的日子,但就是在這些還算安逸的日子里,我們通過喬伊看到了戰爭給平民百姓帶來的災難——交戰區的人民根本無力捍衛他們的合法財產,只能眼睜睜看著財物、糧食被搶走。好景不長,喬伊和同伴很快又被強迫去拉德軍重炮,見到身邊的同伴一個個累斃,年輕的喬伊勇敢的為朋友站了出來,勇敢的喬伊幸運的活了下來,穿過重重封鎖線最終被救。
另一條線索,艾爾伯特在得知上尉陣亡的消息后,便義無反顧奔赴戰場去尋找他的好友喬伊。慘烈的戰斗無止境的持續,重炮不時落在身邊,密集的彈雨在身邊穿梭。恐懼敲打著每一個士兵的心房,死神在戰場上空游弋。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攻入德軍陣地后,艾爾伯特和戰友竟又遭到毒氣攻擊,好友當場身亡,艾爾伯特眼睛也被熏瞎。
兩條線索引領我們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的巨大災難,殘酷的戰爭強烈震撼著影院里的人們。
遍體鱗傷的艾爾伯特和喬伊意外在戰地醫院外相遇的鏡頭感動了無數人。那熟悉的呼喚挽救了喬伊的生命,也喚醒了在戰爭中早已麻痹了的士兵們的心靈。人馬此時的相見,讓多少人人淚盈眶。
值得一提的是交戰中的英德兩軍士兵在雙方陣地上合作拯救喬伊的情節。那一刻,英德士兵同心協力,大家都變得彬彬有禮,他們一起為拯救一個弱小的生命而努力。那一刻,雙方把槍收了起來,雙手拿著鉗夾為一個目的而并肩作戰。協力拯救戰馬喬伊的情節,使本應該血腥的戰爭畫面放出了溫暖的人性光輝。
通過一匹大難不死的戰馬與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斯皮爾伯格導演為我們展示了戰爭的殘酷,但他并非一味表現殘酷,通過攜手救馬的情節也展現了人性的光芒,艾爾伯特和喬伊的生死情誼體現了人世間存在的大愛,結尾的團聚同時預示著希望。
戰爭的殘酷是我們這些未曾經歷過戰爭的人永遠無法體會的,一部好的電影卻能給我們上一堂生動的珍愛和平的課程。
電影《戰馬》的觀后感4
戰馬》是一部描述一戰時期的電影,不僅以唯美的畫面感人,更重要的是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吸引人心。一匹戰馬一生的遭遇和這個時代的社會大環境緊密相關,與這匹戰馬相關的人和事反映了這個時期社會的特征以及人們的內心世界,整個社會的風情風貌。電影細膩的描述,驚詫的不僅是觀眾的眼球,震撼的更是人們的心靈。
電影從始至終沒有一個達官顯貴級的人物出現,沒有人在那里長篇大論地說教某一方面的大道理,但每一位角色都成了觀眾心中的主角,每一個小小的情節都很感動人。
好喜歡電影中農舍里的那只大白鵝,跟在主人后邊叫著并扭來扭去,還會殷勤地給主人開柴門,看到家中來了不受歡迎的人就追在人家身后又是叫又是咬……可愛極了。
在戰爭年代,很多人的生命就像蕓花一現,美麗卻短暫。那個農場主漂亮的小孫女,為了保護戰馬不被德兵搶走,竟把兩匹戰馬藏在自己閨閣中,這樣一個善良活潑美麗的生命正值花季卻終止于這場戰亂。電影沒有說她是怎么死的,留給觀眾去想像……
面對一場殘酷的戰爭,有時一個士兵也只是一匹戰馬而已,那些娃娃士兵甚至還沒搞清楚一場戰爭的意義就丟掉了寶貴的年輕生命。在這里為那兩位德國親兄弟娃娃兵短暫的生命而祈禱,他們一個14歲,一個16歲,因犯了“逃跑”罪被他們的長官給斃了……
驕勇的英純血寶馬也曾被迫給入侵的德軍拉運大炮,但這絲毫無損于它作為一匹優秀戰馬的英雄形像,也絲毫不影響主人對它的情感以及所有士兵對它的喜愛。
陣地上當英、德兩國士兵解救被鐵絲網穿肉纏綁的筋疲力盡寸步難移的戰馬時,人性的暖流暫時緩解了人們對戰爭的恐怖。當那兩個年輕的`士兵以擲硬幣方式決定這匹戰馬歸屬時,頓覺年輕是多么美好,連他們的做事方式都可愛的讓人莞爾一笑!
當這匹戰馬歷經風險與它的主人重逢在戰地搶救所的時刻,它的主人何以在兩眼受傷看不見的情況下憑心靈的感覺知道那是它的寶馬呢,而這匹寶馬與主人分離了四年多竟能記得主人的呼喚聲!電影告訴我們,人與動物(牲畜)是完全可以溝通的,只要付出真情,聽不懂語言也可以讀懂心。
渾身傷痕累累又掛滿泥垢的戰馬得救了,銀幕內外禁不住百感交集、淚流滿面。在大家的傾囊幫助下,這匹戰馬終于和它二等兵的年輕主人團聚還鄉,天空依然布滿厚厚烏云,但霞光卻穿越云層照耀四方……
看完電影《戰馬》,對和平的理解多了一分悲壯,這分悲壯來自于電影中的每一位角色,每一個場景。當戰爭來了,連牲畜都要背負一定的責任。我們要感謝的不僅是那些為了保護和平而犧牲在戰場上的戰斗英雄,要感謝的還有在戰場上默默奉獻的一匹匹戰馬。
從電影院出來,心情仍在激動中。能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大的幸福。保護和平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無論你年輕年老;保護和平更是生命的責任,無論你是人還是一匹戰馬!
電影《戰馬》的觀后感5
《戰馬》是一部描述二戰時期的電影,不僅僅以唯美的畫面感人,更重要的是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吸引人心。一匹戰馬一生的遭遇和這個時代的社會大環境緊密相關,與這匹戰馬相關的人和事反映了這個時期社會的特征以及人們的內心世界,整個社會的風情風貌。電影細膩的描述,驚詫的不僅僅是觀眾的眼球,震撼的更是人們的心靈。
電影從始至終沒有一個達官顯貴級的人物出現,沒有人在那里長篇大論地說教某一方面的大道理,但每一位主角都成了觀眾心中的主角,每一個小小的情節都很感動人。
好喜歡電影中農舍里的那只大白鵝,跟在主人后邊叫著并扭來扭去,還會殷勤地給主人開柴門,看到家中來了不受歡迎的人就追在人家身后又是叫又是咬、、、可愛極了。
在戰爭年代,很多人的生命就像蕓花一現,美麗卻短暫。那個農場主漂亮的小孫女,為了保護戰馬不被德兵搶走,竟把兩匹戰馬藏在自我閨閣中,這樣一個善良活潑美麗的生命正值花季卻終止于這場戰亂。電影沒有說她是怎樣死的,留給觀眾去想像。
應對一場殘酷的戰爭,有時一個士兵也只是一匹戰馬而已,那些娃娃士兵甚至還沒搞清楚一場戰爭的好處就丟掉了寶貴的年輕生命。在那里為那兩位德國親兄弟娃娃兵短暫的生命而祈禱,他們一個14歲,一個16歲,因犯了“逃跑”罪被他們的長官給斃了。
驕勇的英純血寶馬也曾被迫給入侵的德軍拉運大炮,但這絲毫無損于它作為一匹優秀戰馬的英雄形像,也絲毫不影響主人對它的情感以及所有士兵對它的喜愛。
陣地上當英、德兩國士兵解救被鐵絲網穿肉纏綁的筋疲力盡寸步難移的戰馬時,人性的暖流暫時緩解了人們對戰爭的恐怖。當那兩個年輕的士兵以擲硬幣方式決定這匹戰馬歸屬時,頓覺年輕是多么完美,連他們的做事方式都可愛的讓人莞爾一笑!
當這匹戰馬歷經風險與它的主人重逢在戰地搶救所的時刻,它的主人何以在兩眼受傷看不見的狀況下憑心靈的感覺明白那是它的寶馬呢,而這匹寶馬與主人分離了四年多竟能記得主人的呼喚聲!電影告訴我們,人與動物(牲畜)是完全能夠溝通的,只要付出真情,聽不懂語言也能夠讀懂心。
渾身傷痕累累又掛滿泥垢的戰馬得救了,銀幕內外禁不住百感交集、淚流滿面。在大家的傾囊幫忙下,這匹戰馬最后和它二等兵的年輕主人團聚還鄉,天空依然布滿厚厚烏云,但霞光卻穿越云層照耀四方、、、、、、
看完電影《戰馬》,對和平的理解多了一分悲壯,這分悲壯來自于電影中的每一位主角,每一個場景。當戰爭來了,連牲畜都要背負必須的職責。我們要感謝的不僅僅是那些為了保護和平而犧牲在戰場上的戰斗英雄,要感謝的還有在戰場上默默奉獻的一匹匹戰馬。
從電影院出來,情緒仍在激動中。能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大的幸福。保護和平是每一個公民的職責,無論你年輕年老;保護和平更是生命的職責,無論你是人還是一匹戰馬!
電影《戰馬》的觀后感6
一只信鴿,在戰爭時,為了傳遞信息,必須穿越戰場,它明明知道下面是危險,卻不能向下看,只知道一個勁向前飛,戰馬觀后感。
——題記
昨天,約上朋友去電影院看了剛剛上映的美國電影《戰馬》,一部奧斯卡六項提名的片子,以一匹名為喬伊的馬為線索,講述了一個男孩與一匹馬之間非同尋常的友誼,他們被分離的命運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又重新交織在一起。
劇中的喬伊這匹馬,頭頂有一塊白色的胎記,棕色的馬鬃,穿著四只白色的“襪子”,樣貌比起劇中的另一只小黑馬,它真是稍遜一籌?僧旊娪敖Y束我發現,我錯了,這匹馬是最美麗的!
它有堅強的意志。喬伊是一批適合戰斗的馬,而對于耕地是一竅不通。但命運是殘忍的,喬伊若不耕地,它就要被賣掉,而且主人家將面臨破產,但這是喬伊的主人所不能容忍的。終于,一個下雨天,在主人家的孩子的努力下,喬伊做到了,雖然有受傷,但它沒有退縮,它只知道耕地才會保住自己保住主人。這種任勞任怨不畏艱難的品質是值得我們去認真學習的,因此,此刻的喬伊是最美麗的。
它美在心靈。喬伊和劇中的黑馬可謂命運多舛,它們都是因為戰爭被軍隊征用走到了一起,它們在戰爭中相互競賽又相互照應,建立深厚的友誼,馬,在英國手上就是貴坐騎,而到德國人手上就只能用來作苦力,觀后感《戰馬觀后感》。當英國人戰敗,兩匹馬被德國人俘虜,該死的德國法西斯,竟然用馬來拉大炮。當馬累趴下了,不能負重時,德國人就直接槍殺它,太殘忍了!死去了一匹馬,意味著又有一匹馬要來頂替它。司令員看準了那俊美強壯,但此時已經受傷的黑馬已無力去承擔這艱苦的勞動,面臨它的只有被槍殺。而此刻的喬伊站了出來,頂替了黑馬也保全了黑馬的生命。這是一種馬與馬之間的友情,同時也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淡漠,此刻的喬伊是最美麗的。
英德開戰了,戰爭本是人類的較量,馬是無辜的,當喬伊的摯友——黑馬因戰爭死去,喬伊獨自在戰場上飛奔,此刻它只有一個愿望:回家。它不惜被鐵絲網一層層的纏繞,直到最后被無情的鐵絲網緊緊的裹著無法動彈,當英德兩國派出戰士解救它時它依然想爬起來繼續前進。喬伊渴望和平,渴望家人在一起生活。結局是美好的,夕陽下喬伊和主人的剪影伴隨著悠揚的音樂,回到了開始的地方,“無論你走到哪里,我都要找到你”。此刻的喬伊是最美麗的。
表現勇氣的方式不盡相同,我喜歡這形散意不散的描述,因為回過頭來在觸及那些點點滴滴的勇氣,卻發覺其中的感情早已流入我心底——因為那里充滿了人性的光輝。兩個字:感動!
【電影《戰馬》的觀后感6篇】相關文章:
有關電影的觀后感02-22
電影超越觀后感03-20
電影搜索觀后感03-19
電影觀后感【熱】03-15
電影《袁隆平》觀后感03-11
電影刮痧觀后感03-10
電影1921觀后感03-03
1921電影觀后感02-22
《1921》電影觀后感02-21
電影《1921》觀后感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