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開路先鋒》觀后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永遠的開路先鋒》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逢山開路越天塹,遇水架橋繪彩虹,南北征戰好兒女,四海為家譜丹青......”歌聲回蕩在耳畔,內心隨著激動澎湃。中國中鐵人不畏艱險,攻堅克難,勵精圖治,家國天下的豪情伴隨著記錄片的敘述深刻的震撼著一個即將成為新一代鐵路人的我。不管刺骨寒冬還是炎炎酷暑;無論白天黑夜,中國中鐵人都始終堅守在施工前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中國華民族的騰飛助力添輝。
從影片中,我了解到1950年,我們從鄧小平、賀龍等老一輩革命家手中接過“開路先鋒”的大旗,一路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由小家到大家,由寧靜到致遠,一步步成為世界高鐵發展的引領者。
青藏高原一個讓人望而卻步的地方,高寒缺氧,常年凍土,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多度,生存環境十分惡劣,而中國中鐵人已經在這里奮斗了半個世紀,鑄造了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風暴強意志更強的精神。這其中飽含著筑路人數不清的風餐露宿、經歷的艱辛跋涉,涌現了一大批典型的模范人物,但更多的是,在他們的引領下,平凡的鐵路建設者們用汗水和智慧在祖國大地上讓一座座大橋飛跨大川大河,鋪就了一條條四通八達的鐵路,讓天塹變通途。正所謂,偉大的工程造就偉大的精神,我們新一代鐵路建設者將傳承這種無畏的精神。
一句“媽媽,我想你了......”是無數中鐵人最心底的吶喊,黃瑩這個名字一次又一次觸動我,讓我這個初來乍到的小女孩對新時代女性擁有了新的見解與看法。僅僅80后的“小女子”已經是中鐵四局迪拜辦事處商務經理,一口流利的英文,簡潔干練的中短發,一言一行中都散發著中鐵人的責任與擔當。13年,人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全都奉獻在中國中鐵的海外事業,其實,在中國中鐵,像她這樣不能兼顧照顧家庭責任的女工對家庭不能盡到責任的還有很多,不管身在何方環境如何,我們都忘不了心中的那份責任,這里有中鐵的事業,也實現了她的人生價值。再苦再難,我們也要交出一份問心無愧的答卷。你是我們的驕傲,更是我們新一代中鐵人的榜樣。加油!我想,這正是對剛走出校園的我最好的鼓勵。
如果把人生比之為杠桿,信念剛好是它的支點,具備這個恰當的支點,才可能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人,才能完成更多不可思議的事。我很幸運自己能夠成為鐵路建設者中的一員,我將在前輩們的引領下,從基礎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每一步,用信念支撐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成為一名有責任有擔當有作為的鐵路建設者。
【《永遠的開路先鋒》觀后感】相關文章:
永遠的開路先鋒觀后感11-30
《永遠的開路先鋒》觀后感3篇07-06
《永遠》的觀后感07-17
永遠愛你的說說03-12
永遠的長征心得03-16
2004年江蘇高考拔尖佳作:永遠的蔥郁 永遠的中國07-31
永遠沖鋒號觀后感07-14
永遠有多遠經典語句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