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世界艾滋病日廣播稿
1、艾滋病日的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在1988年1月在倫敦召開了一次“全球預防艾滋病規劃”的部長級高級會議。在這個會議上提出,把1988年作為全球防治艾滋病年;把12月1日作為全世界宣傳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稱之為世界艾滋病日(更確切的說是“世界同艾滋病作斗爭日”)。以后每年的12月1日都被作為“世界艾滋病日”以號召全世界人民行動起來,共同對抗艾滋病。
2、什么是艾滋病(AIDS):艾滋病的醫學名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英文縮寫AIDS), 是一種病死率很高的嚴重傳染病。"艾滋"是它的英文縮寫"AIDS"的音譯。它是由于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復雜癥狀的綜合癥。
3、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病毒的醫學名稱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縮寫HIV),它侵入人體后破環人體的免疫系統,使人體發生多種難以治愈的感染和腫瘤,最終導致死亡。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還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沒有被確診為艾滋病的人。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臨床癥狀,被確診為艾滋病的'人。二者之間的相同之處在于都攜帶艾滋病病毒,都具有傳染性。不同之處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臨床癥狀,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還沒有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外表看起來跟健康人一樣。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發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數年到10年甚至更長時間。
5、艾滋病病毒的特性是什么?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主要有兩個: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艾滋病病毒離開人體后,常溫下只可生存數小時至數天,高溫、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學清潔劑或消毒劑(如碘酒、酒精或醫院中經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藥品)都可以殺死這種病毒,甚至用自來水沖刷,水中的余氯就會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蟲(如:蚊子、跳蚤等)體內存活。其次具有迅速變異能力。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經常發生改變,有許多的亞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現在廣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現有11個亞型,而且這些亞型還在不斷變化著。
6、一旦感染艾滋病,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哪些危害?艾滋病是一個健康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問題,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可能成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間接受害者。艾滋病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造成不可忽視的危害。
(1)艾滋病對個人的危害
生理上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發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狀況就會迅速惡化,患者身體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奪去生命。心理、社會上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會的歧視,很難得到親友的關心和照顧。
(2)艾滋病對家庭的危害
社會上對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種種歧視態度會殃及其家庭,他們的家庭成員和他們一樣也要背負其沉重的心理負擔。由此容易產生家庭不和,甚至導致家庭破裂。因為多數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處于養家糊口的年齡,往往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當他們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額的醫藥費時,其家庭經濟狀況就會很快惡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結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兒無人撫養,或留下父母無人養老送終。
(3)艾滋病對社會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強的20-45歲的成年人,而這些成年人是社會的生產者、家庭的撫養者、國家的保衛者。艾滋病削弱了社會生產力,減緩了經濟增長,人均出生期望壽命降低,民族素質下降,國力減弱。社會的歧視和不公正待遇將許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會,造成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遭到破壞。
(4)艾滋病對兒童的影響
艾滋病使千千萬萬的兒童淪為孤兒,使千萬無辜兒童被迫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還要經常忍受人們的歧視、失學、營養不良以及過重的勞動負擔。艾滋病是我們人類共同的敵人,要消滅艾滋病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培養預防艾滋病的社會責任感,需要從"我"做起。
更多熱門文章推薦閱讀:
【迎接世界艾滋病日廣播稿】相關文章:
世界地球日廣播稿04-06
世界讀書日的廣播稿01-20
世界環境日主題廣播稿12-18
世界水日的廣播稿04-08
世界地球日紅領巾廣播稿01-26
關于世界營養日的廣播稿范文01-19
迎接春天的廣播稿03-30
迎接春天高中廣播稿01-04
世界環境日標語01-27
關于世界艾滋病的手抄報02-04