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觀后感700字(精選6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與自然》觀后感700字(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與自然》觀后感700字1
這個暑假,我在家中與蜘蛛邂逅了,是一場讓我難忘的碰面。
在四四方方的電視機中,我看見蜘蛛媽媽產下了一大窩的小蜘蛛,小蜘蛛們還未蘇醒,蜘蛛媽媽靜靜地守候著他們的醒來。
不久,小蜘蛛們蘇醒了,拖著稚嫩而又嬌小的身軀,奮力地爬出那層層包裹的蜘蛛網。一只,兩只,三只……這里大概有一百來只小蜘蛛出生了。不夠成熟的它們靠母親從體內分泌出的營養液維持著生命,但這只夠三天而已。
小蜘蛛的成長的過程是一次又一次褪殼的接力。沒過多久,小蜘蛛要經歷第一次褪殼了。我沒有這種經歷,但我想一定十分痛苦。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蜘蛛們終于褪了第一層殼,那是一層小小的透明的小衣,被他們遺棄了,對于長大了的他們,母親所提供的營養物不再能滿足他們,而依舊弱小的他們,還沒有出去捕獵的能力,怎么辦?
大概是出于天生獵食的本能,他們捕獵了生命中第一個獵物——他們的母親。令人驚訝的是,蜘蛛媽媽早就等待著這一時刻,在小蜘蛛們猶豫的時候,蜘蛛媽媽卻努力激發他們的本能!最終本能、饑渴、欲望占了上風,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向蜘蛛媽媽體內注射液體,三個小時后,蜘蛛媽媽完全地化了,所有一切成為了體液供小蜘蛛吸食。
這就是偉大的母愛吧,犧牲自己,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小蜘蛛們,母愛是無私的!我為小蜘蛛們的行為所不恥,貪婪吞噬母親的他們很快樂吧,或許……
可是影片中的解說員卻說:“這是生命的延續!”一下子鎮住還在那樣想的我。是啊,這是生命的延續!母親把她的生命與力量全注入了她幼小的孩子身上,期間并沒有力量與生命的消耗,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吧。
生命是這樣延續的,千百萬年來,一直是這樣。生命的消逝也如同誕生般那樣美麗而又痛苦……
《人與自然》觀后感700字2
今天,我們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但我們也面臨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嚴重的生態和環境問題。全球變暖;臭氧層的消耗和生物多樣性的破壞減少了酸雨的傳播,森林急劇減少了土地沙漠化、空氣污染和水污染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費,大量的野生動物被獵殺.上面的天空沒有以前藍了,下面也沒有凈土。水龍頭里的清水多久會干?有多少瀕臨滅絕的動物朋友還在掙扎?人類是聰明還是愚蠢?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一直處于主動地位。當人類行為違反自然規律,資源消耗超過自然承載力,污染排放超過環境容量時,就會導致人與自然的失衡,造成人與自然的不和諧。
大自然母親,她真慷慨!我們習慣于索取。一旦這個慷慨的母親不能給我們提供生存的資源,或者我們的行為激怒了她,她就會給我們顏色看看!那我們會死的!如果人類不及時改變發展模式,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地球可能會變成一個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人類的生存依賴于自然。應該給她更多的關心和愛嗎?我們必須平等對待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馬克思說:“自然與人的完全統一,才是自然的真正復活”。
例如,當談到人與自然的和諧時,我們砍樹并種植它。我們應該盡一切努力彌補以前的錯誤。善待我們周圍的草和樹,不要傷害我們的好朋友——動物……
有人說“人類創造發現科學,最后被科學毀滅”!這句話不無道理。每天都在想,怎樣才能更好的利用自然,用自然做實驗,讓生活變得美好,那么——我們的后代呢?
如果你想在這個美麗的地球上生活很長時間,你必須和你周圍的朋友搞好關系。如果你之前欠別人的,就趕緊還。而光是這種事情是絕對不夠的,這是你我的責任。最后,記住地球日的主題:“善待地球——科學發展,構建和諧。”
《人與自然》觀后感700字3
今天的《人與自然》主要講述了“動物生存戰場”三個主戰場:北極,南極和熱帶雨林地區。
環斑海豹與北極熊在北極戰場上演生死角逐,在這樣惡劣的環境條件下,陸地上最強最大的食肉動物也只有在短暫的春天才能占據絕對上風。春天海豹迎來繁殖季節,北極熊在1km之外嗅到海豹味道,借助風向和雪聲隱藏對幼海豹進行捕食。
春天斯瓦爾巴德群島的海鳩借助地形優勢獲得成長機會,夏季來臨時,雛鳥若無法飛越礫石區進入海洋,降落到地面就葬身狐口,大量狐貍得以飽腹,成功逃脫的雛鳥則有機會飛往南方開始新的征程。
南極則是豹海豹與企鵝的天堂,春天速度上占優的企鵝在陸地上繁殖,寒冷的冬季則會把小企鵝凍死,它們必須返回海洋捕食磷蝦,在跨越碎冰區時會受到海豹的攻擊。
四噸重的象海豹為繁殖而戰,只有最強壯的象海豹才能得到最多的繁衍機會。盡管大量的小海豹可能被戰斗中的大海豹壓死,但是,南喬治亞島上這樣的景觀仍然年年如是。
地球腹地的熱帶雨林里,沉重的黑猩猩與靈活敏捷的游猴在樹林間穿梭,如果你以為這兩種外形相似的靈長類動物在玩耍嬉戲那就大錯特錯了。黑猩猩是在群體捕獵游猴,它們爬樹,追趕,圍堵,等待,再次發動攻擊,攀爬,后援配合,擋住去路,埋伏等待落入陷阱的游猴,那些奪命而逃的游猴慌不擇路,一旦落入地面它們便不再占領任何優勢,只能束手就擒。
中美洲雨林里的小綠鬣蜥在等待四個月之后來到新世界,在沒有媽媽保護的情況下它們穿越諸如曼蛇等捕食者埋伏的荊棘,爬上高處。即使如此成年綠鬣蜥仍然受到紅尾鷹的捕食,但是聰明的綠鬣蜥會利用空間逃脫追捕,并在水下長時間的隱藏最終逃生。而行軍蟻這種看似不起眼的小動物,卻是捕食范圍極廣,依靠數量制勝,團結協作并能改造戰場,擁有超強殺傷力的捕食者。
《人與自然》觀后感700字4
《人與自然》里大部分講的都是野生動物,它們有很多種類,每一個種類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性格和生存的本領,他們也就是靠這些才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來。 像狼吃羊、老鷹吃小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等這些都是自然規律,也是人生規律,沒有人能夠違背這些規律。因此它們想生存下來就必須經過一場殊死拼搏的“戰爭”。要做到這一點它們必須具有自力更生的能力,這樣才能敢于敵人血戰到底。所以,在大自然中能生存下來的動物一定是自立能力很強的,同樣,我們人類也一樣。有許多的孩子在家里是小祖宗,是爸媽的心肝寶貝,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長期下去,就會養成一種懶惰的習慣,無論做什么都得依賴自己的父母,長大了走入社會時,什么都干不成。為了生存,就會感覺活得很累,生活得很空虛,所以我們要做一個自立的人。
我們應該從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然后養成一種獨立的好習慣。其實在生活中,我也有很多是依賴父母的,比如說早上起來總是忘了自己疊被子,衣服還要讓媽媽給我洗……但是,我在不斷地努力,學會自己整理書桌、自己疊被子……
自立對一個人來說非常的重要,如果我們從小就養成好習慣,做一個不依賴父母、自立的人,長大一定會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有成就的人。讓我們一起為我們的將來加油吧!
《人與自然》觀后感700字5
今天,我們擁有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好的生活,但也面臨著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嚴重的生態和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酸雨蔓延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大氣污染水污染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費,大量的野生動物被獵殺……頭頂的天空不像以前那么蔚藍了,腳下也再不是一方凈土了。水龍頭里那清澈的水再流多久就會干?多少瀕臨滅絕的動物朋友還正在掙扎?人類究竟是聰明還是愚蠢?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類已處于主動地位。當人的行為違背自然規律、資源消耗超過自然承載能力、污染排放超過環境容量時,就將導致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衡,造成人與自然的不和諧。
自然媽媽她太慷慨了!我們習慣了索取,一旦這位慷慨的媽媽無法提供給我們生活的資源,或者我們的行為激怒了她,她要給我們顏色瞧瞧!那我們的下場只有是滅亡!如果人類不及時改變發展模式,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長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為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人類的生存須要依賴自然,我們是否該給她多一點關心,愛護呢?我們和自然必須平等對待,必須和自然結成一體!馬克思說過:“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
說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打個比方,我們砍一棵樹就栽一棵樹。要盡我們一切力量來補償以前的過失。善待身邊的一草一木,不傷害我們的好朋友—動物……
有人說“人類創造和發現科學,最終毀于科學”!這句話說的也不無道理,想一想,我們天天想者要怎么來更好的利用自然,拿自然來做實驗,這樣是生活的好了,那~咱們的子孫后代怎么辦呢?
要想長久地生存在這美麗的地球,就得和身邊的朋友打好關系,以前欠別人的,要趕緊還一還。而這種事情光靠一人是絕對不夠的,這是你我的責任。最后,還是記住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吧:“善待地球——科學發展,構建和諧。”
《人與自然》觀后感700字6
人與自然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央視節目,講述了大自然中動物們的生存之道,人與自然觀后感想。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篇關于獵豹專題。獵豹是自然界中最孤僻的最迅猛的完美獵手,獨自居住在樹上。在它的領地中不停的追逐著獵物,貪婪的撕咬著獵物的血肉,那深邃而又冷酷的雙眼,不停的注視著四周。豹的天性讓食物鏈永遠的為它留下“完美殺手“的稱號。但是這次卻讓我看到了豹的母性。一只雌性獵豹產下了兩只幼仔,母豹為自己的兩個孩子尋覓著獵物。這周圍也有著另外的一群獵手:獵狗獵狗是群居動物,它們生性貪婪,陰險。母豹不得不謹慎留意,決不能讓獵狗看到自己的幼仔,因為獵狗是很有耐心,一旦看到獵狗會一向糾纏著母豹,直到它們殺死并吃掉了,才肯罷休。夜晚來臨,母豹的獵食機會也來臨了,距離母豹幾十米有一只雄鹿,母豹留意的向前靠近,時機到了,母豹沖了過去,用前爪攻擊了鹿的要害轉身咬住了鹿的咽喉,鹿窒息了。
母豹有了食物。就在這時幾只獵狗出現是為了爭奪食物,母豹放下了食物離開了狗群,這次自己無法享用美餐了,起初我不解,豹的個頭和力量比獵狗大幾倍,為什么要放下之后我得知因為兩只幼仔還很小,需要母親的照顧,不能與獵狗周旋這樣代價太大。小豹子會無法生存。母豹離開了,去別的地方再次狩獵。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母豹在等待著。這時一只受傷的母獅走了進來,這只母獅也有著身孕,并且就要分娩了。母獅順利的產下了幼仔,母獅和整個獅群走散了。幼獅的哭喊聲引來了一群獵狗。母獅只能在一旁靜靜的看著自己的幼仔陷入危險,剛剛產下幼仔極度虛弱再加上受了傷,母獅無能為力。母獅只能低聲嗷叫,和最近的獅群取得聯系并求救。獵狗們打算進攻那只幼獅。此時在周圍的母豹,沖了進來,獵狗都退回了原地,母豹銜起了小獅子,打算帶走。但是母豹是無法養活小獅子的,母豹放下了,離開了這個無奈的死亡之地。獵狗得逞了。母獅一旁的嗷叫喚回了兩只成年雄師,雄師來到一旁將母獅咬死。整個故事結束了。母性是最善良的,但是生存法則才是第一道理。
【《人與自然》觀后感700字(精選6篇)】相關文章:
《人與自然》觀后感04-01
人與自然觀后感15篇02-17
《奪冠》觀后感(精選15篇)03-17
《孔子》觀后感(精選15篇)02-12
《中國機長》觀后感(精選15篇)04-13
八佰電影觀后感(精選30篇)03-22
防溺水觀后感精選15篇03-19
電影《1921》觀后感(精選8篇)03-19
電影《1921》觀后感(精選7篇)03-14
1921電影觀后感(精選7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