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電影觀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12電影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12電影觀后感1
當看完電影后一段時間后,你是否會淡忘?那是因為看電影本是一種消遣,可是在看《20xx》時是否對你的心靈產生了震撼?當一座座高樓大廈像積木似的轟然倒塌當海水向陸地涌來,你是否留心并記住?我想是的。此時此刻的你是不是會嫣然一笑呢?的確,電影就是電影,不可能成為現實,當看完后有的說有的笑,沒有了悲嘆!可是現在,在哥本哈根開始了一次人類“生存”的會議……
我們家園在哪?是的,就在腳下,可現在已是千瘡百孔!北極冰的融化,亞馬遜河流域森林滅絕,南極周邊臭氧層空洞……地球正以無可阻擋的趨勢變暖,人類“明天”岌岌可危。在一張從香港到哥本哈根的機票上寫著:8273公里,二氧化碳排放931公斤!而造成這一些驚人的后果-沒有誰,只有人類。當工廠煙囪吐出黑色的煙霧時,當汽車從后面排出尾氣時,黑色的魔鬼“滅殺”著全球氣候與環境。有人會說沒那么嚴重吧?,但是在看看現在該是嚴冬的天氣,冷嗎?每一天道路上煙氣塵塵,河水已被垃圾污染,影響這人們的身體健康!
一只鳥兒,“明天”它還能繼續展翅飛翔嗎?一只花豹,“明天”它還能自由的在森林草原上奔跑嗎?一頭北極熊,“明天”它還能穩穩地站在冰川上嗎?一頭熊貓,“明天”它還能躺在草叢中安心地吃著綠油油的竹子嗎?一條小魚,“明天”它還能在清澈的小溪中自由自在的游泳嗎?這是只有人類來決定。只有人類的保護,才能是萬物繼續生長,一起拯救地球吧!
“Where is my home?”只有人類自己決定!
2012電影觀后感2
之前對《風云Ⅱ》、《刺陵》、《三槍拍案驚奇》抱有很大的期望!所以一口氣看完了三部片子,各有得有失,三部電影觀后感。現在就三部片子來個我的排行。
拿破傘(No.3)---《刺陵》說實話,這部片子是我開頭最期待的片子,因為它的片花剪得的非常吸引人。這個片子看完了后,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簡直就是馮小剛《大腕》的翻版~只是廣告沒馮大導演那么夸張,但也讓我不得不佩服周大公仔拉贊助的能力。呵呵,諾基亞的手機重頭到尾,N97手機廣告讓俺的手機相形見濁!想想它三四千的價位,不久以后可能就成街機了~畫面中百度數次出現,還有那個叫戴二偉什么的車的廣告…林志玲在里面的造型實在讓我感覺不到美女的影子,只有在沙漠中她在帳篷里擦頸子,周大公仔在外面邊給摩托車加油邊偷窺時,林大美女發現了,站在帳篷門口大做放電的兩張特寫讓我見識了林大美女的魅力…俺高大的陳道明大帥哥在片子大玩頹廢,太浪費了…要劇情有劇情,要美女有美女,要帥哥有帥哥,要名角有名角,片子看起來似乎不錯,但我總覺的稍差了點什么。也許是節奏和吸引力的問題吧,可能是我大片看多了,要求高了…所以給了個第三。
拿破圖(No.2)---《風云Ⅱ》這部片子,說實話就沖鄭伊健及漫畫風格來的!這倒沒讓我失望!片子看到中途,它的環環相扣的打斗場面及明顯停頓感的類漫畫風格對我來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但看完了后,還是覺得有點失落。打斗雖然精彩,但重頭打到尾就有點讓人厭煩了,對女生來說可能早就受不了。幾個美女完全成了花瓶擺設,而且美女也不美,最讓人受不了的是最后還是一個杯具!現在發個圖上來,該圖本人認為Pose配上顏色的確不錯,沒上映前就被這張海報吸引了,但在電影中就不那么什么的了…所以就給了個第二,觀后感《三部電影觀后感》。
拿破碗(No.1)---《三槍拍案驚奇》用老謀子自己的話說就是"正宗的南坡碗(No.1)"。說實話,本來沒對這部片子抱有希望,看完了覺得還不錯,可以說意外驚喜。劇情很緊湊,搞笑的地方很搞笑,驚悚的地方很驚悚!其構架就是前半部做足喜劇氣氛,后半部做足驚悚氣氛,看完后有:做壞事是一子錯滿盤皆輸,沒機會抽身回頭。這部片子看起來還是讓人很輕松的,光各種笑話就讓人笑疼肚子,人物衣服夸張的色彩搭配丹霞地貌五色土讓人記憶深刻,里面的一些經典語句估計年前后會很流行,故事也又讓我思考的地方(咱就不說了)…在這部戲里,小沈陽的表現的確是很有值得稱道的地方,每一個片斷表演的都絲絲入扣、都那么的真實,有真正的表演實力和內涵!反倒是俺們孫紅雷在這部片子中重頭到尾都一個球樣表情,實力完全沒發揮出來,可能與他演的角色有關系吧。雖然片子前喜后悲,喜驚轉換痕跡較明顯,讓我有虎頭蛇尾之感,但我還是毫不猶豫的把第一給了它,但作為一部荒誕喜劇,在家看碟就可以了~
2012電影觀后感3
電影導演胡玫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但是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故事和情節那么回事,他留下的是一個形象,一種精神,一種文化的傳承,孔子連同他身后的弟子,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他們給人的感覺確實如海濤般洶涌澎湃的千軍萬馬,統領著一個時代。
這部電影將孔子拉下神壇,從一個凡人的角度去詮釋這個“圣人”。孔子亦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有缺點,也有七情六欲。不經意見了南子給后人留下口實,他是驚艷和動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終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決然斬斷了即將升華為曖昧的一種情愫。簡單的人物出場,寥寥的情節鋪陳,卻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在本性和信仰之間的取舍,耐人尋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樂,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愛國家而不能報其君,戀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懷理想而不能償其志。孔子周游列國十四載,受盡風霜之苦離別之痛,嘗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依然堅守禮儀仁和,堅持在求索,這樣的孔子留下的是立足萬世的思想,是奠定中華文化兩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后人受益匪淺的精神之髓。
周潤發飾演的孔子是這部電影的主線和靈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終堅決淡定,禮儀之說娓娓道來。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最鐘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在電影中,顏回死后,孔子一直緊緊地抱住他的尸體,始終一語不發,呆坐在那里,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愛顏回甚至比愛他的兒子還要多一些,因為兒子只能傳承血脈,顏回卻可以傳他的大道。
當影片最后皓首霜須的孔子再回到闊別多年的故國之時,跌落塵埃痛哭失聲,既符合一個受盡顛沛之苦的游子應有的情懷,也凸顯了這個于平凡之中孕育偉大的生命個體的不同凡響之處,同樣地這一手也深深撥動了我內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孔子說:后人理解我,后人誤解我,都因為《春秋》。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電影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癥結點,讓我有悲傷又有感動。君子固窮、君子死義、君子傳道以及君子不慍,這便是一部《論語》,這便是一個孔子。
2012電影觀后感4
我讀了小美人魚的故事后,我覺得小美人魚是一個為了愛能犧牲一切的人魚。
為了讓自己長出一雙腿,小美人魚決定去找海巫婆,海巫婆給了小美人魚一瓶藥,讓她把這瓶藥喝下去,說:“你每走一步都像走在尖刀上。”小美人魚為了見到王子只好忍著,可惡的海巫婆還要小美魚用最美妙的聲音做為代價。不管怎么樣,為了見到王子讓她干什么都行。海巫婆又說:“如果你不能和王子結婚,在他們結婚的第一個清晨你就會變成海上的泡沫”。最終,小美人魚沒有和王子結婚,她悲傷地跳進大海變成了海上的泡沫。
小美人魚變成了泡沫,但她消失了嗎?沒有,因為她的善良單純,她升入天國,變成天使,把光明和溫暖帶給地面上的人。
我從這個故事中感覺到小美人魚是一個為了愛不顧一切,單純善良的人魚。
2012電影觀后感5
上星期我看了一部十分好看的大片,名字叫《戰馬》。
《戰馬》講述了一個男孩與一匹馬之間非同尋常的友誼,他們被分離的命運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又重新交織在一起。1914年,在德文郡小鎮,男孩艾爾伯特目睹了幼駒喬伊的誕生。在集市上,它被頻繁叫價,最終被艾爾伯特的父親泰德用30基尼的天價收入囊中,跛腳的他也因此得罪了地主。艾爾伯特與喬伊盡情嬉戲,與朋友分享。然而,好景不長,地主登門拜訪,稱如果喬伊不能犁地將立刻將其帶走,泰德只好賭上了全部家當。于是,艾爾伯特在逼迫之下,為喬伊套上了鞍蹬,強迫它犁地。最終靈性的喬伊真的領會了艾爾伯特的苦衷并將一片遍地石塊的荒地翻耕了出來,第一次表現出其出人意料的潛力。
為了還債,泰德辛苦耕作,功夫不負有心人,辛苦換來了收成,但是一場大雨毀了一切。德軍來襲,父親被迫將馬變賣給騎兵軍,換了30基尼。艾爾伯特雖然難以割舍也只能含淚送別喬伊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戰場。
參軍了的喬伊因為體格強健,溫順聽話,很快就成為了上尉的座騎。然而戰爭慘烈,喬伊開始不由自主的更換主人。從英國上尉,法國老農與孫女,到德國騎兵,它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了他們的人生起伏,悲歡離合,更看盡了人間冷暖與戰爭帶來的.苦痛創傷。而對喬伊難以忘懷的艾伯特,也參軍來尋找它。盡管身處在這凄涼的戰壕,喬伊的勇氣感動了它身邊的士兵和人們,它能夠尋找到溫暖和希望。
《戰馬》這部電影不僅好看,還十分的感人,男孩與戰馬的感情、軍官的壯烈犧牲、二兄弟對戰爭的厭惡而被槍斃、老爺爺對自己孫女的愛護、戰友對戰馬的友好,但整部影片最令我認為有教育意義的情節的是英軍士兵與德軍士兵放下仇恨,放下敵對的關系一起營救戰馬。當他們救下戰馬而不知道這匹馬屬于誰時一士兵提議打一架誰贏了就歸誰,但另一名戰士說還是投硬幣來決定吧,不然又會引發一場戰爭的。從這可以看出士兵也十分厭惡戰爭,也看得出戰爭的殘酷。
從《戰馬》中我們可以看出戰爭的殘酷,也可以看出人類對動物的友誼。讓我們祈禱這世界一直持續和平吧!
2012電影觀后感6
今天,我們在學校看了一部電影,名叫《戰爭》,戰爭電影觀后感。
故事發生在清朝道光年間,當時中國已經很了。英美商人為了掙錢,而將一船船運往中國,發了一筆橫財。大家自從吸食后,紛紛上癮,便無精打采,收入也隨之減少,每個人都病怏怏的。
林則徐為了不讓中國家破人亡,于是在接到皇帝讓他禁煙的命令時,很堅定地說:“若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林則徐想盡了辦法,終于迫使英美商人交出。林則徐把集中在虎門銷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虎門硝煙。
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英美之所以把運到中國,是因為中國弱小。如果以前的中國和現在的中國一樣強大,英美就不敢欺負中國了。我們要把祖國變得更強大。
林則徐的壯舉深深打動了我,我不得不佩服他禁煙的決心和魄力,通過大家的努力,取得了清代禁煙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勝利。林則徐真不愧是我們眼中的民族英雄。
2012電影觀后感7
從《老男孩》知道了筷子兄弟,隨后也看了11度青春的其他電影。后來無意間看到了筷子兄弟的新作《父親》之父女篇,聽到了由王太利作詞作曲的同名歌曲《父親》,聽完的那一剎那,我已經淚流滿面了。
筷子兄弟的微電影《父親》已經看過幾遍了,網友對此的評論有很多,有人說拍的很感人,也有人說片子拍的太爛......我想無論好或是不好的評價都是源于不同角度。
我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藝術,更不懂要用什么樣的角度去欣賞,但是它確實讓我泣不成聲。或許在看電影或是電視劇時,我們總會被那些關于親情、愛情、友情的片段所感染,是他們拍的太精彩還是有意無意觸動了我們的記憶與心弦。所以我不想去說這部電影的成功與否、精彩與否,但我很想為這里的主題曲《父親》而鼓掌。尤其是那里面的歌詞,那引人深思的愛深深的震撼著作為兒女的我們的心。
影片《父親》從主人公“小燕燕”的童年對父親的崇拜開始,描述了一位普通少女成長過程中與父親之間感情關系的變化。父女間有崇拜與被崇拜、保護與被保護,也有因過度保護而引發的青春逆反。女兒長大后,開啟獨立生活時的離別之傷,最后落腳在女兒嫁人婚禮上老父親的真情流露。父親身上有著男人身上的劣根性的集合,但是又對自己的女兒無限疼愛。
在片中,王太利飾演的警察形象,英勇帥氣,動作敏捷,不知道看過此片的朋友們是不是還記得兒時心目中那個警察叔叔的形象?在表演的過程中,無論是臺詞語氣的把握,還是肢體動作的展示,還是面部表情的呈現都是缺一不可的。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如果希望在觀眾面前留下深刻印象的話,在細節方面就需要下功夫,片中王太利的面目表情將遇到歹徒的那種憤怒表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遇到眾歹徒瞪大雙眼的那一剎那尤為突出。在遇到歹徒將一把尖到直指到眼前的時候,王太利表現出來的那種憤怒以及歇斯底里與歹徒負隅頑抗到底的表情都體現出了他對于警察形象的深入了解。當霍建國身負重傷住進醫院的時候,同事和自己深愛的女兒到醫院看望他的時候,他的一個軍禮表達了他作為一名人民警察的驕傲和自豪。同事們心中的好榜樣,女兒心中的驕傲。當小燕燕高興的把滿分試卷拿給爸爸看的時候,霍建國臉上洋溢出的欣慰笑容是發自內心的,這個表情讓王太利詮釋得也很到位,看到女兒取得了好成績,相信每一個父親都會為之驕傲和自豪。當霍建國在邊洗衣服邊陪小燕燕看動畫片的時候,動畫片里的感人故事或許讓霍建國想到了一些傷心難過的事情,不禁潸然淚下。細心的爸爸發現小燕燕喜歡上了動畫片里的卡通形象,不顧一天工作的勞累,在小燕燕的花裙子上一針一線地為小燕燕繡上了一個一模一樣的小娃娃,希望第二天小燕燕起床穿上花裙子的時候能夠開心。
父親年輕的時候是一位英勇的警察,老了以后是一個很矛盾的老人。作為曾經的擁有自己的尊嚴,這導致了他和女兒在公交車上制止小偷的行為。但在與小偷搏斗中也哀求小偷說自己有病,此時按照他女兒的話說他沒有體檢過。也就是說他知道自己有病而不想體檢出來讓女人知道然后著急。隨后與女兒的爭吵中有讓女兒滾以后都不給女兒開門了,但最后自己滾了。在女兒帶肖利回來時也熱情的給女兒開門,像沒事兒人一樣,父女之間有什么過不去的呢。當然當時他不知道,肖利就是那個從小被他認定為壞孩子的人就在門外。到現在父親依然認定肖利不是個正經人。到父親被以前抓過的罪犯報復重傷導致腦子出現問題時,整個故事發生了轉折,從父親對女人的溺愛到容忍轉變為女兒對父親的愛的表達。在腦子受損后父親記得三件事女兒、自己是個警察、肖利是個壞人。而肖利在晚上與女護士的談笑也更加堅定了父親認為肖利不是正經人的思想。當女兒告訴父親她要和肖利結婚時,父親很淡定的尿了,這可以是病人的表現也可以理解為父親的抗議。最后婚禮上父親穿著自己最輝煌時候的警服來到了現場,看似健康意氣風發。他來了他是來送他女兒的,但他不祝福這段婚姻,因為肖利在他眼里不是好人。所以他沒有把女兒交到新郎的手里,而是說等你放學了爸爸在來接你。這句話的意思個人認為是“去吧,按照你的想法和這個壞男人在一起吧,當你發現了他是個壞男人的時候,父親來接你回家。”這時父親恢復了病態,燕燕哭了,她想到了父親年輕時送她上學,英勇與歹徒搏斗以及種種父親對她的愛。
從這個電影中,我看到父愛的偉大,父愛這字眼是多么的平凡,但這種愛是多么的不平凡。在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迷失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鐘。當自己還是懵懂孩子的時候,有幾個人能真正理解和了解自己的父親以及父親的愛子之心以及撐負一個家的那份責任和艱辛,或許未來只有自己亦為人父人母的時候,這份情感,這份責任才會慢慢的體現,慢慢的清晰開來。可到那個時候再看看自己的父親,大多已然年邁白色鬢然,我們擁有的或許只是頗為的辛酸,但是父親的眼中卻會留露出欣慰和自豪。因為那個叛逆頑皮的孩子都已然立足于世,為用于世了。父愛大于天,我們總會理解,也總會擁有和釋放。可憐天下父母心!希望趁著父親還未老邁的日子里,做兒女的都早些領悟這份情吧!
2012電影觀后感8
也許我們還對這一切記憶猶新:八歲時,我們還天真爛漫;八歲時,我們還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八歲時,我們還在父母的懷抱撒嬌、酣睡。然而,如果在你八歲時,被 同學欺負,面對著即將離開人世的母親,對暴躁的父親終日惶惶不安時,你會迷茫、失望、害怕,你想去逃避。于是,你偽裝成很堅強,你要求自己很完美,也對一 切十分苛刻,甚至扼殺了心中的好奇與夢想,以至于被別人稱為怪物。這就是《還我童真》主人公Russ的寫照。《還我童真》以恢諧幽默的方式把讓一個八歲的Russ(Rusty)重現去拯救現在四十歲的Russ的動人故事娓娓道來,讓人不禁深思:我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我為什么會離夢想越來越遠?
人越成長,就會越遠離小時候的憧憬的美好人生,我還清楚地記得八歲的Rusty得知自己40歲 竟不知道為什么月亮有時會是橙色,依然單身,連狗都沒養時的失望。同樣,如果讓你看到當你看到自己數十年后的人生是如此失敗時,你會感到恐慌。現在的 人總是在忙忙忙,他們身不由已,忙得連自己也丟了,他們從沒認真聽到內心自我的吶喊。因此,也不愿去改變,到老得動不了時,才愿打開記憶的匣子,不斷為過 去的人生懊悔,那多么可悲!
我 們或許自卑,我們或許膽怯,我們或許迷茫,我們或許面對現實時不知所措。那么試著細細去回憶你的經歷,尤其是那些痛苦的經歷。剛開始,你會去排斥、逃避, 但當一切都逐漸清晰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它才是你成長的原動力。所以,千萬不要指望別人去拯救你,你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我為這樣一個鏡頭深深地感動:當Rusty(八歲的Russ)打架時戰勝了同伴之后,當他為他會害死媽媽而內疚的時候,當他被他爸爸罵完以后,Russ緊緊地擁抱著他,那一刻,他對一切都釋疑了,他戰勝了自卑,他理解了爸爸的彷徨與無助,他也懂得了自己眼部抽搐的原因。他終于勇敢地張開雙臂去擁抱自己討厭的過去,找出問題的癥結。
我也為這樣一個鏡頭而欣喜:30年后的Russ圓了自己兒時的夢,成了一名飛行員,養了一條可愛的狗,還有一個美麗的妻子。當八歲的、四十歲的和七十歲的Russ站在一起時,我恍然大悟了:敢于擁抱、面對自己過去的人,他才能更好地展望、實現自己美好的未來。
這是一部很幽默的電影,使我們陶醉其中,也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靈魂深處,讓我們深思、反省。我覺得這一課上得很好,它用電影的形式,讓我們融入電影的情境中,用心去感受,去理解。
2012電影觀后感9
安全,對于大家來說,真算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家里,爸爸媽媽天天說:要怎樣怎樣,不能怎樣怎樣;在學校里,校長經常在廣播里強調,老師經常在教室里灌輸。總之,安全教育也是無處不在。其實對于人類來說,安全永遠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話題,無論是誰,都應該愛惜生命,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保護生命安全的最基本常識。
今天下午,校長通知我們去學校大屏幕前觀看安全知識。片子中講述了各種在危險中自救的方法,如:在火災中,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趴在地上匍匐前進,這樣才能僅可能防止吸入濃煙,安全離開危險地。還有在穿越沼澤時,要用木棍探明虛實后才可以行走,否則一不留神就會陷入其中,難以自拔……聽了這些,使我受益匪淺。其實,不要去說火災等嚴重的災難,就是在我們身邊也常有一些不幸的發生,只因為某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以及沒有安全常識而釀成苦果。
上星期,校長就在廣播里說了一件事,有某個小朋友因為不注意安全,結果摔倒在地,頭上縫了10幾針。其實我想只要這位同學注意安全,一定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看了安全知識影片,我對安全知識有了很多的了解。我現在覺得安全知識真應該“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雖然地震、火災、洪水……我們也許一輩子都碰不到,但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防范于為然,那就有備無患啦!
2012電影觀后感10
人世間,總有一種人讓人肅然起敬。人世間,總有一些事讓人唏噓感慨。人世間,總有一些感動令人淚流滿面。人世間,總有一種情,感天動地!
阿尼帕,一位19個孩子共同的母親,其中有半數是和她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孤兒,囊括了維吾爾、哈薩克、漢、回等各個民族,沒有什么豪言壯語,僅僅是因為善良,僅僅是因為見不得這些孤兒孤苦伶仃、忍饑挨餓,出于母親的天性,她將他們無私地攬進懷里,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給他們創造了一個幸福的生活。她的心是平凡的,然而卻超越了民族、超越了親情、超越了人類的自私與小我,從而超越了絕大多數人。
善良和愛心雖然是大部分人都擁有的,我們許多人也不乏為社會上某些苦難與弱者的悲慘境遇而唏噓感嘆,流下不忍與同情的眼淚,但如果將善良和愛心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卻絕非易事!因為這需要巨大的勇氣、無私奉獻與擔當精神,況且是在那樣艱難的生存處境中,我們自問有幾人能做到?所以我們大多數人只是勇于付出同情而難于付諸行動。相比而言,艾尼帕的行為是可敬可嘆的,阿尼帕的心是真正仁慈的的心,她擁有無比堅強的勇氣和無私的擔當精神,她當之無愧應該成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做為全社會善良的楷模、民族團結的楷模、人類慈善精神的典范!
由此想起一個關于天堂的話題:在我的理解中,假如真有天堂,那么必定是一個充滿祥和、善良、純凈和快樂的去處,而且只有心懷善良、內心純凈的靈魂才能感召這種境界,與這種境界相應。相反,那種視他人的生命如草芥、殘暴殺害生命、內心充滿仇恨、血債累累的靈魂怎么可能與天道的境界相應,從而感召天堂?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如果罪惡的靈魂可以感召天堂,那就沒有自然規律了!這是違反任何一種宗教教義的。如果因為仇恨、殘暴殺害生命的行為感召一種境界,那只有感召黑暗和苦難。毫無疑問,只有如阿尼帕這樣善良的靈魂才能與天道相應,感召天堂的善果。
善良就是天道,必將感召天堂。
【2012電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超越觀后感03-20
電影搜索觀后感03-19
電影觀后感【熱】03-15
電影《袁隆平》觀后感03-11
電影刮痧觀后感03-10
電影1921觀后感03-03
1921電影觀后感02-22
《1921》電影觀后感02-21
電影2012世界末日的經典臺詞02-16
埃及王子電影觀后感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